泡面作文>教学教案>教学案例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范文【8篇】

发布时间: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美丽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范文【8篇】。

浅谈图谱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篇一

浅谈图谱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图谱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幼儿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他们的思维发展也尚处在直觉形象阶段,这些局限使得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利用图谱能将复杂的音乐材料简单化、具象化,在歌唱活动中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要正视图谱在歌唱活动中的有效作用,并能合理运用,让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有效性。

关键词:

图谱 幼儿园 歌唱活动 有效

图谱是一种视觉符号材料。在歌唱活动中运用图谱是指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复杂的音乐材料具体形象化和将某一事物作为另一种事物的替代物的过程。

一、图谱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有效作用

1、图谱能帮助幼儿有效的理解、记忆歌词

理解是学习的钥匙,所以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更是要让幼儿理解学习的内容,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快乐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特别在歌唱教学活动中,喜欢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是关键所在。在很多歌曲中,由于歌词的含义比较深刻,有些也不是孩子经常接触的语言,因此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歌词、有效识记歌词显得非常重要。而图谱的运用能够及时的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了解所要学习的歌曲内容及教学要求。

以我园中班组的教研活动“小鸟醒来了”为例。这是一首三段体的歌曲,每一段的歌词也较长,歌词中还有“振翅高飞”等较难理解的句子。因此,中班组的老师在这个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图谱教学法,通过利用图谱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活动中,结合图谱孩子们很快地理解了歌词,图谱也帮助他们有效记忆了歌词。特别是有了第一段的学习作为铺垫,在学习第二、第三段时孩子们显得轻松自如。

2、图谱能帮助幼儿有效的控制节奏

相对来讲,节奏是比较抽象的,怎样让孩子理解不同的节奏并且唱准节奏,是我们老师感觉比较困难的事情,我们常常会通过机械枯燥的反复练习来进行训练,从而使教学显得枯燥、没有生气。而运用图谱,则能很形象地将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演变成形象的图示。

如,在一次观摩活动中,看到了《秋天里来》这个教学活动。歌曲中 “浪里格朗里格„„”这一部分的节奏型变化强,甚至对我们成人来说学习起来都有很大的困难,很难想象孩子将如何能学习。只见在活动中老师运用了两种不同的鼓槌,使孩子们很快感受到不同的图示所表达的不一样的含义:浪里格和郎,通过图示,将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就这样,复杂的节奏变得简单化、形象化、生动化了,孩子们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部分的节奏。课后,听课的老师们无不感叹于图谱在活动的“魔术”效应。

3、图谱能帮助幼儿有效的控制声音

声音的强弱变化,也是年幼的孩子很难掌握的。对于这种感受的强化,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听辨能力和音乐素质。如在《大猫和小猫》中,老师运用大大的波浪线表示大猫的很响很粗的声音,用细细的波浪线表达小猫细细软软的声音,形象的声音曲线,将孩子们的情绪调控得恰如其分,表演得很有艺术的味道。同样在创编《大狗和小狗》、《大羊和小羊》中,孩子们都能够演绎得很好。

4、图谱能帮助幼儿有效的表现歌曲的独特演唱风格

不同的歌曲,它内在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首歌中,不同的段落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性质。比如有的歌曲或段落是抒情性的,那么就要求用柔美舒展的声音来表达,而有的是轻快活泼的,歌唱时则要强调欢快、跳跃、而且有节奏感。传统的教学往往以单调讲解记忆和说教以及老式的跟唱教学引导孩子把握歌曲情感,理解歌曲内容。这样的学习不仅老师累,孩子更累。

而如果以具体形象的图谱形式呈现给幼儿,看到图谱幼儿可以马上反应出歌曲所要表现的情感。

如:在《老鼠画猫》活动中,这首歌曲中有一个很特殊的音乐符号,就是滑音。于是设计小老鼠图谱时,我们把小老鼠的尾巴夸张地往上翘,活动时孩子们一看到翘翘地尾巴等图谱就开心的笑了,有的还笑得捂住了嘴巴。可见通过图谱,孩子已经充分地感受到歌曲诙谐幽默的曲风了,而翘翘地尾巴同时也提醒孩子在演唱到小老鼠时,声音要往上滑,也就是这样孩子们轻松地演绎了诙谐、幽默。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单调的讲解记忆有趣的多,幼儿能创造性的通过自己直观形象的观察图谱理解感情、处理感情。

二、图谱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图谱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图谱也有有效和无效之别,运用的有效和无效之别。在实践中教师如不慎重,就会发挥不了图谱应有的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那么如何让图谱在歌唱活动中发挥其有效性呢?

