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9加几》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写作文网为同学们整理了《9加几》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同学。

《9加几》的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88、89、90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老师来看我们小朋友上课认真不认真?,你们欢迎吗?(欢迎)。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那我们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好吗?好的,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我要先来考考小朋友。

1、猜数。

8、15、18。(利用区间套,让学生体会数感)

2、10加几的加法。

10+2 10+9 10+6 7+10 3+lO 8+10

师:同学们,这些算式都是?(10加几等于十几。几加十等于十几。)那看看这些算式。 2+9+8 3+8+7 6+5+5 4+7+6 9+9+1

师:这些算式里没有10,你们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发现这些算式中有加数可以凑成10,然后10加几就等于十几)

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它,计算就能又对又快!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课件)

师:这就是我要带同学们参观的运动会场,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赛跑组有13名运动员,啦啦队有15人。

2、试着说说想法。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离我们最近的3个同学,他们是干什么的?知道吗?原来是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的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

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1、2、3 12、13依次数。(点数)

(2)从9数到13。(接下去数)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3、得出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加法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演示凑十过程)为什么要拿1个放进纸箱里呢?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板书:

4、练习

(1)课本89页做一做第1题

师 :

1、上面这两道计算题都是什么算式?

2、 你们都是怎样算的?把什么数拿来拆,为什么要拆1和几,而不拆成2和几?你根据什么?引导(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2 )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教师出示9+2 9+3 9+4 9+5 9+6 9+7 9+8 9+9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

(1)结果都十几。

(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

(3)揭示课题

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加数是几?我们叫它9加几。板书课题。

师: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 (用箭头将算式和 10加几连起来)

边画边说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学生齐说顺口溜。

(4)练习二十第2题

移动9,每次加卡片上的数。

5、动手操作。

(1)摆小棒,“左边摆9根红色的,右边摆3根黄色的,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根小棒?”(实物展示台出示)

(指名列式)师:说说怎样想的?(学生说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摆图片, “左边摆9个红色的圆片,右边摆7个黄的圆片,怎样算一共有几个圆片?”(指名列式)“说说怎样想的?”

师:把你想的过程在书上填思维图。(指名报答案)

三、闯关题

(1)你能有顺序地说出下面的算式吗?

9+()=1()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以9+5=14为例

加数比得数的个位多1

得数的个位比加数少1

(2)填数

9+7=1() 9+5=1() 9+9=1()

9+()=13 9+()=15 9+()=12

9 +()=1()

(3)开放题

课本90页第4题。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 (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

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 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

《9加几》的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 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1、 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

2、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3、 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二、 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

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

三、 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随机报题。

9 + 2 = 9 + 5 =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5题。

(1)第2题目的: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进位加法。

(实施方法:仔细看图后,所以说图意,独立完成。)

(2)第3题:通过登山游戏,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样。

(实施方法:小组竞赛后核对答案,交流发现规律。)

(3)第4题目的:结合毛毛虫图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

(学生读懂题意,再结合示意图,填出结果。)

(4)第5题:联系学生生活情境,获取数学信息,再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读图,获取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四、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有几瓶牛奶(9加几)

9 + 5 = 9 + 3 = 6 + 9 =

《9加几》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以及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

【教学准备】

计数小棒,小花,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老师想考考大家。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题目卡片:

10+1=10+3=10+5=10+7=

10+2=10+4=10+6=10+8=

师:为什么大家都算得得这么快呀(因为10加几就是十几)

师:原来十加几,就得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感知凑十法

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看!运动会上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我们就来看看小朋友发牛奶的情况吧。

(1)箱子里有几盒你怎么知道的

(2)请你上来数一数。外面有几盒一共有多少盒怎么列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加几。

板书课题:9加几

2、多种算法的交流

9+4是不是等于13呢那你是怎么算的呢

(1):小朋友有想法了,请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2)师:谁来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

a、接着数数10、11、12、13;

b、凑十法:移动牛奶盒,将右边1盒拿到盒子里就是10盒了。

师:这几个小朋友都用到了10,看来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的好朋友。

3、学习凑十法

①动手操作、交流

师:老师听明白了,有的孩子是用以前学过的数一数或推一推方法来算的,还有的小朋友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借助10这个新朋友来帮助我们计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摆一摆、算一算。

(1)师:看屏幕我们用这里的格子图代替牛奶箱,用圆片代替牛奶,箱子里有9盒,我们就摆9个,外面有4盒,就在外面摆4个,摆好后,坐坐好。9+4该怎么算,你能想办法移一移,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结果吗?

