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小学教案>六年级教案

《动手做做看》教案(6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写作文为同学们精心整理了《动手做做看》教案(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动手做做看》|人教版 篇一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醒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使学生懂得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三。教具准备

课件、金鱼、水、白糖、可乐、小石头、棉花、杯子等。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着是什么东西呢?(白糖、可乐)

3、当我把白糖放到可乐里面的时候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猜想,老师写出在黑板上)老师就动手做做看。(当场演示)

4、哎呀,可乐冒出来了!跟你们的猜想怎么样?那同学们要知道了,凡是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清楚就必需要 ———齐读课题《动手做做看》。

过渡:那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学习好吗?

二、播放flash 文件,完成下面问题。

1、下面请同学把书打开,一边听一边看。(好,大家都很认真啊)

2、请你们去讨论一下下面几个问题,(出示课件),开始吧。

3、交流讨论的结果。

(1)朗志万提出了什么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我想请同学来读读这个奇怪的问题形式:个别读(1-2人)

(2)小朋友对他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反应?(一个…另一个…)请1~2人读,师用鼓励的语气去引导

如果是你,你有什么想法?(我想应该是…自己想,想好了自己记下来)

(3)伊琳娜是怎么想的?(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怎么做的?(问了妈妈后就自己动手做了一遍)请女生(1-2人)读妈妈

说的话→师引导用鼓励的语气去读。

结果怎样?(把金鱼放进去之后水却漫了出来)进入实验

(4)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 (因为伊琳娜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证明了朗志万的问题是错误的,所以很生气)

接着第二天一早就对朗志万说了些什么?谁会读(请2-3人→教师引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5)后来,伊琳娜为什么又高兴了,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是从课文的第7自然段,那朗志万是怎么回答的呢?用波浪线画出朗志万说的话,再读一读。)

(6)读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不要迷信权威,遇事要动手实践

4、假如你是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你可能会说什么?(生说→把你说的写下来)

四、拓展:

请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个瓶子,知道里面放的是什么东西吗?水?是的。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把石头、金鱼放进水里面就会发现水会漫出来,那有没有什么东西放进去水却不会漫出来的呢?

1)放盐进去

2)放棉花进去

… …

剩下了,就请同学们自己亲手回家做做,看还有什么东西放进去水却不会漫出来的。明天回来了再告诉老师啊!

《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收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收到启发。

教学难点: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提、题、哄、骗”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收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读过这么一首儿歌,还记得吗?(师领头背诵: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劳动,大脑会思考。……)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双手和大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动手动脑的故事。(板题:动手做做看)

二、初读认字

1、自由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办法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知道吗?

课件出示词语,生字有颜色:朗志万伊琳娜

外国人的名字不大好读,我们来读两遍。

朗,扩词法认字。(朗,那些词里出现过?晴朗朗读)

伊琳娜名字里的三个字都不太好认,动动脑筋,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

3、课文中还出现了这些生字,谁来当小老师领着读一读:

漫出鱼鳞哎呀哄骗(带拼音读,去拼音再读)

4、课文中还有两个字长得特别像,看谁的小眼睛最会观察,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题-提)

★结构不一样:题——半包围提——左右

题,问题,题目,题字,都可以在页面上书写,它的部首是页,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先写是,捺要长,长得可以载起里面的页字旁。

提,提问、提水、提出,表示动作,是提手旁。

★意义不一样:题问题题目提表示动作提问提出提水

请在田字格上写一写。每个字写两次。

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填字游戏:

.“提”与“题”辨析。

①填空

(1)小明(提)着一桶水;

(2)小红在做数学(题);

(3)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

(一)奇怪的问题

1、朗志万像小朋友提出的是什么奇怪的问题呢?快速看书本,把这个问题用“一”画出来。

(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

什么叫“漫出来”?

“漫”点击变大。水过满,往外流,叫漫。一起读!我们学过的字中有些字跟“漫”字的字形、字音都特别像,你想到那些字了?(对比教学:慢、馒)

朗志万提出的奇怪的问题是:——学生读。

2、是真的嘛?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真的是这样吗?

快速浏览课文,为你的观点找出相关的句子。

预设:

生读第五自然段。

伊琳娜亲手做了实验,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她的心情会怎样?

高兴,为什么?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惊讶,科学家居然说错了。你就是那个惊讶得目瞪口呆的伊琳娜了。来读——

生气,生什么气?请你生气地读——

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示句子)

(二)是“哄骗”吗?