1、有效的图谱应该是科学的、准确的

有效的图谱首先是科学的,图谱设计时必须符合音乐材料的结构、内容和情绪,有一定的意义。以我们小班组教研活动的“老母鸡”为例:在活动准备时,为了幼儿帮助理解、记忆歌词,我们决定采用图谱的方式。在设计图谱时,我们用可爱的鸡脑袋图谱来表示“咕哒咕哒”的叫声,一个“咕哒”用一个脑袋表示,而在最后一句“咕哒咕哒咕咕哒”的图谱设计时,为了方便,我们用大小一样的鸡脑袋来表示。在活动后的讲评活动时,听课老师为我们指出最后一句的图谱节奏不准的这一缺点。虽然在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老师的引导还是唱准了最后的节奏,但是,最后的图谱就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容易误导幼儿。我们说利用图谱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幼儿自主学习,小班是打基础的时候,尤其应该给与他们正确的认识,所以在设计图谱时老师一定要符合音乐材料的结构、内容和情绪。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思维发展是不同的。设计图谱时还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小班幼儿以直观形象为主,在设计图谱时,应该以具体形象为主,中大班幼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设计时可以采用具体形象和象征性的符号形式。如,遇到象声词的地方可以用一些与声音相匹配的线条符号来表示。这样每一阶段的孩子都能有机会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图谱也才显得有价值,才能发挥其有效性。

2、运用图谱时应把握呈现的有效时机

图谱的运用过程中还要注意所呈现的时机,这样才能让图谱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图谱呈现的时机不同,所发挥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如,在歌唱活动《变形金刚》中,我们采取了分组活动的方式,尝试在不同的时期出示图谱。第一次活动,在还没有让幼儿欣赏、感受歌曲时,我就把图谱呈现出来,活动中孩子们根据图谱很快学会了歌曲,但总觉得活动中少了些什么。而第二次活动时,先让幼儿聆听欣赏歌曲,说说自己对歌曲的初步感受,再让幼儿说说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并根据幼儿的讲述逐个出示相应地图谱,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很高,参与的欲望很强。第一次活动中的图谱只是作为图谱简单的出示,只是帮助孩子学会唱歌曲;而第二次活动中,图谱带动了整个活动的发展,调动了孩子的思维,让孩子在活动中觉得有挑战性,需要他们全身心地去关注歌曲。这样,活动不仅调动了孩子的听觉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同样的图谱,老师有效呈现和无效呈现却有着如此不同的效果,可见,有效呈现图谱的重要性。

3、图谱要发挥幼儿自由探索的主动性,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

利用图谱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老师的教逐渐过渡到老师的不教。如果教师在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中,利用图谱完全是老师来教,那么意义也就不大了。利用图谱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有效的图谱能够让老师“退位”,能够帮助幼儿的自主学习。

如,在小班《两只老虎》的创编活动中,在创编歌曲的时候,有了第一段两只老虎的图谱作为提示后,幼儿就能很轻松地根据一一对应得原则把其它的动物及相应的身体部分替换到歌曲中。又如,在两段体或多段体歌唱活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在歌曲旋律中根据第一段演唱的经验和第二段呈现的图谱自由探索,把第一段中的经验迁移到第二段中,引导幼儿看图谱理解并说出第二段歌词。这样既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发挥了幼儿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又将教师从教中解放出来。

综上所述,图谱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在利用图谱时要合理恰当,这样图谱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才能为教学所服务,才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许卓娅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幼儿音乐教育》 李晋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幼儿游戏化音乐教学》 陈淑琴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4]《歌唱活动》 许卓娅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形谱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结题报告 篇二

《图形谱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结题报告

《图形谱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课题是我个人10年10月份申报,10年11月经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审批通过的市级个人教科研课题。课题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区教研室和学校教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为期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践验证、理论指导、科研探索等方式,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研究方面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下面就项目研究开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据中国音乐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某些曲调就开始采用图形谱的方式进行记录;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体系”也倡导采用图形谱,让学生在读图形谱的过程中欣赏音乐。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图形谱的依据。中国的音乐教育家曹理,认为图形谱具有形象鲜明,形式多样的特点,便于学生创造一种更加符合实际音响的记谱法,易于学生摆脱现有五线谱的困扰;同时,因图形谱更直观,可以借助视觉补充听力不能完全辨别的那部分音乐;使学生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同时创造千姿百态的图形谱。国外在奥尔夫教育体系中也强调音乐要素要通过声势、图形谱、乐器等方式参与并体验。同时图形谱也是听力训练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因为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听与理解音乐”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他认为通过动作对音乐作出反应本身既是节奏感训练,同时也是新的听力训练——通过亲身参与,通过动作、奏乐、以及画图形等手段对听作出即兴反应,培养对学习音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听辩能力、听觉记忆力和对音乐的理解、领悟能力。而我校学生由于平时接触音乐较少,音乐素养几乎很差,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在欣赏教学中选择了古典音乐作为切入口,让学生从古典音乐学习起,运用图形谱来帮助学生体验并理解音乐,并最终内化成自己的感受,达到了用古典音乐提升音乐修养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音乐欣赏就是要让学生挖掘深刻的挖掘音乐的内涵。而音乐内涵即音乐要素是通过声势、图形谱、乐器等方式参与并体验的。不管一个人的音乐能力有多高,他欣赏音乐的能力总是高于他从事音乐实践的能力。作为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普通音乐课,其基本任务,首先应当是帮助儿童发展体验音乐的能力,而不仅是表演或作曲。发展音乐欣赏的能力,是普通音乐课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而图形谱正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它能让不识谱的孩子也能领略到音乐的真谛,也能参与到音乐大师的盛宴之中,真正的走进音乐殿堂。