请生上台演示。

(2)语言描述凑十的过程:从外面拿出1盒牛奶放进去,也就是把4分成1和3,箱子里面的9和1就凑成了10,10再加3就是13 。

生:完整地说一说,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就是13

(3)感知简便

师:我们从4里面拿1个给9,凑成10,这样9+4就变成了10+3,你感觉这种方法怎么样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9加几的好朋友。像这种先凑成十,再相加的方法,数学上我们称为凑十法。

4、再次操作,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师:你现在会用这种方法计算9加几吗请看题单第2题。

摆小棒:

(1)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边摆边说,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2)9+5等于几呢你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算出结果!再把算的过程填在方框里吗。动手试一试吧。

(3)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汇报)

(4)哦,从5里面拿1根给9,凑成10,9+5就变成了10+4,计算就简单了。

5、圈小花:

(1)看来孩子们都会凑十法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完成题单第3题——圈一圈,算一算。圈的时候,要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

(2)展台展示1个小朋友的作品,请这个小朋友介绍他的想法。

三、游戏练习,巩固凑十法

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圈一圈,把9加几的变成了10加一个数来算比较简单,如果不摆小棒、圆片,你们还能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吗?

1、变变变

a、出示游戏规则

那好,我们就来玩一个“变变变”的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准备的卡片,一张一张地,摆在桌面上,(师示范摆桌面上)摆好了就坐端正。仔细听好游戏的玩法,老师出一张9加几的卡片,你们就大(www.paomian.net)声地说:变变变!变成10加几。我们先来试一次,请看大屏幕。

b、教师课件出示9+2,带着说:变变变,变成10+1

c、教师课件9+6,学生大声说:变变变!变成10+5

师:你变成的多少为什么我们把9+6分解成9+1+5,9和1凑成10,就把9+6变成了你们手中的10+5

d、教师课件9+3,学生变变变

2、找规律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计算了9+2=11,9+3=12,9+9=18

①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9+几的算式,一起小声读一读,边读边观察,这些算式里都藏着哪些数学小秘密。

②生自由发言: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追问:少的1去哪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9加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结合这个算式说一说吗

计算9加几时,从一个数里分1个给9凑成10,就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再计算比较简单。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摆牛奶、移小棒、圈小花这些活动来学习的9加几。那8,7,6加几时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吗又该怎样凑十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走进下一节课吧。

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

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3、在观察、比较、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

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春天到了,花开了,草也绿了,外面的景色美不美?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出去郊游?只有回答出下面的问题的同学才能和老师一起出去。

2、出示复习题。

3、同学们表现真棒,还等什么?赶快出发把!咦,出发前我们还得准备什么呢?……

二、探索交流,理解算理。

1、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课件出示)想吃吗?只有会思考问题的孩子才能吃到这么美味的蛋糕。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赶快动脑想一想。(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2、你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谁会解决这个问题呢?

10+20=? (30)

3、你都知道等于30了,你是怎么算的?

汇报:

(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就是1个十,再摆两捆小棒就是2个十,合在一起就是3个十,是30。

你们能和他一样用小棒摆一摆吗?(集体摆),指名前示范摆,下面同学们跟着摆。(师板书)现在把小棒放进桌兜,课件回顾刚才小棒的摆法。

(2)我们还可以借助另一个数学小帮手来计算。谁能到前面给大家拨一拨,比一比谁看得最认真。(我先在十位拨了一颗珠子,就是1个十,在拨两颗珠子就是2个十,合起来就是3颗珠子,就是3个十,是3)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起再看一看(课件)

(3)还有的下朋使用1+2=3,10+20=3算出来的,哪些同学用的着这样方法?举一下手,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能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

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快呢?

4、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赶快用你的好方法领取一张车票吧,准备出发啰!

出示算式:

全回答正确的请举手,和老师一起出发吧!

出示景点:琵琶岛、茶山、龙头村

5、减法

玩了这么多的景点,一定饿了吧?还记得老师刚才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面包)总共有多少个呀?(30个)赶快吃吧!你们吃的真香呀!你们吃了多少个呀?(20个)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还剩几个?)想一想:怎么解答这个问题?(指名答,你是怎么算的?板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玩得高兴吗?老师看看哪些孩子是既会玩又会学习的好孩子。请完成课本62页“做一做”1、2题,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2、看到你们表现的这么棒,馋嘴小猴也想请聪明的你们帮帮他。你们愿意吗?看,小猴想爬上楼梯摘桃子。

得到了你们的帮助,小猴开心极了,你们开心吗?看来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3、看,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摘到了这么多的桃子,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指名回答,生评论。谁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四、回顾整理,归纳方法。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玩得高兴吗?我觉得咱们班的孩子既会玩又会学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看看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算式都是什么数?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了……(板书课题)

五、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课件)你能根据这两个算式编出一个数学故事吗?回家可以把你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奶奶听听。

《9加几》的优秀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准备挂图、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今天有位客人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们欢迎吗?

