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高中作文>高二作文

权衡得失,莫忘“精神”作文1400字

发布时间: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讲的地是东周时期公孙仪担任鲁国的宰相,地位十分显赫。他有吃鱼的嗜好,于是一国之人争相买鱼来献殷勤,然而他却坚辞不受。其弟子不明就里,探问原因。公孙仪回答道:“若受鱼则会迁就他人,迁就他人则会枉于法,枉于法则会免于相,免于相则不仅再无人送鱼,而且失去了买鱼的俸禄。”

受鱼而享受美味,此为一得;免相而丢俸禄,此为一失。得与失,如影随形地集中在“受鱼”这件看似寻常的事情上。然则孰大孰小?公孙仪的一番严密推理实在精彩之至,令人折服。他很懂得其中的辩证法,得出受鱼之得小而免相之失大的结论,因此没有掉进陷阱。从这件事看来,他虽然算不上忧国忧民的忠臣,但至少不失为善于进退的智者。

其实,大千世界,悠悠万事,如同“受鱼”一样,都是得失相参、利弊相随的,问题是如何去应对它们。鲁迅说:“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也是没有的,只可权大小。”就像当年先生倡导“拿来主义”一样,我們也应该运用脑髓,放开眼光,全面权衡,然后作出取舍,断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惑于小得而疏于大失。

对于得失,公孙仪偏重于从物质角度来计算,未免狭隘,那么孟子强调从精神方面来考量,就具有高度。他在《鱼我所欲也》一章中说:“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在他的眼里,得到很高的俸禄较之失去礼义廉耻,就是得小而失大。如果为之,就是失去“本心”;失去“本心”,就是不知羞恶;不知羞恶,就是所谓“非人”。他的这一见解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并被奉为修身的圭臬。

打开卷帙浩瀚的中华历史,那些有识之士们直面得失,无一不表现出了崇高的风范。范仲淹受贬谪而题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箴言,文天祥临利诱而表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心迹,林则徐遭流放而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誓愿,鲁迅遇围攻而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绝唱。凭着杰出的才华,他们完全可以获取万贯家私,享受荣华富贵,但为何作出常人难以理解的选择?因为他们深知,在眼下局部环境中,得到安逸的生活事小;而在整个岁月长河里,失去美好的名节事大。不以一己之得为得,而使天下受其得;不以一己之失为失,而使天下免其失。这种“辩乎荣辱之境”的高尚“至人”,其生命价值当永垂不朽。

可是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有不少披着“人民公仆”外衣的人,得失当前却本末倒置,远远没有当年公孙仪的清醒头脑,更不必说具备那些有识之士的远大目光。他们利令智昏,欲壑难填,得陇望蜀,蛇口吞象,全然不顾道德灵魂的存在与否,最终自食苦果,落得可耻的下场。

原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李真就是典型一例。他在任职期间,“台上讲慷慨正义之词,台下想升官发财之路,平时干龌龊不堪的勾当”,贪污受贿累计竟达人民币千万元之多。结果呢?被绳之以法,推向了断头台,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真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二者皆可抛。”得能偿失吗?这种寡廉鲜耻、为人不耻的卑劣小人将遗臭万年。

著名作家周国平曾说:“万有皆逝,唯有精神永存。”个中内涵对于被铜臭熏得晕头转向的李真之流来说,当然永远一窍不通;但是对于每一个具有良知的人而言,应该很容易彻悟。精神之得往往大于物质之得。那些人何以看不破呢?权衡得失,切莫丢了“精神”这个重要筹码!

(作者系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学生)

【权衡得失,莫忘“精神”作文】相关范文

“仪式”不止于“形式”作文1400字02-27

“贴砖工匠”崔兆举:世界冠军的“零”10-30

铜火锅作文1400字11-08

开眼看世界作文1400字11-13

东方红一号飞天记作文1400字11-09

从一而终,始终如一作文1400字02-27

狡兔三窟作文1400字11-01

“战场”下的那份暖作文1400字11-27

吃烤鸭作文1400字10-28

喜鹊垒窝作文1400字11-10

最新范文

边塞战争诗对比赏析作文2900字11-06

遗留在风中的味道作文900字11-06

语言简洁准确 论证切合主题作文290011-06

捡到一条旧鞋带作文1200字11-06

故乡的味道作文2100字11-06

乡村伦理作文1900字11-06

感受晒照中的正能量作文1000字11-06

小说阅读之品味语言作文3500字11-06

天马行空任驰骋作文3600字11-06

远离喧嚣浮华 静看琼芳之美作文320011-06

19 16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