音乐的欣赏是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人对于音响的感知和了解音响的表现力。在现行的很多的音乐课中,当进行唱歌、乐器伴奏或律动等音乐实践的教学时,常常注意到的只是具体的技巧、知识,而忽略了对音乐本身的挖掘,重要环节,老师代劳,学生只要照做就可以了,学生没有亲身的去体验音乐,只是一味的模仿,学到的只是音乐外在的东西,并没有真正领会音乐的内涵,就算这首乐曲听过了会一些基本的动作或伴奏了,但遇到其他的乐曲又无从下手了,本课题就是为解决这样的现象而拟定的,让学生在遇到任何的乐曲时都能运用这一方法来聆听音乐,赏析音乐。而图形谱只是方法之一,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综合其他的音乐欣赏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一步步的改善现状,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古典音乐的聆听,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古典音乐,并能自我选择出好的音乐来欣赏,并最终喜爱上古典音乐。

2、在教学中运用图形谱辅助教学,逐步让学生学会创作图形谱,并能在实践中摸索一套适合我校学生欣赏教学的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成果进行分析,寻求理论和实践创新。

2、调查法:在课题实施阶段,通过调查,把握学生心理和生活资源,适时向学生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法。

3、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课堂古典欣赏教学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古典欣赏教学的具体时间,开展实践与研究,并通过媒介让学生在校园内时刻受到音乐的熏陶。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学生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寻求解决及改进的方法。并通过课例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5、经验总结法: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重点总结得失。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过程:

研究内容:

1、兴趣引领、走进古典音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任何的学习只要有兴趣就没有学不好的,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们的研究不能只顾结果不管过程。只有让学生感觉欣赏课很有趣,又能学到东西,让他们逐步的知道哪些是古典音乐并渐渐的喜欢上古典音乐,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入的学习。

在欣赏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相应的学习能力,包括:认识节奏、唱名、拍号、音准以及分析乐曲的能力等。只有当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时,他们才能使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赏析音乐、理解音乐。

2、自主设计、玩转图形谱

一首陌生的古典音乐,学生该如何欣赏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聆听,有目的的聆听。第一步:学生要学会分析乐曲,从乐曲的情绪、节奏、速度等来表述;第二步:搞清乐曲的曲式结构,并能用简单的图形表现出来。第三部:聆听主题音乐,自行设计相应的图形谱,并进行阐述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通过自我创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积极的心态去欣赏古典音乐。

在本课题立项之前,我一直在尝试着运用图形谱的方式来给学生上欣赏课。直到去年11月我的课题被正式立项,我才着手制定合适的研究方案,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时间段进行研究:

2010年11月到2011年1月——准备阶段

这段时间主要是确定相应的研究班级,并进行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得出初步的结论。之后阅读一些相关著作《奥尔夫教育法》、《柯达伊教育法》等,从中找出适合我校学生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策略。

2011年2月到到6月——实施阶段

根据制订的计划逐步实施,及时发现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做好相应的调整。期间参与相关的培训,如在南京市汇文小学举办的“奥尔夫教学法”讲座,让我深受启发,并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案。在学生有所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加深课题的研究程度。

2011年9月到10月——总结阶段 以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知状况,通过总结一年的研究课例找出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课的方式进行研讨、总结。依据结题要求,整理相关材料,完善结题报告,并申请结题。

六、研究成果:

在课题立项之前我就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从一开始对古典音乐的一无所知,到现在能知道一些作曲家和乐曲名,并能跟中国的民乐区分开来,而且学生在听到古典音乐时脸上是喜悦的,而不是一开始的无所谓、茫然的态度,说明孩子们已经喜欢上古典音乐了。而图形这一看似简单的线条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妙笔生花,组合成一幅幅简单而又灵动的音乐画卷,让音乐以一种线性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对古典音乐不再觉得高深莫测,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所以说在欣赏课上学生已经习惯运用图形谱来表现音乐的旋律特点和音响特点,以及表示曲式结构,同时也很喜欢图形谱,而且每次不同的乐曲欣赏时都能有新的收获,学生的创意远远超出我的设想。所以我结合了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智慧成功的设计了一些古典音乐欣赏课的案例,效果不错。

1、古典音乐《打字机》在省“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有效运用”赛课中获一等奖。

2、在区内开展“奥尔夫配器法和图形谱在欣赏音乐欣赏中的运用”讲座,获得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3、在南京市四区连片汇课中古典音乐欣赏课得到六合区教研员即听课老师的一致称赞。

4、学生在古典音乐欣赏中创作图形谱的作业展示

5、《小学生对于古典音乐认知现状的调查问卷》一份

6、古典音乐《打字机》教学案例

7、论文《图形谱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七、课题研究几点反思:

欣赏教学之路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这一年多来,经历了迷茫也收获了喜悦,其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古典音乐相关资料的欠缺,导致学生“吃不饱”,老师比较被动,选择的余地太小。

2、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欣赏一些难度较大的乐曲时稍显力不从心,功力还是不够,这可能跟学生年龄也有关系,毕竟他们才三年级,今后还可加大音乐欣赏的数量,将音乐课上唱歌与欣赏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调适,再增加对欣赏教学的时间比例,让这一课题能继续深入。

3、图形谱在古典音乐欣赏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指航灯,在学生走进古典音乐的道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单一的形式时间久了学生会有所厌倦,所以今后可以再运用一些适合我校学生欣赏音乐的手段来配合图形谱进行音乐的赏析,效果应该会更好。

4、老师还要继续进行深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分析音乐的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运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更加充实的状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中。

八、参考文献:

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学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

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李坦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日】渡边護《音乐美的构成》

音乐教学案例 篇三

案例背景:

歌曲《箫》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箫:“这就是箫,也称洞箫,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管乐器,常用一根竹管做成,一端有吹口,竖着吹……”我的话还没有说完马上有个学生叫到:“老师我见过箫,是深紫色的……”班上的一个捣蛋鬼故意插嘴:“老师,那不是箫,那是甘蔗……!”课堂顿时哄堂大笑,我立即补充:“小朋友观察真仔细,它们长得有些相似,但有不一样的地方,箫的身上有六个或八个孔,而甘蔗身上没有,是一种水果,箫是一种乐器。”……

分析: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慨万千。人的生命演变正如季节变化一样,时序是不能变更的。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早春,这是一个想象丰富、充满梦幻的时期。受孩子们的启发,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的流程也不再是简单地教流向学。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的轨道行进,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她的描述与新课程标准关于新课堂的描述是一致的,都是强调课堂的动态、发展性。都强调课堂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如本案例中出现的事先未曾想到、也不可预见的情形,成了本堂课的精彩之处。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如果教师对这种情形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甚至避而不谈,教学怎能有个性?又怎能有生机?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篇四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春天举行音乐会》 案例分析: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教材内容看得非常重要,总是根据教材的编排去设计和实施教学。《音乐新课标》提出: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可以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资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替换、调整、删减,使教学更加圆满、更有效率。开学初,正值春天,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特意选定了一首新教材的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音乐的美,让春天和音乐有机的融合,最终使音乐课堂充满绿色的生机和活力。 [案例描述与分析]

(一)创设情景,感受春的气息

1、欣赏动画歌曲《春天在哪里》拍手律动进教室。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春天的歌曲,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春的气息。)

2、师:春天来了,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春天的美景吗?

生:略(通过描述春天的美景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仔细聆听,探索春天的音响

师:的确,如同学们所说,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静静的听一听,你听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 生:„„

师生一起来模仿和探讨这些声音。 (通过师生共同模仿、探索春天大自然的音响,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师:春天来了,春风、春雨、还有很多的小动物都发出了美妙的声音,组成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请听:(点击课件出示)师领读,生跟读

春雨(唱歌呀) 滴答0滴答 0 春风(弹琴呀) 沙沙0沙沙 0 春雷(打鼓) 轰隆隆隆 隆

春水(鼓掌春水鼓掌)哗啦啦啦 啦

(课件出示更直观,让学生一目了然,且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三) 参与体验,学唱春天的歌曲

