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学生学习>毕业论文

汽修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推荐(精选14篇)

发布时间: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吗?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页是泡面作文细心的小编阿青给家人们整理的14篇汽修毕业论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汽修毕业论文 篇一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目前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建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措施。

近年来,虽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与全国汽车维修行业生产发展的速度相比,仍存在课程体系的划分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始终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足目前,我国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仍然保留原有“三段式”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即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分段排列;各学科仍过于追求各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各门课程各自独立,缺乏彼此应有的沟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联系不紧密,没有达到理论教学为生产实践服务的目的,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时间和项目不足。另外,学生入学后的学习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而制定教学计划时对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考虑较少,灵活性较小,加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

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现有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是建立在“三段式”教学模式基础上的,课程设置受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影响太大,专业基础课中机械类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制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安排过多,没有考虑到本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范围基本不涉及机械设计与加工的内容,而与汽车有关的自动控制技术课程,只有《液压与液力传动》和《电工与工业电子学》两门课程。机、电课程比例不当,使得教学时间得不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大量课时浪费在毕业后应用机会很少的知识上,加上专业课程和实训的课时不足,没有足够时间去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另外,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缺乏弹性,选修课程少,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相对固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对市场变化缺乏快速的应对措施,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专业建设极为不利。

教学内容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职业的生产过程和实际要求,强调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针对性,以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本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虽然增加了部分新内容,但课程的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内容陈旧,难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等各个方面的控制之中,甚至在载重汽车上,也采用了技术含量很高的柴油机,但是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另外,汽车维修作业中的车身修复技术,钣金与喷漆技术则根本没有涉及。这些情况使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竞争力不强、择业面较窄。

教学手段落后,先进的实训器材和设备不足在教学手段方面,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当多的课堂时间用于板书和绘图,课时容量小,加之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设备、模拟设备、检测仪器以及维修设备缺乏,严重影响理论教学和实训的效果。另外,近些年该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数量从事汽车检测、汽车及其零配件的销售、汽车维修及其附属设备的销售、汽车保险等工作。学生的就业面已从原来的汽车运输、汽车维修,拓展到汽车出厂后的所有需要汽车专门知识的领域。

创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原则

转变高职人才教育观念,强调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切实改变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知识单一、能力单一的局面,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过分强调知识本位转变为以学生能力为本位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除了培养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培养诸如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市场把握等综合能力,把知识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从封闭性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性教学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体制,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改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贯彻“以学为主”的思想把教育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创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根据市场调查,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管理、评估、保险、销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总体来说,汽车运输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下降,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维修市场在不断扩大,对汽车尤其是小轿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应主要满足汽车维修企业的需求,兼顾汽车运输企业及其他企业的需求。

增加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满足汽车维修市场的需求目前汽车技术正飞速发展,与之配套的检测、诊断设备也不断更新,先进的发动机综合诊断仪、解码器、示波器等诊断设备和汽车性能检测设备在汽车维修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学校应该增加专用的检测、诊断和维修设备以改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在学校得不到实际训练,就不可能达到社会的要求。

改变教材结构,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开发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模块化教材体系,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在主要专业教材结构上有根本的突破,每门专业课程教材大体由基础技术篇和适用技术篇构成。基础技术篇主要解决入门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应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部分内容相对稳定。适用技术篇采用“积木式”结构,一方面可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增减或组合“积木”。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来讲,要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

总之,新的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主要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剑,包昆容。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2,(7):38-40.

汽修毕业论文 篇二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高速发展,汽车工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维修企业还将快速增加,汽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量将持续上升,涉及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汽车美容等相关领域的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也将持续上升。据日照市交通行业统计显示,目前日照市汽修专业人才年缺口在1 000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区域内汽修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更好地培养从事汽修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日照市工业学校汽修专业教研组对本地市及周边地区企业的岗位需求、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涉及汽车制造企业、汽修厂、汽车品牌4S店共计30家;调研2002年以来本校汽修专业毕业生共计323名;发放各类问卷调查表356份,收回354份;召开各类企业和毕业生专题调研座谈会20余场。通过调研,我们对区域内企业岗位需求、本校近年来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就业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本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改革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依据。

