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高中教案>高二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1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页是泡面作文可爱的小编阿青给大伙儿分享的高二数学教案【优秀14篇】,欢迎借鉴。

高二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等差数列的函数特征;能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特殊入手,研究对象的性质,再逐步扩大到一般”这一研究过程,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通过阶梯性的强化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索精神;使学生逐步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感

1.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的理解,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教学难点:(1)对等差数列中“等差”两字的把握;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例子)

(1)、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里观测到了哈雷慧星:

1682,1758,1834,1910,1986,()

你能预测出下次观测到哈雷慧星的大致时间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2)、通常情况下,从地面到11km的高空,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符合一定的规律,请你根据下表估计一下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温度。

(3)1,4,7,10,(),16,…

(4)2,0,-2,-4,-6,(),…

它们共同的规律是?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我们把有这一特点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二、新课探究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1)定义中的关健词有哪些?

(2)公差d是哪两个数的差?

2、等差数列定义的数学表达式:

试一试:它们是等差数列吗?

(1)1,3,5,7,9,2,4,6,8,10…

(2)5,5,5,5,5,5,…

(3)-1,-3,-5,-7,-9,…

(4)数列{an},若an+1-an=3

3、等差中顶定义

在如下的两个数之间,插入一个什么数后这三个数就会成为一个等差数列:

(1)、2,(),4(2)、-12,(),0(3)a,(),b

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探究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法一)

如果等差数列首项是,公差是,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如何表示?呢?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所以:

由此得,因此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

三、应用与探索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等差数列-5,-9,-13,…,的第几项是–401?

(2)、分析:要判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通项公式,并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成立,实质上是要求方程的正整数解。

例2、在等差数列中,已知=10,=31,求首项与公差d.

解:由,得。

在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过程中,对an,a1,n,d这四个变量,知道其中三个量就可以求余下的一个量,这是一种方程的思想。

巩固练习

1.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依次为a-6,-3a-5,-10a-1,则a=()。

A.1B.-1C.-2D.2

2.一张梯子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求公差d。

四、小结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公差;

2.等差数列的计算问题,通常知道其中三个量就可以利用通项公式an=a1+(n-1)d,求余下的一个量;

3.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只需看是否为常数即可;

4.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去发现数学系规律或解决数学问题。

五、作业:

1、必做题:课本第40页习题2.2第1,3,5题

数学高二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的例2,第3页的小数乘法法则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5?9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二)能力训练点

1.能说出小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能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继续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会应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0.3×6 0.8×4 7.2×0 4.2×8

0.25×4 3.6×3 4.3×5 0.6×9

2.说出下列小数表示的意义:

0.2 0.5 0.45 0.824

使学生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复习例1,花布每米6.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1)指名列式计算,然后说一说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知道:每米6.5元是单价,5米是数量,求的是总价。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1)教学例2

①出示例2花布每米6.5元,买0.5米用多少元?

②读题,理解题意,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每米6.5元是单价,0.5米是买的数量,求的是总价。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可以列式为6.5×0.5。

教师板书:

6.5×0.5

③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④启发学生理解:0.5米是1米的十分之五,6.5×0.5就是求6.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教师板书:

求6.5的十分之五

引导学生类推:

6.5×0.4就是求6.5的十分之四是多少,

6.5×0.7就是求6.5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

一个数乘以零点几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是多少。

互相讨论得出结论:一个数乘以一位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

(2)补充例2,买0.82米用多少元?

①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

②启发学生理解:每米6.5元是布的单价,0.82米是买布的数量,求的'是总价,列式为6.5×0.82。

教师板书:

6.5×0.82

0.82米是1米的百分之八十二,6.5×0.82就是求6.5的百分之八十二。

教师板书:

求6.5的百分之八十二

仿照6.5×0.5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类推得出:

一个数乘以两位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

③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以一位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乘以两位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

④引导学生类推:一个数乘以三位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千分之几,一个数乘以四位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万分之几,……

最后概括板书: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探究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的,6.5×0.5和6.5×0.82这两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都含有小数位,应该怎样计算?