1、拍手游戏

(1)师:春天的大自然发出了各种美妙的声音,春风、春雨、春雷、春水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了,都来参加春天举行的音乐会。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这是怎样一个音乐会呢?初听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2)师:这么有趣的音乐会,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来为她伴奏吧。同学们可以和老师一样拍,也可以不一样拍,但必须和着音乐的节拍。(通过师生互动的拍手游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音乐游戏的机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师:刚才有的同学这样拍,有的同学那样拍,非常神气。这一遍我请你和你的好朋友合作着拍,也要跟刚才一样和着音乐的节奏有强弱的拍。(通过生生拍手游戏再次感受音乐节拍热烈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编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熟悉了歌曲旋律。)

2、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要求碰铃第一乐句开始,双响筒第二乐句开始,舞板第三乐句开始,一直伴奏到歌曲结束。第一遍师唱生敲,第二遍跟钢琴和。(打击乐器的演奏,培养了学生静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训练`了学生多声部合奏的能力,同时进一步熟悉了歌曲旋律,为学唱歌曲再次做好铺垫。)

3、学唱歌曲

(1)、师:在同学们的伴奏声中,音乐会的旋律显得更美了,它的歌词也很有趣。请听老师来读一遍。范读歌词。

(2)、师:想和老师一起读吗?师生和着伴奏音乐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学生听琴默唱歌词、轻唱歌词、解决难点。

(4)、轻声、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 拓展欣赏名曲,感受春天的美丽

1:师:同学们唱得多美啊!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充满生机的季节。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作品来赞美春天,表现春天的美好。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两首。这两首歌曲都是由世界名曲改编而成。先请同学们欣赏小朋友表演的由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儿合唱团演唱的《闲聊波尔卡》,说说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闲聊波尔卡》歌词节选:你听,你听,唱歌的是夜莺;你看,你看,喧闹的是百灵;你听,你听,那鸽子的哨音;你看,你看,这孔雀正开屏。春天是开心的大本营,百花开,百鸟鸣。春天是快乐的好心情,云雀的歌儿像风铃„„

2、师:多么活泼欢快的歌曲啊!让我们模仿画面上的小朋友一起来进行春天的舞蹈吧!师生合着音乐一起律动。(拓宽音乐视野,感受音乐和舞蹈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增大信息量。通过律动还活跃了课堂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师:跳得真好!就像是春天的音乐会。老师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首大朋友表演的春天。这是由我国著名音乐家杨洪基爷爷表演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改编过的报春曲。思考他表演的春天是怎样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歌词节选:草绿了,花开了,天暖了;大雁飞来了,冰消了,雪化了;窗儿敞开了,心儿苏醒了,风筝飘呀飘起来了。蝴蝶跳起了舞蹈,蜜蜂唱起了歌谣,月亮累了,睡得长了,太阳出来得一天比一天早了„„

生:„„

4、师:让我们合着音乐的强弱来拍手聆听,再一次感受春天的美好。(拍手聆听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5、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春天音乐会,感受了春天的美好。春天是开心的大本营,春天是快乐的好心情。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热爱春天吧!听音乐律动出教师。

思考:

1、 补充——使资源应用更加丰富。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说春天,模仿春天的声音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大自然中的各种有趣的声音现象,并进行节奏的模仿,在探索活动中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再通过各种形式的以欣赏《春天举行音乐会》为主线的师生拍手游戏、生生拍手游戏、选择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歌曲旋律。初步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补充欣赏两首音乐作品《闲聊波尔卡》和《拉德斯基进行曲》。通过视、听、说、唱结合的活动,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始终以音乐为主线,满足了现代小学生的审美需求。

1、 替换、调整、删减———使教学更加有效。

如在本课的设计之初,我就收集了大量关于春天的图片、诗歌、歌曲等。如《春之声圆舞曲》《春晓》《春雨沙沙》《春天在哪里》《春来了》„„但是这些素材都运用到课堂中是不现实的。在设计中,如何取舍成了一大难题。如本课的欣赏内容,教材上结合欣赏的有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春》,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但是对欣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在欣赏时画图形谱表示所听到的音乐,还要求画好每个乐段的色块等等,这对于初次接触新教材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处的。不是听一遍两遍就能完成的。经过反复思考,我最终选择了教材之外的两首歌曲——《闲聊波尔卡》和《拉德斯基进行曲》作为欣赏内容。因为这两首歌曲学生愿意听,而且和歌曲搭配得也非常合理贴切,始终能围绕着春天的主题,演绎着春天的绿意。学生感觉更新鲜、更有趣。教学时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更能调动他们的情感和情绪。

