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初中教案>初一教案

正方形优秀9篇

发布时间: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正方形,感知正方形有4个一样大的角和4条一样长的边。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到正方形物体或正方形物体的某一面。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学具:4根一样长小棒图形卡片若干。

2、教具:画有各种图形的图片。

正方形的实物,如手帕、围巾、魔方、积木。

活动过程:

1、幼儿操作,拼搭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⑴比比4根小棒是否一样长。

⑵请幼儿用4根小棒给小动物搭个四四方方的家。

⑶讨论:小动物的家是什么形状?数一数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⑷教师小结(用正方形彩纸演示):这种四四方方的图形叫正方形。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正方形还有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出示实物,加深对正方形特征的认知。

⑴出示手帕。手帕是什么形状?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⑵出示正方体积木。积木的什么地方是正方形。

⑶想一想,找一找,教室里或者家里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形。

⑷出示教具图片,逐幅引导幼儿找出每个物体中哪些是正方形。

3、游戏:练习从众多图形中找到正方形。

游戏名称:

狐狸找家

游戏玩法:

⑴观察场地上哪些圈中是正方形;

⑵教师扮狐狸,幼儿扮小鸡,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听到“狐狸来了”的信号,小鸡赶紧躲到贴有正方形的圈中。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二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等分的问题,如:吃午点,还剩了10个小西红柿,有两个孩子们吃,让他们两个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区活动时孩子们分纸等问题,展开了此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二等分的含义,学习二等分的方法。

2、操作目标:通过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给图形二等分,体验等分中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

3、能力目标:探索对不同图形进行二等分。

发散点:运用不同的等分线对图形进行等分。

活动准备:正方形彩色纸片若干、多项操作学具、棋盘若干,记录单,剪刀,铅笔、手偶

活动过程:

(一)等分图形

1、以情景引入。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这个问题情境,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够更加生活化地展现生活的数学,更加易于幼儿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们看谁来了?”幼儿:“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师问:“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兴了,有什么烦恼吗?”平平(教师扮):“今天早上吃早点,我发现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来分享,小朋友,你们快帮我想想我该怎么办呢?”

(3)师:“谁想到好办法了?”幼儿:“把面包片分成两份不就行了吗!”

(4)平平(教师扮):“可是分完了会有大有小,怎么办?”

(5)教师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纸片,提问:“面包片是什么形状的?”幼儿:“正方形的。”教师:“那我们就用正方形的纸来代替面包片帮平平姐姐来分成两块一样大的!”

2、提供幼儿正方形纸和剪刀,请幼儿操作。提供给幼儿尝试的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尝试各种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将其剪开的方法便于幼儿验证两部分是否相等。

3、小结:

(1)师:“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几块什么形状,你是怎样分的?”

(2)师:“有几种分的方法”(对角和对边折)

(3)师:“怎样证明这两块一样大呢?”(比一比)

(4)师:“怎样分才能一样大呢?”

(5)教师于幼儿共同总结:只要找到了中心线,就可以将一个分成两个一样大的。进一步引导幼儿掌握二等分的关键要点。

(二)运用学具进一步探索。只用纸来等分,以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比较精确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对角和对边折两种,运用学具,抓住学具有洞洞点的特点,可以让幼儿进一步尝试以各种折线为中心线进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够保证精确性。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幼儿在明确等分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地尝试二等分的多种方法。此环节更加注重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同时渗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道理。

1、师:“你们用了两种办法,还有没有更多的方法呢?”

2、请幼儿运用学具进行尝试,并准确找到不同形状的中心线,探索检验的方法。检验能够证明所分的两部分是一样大的,检验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为幼儿投放了与一块学具板相同的作业单的目的就是能够在记录等分方法的同时,还可以剪开记录后的作业单进行比较证明。除此方法还可以比较等分线两侧的洞洞子每排数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针对寻找不同的中心线以及检查的办法进行指导,并引导幼儿记录、检验。

4、小结:展示幼儿作业单,谁来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进行了等分,你是怎样指导它们是一样大的。请幼儿将有创新的分法介绍给其他的幼儿,并展示不同检验相等的方法。让幼儿能够有交流展示的机会,并且结合大班幼儿集体学习的特点,鼓励幼儿创新。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着的形状特征。

2、 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 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2、 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 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

1、 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 出尝试问题1、 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2、 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

3、 提示记录方法。

三、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 幼儿表达活动情况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 教师讲解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着的形状特征。

1、 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 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 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正方形 篇四

课题: §4.6  (一)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会用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理解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加深对“特殊与一般的认识”

教学重点:的定义。

教学难点 : 与矩形、菱形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双边合作  如:在教学时可播放转换动画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可视思维过程,从而掌握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的方法。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吗?为什么?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吗?为什么?

(3)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吗?为什么?如果不是,应该加上什么条件?

(4)能说“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吗?为什么?

(5)说“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对吗?

教学过程 :

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按要求对折一下,裁出纸片。

问:所得的图形是矩形吗?它与一般的矩形有什么不同?

所得的图形是菱形吗?它与一般的菱形有什么不同?