(2)通过讨论汇报,使学生明白:把6.5×0.5变成整数乘法,6.5变成65扩大了10倍,0.5变成5也扩大了1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应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0倍。同时教师板书:

把6.5×0.82变成整数乘法,6.5变成65扩大10倍,0.82变成82扩大10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就扩大了10×100=1000倍。要求原来的积,应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00倍。教师板书:

说明书写的格式,并提示学生:要先点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3.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得出: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积中就有两位小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积中就有三位小数。

(2)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

(3)引导学生概括: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几位小数。

(4)在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5)完成法则下面的“做一做”。

出示 67×0.3 2.14×6.2 0.375×12.4 2.16×3.52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一5题

(1)题,先引导学生理解“十分之三”和“一半”分别用什么数表示,然后学生独立列式。

(2)题,学生独立列式,订正时,说一说根据什么列式的。

2.说出下列算式表示的意义:

2.54×0.8 13×0.36 16.2×15 24×0.035

3.练习一6题

4.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5.练习一8题。学生独立填书,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小结:引导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7题、9题。

高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与结构分析

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论以及它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结合实例给出了元素、集合的含义,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2、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

由于本节新概念、新符号较多,虽然内容较为浅显,但不应讲得过快,应在讲解概念的同时,让学生多阅读课本,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号的使用。通过问题探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总结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学习过一些点的集合或轨迹,如: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只不过现在我们要把这个“集合”推广,它不仅仅是点的集合或图形的集合,而是“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这种语言,不仅有助于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还可以用来刻画和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习集合,可以发展同学们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掌握集合的常用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如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3、情态与价值

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表示集合。

【教学思路】

通过实例以及学生熟悉的数集,引入集合的概念,进而给出集合的表示方法,学生通过自我体会、自主学习、自我总结达到掌握本节课内容的目的。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获得新知——自我检测”环节安排。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前留给学生预习方案:a.预习初中数学中有关集合的章节;b.预习本节内容,试着找出与以往的联系;c.搜集生活中的集合的使用实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集合的知识,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了一些集合,例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x-7<3的解得集合,到一个顶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圆),等等。现在呢,我要说的是:我们大家通过对初中知识的预习和对本节课的预习我相信你们能够很大一部分已经掌握了本节知识的主要问题,对不对?(同学们会高兴地说:对!)

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做个游戏,好不好?我们互相竞赛答题,互相评论优点与不足,好不好?(同学们在被调动起情绪的时候应该说:好!)

教与学的过程:

预设问题设计意图师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组二组三组活动同学们,通过看课本2页的(1)至(8)个例子,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吗?提出一个模糊一点的问题,留给三组学生更宽的思考空间。启发思考,激发兴趣。教师点拨,及时纠正偏差的回答方向。(理想答案:我们学过很多集合的知识了。我们会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

学生三个组分组轮流回答。你能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为集合的定义及含义的给出作出铺垫,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给出准确的定义: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集)。学生讨论,分组轮流回答。你们能说出元素与集合是什么关系吗?怎么表示呀?用什么额符号表示啊?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记忆更深刻。教师指导学生得出准确答案。(理想答案:集合是整体,元素是个体,集合有元素组成。集合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A;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集合A,记做a∈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做A)学生讨论,分组轮流回答。

可以互相挑出对方回答问题的错误来比赛。我们描述集合常用哪些方法呢?怎么表示?引导学生认识集合的两种常见表示方法。教师引导指正。(理想答案: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线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同学们上黑板边回答边演练。谁能试着说说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点啊?拓展知识,让学生对元素的特征有极爱哦理性的认识,并开发其探究思维。教师点拨。(理想答案:元素一旦给出是确定的,确定性,没有相同的,互异性,是没有顺序的,无序性。

即(1)确定性:对于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它属于某个指定集合,要么它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

(2)互异性: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3)无序性:任意改变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它们仍然表示同一个集合。)学生探究讨论,回答。什么叫两个集合相等呢?深刻理解集合。教师给出答案。(如果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学生探讨回答。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篇四

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

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54~P57,回答下列问题。

(1)在教材P55的“探究”中,怎样获得样本?

提示:将这批小包装饼干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搅拌均匀,然后不放回地摸取。

(2)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哪些?

提示: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3)你认为抽签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提示:抽签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当总体中个体数不多时较为方便,缺点是当总体中个体数较多时不宜采用。

(4)用随机数法读数时可沿哪个方向读取?

