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初中教案>初二教案

三大改造【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三大改造 篇一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标转述】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课本能够说出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方法和结果,找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必要性和方法。

2、 知道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通过和同学探讨理解并说出三大改造的意义。

3、 明白三大改造在历史背景下具有的积极意义,同时用历史辩证主义思维思考问题,明白其不足之处。

【学习流程】

活动一: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写出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原因。

2、为了实现农业合作化,国家采取了什么方法?结果如何?

3、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       的社会主义改造。         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

4、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即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               ,是               。

活动二:通过和同学讨论,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探究一: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分别采取了措施?什么时候改造进入高潮?

探究二: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缺点?

活动三:本课知识结构总结

【检测反馈】

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一项是( )。

a.农业改造      b.手工业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镇压

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村生产合作社

b.在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

d.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二、问答题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为什么?

2、史料学习法

学法指导: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史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教材中的一切观点都是由史料分析得来的。因此,对于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观点(包括历史意义和影响)的学习,可以结合史料进行分析理解。史料一般有:①文字类,如数据、语录、史书陈述的史实等;②图片类的,如历史图像、历史漫画等;③实物类,如文物、遗址和遗迹等。

阅读下列材料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情况

时间 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

1952年 20.6% 78.7%

1956年 85.6% 14.2%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表格表明我国社会性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难点分析】

1、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有什么联系?

“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而开展的。“一五”计划实施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也即是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

2、什么是“公私合营”?为什么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53年底前,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的政策,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第二阶段是在1954年至1955年下半年,实行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第三阶段是在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即按行业,不分企业大小同时实行公私合营。

这种最终通过赎买政策,进行公私合营,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是新中国的一大创造。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民族资本家企业实行没收政策或打击镇压政策。为什么中国政府采取和平赎买政策呢?这是由历史与现实条件决定的:第一、民族资本家历史上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第二、他们也拥护社会主义改造;第三、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

【课后反思】

想想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和同学讨论或者问老师。

三大改造 篇二

在教学《三大改造》一课时,课前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所以,我首先问学生,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农业之间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这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学由被动变为主动。课中利用问题设置悬念,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等问题把学生一步步带入教师课堂教学的思路上。课后利用问题巩固知识。如,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

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一、优点:

1。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是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2。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节课中有许多历史名词,政策性很强,有些是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又不好理解记忆。例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等名词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最简洁的、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效果还不错。

二、不足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内容过多,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2、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今后努力方向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上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三大改造》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大改造 篇三

第五课 三大改造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

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⑵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⑶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⑴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

⑵适当补充课外材料,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是我党在过渡时期实行的一项正确的政策;

⑵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热爱集体的品德;

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⑴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

⑵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2.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方法:讲解法讲述法读书指导法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

2.手段: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课前写好课题和第一个大标题)

(课件)播放电视剧《大宅门》中百草厅公私合营的片段。(问)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 视剧啊?(学生回答)刚刚老师放给大家看的是电视剧《大宅门》中公私合营的一段,现在大家把书打开到第23页中,看有关北京老字号药店同仁堂的介绍。其实,《大宅门》中 的百草厅的真实来源就是同仁堂药店。老师读)

2.公私合营:

好,我们一直在说公私合营,那么,到底什么叫公私合营呢?公私合营是针对什么来说的呢?(课件:是我们对民族资 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那老师要问了,以前我们学过改造的低级形式,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啊?(学生回答)(课件:对工业中的计划定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任经销代销等等)。(课件:毛泽东在1953.7发表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一文中写道:“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的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那大家想想看为什么说已经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了啊?(问)(老师归纳)虽然这些资本家对企业仍然拥有所有权,但已经不能自由买卖了。那大家想看看,公私合营照字面理解应该是什么啊?就是国家与私人,这里也就是指资本家联合起来经营工商业。原本都是资本家自己独家经营,现在变成与国家合营了。新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们国家来说,必须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以公私合营对我们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变革是有好处的。那对资本家有没有好处呢?他们是不是被强迫答应公私合营的呢?现在我们看课题下面框里的文字。请哪位同学起来读一下吧。好, 读地很流畅啊!大家看,原本是亏损 的厂,设备陈旧,工人没有积极性,但国家投入资本以后,进行改革,效益就好转了。这样,资本家也赚钱,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对吧?于是,越来越多的民族资本家希望能公私合营。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高潮。那么,什么又叫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呢?(课件: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大家看我们书上第21页最下面一段中提到了赎买。同学们都学过古文啊,“赎”是什么意思啊?就是“交换”对吧?我们这里可以理解成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就是赎买。下面大家看一看书上第22页的小字部分,然后思考一下,你们觉得赎买政策是否合理?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别的政策更好吗?好了,大家都看好了吧?现在老师给你们分四个小组。(以第几排为标准,分为四组)分别讨论一个问题,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现在大家看大屏幕。(课件:⑴能不能国家直接强制性把这些企业收归国有?为什么?⑵ 能不能保持原有状况不变,仍然让民族资本家自己经营?为什么?⑶ 能不能一开始就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不经过过渡?为什么? ⑷你觉得赎买政策合理吗?合理在哪?)(学生发言)(老师归纳:⑴力度太大,民族资本家不服气,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⑵打击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性,他们原本是可以吸收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力量的;⑶国家也没有那么 多的资金可以 全部收回;⑴不论怎样仍然是剥削阶级,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⑵大部分工人仍受剥削,体会不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⑴民族资本家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好处,还不太相信;⑵强扭的瓜不甜,必须让他们自己想要参加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合理:合理在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造,这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国家制定一项政策要看得长远,但也必须分步骤慢慢来,不能急。我们同学学习也是一样,必须给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但也一定要脚踏实地。