(出示伊琳娜的话:您怎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哄骗

点击词语变大。

什么叫“哄骗”?(用假话或手段骗人)你被哄骗过吗?(指名三人答)

师范写“哄骗”。哄,通常是用语言去哄,哄,是口字旁,要把口字旁写好看啊,要把它写得高一点,小一点。

“骗”是左右结构,马字变偏旁时横要变成提,右边是个扁字,户字头撇不要太长,右下角是横竖竖,不要多一横了。

被哄骗后的心情,请你读一读。

科学家朗志万真的是在哄骗小朋友吗?

“是”还是“不是”,为什么这么说?请快速浏览课文,为你的观点找找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老师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假设一:“是哄骗”

假设二:“不是哄骗”

★因为朗志万是让小朋友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原来,朗志万是用一个错误的答案,提醒小朋友们,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寻找答案就得——动手做做看。朗志万的话是一种善意的哄骗。

他目的就是让小朋友懂得——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懂得这个道理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伊琳娜自己动手实践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但并不是所有小朋友都这么想,这么做了,故事中另外两位小朋友怎么说的?

一个小朋友说——

另一个小朋友说——

事实证明他们对吗?为什么他们说出来错误的答案呢?

(遇到问题要多思考,动手实践,才能了解知道事情的真相。板书:思考实践)

正如科学家朗志万所说的——齐读朗志万的话。

课文里说过类似的话的还有谁呀?

★“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光”能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总,只)

遇到问题,只是想,不够,还要——动手做做看!

是妈妈不动吗?知道伊琳娜的妈妈是谁吗?

居里夫人: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四、说话拓展(名言拓展)

(不盲从,要实践,这样的道理,不仅科学家朗志万这样说,居里夫人这样说,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也说过这样的话。)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1、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刘向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动手做做看》这课是在3月25日桂城与罗村片骨干教师教学研究专场上的一个公开课。准备过程比较仓促,周五下午通知,周六日重感冒在晕乎在度过,周四公开。选课时翻遍了教材,最喜欢的一课《丑小鸭》已经上过,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好按教学进度选了这课。试教后发觉这课要上出味道实在难,教材过于浅显,生字不多、语言不优美、道理显而易见。上课那天道是没什么压力,跟平常在教室里上的每一节课一样。如果再上,我会再作以下改动:

一、写字训练课堂落实。考虑到公开课让学生写会造成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的原因,最终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写字训练,党主任的评课中毫不客气地指出这硬伤。确实如此,课堂上写印象深刻,事半功倍。

二、语言可以更精简。试教时还会注意到这点,到真正上课时完全没有了紧张反倒显得随意,过于罗嗦了。另外,普通话还得加强训练。

过程比较辛苦,不过,还是感激这个机会,让我重拾了年轻时的感觉。

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三

师:同学们,老师说的话你相信吗? 生:相信。

师:好,那我说呀,今天天气热不热? 生:热。

师:我觉得比前两天热多了是不是? 生:是。

师:如果天气一变热啊,你们的橡皮就会变得越来越暖,甚至呢,有的人的橡皮啊,还会暖得像一个球呢。

生说:老师您说错了。

师:怎么又不相信我说的话呀? 生:

师:你们认为我说得不对是吗? 生:是啊。

师:看来啊,你们都和伊琳娜一样,是个了不起的孩子。(板书“伊琳娜”)师: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带读两遍)

师:这三个字都是生字,你们有办法记住它吗?(指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记法)生:发表见解。

师:看来同学们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去认识这几个字。这是一个好办法。好,这篇课文你们已经预习了对不对? 生:对。

师:你们你们看到老师写出了伊琳娜,你们一定会想到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朗志万。哎,法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朗志万。(板书“朗志万”)。

不错,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扎实。

师:朗志万这三个字里面也有两个字是生字,你们能认出来吗?(举手姿势,指名回答)师:你指名记(志“战士的心”)

师:那么,你们能记住朗字吗?(点名回答)

生:因为每次上语文课都会朗读课文,而且书后都有朗读课文的这个朗字,所以我们都认识了朗字。

师:哎,我们上语文课的时候经常要朗读课文,这就是朗读的朗字。(手指向朗字)

师:现在啊,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如果遇到有不认识的字,你可以借助课文里的拼音朋友来帮你的忙。

师:同学们的课文都读完了,那么在课文里朗志万和妈妈说的话当中有一个地方是相同的,请同学们在读一次课文来找找看,在他们说的话当中有一个地方是相同的。(指名回答:找到了吗?谁来说说?)