提示:可以沿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方向读数。

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

(1)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两种——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3)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分段,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4)随机数法就是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

(5)简单随机抽样有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在总体个数不多的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

[问题思考]

(1)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某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与第几次被抽到有关吗?

提示: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在每次抽取时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与第几次被抽到无关。

(2)抽签法与随机数法有什么异同点?

提示:

相同点

①都属于简单随机抽样,并且要求被抽取样本的总体的个体数有限;

②都是从总体中逐个不放回地进行抽取

不同点

①抽签法比随机数法操作简单;

②随机数法更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较多的时候,而抽签法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较少的情况,所以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应当选用随机数法,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制作号签的成本

高二数学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了解本章的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思想方法

2、能叙述随机变量的定义

3、能说出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

4、能够把一个随机试验结果用随机变量表示

重点:能够把一个随机试验结果用随机变量表示

难点:随机事件概念的透彻理解及对随机变量引入目的的认识:

环节一:随机变量的定义

1、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随机现象,能够概括出随机变量的定义

2能叙述随机变量的定义

3能说出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一、阅读课本33页问题提出和分析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了解一个随机现象的规律具体指的是什么?

2、分析理解中的两个随机现象的随机试验结果有什么不同?建立了什么样的对应关系?

总结:

3、随机变量

(1)定义:

这种对应称为一个随机变量。即随机变量是从随机试验每一个可能的结果所组成的

到的映射。

(2)表示:随机变量常用大写字母。等表示。

(3)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函数随机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因变量的范围

相同点都是映射都是映射

环节二随机变量的应用

1、能正确写出随机现象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能用随机变量的描述随机事件

例1:已知在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现从这10件产品中任取3件,其中含有的次品数为随机变量的学案。这是一个随机现象。(1)写成该随机现象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试用随机变量来描述上述结果。

变式:已知在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从这10件产品中任取3件,这是一个随机现象。若Y表示取出的3件产品中的合格品数,试用随机变量描述上述结果

例2连续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用X表示这两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则X是一个随机变

量,分别说明下列集合所代表的随机事件:

(1){X=0}(2){X=1}

(3){X0}

变式:连续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三次,用X表示这三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则X是一个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是?并说明这些值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练习:写出下列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并说明随机变量所取的值表示的随机变量的结果。

(1)从学校回家要经过5个红绿灯路口,可能遇到红灯的次数;

(2)一个袋中装有5只同样大小的球,编号为1,2,3,4,5,现从中随机取出3只球,被取出的球的号码数;

小结(对标)

高二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角和负角;

(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

(4)掌握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的表示方法;

(5)树立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6)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7)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转体,逆(顺)时针旋转”,角有大于角、零角和旋转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角等,引入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角的概念得到推广以后,将角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象限角、非象限角的概念及象限角的判定方法;列出几个终边相同的角,画出终边所在的位置,找出它们的关系,探索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表示;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态与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有正角、负角和零角之分。角的概念推广以后,知道角之间的关系。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

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教学工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

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正向或反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

【探究新知】

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

[展示投影]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如图1.1—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就形成角a。旋转开始时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OB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叫a的顶点。

2、如上述情境中所说的校准时钟问题以及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即转体2周),“转体”(即转体3周)等,都是遇到大于的角以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再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大于的角或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的例子,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区分和表示这些角呢?

[展示课件]如自行车车轮、螺丝扳手等按不同方向旋转时成不同的角,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概念的必要性。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positiveangl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negativeangle)。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zeroangle)。

3、学习小结:

(1)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

(2)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3)你熟练掌握具有相同终边角的表示了吗?会写终边落在x轴、y轴、直线上的角的集合。

课后习题

作业:

1、习题1.1A组第1,2,3题。

2。多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于的角和负角”的例子,熟练掌握他们的表示,

进一步理解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特点。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篇七

教学要求:理解曲线交点与方程组的解的关系,掌握直线与曲线位置关系的讨论,能熟练地求曲线交点。

教学重点:熟练地求交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直线A x+B +C =0与直线A x+B +C =0,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相交的充要条件是 ;

重合的充要条件是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

2、知识回顾: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题:

①出示例:求直线=x+1截曲线= x 所得线段的中点坐标。

②由学生分析求解的思路→学生练→老师评讲

(联立方程组→消用韦达定理求x坐标→用直线方程求坐标)

③试求→订正→小结思路。→变题:求弦长

④出示例:当b为何值时,直线=x+b与曲线x + =4 分别 相交?相切? 相离?

