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高中作文>高二作文

东方红一号飞天记作文1400字

发布时间:

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这一天,也正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进入太空整整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出轰鸣,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广袤无垠的太空。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

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围绕地球飞行。在天气晴好的日子,许多天文爱好者还会拍摄这颗卫星经过祖国上空的照片。这些照片所承载的,是一段刻骨铭心而历久弥新的故事。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有删改)

素材解读

1.集中科研力量,登上航天舞台

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钱学森兼任院长,东方红一号卫星便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研制、生产、发射、测控在内的众多领域。

2.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四大目标

“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寥寥12字概括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和目标,也概括了技术的难度。

按照计划,东方红一号卫星要在近地点400多千米、远地点2300多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想把卫星准确送入轨道,负责搭载卫星的运载火箭必须拥有强大的推进能力。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导弹技术和探空火箭技术的完美结合,解决了“上得去”的难题。

想在地面上“抓得住”卫星,就要时刻掌握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这需要计算出卫星与地面的距离。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人员转变设计思路,重建卫星测轨方程式,破解了卫星测轨方程式的谜题,最终使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可以被随时监测到。

接下来,人们将目光集中在了“听得着”和“看得见”。

要让卫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这在当时有很高难度。研制人员以高稳定度的6个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奏出了《东方红》。

最后一道难关就是“看得见”。要想用肉眼就能看到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它的亮度必须要从七等星上升到四等星。不仅如此,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直径仅有1米,也让“看得见”更加困难。最终,研制人员从折叠伞收缩打开的特点中获得灵感,决定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安装一个由高反光亮度的材料制成的、可以在太空中撑开的“观测体”。由于这个“观测体”体积巨大,反光亮度极高,人们就可以直接观察到。

3.解决世界难题,创造崭新纪录

登天之路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卫星必须经受住太空极端温度变化的考验。

太空中,衛星向阳一面温度可高达100多摄氏度,背阳一面的温度则能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如何让卫星在太空中保持正常“体温”,是世界公认的难题。

技术人员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的温控系统来平衡卫星内部的温度,但系统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而卫星携带的电量很有限。最后,科研人员想出了一个温控系统零耗电方案:利用其他仪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帮助卫星控制温度,巧妙解决了耗电大的难题。

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卫星和运载火箭的研制都顺利完成。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20世纪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它宣告着一个东方航天大国的崛起。东方红一号卫星也与核弹、导弹一起,被誉为“两弹一星”,成为中华民族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适用话题

集中力量 克服困难 创造纪录

【东方红一号飞天记作文】相关范文

“仪式”不止于“形式”作文1400字02-27

“贴砖工匠”崔兆举:世界冠军的“零”10-30

铜火锅作文1400字11-08

开眼看世界作文1400字11-13

从一而终,始终如一作文1400字02-27

狡兔三窟作文1400字11-01

“战场”下的那份暖作文1400字11-27

吃烤鸭作文1400字10-28

喜鹊垒窝作文1400字11-10

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作文1400字10-27

最新范文

戴顶“凤冠”,安个“凤尾”作文3000字11-09

心无旁骛,砥砺奋进作文900字11-09

消费券如何更好“劝”消费作文700字11-09

一本影响了几代人的书作文1600字11-09

山河有恙,脊梁担当作文1800字11-09

树立健康理念,奏响绕梁和弦作文900字11-09

倒数作文1400字11-09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作文1000字11-09

多一度热爱作文11-08

空镜子作文,空镜子作文350字11-08

19 16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