二、调研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为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更紧密对接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创新教学内容,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项目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体系奠定基础;通过调研,为制定出目标明确、定位准确、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保证,使我校汽修专业成为全国同类学校中有影响力的专业,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调研方案设计

1.调研对象

(1) 企业:以汽车维修厂和4S店为主。针对日照、青岛、潍坊三地区,对30家汽修厂和4S店开展企业人才需求与岗位调研。

(2)毕业生:主要针对我校2002年以后的汽修专业毕业生,调研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2.调研内容

了解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企业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情况,了解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知识、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了解校企合作意向和方式,征求企业和业内专家对本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的意见和建议。调研本专业毕业生工作是否对口、工作适应程度、胜任程度及满意程度等。

3.调研方式

问卷调查、走(信)访、座谈、会议交流等。

四、调研实施过程

调研采取了函调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3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对323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相关的职业院校和政府部门进行了座谈。

对日照和潍坊地区的相关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针对日照奎山汽车城及潍坊金宝地区周边的30家汽修厂和4S店进行调查走访。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及其他部门负责人就校企合作、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访谈,发放企业岗位需求问卷调查表。了解企业的校企合作方式与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了解工作岗位、人才需求层次与需求计划,企业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等。

开展了对毕业生的调研,采用企业安排、班主任联系、查阅毕业生档案、电话调查等方式,对我校汽修专业毕业的323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所调研的毕业生所在企业具有代表性,包含大型汽修厂、汽车品牌4s店等。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由专人对问卷调查表的数据进行录入、统计和整理。

五、数据分析

1.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关于企业岗位需求调研分析表(表1~表5)

表1 企业聘用一线技术人才渠道统计表

表2 企业招聘汽修专业人才急需工种统计表

表3 企业对聘用汽修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统计表

表4 校企合作培养方式调研表

表5 企业对汽修毕业生职业资格证要求调研表

其他调研情况统计:企业认为毕业生的沟通能力一般的占71.4%,企业认为毕业生技能不足与理论知识不扎实各占85.7%和35.7%。

2.毕业生岗位职业能力及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分析表(表6~表9)

表6 汽修专业毕业生目前就职单位的性质、规模及薪金水平

表7 毕业生专业匹配度、工作适应程度、胜任度及满意度调研表

表8 毕业生对专业设置满意程度调研表

表9 毕业生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建议调研表

六、调研结果与结论

1.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归纳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市场急需的岗位分别为: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钣金、汽车喷涂、汽车电气维修、汽车营销等。此外,市场对汽车在线检测、汽车营销、汽车美容等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

2.企业对汽车维修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方面,要求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端正,为客户服务意识强,吃苦耐劳,重视细节;具有经受挫折的能力、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企业对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需求两项合计为82.3%,可见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是目前企业需求的重点。随着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实施,职业资格证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七、建议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要,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是进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2.大胆改革课程体系

按照岗位需求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校本课程,根据企业工期特点与需求,与企业共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突出技能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技能方向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调整课程设置,调整培养方向,采取“多方向、模块式”的课程体系。教材内容要精简,达到实用、够用。文化基础课要进行德育渗透,增设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

3.改革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尝试4S店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创设工作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进企业化管理模式;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实现教学方式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周边众多品牌4S店、汽车维修厂资源,培养学生现场操作能力。根据4S店及汽车维修厂工期要求,在企业工期相对不太紧张的情况下,安排汽修专业学生进店实习,企业师傅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技术、提高技能。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调研发现,企业反映学生动手能力差的情况还普遍存在,而企业最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加强技能教学,就需要一支数量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双师型”的教师团队还没有形成。

当前我校汽修专业教师素质已经不适应以实践环境为主、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技能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5.创新实践教学环境,配套相关的实习实训设备

根据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来购置和使用实训设备,使实训功能与行业所需岗位技能紧密结合,同时使学生通过实践所掌握的技能符合行业的需求。

6.加强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调研数据表明:有85.7%的企业把学生职业道德放在首要位置,有78.6%以上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团队精神摆在了重要位置。因此,我们应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全方位加强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合格中职毕业生。

汽修毕业论文 篇三

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一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之即,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改进不足的地方坚持做得好的方面。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我在校期间,在学校的指导、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自觉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对系统完善的汽车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动手能力。课外大量借阅图书馆中汽车类书刊资料,了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动态方向,特别是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知道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工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能够熟练的利用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收集本行业最新信息。

