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高中教案>高二教案

高二化学教师教学教案最新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泡面作文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高二化学教师教学教案最新4篇,欢迎借鉴。

高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及案例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知道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2)知道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大气主要污染物的认识,了解其来源和危害,通过分析讨论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分析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充分认识到人类生活与自然界的矛盾,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从而进一步领悟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树立用科学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教学重点: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减少或消除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阅读、交流、讨论、联系实际生活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垣曲县历山视频,山西太原雾霾视频从而导入新课齐声诵读《我们和地球相依为命》

课题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危害

2、知道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防治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大气污染的危害

学生阅读课本P72—73相关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干燥洁净空气的组成成分?

2、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

3、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4、大气污染的危害?

学生阅读,学习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点评补充。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2】酸雨

阅读课本P73相关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酸雨?它是怎样形成的?请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雨的形成过程?

2、酸雨有哪些危害?

3、如何防治?

学生阅读,学习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点评补充。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臭氧层受损

阅读教材P74“臭氧层受损”内容,回答:

1、臭氧层有何作用呢?

2、什么原因导致了“臭氧空洞”的形成呢?

3、臭氧层受损造成的危害?

4、为了保护臭氧层,人类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阅读,学习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点评补充、引导分析

氟氯代烷是如何破坏臭氧层的呢?

O3→O2+O

Cl+O3→ClO+O2

ClO+O→Cl+O2

总反应式为:2O3→3O2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4】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

阅读教材P76完成“思考与交流”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点评补充。

【课堂小结】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1、酸雨2.臭氧层受损3.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1)形成原因

(2)危害

(3)防治

【学以致用】

1、P72思考与交流

2、课后作业:P811、2、3

【课后拓展】

查阅资料,了解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高二化学的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乙炔的重要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2、使学生了解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的性质;

教学重点

乙炔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

乙炔分子的三键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制作乙炔的球棍模型认识乙炔分子的碳碳叁键结构;

2、实验验证乙炔的化学性质;

3、类比、分析得出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性质。

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将C2H6分子的球棍模型中去掉两个氢原子小球,在碳碳原子之间又连了一根小棍,得到了乙烯的含双键的共平面结构,现在如果通过反应使C2H4分子中再失去两个氢原子,得到的这种C2H2分子的球棍模型。

碳碳原子以叁键形式结合。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分子就是乙炔分子。在该分子里两个碳原子之间有3个共用电子对,即以叁键形式结合,据此,请大家写出乙炔分子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按要求书写乙炔分子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并由一名学生上前板演:

一、乙炔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C2H2H—C≡C—H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

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CaC2+2H2OC2H2↑+Ca(OH)2

乙炔可以通过电石和水反应得到。实验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投影显示]实验室制乙炔的几点说明:

①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气密性,只有气密性合格才能使用;

②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及时密封,严防电石吸水而失效;

③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切忌用手拿电石;

④作为反应容器的烧瓶在使用前要进行干燥处理;

⑤向烧瓶里加入电石时,要使电石沿烧瓶内壁慢慢滑下,严防让电石打破烧瓶;

⑥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向烧瓶里加水时要使水逐滴慢慢地滴下,当乙炔气流达到所需要求时,要及时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停止加水;

电石是固体,水是液体,且二者很易发生反应生成C2H2气体。很显然C2H2的生成符合固、液,且不加热制气体型的特点,那是不是说就可以用启普发生器或简易的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呢?

⑦实验室中不可用启普发生器或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实验装置作制备乙炔气体的实验装置。主要原因是:

a反应剧烈,难以控制。

b当关闭启普发生器导气管上的活塞使液态水和电石固体分离后,电石与水蒸气的反应还在进行,不能达到"关之即停"的目的。

c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启普发生器是厚玻璃仪器,容易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d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易形成糊状泡沫,堵塞导气管与球形漏斗。

该如何收集乙炔气呢?