⑤分析:三种位置关系与两曲线的交点情况有何关系?

⑥学生试求→订正→小结思路。

⑦讨论其它解法?

解二: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求解;

解三:用数形结合法进行分析。

⑧讨论:两条曲线F (x,)=0与F (x,)=0相交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如何判别直线Ax+B+C=0与曲线F(x,)=0的位置关系?

( 联立方程组后,一解时:相切或相交; 二解时:相交; 无解时:相离)

2、练习:

求过点(-2,- )且与抛物线= x 相切的直线方程。

三、巩固练习:

1、若两直线x+=3a,x-=a的交点在圆x + =5上,求a的值。

(答案:a=±1)

2、求直线=2x+3被曲线=x 截得的线段长。

3、课堂作业:书P72 3、4、10题。

数学高二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

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

教学重点分析法

教学难点分析法实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回答和思考后点评。

(学生活动)回答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什么是比较法?什么是综合法?

[问题 2]能否用比较法或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点评]在证明不等式时,若用比较法或综合法难以下手时,可采用另一种证明方法:分析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指出用比较法和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不足之处,

激发学生学习新的证明不等式知识的积极性,导入 本节课学习内容: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二)新课讲授

【尝试探索、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然后提出问题供学生研究,并点评。帮助学生建立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体系。投影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概念。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分析综合法的逻辑关系,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尝试探索,构建新知。

[讲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以已知条件中的不等式或基本不等式作为结论,逐步寻找它成立的必要条件,直到必要条件就是要证明的不等式。

[问题1]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把要证明的不等式作为结论,逐步去寻找它成立的充分条件呢?

[问题2]当我们寻找的充分条件已经是成立的不等式时,说明了什么呢?

[问题3]说明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的理由是什么呢?

[点评]从要证明的结论入手,逆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充分条件显然成立为止,从而得出要证明的结论成立。就是分析法的逻辑关系。

[投影]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概念。(见课本)

设计意图:对比综合法的逻辑关系,教师层层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研究。建立新的知识;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培养学习创新意识。

【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或投影例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构思证题方法,学会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并点评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必须注意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研究问题,与教师一道完成问题的论证。

例1 求证

[分析]此题用比较法和综合法都很难入手,应考虑用分析法。

证明:(见课本)

[点评]证明某些含有根式的不等式时,用综合法比较困难。此例中,我们很难想到从“ ”入手,因此,在不等式的证明中,分析法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常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用综合法的形式写出证明过程,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事实上,有些综合法的表述正是建立在分析法思索的基础上,分析法的优越性正体现在此。

例2 已知: ,求证: (用分析法)请思考下列证法有没有错误?若有错误,错在何处?

[投影]证法一:因为 ,所以 、去分母,化为 ,就是 .由已知 成立,所以求证的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欲证 ,因为

只需证 ,

即证 ,

即证

因为 成立,所以 成立。

(证法二正确,证法一错误。错误的原因是:虽然是从结论出发,但不是逐步逆战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事实上找到明显成立的不等式是结论的必要条件,所以不符合分析法的逻辑原理,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点评]①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

(结论)(步步寻找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结论)

分析法是“执果索因”,它与综合法的证明过程(由因导果)恰恰相反。②用分析法证明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分析法论证“若A则B”这个命题的书写格式是:

要证命题B为真,

只需证明 为真,从而有……

这只需证明 为真,从而又有……

……

这只需证明A为真。

而已知A为真,故命题B必为真。

要理解上述格式中蕴含的逻辑关系。

[投影] 例3 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截面(指横截面,下同)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分析]设未知数,列方程,因为当水的流速相同时,水管的流量取决于水管截面面积的大小,设截面的周长为 ,则周长为 的圆的半径为 ,截面积为 ;周长为 的正方形边长为 ,截面积为 ,所以本题只需证明:

证明:(见课本)

设计意图:理解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内在联系,说明分析法在证明不等式中的重要地位。掌

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特别重视分析法证题格式及格式中蕴含的逻辑关系。灵活掌握分析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5 篇九

高中数学命题教案

命题及其关系

1.1.1命题及其关系

一、课前小练: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3 ;

(3)3 吗?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二、新课内容:

1、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上述6个语句中,哪些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个命题中,哪些为真命题?哪些为假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 是素数,则 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5) ;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 个别回答 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 ,则 ”的形式:

三、练习:教材 P4 1、2、3

四、作业:

1、教材P8第1题

2、作业本1-10

五、课后反思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篇十

【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与结构分析

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论以及它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结合实例给出了元素、集合的含义,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2、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

由于本节新概念、新符号较多,虽然内容较为浅显,但不应讲得过快,应在讲解概念的同时,让学生多阅读课本,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号的使用。通过问题探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总结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学习过一些点的集合或轨迹,如: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只不过现在我们要把这个“集合”推广,它不仅仅是点的集合或图形的集合,而是“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这种语言,不仅有助于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还可以用来刻画和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习集合,可以发展同学们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掌握集合的常用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如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3、情态与价值

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表示集合。

【教学思路】

通过实例以及学生熟悉的数集,引入集合的概念,进而给出集合的表示方法,学生通过自我体会、自主学习、自我总结达到掌握本节课内容的目的。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获得新知——自我检测”环节安排。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前留给学生预习方案:a.预习初中数学中有关集合的章节;b.预习本节内容,试着找出与以往的联系;c.搜集生活中的集合的使用实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集合的知识,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了一些集合,例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x-7<3的解得集合,到一个顶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圆),等等。现在呢,我要说的是:我们大家通过对初中知识的预习和对本节课的预习我相信你们能够很大一部分已经掌握了本节知识的主要问题,对不对?(同学们会高兴地说:对!)

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做个游戏,好不好?我们互相竞赛答题,互相评论优点与不足,好不好?(同学们在被调动起情绪的时候应该说:好!)

教与学的过程:

预设问题设计意图师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组二组三组活动同学们,通过看课本2页的(1)至(8)个例子,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吗?提出一个模糊一点的问题,留给三组学生更宽的思考空间。启发思考,激发兴趣。教师点拨,及时纠正偏差的回答方向。(理想答案:我们学过很多集合的知识了。我们会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

学生三个组分组轮流回答。你能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为集合的定义及含义的给出作出铺垫,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给出准确的定义: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集)。学生讨论,分组轮流回答。你们能说出元素与集合是什么关系吗?怎么表示呀?用什么额符号表示啊?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记忆更深刻。教师指导学生得出准确答案。(理想答案:集合是整体,元素是个体,集合有元素组成。集合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A;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集合A,记做a∈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做A)学生讨论,分组轮流回答。

可以互相挑出对方回答问题的错误来比赛。我们描述集合常用哪些方法呢?怎么表示?引导学生认识集合的两种常见表示方法。教师引导指正。(理想答案: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线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同学们上黑板边回答边演练。谁能试着说说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点啊?拓展知识,让学生对元素的特征有极爱哦理性的认识,并开发其探究思维。教师点拨。(理想答案:元素一旦给出是确定的,确定性,没有相同的,互异性,是没有顺序的,无序性。

即(1)确定性:对于任意一个元素,要么它属于某个指定集合,要么它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

(2)互异性: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3)无序性:任意改变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它们仍然表示同一个集合。)学生探究讨论,回答。什么叫两个集合相等呢?深刻理解集合。教师给出答案。(如果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学生探讨回答。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篇十一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基本不等式,并能用之证明不等式和求最值;

2.掌握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性质;

3.会解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简单的无理不等式、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换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本章知识点

二、讲解范例:几类常见的问题

(一) 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

例1解关于x的不等式 .

例2解关于x的不等式 .

例3解关于x的不等式 .