3.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我们这堂课的题目是“三大改造”,那除了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有对什么的改造啊?(问)对了,就是农业和手工业了。(写标题)对农业和手工业是怎样改造的呢?我们以前就学过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己自足的国家,农民的小农意识都比重。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了土地改革,农民都分到了土地,本来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过日子了。为什么党和国家还要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呢?哪位同学回答啊?(问)对了,农民虽然有土地,但都很穷,没有资金,没有能力去购买农具,也不懂种田的新方法,有了土地仍然过不上好日子。这个时候,党和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政策。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书上20页到21页的小字部分。好,大家看看小字部分能说明什么啊?(问)(老师归纳)对了,说明了我们建立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有些人说你们先走,我们看看再说;有些人说一伙穷光蛋想办社,没见过鸡毛能上天,最后事实证明了鸡毛真的飞上了天。老师又想问一下了,这又能说明什么啊?(问,可提示)说明集体力量大。我们民间有很多俗语和故事都说的这个道理。比如一个巴掌拍不响;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一个篱 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古代还有个小故事叫做“一根筷子,十根筷子”。讲的是一个老父亲在临终前拿一根 筷子给他一个儿子折一折就断了,再拿十根给他折怎么折都折不断。用这个来告诫他要和兄弟团结。再所到现在,大家都知道“温州模式”吧?为什么浙江人在全国各地做生意都能赚钱?因为他们都抱成团。同学们也要明白这个道理,一个人埋头苦干,成绩有限,可是同学们一起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就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学习上如此,生活上也是如此。(课件)现在大家看大屏幕啊。这两幅图,一幅是农民申请假如生产合作社,一幅是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想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农业建立合作社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农业的合作化带动了手工业的改造。到了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到合作社中。(课件)大家看这张图表,我们把三大改造的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时间做下总结。1956年底,三大 改造基本完成,这个时间大家要记清楚。

3.三大改造的意义和缺点(课件)

好了,三大改造讲完了。那么,这个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还存在一些失误呢?现在大家看大屏幕。⑴意义: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变革,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标志;⑵缺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有关材料:“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 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4.练习:

好 了课讲完了,现在我们做两道练习。

⑴课后“练一练”         ⑵讨论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

5.总结:

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三大改造,即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式,意义和缺点。这种改造的形式是正确的,客观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刚刚成立新中国落后贫穷的面貌得到了迅速改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所以我们看待事物现象政策都得一分为二地评价。三大改造是我们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下堂课我们就要具体讲怎样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好,下课。

板书: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 公私合营

1. 公私合营的定义

2.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二。 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1. 农业

2. 手工业

三。    三大改造的意义、缺点

三大改造 篇四

教师寄语: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习目标:1、掌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重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文自主完成知识网络

二、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

1、 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

2、 1953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3、 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三、针对训练

1、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   )

a、互助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制

2、我国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原因(   )

a、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我国按苏联模式发展社会主义

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d、片面强调公有化的作用

3、新中国对资本家占用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是因为(   )

a、国家经济实力不足

b、考虑国际影响

c、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d、民族资产阶级对国家无所贡献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a、1949年10月   b、1953年初   c、1956年底   d 、1957年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发展生产力 b、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c、变革阶级关系

d、切断通向资本主义途径

5、 讨论如何评价三大改造?

四、中考链接:

1、[09淄博中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2、[09德州中考] 1956年 1月 ,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人民公社化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3、[09泰安中考]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4、[09玉林中考]观察下面我国粮食人均变化图,其中促使1949年至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所有制改革完成   b.对外开放扩大   c.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d.大跃进

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后反思:

答案:1、b 2、c  3、 c 4、 c 5、 b

6、尽管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过于迅猛,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是它的完成,是客观的需要。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中考链接答案:1、b 2、a 3、d 4、a

【三大改造】相关范文

《窃读记》教案最新6篇01-0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优秀10篇)01-01

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教案设计01-01

《核舟记》同步练习(优秀10篇)01-01

《刷子李》教案(8篇)01-01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精选6篇01-0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飞天01-01

三大改造【优秀4篇】01-01

初二地理教案【精选3篇】01-01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01-01

最新范文

二次根式(优秀6篇)03-04

等腰三角形精选6篇03-04

机械能(优秀5篇)03-04

大堰河 — 我的保姆优秀6篇03-04

二力平衡精选9篇03-04

驿路梨花(优秀9篇)03-04

列夫托尔斯泰优秀4篇03-04

用计算器求立方根(优秀2篇)03-04

鸦片战争的影响(精选5篇)03-04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优秀6篇03-04

46 1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