“老老实实为人,本本分分做事”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也是我时刻铭记的一句话。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能够忠于自己的企业,将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勇于创新,善于开创,能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吃苦耐劳,注重合作,具有年轻人火一样的工作热情和活力,成为一个有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汽车的人。将是我一直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当然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中我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一定会努力的挤身于这一优秀的行列之中,在中国的汽车业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四年的大学生活,虽然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这四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

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二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对汽车维修服务站的整车销售、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维修以及信息反馈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深刻体会。xx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丰田定点、配套、直接提供的一流维修设备。

我在公司先是从事汽车漆面保养工作,如抛光、封铀、镀膜等,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对抛光机的使用不熟练,工作中好多问题都不会处理,后来在同时的帮助下慢慢的进步懂得了其中的使用技巧。工作中就显得轻松多了。其实汽车维修是一项比较简单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最主要的就两个字“细心”。

我对汽车美容工实行了以下几点原则:

1、耐心细致:汽车美容是精细工作,类似工艺品的加工制作,我必须有耐心,精益求精。粗心大意容易出错,稍有疏忽就会留下边边角角的污点。

2、求稳避灾:车漆美容时,一旦研磨或抛光过度,会造成原有漆面的破坏、很难补救。因此,当出现难题时我停下来,规划好后再继续操作。

3、取轻避重:进行美容作业时,应根据部位及材料选用产品,并作好试验、试用工作。优先选用柔和型、稀释型或微切型的产品。尽量由低速档位、小力量开始试验操作,直至速度、用力大小满足要求为止。

汽修论文范文字 篇四

(一)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实习教学

目前,中专院校的实践教学正在向工程训练转变,这是一种质的飞跃汽修专业实习教学应在切实做好“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逐渐向“增强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转变,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实习教学,逐步适应整体式教学的思想要求像汽修专业金工实习这一类课程,在实现这一转变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更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改革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在明确“实习教学是中专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前提下,按照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上,对汽修实习课程本身、实习课程与理论课程、在修课与先行课、并行课和后续课进行课程调整和整体优化例如,将金工实习课程中的钳工内容提到首要的教学地位,把“测量、划线、暂削、锯削、锉削……”等作为首要的、核心的教学内容,辅以车工、铣工、刨工、磨工”等教学内容。

(三)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适时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中专汽修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①大胆推行模块式一体化、工作过程导向等现代教学模式,大力提倡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自行设计、自定工艺、自主作业和自我评价,以完成工作任务或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③结合当地汽修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组织学校资深教师和企业合作,编写与汽修专业实习教学配套的校本教材

汽修论文范文字 篇五

汽修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学科体系为中心,采用类似“三段式”的课程模式,把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技能实践课,注重知识体系却忽视了职业行为的完整性,学生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来说却是不完整的,企业对毕业生又得重新进行上岗培训,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新课改后,汽修专业课程变成了两个模块,加强了理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更加强调理实一体教学。课程设置上以工作项目及任务贯穿知识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设置体现了理实一体教学的要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专业实践,提升专业能力。

然而,在汽修专业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在高一第一学期汽车机械基础课的“认识凸轮机构”教学时,有的老师采取将凸轮机构部件从发动机上拆下来的办法以达到理实一体教学的需要,但准备设备费时又费力。所以,教师通常还是以讲授为主,这就影响了理实一体教学的效果。而在高二第二学期学习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的“发动机配气机构故障”时,需要凸轮机构的知识作为支撑,又得复习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因此,专业课教学存在着知识链接被割裂、基础知识教学缺乏实践、实践教学缺少理论的矛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汽修专业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适合采用以汽修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否对现有教材里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整合,使教学过程依照汽车维修工作过程展开,在课堂教学中模拟企业工作程序,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如工作、工作如学习的乐趣呢?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汽车维修毕业论文 篇六

科技素质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在科技事业上取得成就并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敢为科学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科技素质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智慧、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发明与创造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还包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科技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科技素质现状

科学知识与科技素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互相代替。科技素质教育要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知识教育、科技技能教育、科学思想品质教育。客观地说,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科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就目前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科技素质现状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严重缺乏科技素质教育的内容