例4解关于x的不等式

例5 满足 的x的集合为A;满足 的x

的集合为B 1 若AB 求a的取值范围 2 若AB 求a的取值范围 3 若AB为仅含一个元素的集合,求a的值。

(二)函数的最值与值域

例6 求函数 的最大值,下列解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一: ,

解二: 当 即 时,

例7 若 ,求 的最值。

例8 已知x , y为正实数,且 成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求 的取值范围。

例9 设 且 ,求 的最大值

例10 函数 的最大值为9,最小值为1,求a,b的值。

三、作业:

1.

2. , 若 ,求a的取值范围

3.

4.

5.当a在什么范围内方程: 有两个不同的负根

6.若方程 的两根都对于2,求实数m的范围

7.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

2

8.1 时求 的最小值, 的最小值

2设 ,求 的最大值

3若 , 求 的最大值

4若 且 ,求 的最小值

9.若 ,求证: 的最小值为3

10.制作一个容积为 的圆柱形容器(有底有盖),问圆柱底半径和

高各取多少时,用料最省?(不计加工时的损耗及接缝用料)

高二数学教案大全 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含有“或”、“且”、“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能用逻辑联结词和简单命题构成不同形式的复合命题;

(4)能识别复合命题中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及其联结的简单命题;

(5)会用真值表判断相应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6)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难点是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都离不开逻辑。具有一定逻辑知识是构成一个公民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数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的教学比初中更强调逻辑性。如果不学习一定的逻辑知识,将会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常犯逻辑性的错误。其实,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开始接触一些简易逻辑的知识。

初一平面几何中曾学过命题,请同学们举一个命题的例子。(板书:命题。)

(从初中接触过的“命题”入手,提出问题,进而学习逻辑的有关知识。)

学生举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教师提问:“……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不是命题?……(3)

(同学议论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命题?

(学生进行回忆、思考。)

概念总结: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教师肯定了同学的回答,并作板书。)

由于判断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命题有真假之分,命题(1)、(2)是真命题,而(3)是假命题。

(教师利用投影片,和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例1判断以下各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判断其真假:

命题一定要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3)、(4)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所以它们不是命题。

初中所学的命题概念涉及逻辑知识,我们今天开始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介绍简易逻辑的知识。

2.讲授新课

大家看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从第25页至26页例1前,并归纳一下这段内容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片刻后请同学举手回答,一共讲了四个问题。师生一道归纳如下。)

(1)什么叫做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这语句有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疑问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题。有些语句中含有变量,如x2-5x+6=0

中含有变量,在不给定变量的值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语句的真假(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开语句”).

(2)介绍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除这三种形式外,还有“若…则…”和“当且仅当”两种形式。

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简单命题是不含其他命题作为其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能再分解成其他命题)的命题。

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如“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就是由简单命题“6是自然数”和“6是偶数”由逻辑联结词“且”构成的复合命题。

(4)命题的表示:用p,q,r,s,……来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补充和强调,特别是对复合命题的概念作出分析和展开。)

我们接触的复合命题一般有“p或q”“p且q”、“非p”、“若p则q”等形式。

给出一个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应能说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和弄清它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应能根据所给出的两个简单命题,写出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复合命题。

对于给出“若p则q”形式的复合命题,应能找到条件p和结论q.

在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看有没有“或”、“且”、“非”。例如命题“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此命题字面上无“且”;命题“5的倍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就是5”的字面上无“或”,但它们都是复合命题。

3.巩固新课

例2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简单命题,哪些是复合命题。如果是复合命题,指出它的构成形式以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1)12>5;

(2)0.5非整数;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5)平行线不相交;

(6)若ab=0,则a=0.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辨析。教材中对“若…则…”不作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些补充。)

例3写出下表中各给定语的否定语(用课件打出来).

分析:“等于”的否定语是“不等于”;

“大于”的否定语是“小于或者等于”;

“是”的否定语是“不是”;

“都是”的否定语是“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两个”;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语是“一个都没有”;

“至多有n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n+1个”。

(如果时间宽裕,可让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置疑:“或”、“且”的否定是什么?(视学生的情况、课堂时间作适当的辨析与展开。)

4.课堂练习:第26页练习1,2.

5.课外作业:第29页习题1.61,2.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引入: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二、新课教学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抽象、归纳:

1、命题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2.

(6)x>15.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

解略。

引申:以前,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定理、推论,这些定理、推论是否是命题?同学们可否举出一些定理、推论的例子来看看?