师:那么相同的地方是哪里呢? 生:动手做做看。

师:哎,真不错,你们你们能把这两段话读一读吗?我们先来读妈妈的话。„„再来对一对朗志万说的话。„„

师: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的题目)指向课题。生:齐声朗读课题。

师:现在老师不教你们,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 生:能。

师:那么我们现在就分成两个组,互相帮助着把课文读一读。首先呢得把课文读正确,然后要把课文读得很有感情。最后呢,你们还可以分角色练习朗读,好吗? 生:自由朗读。

师:现在就让我们把课文齐读一遍。

师:好,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可以展现你们刚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结果了。现在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课文怎么样? 生:好。师:谁来做朗志万?谁来做伊琳娜?谁来做一个小朋友和另一个小朋友?好,你们俩可别小看这两个小朋友,待会老师有很难的问题要问你们两个小朋友呢。好,现在谁来做妈妈? 还有一个度叙述的话。师:两个小朋友读完(:“好,对不起,我想问问两个小朋友,你觉得自己的答案对吗?”)生:不对。

师:那你们为什么会说出两个错误的答案呢? 生:因为我们很相信大科学家。

师:看来你们对大科学家说的话没有一点怀疑是吗? 师:请你们接着继续往下读。师:(妈妈说完)读不起,我又要打扰一下你们了。我想请问妈妈,你为什么要对你的女儿说这句话呢?

生:不能光想,只有动手做做看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不能光信大科学家说的话。师:好,请你们继续往下读。

师:同学们朗读得非常成功,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看一看书上的学习伙伴,他呢,提出了一个问题,想一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什么?(一分钟让学生想,而且把自己想到的话写下来。)„„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把你想到的话说给大家听好吗?(指名学生说出来)学生发表见解。

师:同学们想得都挺不错,好,同学们的课文读得非常好,生字一定也认识了吧? 生:认识。

师:好,现在啊,老师就来检查以下,看看你们这一课的生字都记下来了吗? 我们来读一读生字卡片好吗? 生:齐读生字(三遍)。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我们来玩一个生字找朋友的游戏,老师说一个字,请你们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然后把它举起来,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注意听好了:一匹马被压扁了;什么字。;鱼身上的一种东西;这个字我们在语文课上经常做的一件事,能不能给朗字组一个词?;接下来的这个字和水有关(漫)接下来的这个字是一个女孩站在那边(娜);一个姓王的人走进了森林里(琳);它和人的心理有关(志)能不能组词;当我们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说(哎);一个字和人有关(伊);最后一个字和人的说话有关(哄)。看来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投影

《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教学重点: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小黑板、鱼缸、金鱼

教学过程:

一、初读设疑,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请小朋友们齐读课题:《动手做做看》

2、“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板书:谁    为什么

3、学生读后交流。随机板书:朗志万

4、谈话: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欢给小朋友们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他又提了一个怎样的问题呢?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并勾画出朗志万提的问题。

5、朗读朗志万提的问题?

6、小结:不仅找得准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那有没有小朋友能回答这个问题呢?学生轮流说。

7、文中也有两位小朋友,他们是怎么说的呢?请小朋友们找到他们说的话,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1、小朋友们的想法都不一样,百说不如一做,我们来做做实验再看看结果吧!

2、把一玻璃杯放在桌子上,再当场装满水,让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小朋友观察实验结果。

3、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1、文中小朋友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小朋友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用什么语气读?

2、指名说,并读一读。

3、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小朋友吗?他是怎么说的?

4、学生读课文,并说一说。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1、“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这句话你赞同吗?为什么?

2、学生说想法。

五、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1、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3、小结明理: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问题后的大大的感叹号!

六、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要送给大家一句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实践出真知。”(板书,齐读名言)

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让它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七、课外延伸,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可我们的实践活动却永远不会结束。老师这里有三个结论:

出示:

1、大自然中,鸟非常多,是不会灭绝的。

2、鱼是靠尾巴在水里游动的。

3、一个10斤重的铁球和一个3斤重的铁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同时到达地面。

这三个结论到底对不对呢?请小朋友们课后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去探究。老师相信你们会成功的!