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与空气比较接近,还是用排水法合适。

熟悉和体会有关乙炔气体制备的注意事项及收集方法,并由两名学生上前按教材图5—14乙炔的制取装置图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将电石用镊子小心地夹取沿平底烧瓶内壁缓慢滑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一滴一滴地缓慢滴下,排空气后,用排水法收集乙炔气于一大试管中。

由几个学生代表嗅闻所制乙炔气的气味。

请大家根据乙炔分子(www.paomian.net)的结构和所收集的乙炔气来总结乙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三、乙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ρ=1.16g/L、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实际上纯的乙炔气是没有气味的,大家之所以闻到特殊难闻的臭味是由于一般所制备得到的乙炔气中常含有PH3、H2S等杂质造成的。

根据乙炔、乙烯和乙烷的分子结构特点,预测乙炔该有哪些化学性质?

[小组讨论]乙烷分子中两个碳原子的价键达到饱和,所以其化学性质稳定;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被打开,所以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以叁键形式结合,碳原子也不饱和,因此也应该不稳定,也应能发生加成反应等。

大家所推测的究竟合理不合理,下边我们来予以验证。

[演示实验5—7](由两名学生操作)将原反应装置中导气管换成带玻璃尖嘴的导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缓慢滴下,排空气,先用试管收集一些乙炔气验纯,之后用火柴将符合点燃纯度要求的乙炔气体按教材图5—14所示的方法点燃。观察现象:点燃条件下,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而伴有浓烈的黑烟。

乙炔可以燃烧,产物为H2O和CO2,在相同条件下与乙烯相比,乙炔燃烧的更不充分,因为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乙炔比乙烯更高,碳没有得到充分燃烧而致。

(补充说明)乙炔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的热,如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氧炔焰温度可达3000℃以上,因此可用氧炔焰来焊接和切割金属。

2。乙炔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燃烧2CH≡CH+5O24CO2+2H2O

检验其能否被酸性KMnO4溶液所氧化。

[演示实验5—8](另外两名学生操作)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将生成的乙炔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观察现象:片刻后,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

由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乙炔气体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前边的学习中提到由电石制得的乙炔气体中往往会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这些杂质也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实验中如何避免杂质气体的'干扰?

可以将乙炔气先通过装有NaOH溶液(或CuSO4溶液)的洗气瓶而将杂质除去。

b、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演示实验5—9]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将生成的乙炔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溴的四氯化碳中溴的颜色逐渐褪去。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可以反应且生成无色物质,那么它们之间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从时间上来看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迅速还是乙炔与之褪色迅速?

(回答)乙烯褪色比乙炔的迅速。

这说明了什么事实?乙炔的叁键比乙烯的双键稳定。

应注意乙炔和溴的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可表示如下:

(2)加成反应

乙炔除了和溴可发生加成反应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与氢气、氯化氢等发生加成反应。

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 篇三

一、对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的分析

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

①离子键;

②电子式的书写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认识化学键的含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我确定了一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①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我将运用实验演绎法,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来实施教学。

我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讨论总结,板书演绎,习题巩固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设计的程序

提出问题→实验(钠和氯气的反应)→进行表征性抽象→再进行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的实质→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实例→反思与评价程序进行教学。

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 篇四

一、教材

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高二化学教师教学教案】相关范文

高二化学教案优秀5篇01-16

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最新3篇01-25

高二化学的教案优秀6篇02-26

高二化学教案优秀8篇01-09

高二化学教案【优秀10篇】02-14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案优秀8篇12-16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优秀6篇)01-01

高二物理教案(优秀3篇)01-01

高二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优秀3篇】01-01

念奴娇赤壁怀古(最新5篇)01-01

最新范文

《扬州慢》教学设计【优秀8篇】03-24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优秀6篇03-20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教参(优秀5篇)03-19

高二语文《望海潮》教案精选4篇03-16

道士塔优秀9篇03-11

学校高二英语教案7篇03-11

兵车行(6篇)03-08

《短歌行》教学设计精选6篇02-24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精选5篇)02-20

高二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0篇】02-16

54 6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