通过对此问的思考,学生将清晰地认识到定理、推论都是命题.

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一个定理或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结合学生所举定理和推论的例子,让学生分辨定理和推论条件和结论,明确所有的定理、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紧接着提出问题:命题是否也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呢?

2、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或者“如果p,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结论.

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行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若a>0,b>0,则a+b>0.

(4)若a>0,b>0,则a+b<0.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此题中的(1)(2)(3)(4),较容易,估计学生较容易找出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其中设置命题(3)与(4)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两个例子的比较,学更深刻地理解命题的定义——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不管判断的结果是对的还是错的。

此例中的命题(5),不是“若P,则q”的形式,估计学生会有困难,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已知的事项为“条件”,由已知推出的事项为“结论”.

解略。

过渡: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到命题的两种情况,即有些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而有些命题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

3、命题的分类

真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不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强调:

(1)注意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如:“作直线AB”.这本身不是命题.也更不是假命题.

(2)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命题、假命题的的概念,强调真假命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

判断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方法:

(1)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例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分析:要把一个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要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写成“若条件,则结论”即“若P,则q”的形式.解略。

三、巩固练习:

P4第2,3。

四、作业:

P8:习题1.1A组~第1题

五、教学反思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学习内容.

1、什么叫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2、命题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3、怎样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4、如何判断真假命题.

高二数学教案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

2.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5.通过让中国学习联盟胆探索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 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难点是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关键是掌握建立坐标系与根式化简的方法.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一节教材整体来看是两大块内容:一是椭圆的定义;二是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是圆锥曲线这一章所要研究的三种圆锥曲线中首先遇到的,所以教材把对椭圆的`研究放在了重点,在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教学中巩固和应用.先讲椭圆也与第七章的圆的方程衔接自然.学好椭圆对于学生学好圆锥曲线是非常重要的.

(1)对于椭圆的定义的理解,要抓住椭圆上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即椭圆上点的几何性质,可以对比圆的定义来理解.

另外要注意到定义中对“常数”的限定即常数要大于 .这样规定是为了避免出现两种特殊情况,即:“当常数等于 时轨迹是一条线段;当常数小于 时无轨迹”.这样有利于集中精力进一步研究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但讲解椭圆的定义时注意不要忽略这两种特殊情况,以保证对椭圆定义的准确性.

(2)根据椭圆的定义求标准方程,应注意下面几点:

①曲线的方程依赖于坐标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是求曲线方程首先应该注意的地方.应让学生观察椭圆的图形或根据椭圆的定义进行推理,发现椭圆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以这两条对称轴作为坐标系的两轴,不但可以使方程的推导过程变得简单,而且也可以使最终得出的方程形式整齐和简洁.

②设椭圆的焦距为 ,椭圆上任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为 ,令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简化推导过程和最后得到的方程形式整齐、简洁,要让学生认真领会.

③在方程的推导过程中遇到了无理方程的化简,这既是我们今后在求轨迹方程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又是学生的难点.要注意说明这类方程的化简方法:①方程中只有一个根式时,需将它单独留在方程的一侧,把其他项移至另一侧;②方程中有两个根式时,需将它们分别放在方程的两侧,并使其中一侧只有一项.

④教科书上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实际上只给出了“椭圆上点的坐标都适合方程 “而没有证明,”方程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椭圆上”.这实际上是方程的同解变形问题,难度较大,对同学们不作要求.

(3)两种标准方程的椭圆异同点

中心在原点、焦点分别在 轴上, 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分别为: , .它们的相同点是:形状相同、大小相同,都有 , .不同点是:两种椭圆相对于坐标系的位置不同,它们的焦点坐标也不同.

椭圆的焦点在 轴上 标准方程中 项的分母较大;

椭圆的焦点在 轴上 标准方程中 项的分母较大.

另外,形如 中,只要 , , 同号,就是椭圆方程,它可以化为 .

(4)教科书上通过例3介绍了另一种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中间变量法.例3有三个作用:第一是教给学生利用中间变量求点的轨迹的方法;第二是向学生说明,如果求得的点的轨迹的方程形式与椭圆的标准方程相同,那么这个轨迹是椭圆;第三是使学生知道,一个圆按某一个方向作伸缩变换可以得到椭圆.