所得的图形在小学里学习时称它为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

由此得出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

(一)新课

由的定义可以得知: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因此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请同学们推断出具有哪些性质?

性质1、(1)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的四条边相等。

性质2、(1)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例1 求证:的两条对角线把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

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

∴AC=BD,AC⊥BD,AO=CO=BO=DO

(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ABO、△BCO、△CDO、△DA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并且△ABO≌△BCO≌△CDO≌△DAO.

问: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呢?

的判定方法:

1.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是菱形;

2.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是矩形。

例2            已知:如图,点A′、B′、C′、D′分

别是ABCD四条边上的点,并且AA′=BB′=CC′=DD′.

求证:四边形A′B′C′D′是。

分析:根据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及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它们的斜边都相等,从而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证明菱形是矩形。

证明:(略)

(二)练习

1.已知的边长为2cm,求这个的周长、对角线长和的面积。

2.的对角线和它的边所成的角是多少度?为什么?

3.如果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那么它一定是,为什么?

4.如果一个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它一定是,为什么?

三  小结

矩形、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还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它们的包含关系如图:

四  作业 

1.已知的一条对角线长4cm,求它的边长和面积。

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3.求证:对边中点的连线将分成四个小。

4.求证:矩形的各内角平分线组成的四边形是。

正方形 篇五

教学目的:1 认识正方形,知道正方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2 能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教学准备:各种图形若干,正方形范例,幼儿操作图形每人一套,数字磁铁。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今天,咱们班来了好多图形娃娃,小朋友高兴吗?看看哪些图形娃娃来了?(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表述)我们都认识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可是还有一www.写作文paomian写作文.net个图形娃娃没出来,小朋友欢迎它!(幼儿鼓掌,教师出示正方形)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它吧!2 我们请正方形娃娃先自我介绍一下(教师模仿)“小朋友好,我的名字叫正方形,我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我有4条边,4个角。我和长方形有点像,有的小朋友总是把我们认错。小朋友请你找一找我们和长方形哪个地方是一样的?”(通过幼儿动手操作自己说,教师及时提示,让幼儿找出相同点)“小朋友真聪明!我和长方形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都是一样大。你们现在看看长方形,能找到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吗?”(操作图形让幼儿自己找,充分的说,正确区分不同点)“对,我们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这是我们一样的地方。小朋友现在都认识我了,下次看到我一定叫我的名字啊!小朋友再见!”3 正方形娃娃给小朋友带来很多积木,那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找图形。(运用操作材料,教师任说长方形,正方形等等由幼儿选出来,让幼儿正确区分各种图形)4 我们今天认识了正方形,你能在咱们教室里,幼儿园里找到正方形吗?找到后喊出它的名字。(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各处找正方形,活动结束)课外延伸: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正方形的?

正方形 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变化题。

2、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畅谈收获。

你知道我们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吗?你还有哪些有困难的地方?

先和同桌进行交流。

然后集体交流。

二、书本练习,扎实基础。

1、请你找出书本上相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题目。

2、完成书本第10、11、12题。

3、交流题目。

三、补充练习,延伸深化。

(一)填空。

1、长方形有( )条边,( )相等。正方形( )相等。

2、一块长方形地长20米,宽15米,这块地的周长是( )米。

3、一块正方形的玻璃,边长22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长20米,宽比长少5米,它的周长是( )米。

5、一个长方形的长30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 )米。

6、一块正方形的花圃,周长160米,它的边长是( )米。

7、用两个边长都是3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8、把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分成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9、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把它们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它的周长可能是( ),也可能是( )。

二、判断题。

1、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8厘米。------------ ( )

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它的边长是2厘米。---- ( )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它的长和宽的和是15厘米。--( )

5、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小正方形的2倍,那么大正方形

的周长一定是小正方形的4倍。--------------------------( )

三、画。

1、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四、应用题。

1、用一根线正好围成了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多少厘米?

2、有一张奖状,长30厘米、宽20厘米,给它做一个木框,大约需要多少米长?

3、把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4、小红家利用一面墙,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养鸡场长10米,宽5米,篱笆一共长( )米?

5、大明沿着长55米,宽35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两圈,大明一共跑了( )米。

6、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厘米?也可能是多少厘米?(先画出拼图,再列式计算)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1、通过今天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复习,你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

2、你认为今天谁的表现不错?为什么?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

2、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求正方形周长的简便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简便方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活动投影片、钉子板、尺子。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面各题。

520+70 430×2 1600÷8 430-60

880÷4 3100×3 380+40 500×6

4200÷7 800-50 400÷5 2000×4

2、复习。

(1)6×4表示什么?

A、表示6的4倍是多少;

B、表示4个6相加,用另一种算式表示是6+6+6+6。

(2)乘法和加法之间有一种什么关系?

(3)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例4,建立周长的概念。

投影出示例3、例4这两幅图。

问题:围成像图中这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别要用多少厘米长的线,该怎么求?