在实践中,我感到“舍”要比“取”更难。一方面,收集这些素材花费了自己不少精力,舍弃甚觉可惜。另一方面,总想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和更广的视野。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常常会在内容的选择上犹豫不决。例如第一次试教时,我用了诗歌《春晓》。对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晓》,我自己情有独钟。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们似乎更喜欢可以互动的内容。因此,我下决心放弃花了不少时间收集的《春晓》,把这个时间留给了探索春天大自然音响这块内容上。 总之,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作为走进新课程的音乐教师,我必须对以往的音乐课堂常规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音乐新课程的变化,在和学生共同体验,对教学的不断反思中,我将和新课程一起成长。

音乐教学反思案例 篇五

着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地探究它,当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时,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轻松地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在歌曲《火车开啦》这一个课教学中,我从设置坐火车去旅游这个情境入手,模仿火车的声音,学做开小火车的动作,角色扮演小司机,小乘客等,让学生在情境中玩、在情境中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教学内容趣味化,利用孩子喜爱游戏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使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这样让孩子在实践中探索生活环境的人事景物。在本次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等特征,使之在探究的乐趣中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改变原有音乐课单一、枯燥、知识面窄,甚至被视为“唱歌课”的现象,以崭新的互动课堂面对学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动感的节奏练习、音乐游戏,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别在学唱歌,自信的表演唱中找到音乐的魅力,情感的寄托,从而提高音乐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全身心的发展。

这一节课中,我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及时的抓住孩子的反应进行教学二度设计,相机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同时,我对教材的挖掘也不够深,错过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的最好时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根据新课程标准,节节课与孩子一同成长、一同感悟、一同探索出适合于孩子们获取音乐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取长补短,让孩子们成为课程改革的收益者,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教学反思案例 篇六

一、游艺活动

(设计思路:本环节主要通过玩开汽车找朋友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就先来一起做个小游戏。

2.师:瞧,老师在干什么?那我们就来玩一个开小汽车找朋友的游戏吧!先跟老师把开小车的儿歌学一学。

开着小车嘀嘀嘀,真开心呀嘀嘀嘀!

3.儿歌学会了,那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听好游戏规则:当老师开着小汽车开到你面前时,会做一个动作,你站起来边说儿歌边把老师这个动作再重做一遍,做的正确的同学就可以成为老师的好朋友,并且坐上老师的小汽车,跟老师到下一站继续找朋友。要注意的是,小汽车在开动过程中,不能停,所以同学们要一直帮老师说着儿歌。听明白了吗?

4.游艺活动开始先集体试做,在与每位同学单独做。(找3―4个同学即可)。

5.提高游艺要求我们的同学都真聪明,可老师非常贪心,还想找几位更聪明的同学来当我好朋友。当老师开着小汽车到你面前时,你要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就能成为我聪明的好朋友。(继续游戏)

二、歌曲情境导入

1.瞧,我们把小汽车开到哪了?动物园。动物园里有好多小动物啊!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用动作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让老师和同学来猜一猜。模仿的像你就可以当小老师来教教其他同学。谁最勇敢?

2.律动表演,模仿小动物动作。同学们的模仿能力可真强,如果能用歌声来表达你们对小动物的喜爱就更棒了。谁来试试?

3.同学们这么喜欢小动物,老师提议,不如我们开个音乐会,你把自己变成你喜欢的小动物,模仿它的动作或者声音,和大家一起开心地唱歌跳舞、做游戏吧!(播放课件《小动物跳舞》,音乐响起,师生同歌同舞)

4.咦,河那边好像走来了两只小象,哦,我知道了,小象一定是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的。同学们你们欢迎吗?为了表示对大家的友好,它们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

5.小象刚才悄悄告诉我,只要我们学会了这首歌,它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大家喜欢的礼物。你们想要吗?看谁第一个学会。三、歌曲教学

1.朗读歌词我们把歌词变成儿歌读一读。

2.同学们的声音可真优美,相信你们把它们变成歌唱出来声音一定会更动听。

3.分段多种形式教唱歌曲师生接唱、男女生接唱、排排接唱、同桌对脸唱、小组唱和小象比赛唱。

4.我发现刚才和小象比赛唱歌的时候,看见小象在和自己的好伙伴握手问好,都迫不及待想找自己的好朋友握手问好了。

同学们把自己变成一只小象,和你的同桌扮演歌中的小象一对好朋友,边唱边表演。我们来看看哪对好朋友表演得最好?(师生同表演)

5.“小老师”创编教演。我发现×××同学的动作和老师做的不一样。是自己创编的吗?我们请她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6.展示表演。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的表演精彩极了,小象说了要送给我们一次点歌的机会。《找朋友》

(这首歌是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的歌曲,都会唱,音乐响起歌声自然响起,将课堂再次推向高潮。)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你身边的好朋友一定会越来越多。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篇七