教法建议

(1)使学生了解圆锥曲线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激发学生学习圆锥曲线的兴趣,体会圆锥曲线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可由实际问题引入,从中提出圆锥曲线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心中有数,如书中所给的例子,还可以启发学生寻找身边与圆锥曲线有关的例子。

例如,我们生活的地球每时每刻都在环绕太阳的轨道——椭圆上运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如此,太阳则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果这些行星运动的速度增大到某种程度,它们就会沿抛物线或双曲线运行.人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或人造行星就要遵循这个原理.相对于一个物体,按万有引力定律受它吸引的另一个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轨道.因而,圆锥曲线在这种意义上讲,它构成了我们宇宙的基本形式,另外,工厂通气塔的外形线、探照灯反光镜的轴截面曲线,都和圆锥曲线有关,圆锥曲线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是很高的.

(2)安排学生课下切割圆锥形的事物,使学生了解圆锥曲线名称的来历

为了让学生了解圆锥曲线名称的来历,但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教学时应安排让学生课后亲自动手切割圆锥形的萝卜、胶泥等,以加深对圆锥曲线的认识.

(3)对椭圆的定义的引入,要注意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模型或教具,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

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先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

(4)将提出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借助多媒体课件来体现椭圆的定义的实质

在教学时,可以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使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利用多媒体,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椭圆的定义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一定是椭圆吗”,让学生通过课件演示“改变焦距或定值”,观察轨迹的形状,从而挖掘出定义的内涵,这样就使得学生对椭圆的定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注意椭圆的定义与椭圆的标准方程的联系

在讲解椭圆的定义时,就要启发学生注意椭圆的图形特征,一般学生比较容易发现椭圆的对称性,这样在建立坐标系时,学生就比较容易选择适当的坐标系了,即使焦点在坐标轴上,对称中心是原点(此时不要过多的研究几何性质).虽然这时学生并不一定能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择坐标系,但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讲解选择适当坐标系的一般原则,学生就较为容易接受,也向学生逐步渗透了坐标法.

(6)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教师要注意化解难点,适时地补充根式化简的方法.

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由于列出的方程为两个跟式的和等于一个非零常数,化简时要进行两次平方,方程中字母超过三个,且次数高、项数多,教学时要注意化解难点,尽量不要把跟式化简的困难影响学生对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的整体认识.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解决带跟式的方程的化简,即:(1)方程中只有一个跟式时,需将它单独留在方程的一边,把其他各项移至另一边;(2)方程中有两个跟式时,需将它们放在方程的两边,并使其中一边只有一项.(为了避免二次平方运算)

(7)讲解了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研究焦点在y轴上的标准方程,然后鼓励学生探索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的异同点,加深对椭圆的认识.

(8)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要巩固旧知识

椭圆也是一种曲线,所以第七章所讲的曲线和方程的知识仍然使用,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中要注意进一步巩固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对于教材上在推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后,并没有证明所求得的方程确是椭圆的方程,要注意向学生说明并不与前面所讲的曲线和方程的概念矛盾,而是由于椭圆方程的化简过程是等价变形,而证明过程较繁,所以教材没有要求也没有给出证明过程,但学生要注意并不是以后都不需要证明,注意只有方程的化简是等价变形的才可以不用证明,而实际上学生在遇到一些具体的题目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由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猜想,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证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高二数学教案】相关范文

高二数学教案范本最新8篇02-24

关于高二数学教案范文(优秀6篇)02-12

高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4篇02-01

高中高二数学教案【最新3篇】01-29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8篇)03-30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8篇01-09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7篇)01-09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7篇01-20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8篇】02-09

高二数学教案10篇02-14

最新范文

二期课改新教材高二语文课文《三棵树04-17

最新高二物理教案(优秀12篇)04-15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12篇】04-10

获得教养的途径优秀9篇04-09

《三峡》教学设计【优秀10篇】04-05

高二必修《姜夔扬州慢》教案最新5篇03-29

语文 -《指南录后序》【优秀7篇】03-29

《扬州慢》教学设计【优秀8篇】03-24

高二化学教师教学教案最新4篇03-20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优秀6篇03-20

54 65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