(1)学生按要求自己解决。

要求:请同学们在各自的钉子板上用线围成图中那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用尺子量出它们每条边的长度,然后算一算围成这两个图形分别用多长的线。

提示:以厘米为单位,如果每条边的长不是整厘米数,看和哪个整厘米数接近,就算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之后,要求学生按操作的过程组织语言,用“先、再、最后”等表示次序的词汇报测量结果。

教师深入学困生中,帮助他们准确测量。

(2)学生汇报对两个图形的测量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这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三条边一共长12厘米,围成这个三角形要用12厘米长的线。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都是2厘米,四条边一共长8厘米,围成这个正方形一共要用8厘米长的线。

(3)说明: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2、学习例5。

教师口述题目: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使每边长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图:

(2)让学生自己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将两种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第一种: 第二种:

2+2+2+2=8(厘米) 2×4=8(厘米)

教师通过学生口述第二种算法时,板书:边长×4

(3)重点讲解“边长×4”的道理。

教师利用投影把计算公式与几何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作法是投影出示正方形的图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边长,然后把四个边长在一条线上拉直合并起来,就得到正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明白其理:依据正方形的特点,想一想为什么用边长×4?

因为正方形的四个边长相等,有四个同样大小的边长,所以,用公式表示,就是“边长×4”。

(4)比较两种算法,说说哪一种最简便?

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字小时用加法算还容易些,数字大了,用加法计算就非常麻烦,所以,用“边长×4”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用这种简便算法,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投影出示:

(6)投影出示: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怎样求最简便?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四、随堂练习。

1、量一量同桌同学为你准备的七巧板块,算出其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板块的周长。以整厘米为准。

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间拼成的大小不一)交给同桌,讨论:怎样测量,就可以算出这个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为什么。

3、学校操场前面要建一个正方形的升旗台,边长是20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五、布置作业。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桌面,边长是8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正方形花圃,周长是60厘米,边长多少米?

板书设计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例5

2×4=8(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8厘米。

探究活动

分割图形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正方形的特征。

2、使学生的头脑灵活,增强观察能力。

游戏过程

1、教师:在正方形内用4条线段作“井”字形分割,可以把正方形分成大小相等的9块,这种图形我们常称为九宫格。用4条线段还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分成10块,只是和九宫格不同的是,每块的大小不一定都相等。那么,怎样才能用4条线段把正方形分成10块呢?

2、教师:请你先动脑筋想想,在动脑的同时还要动手画一画,手和脑同时参与活动,才能互相弥补不足,更快地寻找出答案。

正方形 篇八

一、联系生活——感悟数学

《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获得简单平面图形的直接经验。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平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图形的,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品(如牙膏盒、茶罐、魔方、墨水盒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不同形状的物品,使学生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课前观察、收集,课内动脑、动手对图形进行分类,使学生初步感知概念,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建构数学

《课标》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探究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本案例片断二中,在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后,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先开展自主学习,即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了解、体会这三种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的过程,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验证,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汇报时,各学习小组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如让学生汇报“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这一问题时,有的说是看出来的,有的说是用尺子量出来的、用绳子比出来的,还有的说是用对折的方法知道的……,真是精采纷呈。由自主探索找特征——合作交流说特征——动手操作验特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主动建构这二种图形的特征做好了孕伏。

三、动手操作——活用数学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本课正是实践这种理念的一个典范,如片断三“创设用塑料棒和图钉围成所学的平面图形”,教师提供长短不一的塑料棒和图钉,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习的平面图形的特征,自主选择学具围成各种各样的长方形、正方形,其间学生既能采用最简单的4根塑料棒来围成,还能采用6根、8根的塑料棒来围成……。操作的成功不但反映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合理使用学具的能力,更体现了学生灵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正方形》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在他人的帮助与鼓励下,能积极地参与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是重点,小组合作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难点。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方格纸、小棒、三角尺、直尺、钉子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内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让学生观察后,交流发现了哪些图形。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长方形?哪些地方有正方形?学生找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交流。

教师:好!同学们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

请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小组长要做好分工,并注意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准备汇报。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点拨,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三、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实验,请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情况,汇报时要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有选择地板书汇报的内容要点。

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用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直尺和三角尺。

(2)利用先数、再量、最后比的方法。

①通过数,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角。

②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较长的两条边一样长,较短的两条边也一样长。

③用三角尺的直角比长方形、正方形的角,还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相关范文

《正方形》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优秀03-12

八年级数学教案《正方形》【优秀4篇06-04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案精选5篇07-24

认识正方形【优秀3篇】09-18

《认识正方形》教案【优秀6篇】10-18

《正方形》教案9篇11-21

小班数学《正方形》教案(优秀6篇)01-22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最新6篇)01-01

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教案(精选3篇)01-01

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01-01

最新范文

二元一次方程组【8篇】03-12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03-12

七年级历史教案【优秀9篇】03-12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优秀3篇】03-12

七年级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案精选4篇03-11

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优秀3篇03-11

中华文化的勃兴(优秀4篇)03-10

第一次真好【4篇】03-10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优秀6篇)03-10

《口技》教案设计【5篇】03-09

45 1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