抓住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快乐成长

案例:

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自己的切身体验、兴趣及其情景有关。每一节音乐课的好与不好与是否能够触动学生的兴趣有关。学生在导课中积蓄的情感,必然转化为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

在三年级《小小足球赛》活动中,完全结合了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来进行选材,无论是对歌曲的理解还是对节奏的掌握,孩子们能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来学习,因此比较喜欢。并且他们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描述足球的精彩,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自己踢足球动作,用自己的身体来表演射门、倒钩、顶球等投球技巧。个个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小男孩如:刘铭章表演的倒钩动作;尚建硕表演的顶球;都形象有趣。不时为课堂增添几分色彩。这时班内的小女孩也不示弱,他们也纷纷登台要求表演。进行pk,在学生们的描述与积极参与中我能看出学生那种发自内心的兴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切入点,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对足球进行全方位理解,再来一次回味大展示,学生会有另一番风采。老师就应该这样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在课程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课堂变成了开放性的课堂,变成了知识再生的场所,师生要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情感的交流与知识的创新建立师生平等参与课堂的生动场面。我于是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积极投身其中,不断学习,不断锻炼,认真探索,积累经验。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先给同学们说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从而引出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鼓励他们珍惜现在,好好学习;然后我会在课堂中始终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等。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我们要让学生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时刻享受着快乐!每上完一节课,我们都要看学生是否快乐;是否余兴未尽;是否真正做到在乐中陶情,情中激趣,趣中学乐,乐中审美,美中提高。我想,这才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美丽无处不在,音乐无处不在。我们要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把学生被动学习为主转变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经历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课堂上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音乐旋转舞台和梦想世界,使学 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让课堂因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更精彩!

音乐教学设计案例 篇八

教材分析 :

本课是一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

本课试图构建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道,潜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综合性艺术智慧的种子,将美术、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将呈现极大的学习热情,作业表现将呈现异彩缤纷。

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的学生思维灵活,喜欢唱唱画画,作画用笔用色大胆,不加修饰,形象夸张,强调自己的思想情绪。但要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画出感受,还是有点难度。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学生学习运用点线面等绘画语言表现音乐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能够大胆表现自由地表现出音乐给自己的感觉,并且能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联系,体验综合性学习带给自己的乐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通过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用点、线、色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学过程:

一、热身激趣导入

1、播放阳光活动健身操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跳健身操。

师:同学们跳得真好,这是我们每天下午阳光运动跳的健身操,能说说你跳操的心情吗?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谈谈体会)

2、师:刚才我们用美术的舞姿和言语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你想试一试用画画来表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听听画画的美术活动,把你对音乐的感受画出来。(老师板书:听听画画)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音乐舞蹈启发学生说出对跳舞的感受从而引向用简单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设好台阶,降低学习难度。

二、综合体验

1、感知描述画面谈感受。出示康定斯基两幅作品

1)师:这作品的表现方法很特别,画面里并没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请你谈谈这两幅作品给你的感受。

①看到这张画,你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②画家为什么这样画?

(学生回答谈谈感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很开心。这两幅画都是抽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的作品,它们都表达同一个内容——音乐。这两幅画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动听的音乐在画面上回荡。

2)师:这两幅画面分别表达的是怎样的音乐呢?我们听两段音乐,同学们感受一下,哪段音乐跟哪幅作品最适合,为什么?

播放《命运交响曲》和《小步舞曲》。

(学生回答说说选择及原因)

【设计意图】:选取两幅视觉效果较强烈的抽象画,和两首区别较大的音乐,能给画选择适合音乐的活动,激活感觉联通。

2、游戏探究线、点与音乐的联系。

1)通过游戏发现音乐与点、线的关系。

师:画家是怎么把绘画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呢?我们来玩个游戏,同学们听两段音乐,你可以指挥彩带或桌面的物品作为道具表现音乐的节奏,思考你是怎样指挥的?

① 播放剪辑的《小步舞曲》里节奏由慢转快的片段,学生舞动彩带(预设)。

② 播放剪辑的《七月火把节》里的鼓乐。学生用道具敲打(预设)。

师:同学们表演真精彩!请说说你是怎样跟着音乐来指挥彩带跳舞的呢?(学生回答谈体验)

师引导:节奏慢时彩带象绘画中的什么线?节奏快时又是什么线?鼓乐象绘画中的什么?

(学生回答谈自己的发现)

师:老师也想表演,听听老师的敲击表演,想想用点去表现的话,画的点有什么不同?