(出示小猴图)

它给大家带来了 “智慧树”。

(出示三棵“智慧树”,每棵树上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三个数相加的得数是多少?)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算才会又快又对呢?

师小结:对,这些题都是把9和1先加起来得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

2、喜洋洋偷偷地藏起了“1”(擦掉“1”),只剩下9和5两个数了,你们想知道9+5得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9加几的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1)谈话:你们真是聪明,答得又对又快。小猴要去买些桃子来奖励你,你们看(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盒子外4个。)

提问:你能说说这些桃子是怎么摆放的吗?(带着数,板书:9 4)

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你会列式吗?

列出算式9+4

提问:怎样算出结果呢?(同桌讨论)

(2)学生自主探索,再指名汇报。

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请用同样方法的小朋友再来说说。

(3)教师分析、总结学生的算法:因为盒子里已经有9个桃,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边分析在算式下注出思维线路图:??

(4)讲述: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因为我们学过10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以把9凑成10之后计算非常方便。

2.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1)教学“试一试”,出示题中的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7)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猴不但爱学习,还爱劳动,他正在搬砖块,你知道一共有几块砖吗?(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怎样算?

提问: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小猴为什么只搬一块呢?(引导学生体会从左边的9块中搬4块,和6块凑成10太麻烦了,突出看大数分小数的“凑十”的思路最简便。)

让学生先在同桌间说一说怎样计算,再把结果填在书上,最后指名汇报,并板书思路图。

(3)引导小结。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今天学习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9加几时,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凑十法)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猴准备用小棒来做篱笆,你能帮他算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和同伴交流想法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找出规律。

提问:比较第一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结果相同;下面算式的“1+1”就等于上面算式中的“2”对第二种发现的学生加以肯定并表扬)

提问:在第二组两题中,你又发现了什么?第三组呢?(请学生以在第一组中发现的规律说说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发现)

提问:每组的两个算式,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填写得数

(2)指名回答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①都是9加几。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

4、悄悄算。(“想想做做”第4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们是怎样学会9加几方法的?

《9加几》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程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基本口算练习

1、看卡片口算

8+67+56+58+36+67+68+47+48+87+7

2、听算

8+39+69+57+58+2

9+48+76+410+87+3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子

1、放合唱录音

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的校歌,是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

2、报影出示例子,仔细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

(乐队有5人,合唱的有9人)

3、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

(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乐队5人和合唱的9人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教师板书:9+5)

师:那到底一共有几个人呢?

学生想计算方法。

师: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

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

5、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

师:这两种方法都好,先分一个数,再用凑十法来计算,你们也是这样计算的吗?

三:巩固拓展

1、完成做一做

2、报影出示“学生搬南瓜”图

2、小组合作,要求

A.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

B.要求什么?记录下来。

C.怎样列式?

D.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

(2)计算比赛,完成练习十八第2、3题。

四:师生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校书设计:

用数学

9+5=14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七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困不堪。1835年开始写作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他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要求他写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图。他选择了描绘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这篇童话。这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图,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儿是安徒生的母亲。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2、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内容:

(一)字词:

1、重点字:

(1)查字典

“魂”查“鬼”部

(2)注意下带点字的读音:

(4)易错易混字:

蜷(蜷缩)烘(暖烘烘)梗(火柴梗)

倦(疲倦)供(供给)哽(哽咽)

跚(蹒跚)橱(橱窗)僵(冻僵)篮(摇篮)

栅(栅栏)厨(厨房)疆(边疆)蓝(蓝天)

2、词语解释:

精致——质量很好。精,精巧,完美;致,精细,讲究。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

慈爱——仁爱,喜爱。这个词一般用于长者对幼者。

灵魂——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旧时迷信的说法,指能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精神。)

(二)重点理解内容:

1、课文几次提到“大年夜”,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体会它的作用。

提示: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第一次是在文章一开头,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第二次是写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着别人家窗户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心里忘不了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

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这是给故事安排的特定时间、特定的环境。大年夜本应是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在大年夜走在街头,在大年夜看着别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在大年夜冻饿而死了,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更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怜悯。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含义:

提示:这些含义深刻难理解的句子①要充分朗读课文②要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他的字面意③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含义,也就是说明白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即要说明什么?表达什么?揭露什么?

(1)“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出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她没注意什么?她“忘不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比着写?)