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提问题

伊琳娜    做实验

要亲自动手做

《动手做做看》|人教版 篇五

【课前透视】

课文主要写伊林娜在朗志万的启发和鼓励下,通过亲自动手做做看,终于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不盲从,勇于实践。文章情节简单,但却富于情趣;语言平实,却给人以启迪。故事紧紧围绕伊林娜的情绪变化顺势展开,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读书探究的欲望,唤起学生的科学意识。对于这一生活细节,孩子们有过想法但没有实践经历,强烈的好奇心会趋使他们兴趣盎然的走进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反思,从而积淀成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图片、实验器材。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贝,知道是什么吗?(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

二、图片导入

出示两张图片:这个小女孩怎么了?(一个是撅着嘴巴生气的样子,另一个是面带微笑的样子)这个小女孩就是伊林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学完课文《动手做做看》你就会明白了。

疑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正是课文的疑点,以此为切入口,利于突破重点,激发探究读文的兴趣。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识字教学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采用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达到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自主识字的效率。

二、读思

1、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画出伊林娜情绪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梳理问题: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3、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顺着伊琳娜情绪波动的原因探究读文,不仅能较好地朗读课文,更有利于使学生感悟到伊琳娜是亲手实验后才发现了科学家的话是不对的,更便于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三、交流

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

1、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组内其他成员补充。

2、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⑴ “哄骗”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⑵ 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⑶ 练习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反问的语气。

3、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⑴ 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⑵ 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指导朗读: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四、实验

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伊林娜生气的原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做做看,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

五、写字

学习写“哄、喝、提、题”四个字。

1、学生仔细观察: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

3、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

用情境式的游戏指导书写,更利于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书写和发现的乐趣。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开火车检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3、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二、交流

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⑴ 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⑵ 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⑶ 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⑷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此环节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教师可以当记者进行采访,同时建议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三、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四、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从课内走向课外,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强化学生不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五、写字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伴教锦囊】

〖阅读在线〗

小郑和造船

明朝时候,有个著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些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这个航海家就是郑和。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乘着大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他们归来,小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驾驶不了大船,他就经常做些小船玩。小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方。他目送着顺水飘荡的小船,心中有了远航的愿望。郑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围着造船的叔叔。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啦!

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儿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运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地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都跑过来,一看:“嗬,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个个都高兴得拍起手来。

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

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大声说:“现在起航!”

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郑和挺着小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

这一年,郑和才10岁。

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六

二年级下册第十三课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和勇于实践的意识。3. 认读生字,学习书写“朗、志、漫、哄、骗”五个字。二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和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件宝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 小结: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动手做做看》。教师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看清是哪个“做”,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个主人公?他们是谁? 散读课文,想一想:“动手做做看”是谁的建议? 2. 朗志万和伊琳娜是为了什么事情提出的这个建议?

(三)深入学习,朗读感悟。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散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水不会漫出来

认读“漫”。理解“漫”的意思。(2)再读朗志万的问题,读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3)理解“奇怪”。2. 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汇报读第二、三和第五自然段。

(2)(出示插图)教师指图说:“你们看,水漫出来了。”板书:水会漫出来

(3)你们觉得谁是对的?为什么?伊琳娜怎么想到要动手做一做呢?

(4)指读伊琳娜妈妈说的话。什么是光想?你读懂了什么?(5)在伊琳娜妈妈说话的时候有谁是光想问题的呢?为什么当时他们光想,不去做一做呢?

(6)科学家说的对吗? 伊琳娜看着漫出来的水感到很生气。板书:生气

(7)哪个自然段写出了这个内容?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读。伊琳娜为什么生气?

(2)指名再读伊琳娜说的话。伊琳娜是在向 朗志万问问题吗?她想对朗志万说什么?

(3)两个人对读问句和陈述句。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要用问句呢?

4学习第七自然段

(1)齐读。伊琳娜读懂了什么?

(2)教师小结: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想一想再做一做。板书:想一想 做一做

(四)拓展活动

13动手做做看 反馈练习

一、为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①光彩、荣誉 ②完了、一点不剩 ③景物、景色 ④单、只 ⑤光线、光亮 1夜晚,整个北京城变成了光的世界。()2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

3小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班级体增了光。()4不一会儿的工夫,小力就把桌上的菜吃光了。()

5、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朗志万听了伊琳娜的话,______________。他说:“我不是想________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___。”

2、遇到问题,我们不仅(),而且()。板书设计:

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伊琳娜

高兴 生气

想一想 做一做

【《动手做做看》教案】相关范文

《动手做做看》教案(8篇)02-01

《动手做做看》|人教版(优秀6篇)03-18

《动手做做看》教案(最新7篇)04-17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精选4篇01-01

《匆匆》教案(优秀4篇)01-01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优秀5篇)01-01

《安塞腰鼓》教案【优秀6篇】01-01

《统筹方法》最新10篇01-01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拓展资料之蓝01-01

《圆锥的认识》教案(优秀5篇)01-01

最新范文

两位数加两位数精选5篇07-15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07-15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之歌》教案优07-15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优秀1007-14

《丰碑》教案优秀10篇07-14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案(最新4篇)07-14

《山中访友》教后记(优秀9篇)07-14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优秀807-13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07-13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9篇)07-13

43 36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