老师敲打“咚嗒嗒,咚嗒嗒”

(学生回答)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线去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节奏强弱则可以用点的大小,浓淡,疏密去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随音乐挑选用道具表演,通过观察道具的变化

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解决了教学难点:点、线与音乐的联系。

2)尝试用点和线绘画音乐。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指挥家,我们把你的指挥表现在纸上吧,谁愿望和老师一起来画?

播放音乐,选2位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在画板上用笔墨画出点和线。其他同学用手在空中画。

(教师和学生进行绘画活动)

请同学说说师生合作的画的看法和建议。老师结合学生建议小结绘画时要注意的情况,比如构图的疏密等。

【设计意图】:老师与学生一起听音乐尝试绘画,把之前发现的点、线与音乐的联系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画音乐并不难。激发学生绘画的欲望。

3、探究色彩与音乐的联系。

1)看两段音乐动画,小组讨论色彩与音乐的联系。

师:刚才老师与同学们把对音乐的感受用点、线画出来了,看看我们的画跟屏幕上的画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一幅彩色的抽象画)

(学生回答)

师:我们怎样用色彩去表现音乐呢?请听两首音乐,你可以看动画欣赏,也可以闭上眼睛欣赏。

(播放《民乐:喜洋洋》和《竹林听雨》音乐动画,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

①说说两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②两首音乐分别可以用什么颜色去表现?为什么?

请小组代表发言。老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2)听音乐给画板上的师生作品添色彩。

师:我们听一段音乐,同学们想想用什么颜色表现,指挥老师把刚才的师生作品添上颜色。

放音乐,学生感受音乐,说说适合用的颜色,老师根据学生意见给画添上色彩。

师:看着我们的杰作,你最想说什么?你能从画感受到音乐的回荡吗?

(学生谈谈对作品的看法,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视频与音乐的匹配展示,使学生明白轻柔的音乐与欢庆激烈的音乐分别可用什么色彩表现。小组交流让学生的想法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红,绿色。学生指挥老师根据音乐添加色彩,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示范作用。解决了学生如何上颜色的难题。

4、赏析同龄儿童听听画画的作品。

师:刚才我们是用笔墨、颜料去绘画对音乐的感受,现在我们看看同龄的学生用色彩笔或油画棒怎么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课件展示同龄儿童听听画画的作品)

师:请同学谈谈你喜欢哪幅?你觉得他们画的是一首怎样的音乐?(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观赏同龄学生作品,为学生绘画创作铺垫。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接下来的创造表现。

三、创造表现

师:欣赏了同龄学生的作品,你也想试一试画吗?好,老师准备了两首音乐请你们把对音乐的感受选择你想用的材料,用点,线,色画下来。

(老师准备了水粉颜料和装了不同色彩的水的矿泉水瓶,学生自带了油画棒或彩色笔。让学生自行选择绘画材料。)

① 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学生绘画。

音乐停后。抽两张作品在投影仪展示,让学生提建议。师小结注意的问题。

② 播放音乐《赛马》,学生绘画。

【设计意图】:准备能使学生容易表现对音乐感受的绘画材料,通过绘画,洒水成画,让学生充分、尽情地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四、评价

1、展评学生作品。

画完的学生自行把画夹在教室四周,学生们互相观摩,交谈,师生互评。

① 介绍自己的作品。

② 说说你最欣赏哪幅作品?你想对哪幅作品提点建议?

③ 看到我们的作品你想说什么?

(学生说看法,谈体会)

师小结:同学们能注重对音乐节奏、气氛的表现,并把音乐的感受画出来,非常好!其实画没有好与坏之分,只要你把内心的感受真实地表现在画纸上,你就是最棒的。

2、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说看法,谈体会)

今天的美术课,同学们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画出来。我们用掌声表扬自己。课后还要怎样呢?老师认为,同学们还要多聆听,多吸收,多创作。

【设计意图】:评价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互相学习的空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各自的作品介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课堂延伸

感受音乐的形式除了绘画之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如雕塑、舞蹈等等。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相关范文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教学典型案例【优秀02-19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优秀3篇05-10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最新6篇】09-01

古诗《示儿》优秀教学案例【最新3篇01-01

教学案例幼儿园大班【最新3篇】01-01

教学案例分析心得体会(2篇)01-01

POWERPOINT教学案例优秀7篇01-01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教学典型案例【优秀01-01

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优秀5篇01-01

小班幼儿教学方案案例(优秀6篇)01-01

最新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最新4篇)03-09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优秀8篇)03-05

数学教学案例优秀7篇03-01

教育教学案例范文(推荐最新5篇02-29

新课标体育教学案例【优秀6篇】02-27

教学案例(优秀8篇)02-27

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最新5篇)02-27

优秀教学案例【优秀2篇】02-26

教育教学经典案例通用8篇02-26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最新2篇】02-25

62 6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