提示:小女孩没注意的是她美丽的金发,她忘不了的是大年夜。美丽的金发上落着洁白的雪花,确实很美,但她顾不了这些,因为饥饿寒冷缠绕着她,她更需要的是温暖与食物,尤其是大年夜,这是人们盼望的一年中最欢乐最美好的日子。这样对比着写可以看出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突出了小女孩的冷、饿、生活的悲惨,说明那个社会多么的不合理。

(2)“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小女孩既然冻死的,为什么还“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提示:这是因为小女孩曾在幻想中感到自己的灵魂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她就是在这样美好的幻想死去的,所以“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

(3)“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把他放在全文结尾有什么意思?)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冻死了,但谁也不知道小女孩曾经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幻景中看到过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国去寻找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

把他放在全文的结尾使我们感到小女孩死前是那样的向往美好的生活,但她只能在幻景中看到她想要得到的东西,而结局却是冻死街头。美丽的幻景与冷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使我们痛恨那个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深切的同情。

【解词造句】

[拖鞋]后半截没有鞋帮的鞋。

[摇篮]供婴儿睡觉的家具。形状略像篮子,可以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

[围裙]工作时围在身前保护衣服或身体的东西。

[哆哆嗦嗦]哆嗦:由于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颤动。本课中的哆哆嗦嗦指饥寒交迫使小女孩浑身不住地颤抖。例:寒号鸟被西北风吹得哆哆嗦嗦。

[烤鹅]一种挂在特制的炉子里烤熟的鹅。

[圣诞树]圣诞节用的松树、枞树,树上装饰着小蜡烛、玩具和赠送的礼品等。圣诞节是基督的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多数教会规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大年夜]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叫除夕。

[富商]拥有大量财产的商人。

[橱窗]指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货物的样品。

[灵魂]①相信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身上的主宰人活动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身体后人就死亡。②人格,良心。本课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一个人有一个灵魂,人死亡后灵魂升到天上去。

[喷香]形容香气非常浓厚。例:桌上的饭菜散发出喷香的热气。

[穷苦]贫穷困苦。例:那时,他们一家人过着穷苦的生活。

【近义词】

奇异(奇特)穷苦(穷困)慈爱(慈祥)

【反义词】

飞快<缓慢>温暖<寒冷>

精致<粗糙>慈爱<冷酷>

明亮<暗淡>光明<黑暗>快乐<痛苦>

【词义辨析】

[温暖温和]都是形容词,都有温度不冷也不热之意。“温暖”强调不冷,含有“使人感到舒适”的意味,多用于气候、阳光等。“温和”强调没有冷意,可用于气候和环境,也可用于性情、态度、言语等。

【难句讲解】

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这表明小女孩家里非常穷。她自己没有鞋,寒冬腊月出门,穿着一双大拖鞋,就连这样大的拖鞋也一直是她妈妈穿的。

2、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这句话讲小女孩想从许多火柴里抽出一根来,擦燃了暖暖手。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自己却点掉一根火柴,她爸爸会打她的。她敢吗?难忍的寒冷逼得她顾不得挨打,终于抽出了一根。

3、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是小女孩的幻想,说明小女孩在那个现实世界中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要想“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只有推翻那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

4、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位小女孩临死时“嘴上带着微笑”。人们看见了她那小小的尸体,只是淡淡地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谁也不关心她。可是作者却深入到小女孩临死前的心里。她看到过许多美丽的东西,尽管那是幻象;“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她得到了人间的慈爱;奶奶把她带到“新年的幸福中去”,她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死去。而这些是“谁也不知道”的。

【佳句赏析】

1、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小女孩长着一头金黄的头发,那头发打成可爱的'卷儿披在肩上,可以看出,这是个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没有心思去关心自己的美丽,她一心想的是今天是大年夜——一年的最后一天。在这样一个本应幸福温暖的夜晚,她却光着头,赤着脚,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眼巴巴地看着有钱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无可奈何地闻着街上飘着的烤鹅香味。只因为她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使在这样的夜晚,也必须出来卖火柴,为家里挣一点钱维持生活。多么“可怜的女孩”啊!这段描写,深深地透露出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

【《9加几》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范文

9加几教学设计精选8篇02-11

《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5篇】02-14

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9篇01-23

《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3篇】03-04

9加几教学设计(优秀9篇)04-18

《9加几》教学设计精选5篇06-03

数学《9加几》教案优秀5篇07-08

《9加几》教学设计【8篇】09-09

数学《9加几》教案(10篇)11-24

9加几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02-24

最新范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优秀301-31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优秀4篇01-31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优秀6篇】01-31

《给予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4篇】01-31

部编版六上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优01-31

部编版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最新601-31

《莫高窟》教学设计【6篇】01-31

趵突泉教学设计【优秀6篇】01-31

《中华少年》优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01-31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01-31

59 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