课程设置如同大海中的航标,它为大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由于目前人们仍把科学知识教育等同于科技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陈旧的教育观念。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各高校各专业都设置五花八门的课程,这无疑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却无法弥补学生科技素质的缺陷。因为在其课程设置中很少看到“科技发明技巧”、“科技写作学”、“科技发展史”、“创造学”、“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科技实践”等意在培养学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课程。理工科本来还有一些实验和实习的时间可为学生提供科技技能的体验,但由于实验设备陈旧、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只好将实习和实验的时间一缩再缩,只剩下少许的技能体验,再加上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将这些少许的技能体验的机会看成可有可无,马虎应付了事,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培养根本无法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安排本来可以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时间一般在12~16周,这是大学生培养科技技能的一次好机会,但由于学生缺少有效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的理论指导,再加上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使科技实践成为一种盲目的、毫无把握的实践。在大学生看来,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为了顺利毕业,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因而对此不予重视。对指导教师来说,选题时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多。而应用型的较少,他们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路仍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技能,同时有些教师把指导毕业设计看成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途径,要求不严格,使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难以发挥其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功能,也很难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科技素质基础。

(二)校园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很多,但是,很难找到科学研究社团开展的科技活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仍以“德、智、体”评定学生的在校表现,但其“智育”却被“智育”代替了。在“智育”评定中,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其“智育”就为优秀。采用奖金数额可观的办法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科技成绩的奖项却很少出现,大学生科技技能的锻炼和科学思想品质的培养很少采取激励的措施。同时学生的科技素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划和培养,学校缺乏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指引和导向,校园也就自然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三)大学生缺少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科技领域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联想、动手操作、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动手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决心。但多年来,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定位在“了解国情和社情民意”上,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活动就成为“参观访问式”的实践活动,而科研技能只有在科技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中才能得到认识、锻炼、巩固和提高,可惜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致使一些学生在进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设计灵感经常会因为没有经费、场地和专人指导等因素,而将这些学生从事科技实践的积极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大学生缺乏科学研究的兴趣

笔者曾作过一次300人的问卷调查,在“每学期参加过多少次科技活动”的栏目中,选择“无”的占97%;在“业余兴趣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参加科技活动”的占2%;在“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为了自己的科研兴趣”的占1.7%。学生很少参与学校科技活动,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科技活动感觉陌生外,科技兴趣的淡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五)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一个以掌握一定的科技基础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科研后备力量,然而,面对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的选择,有些学生事先打听的却是哪位老师题目简单、工作量小、管理松懈、容易通过:面对毕业分配,相当一部分学生事先考虑的却是工作是否轻松、待遇是否好的问题,即使是读生产应用型专业的大学生也不愿意选择生产第一线单位。于是出现了许多学非所用的怪现象,如读电子专业的争着去税务部门工作,读化学专业的争取去银行工作,读汽车维修专业的也一心一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采取毕业分配双向选择的措施后,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更加突出。即使毕业分配时无奈选择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挖空心思跳槽。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不愿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思路

科技素质——兴国富邦之必要,时代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不重视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后果是严重的,作为高等院校,要设法使受过教育的学生既能掌握科技知识,又具有科技技能和科学品质。要做好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的思路。

(一)从树立科技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停留在每年能培养多少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上,这种以数量为标准的办学质量评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陷入办学实践的误区。而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据,这种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的评价标准,妨碍了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科学的舆论导向。必须顺应科教兴国的新时代要求予以重构。如果仍以旧的标准评价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必将产生扭曲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严重后果。高等教育的生产功能如同工厂的生产功能,具有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功能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功能。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生产多少的问题不能体现其固有的生产功能。能够反映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调动学校人的办学积极性,让教师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灵深处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通过优化学风、教风、校风的途径,通过设置科学的办学目标,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又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来实现,所体现的应是教育质量从本质上得以提高。

(二)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出发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

客观地说,不少高等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大学生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还不能体现出科教兴国的模式州。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使他们扎实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大学生的科学道德品质,要下大力气增加大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体现科教兴国的特色,增加科技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科技实践提供扎实的知识准备。

(三)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为目的重新构建大学生科技实践的内涵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科技实践环节。针对毕业设计的状况,要采取措施扭转这一局面。其一,要求大学生都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所规定的任务:其二,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其三,制定严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制度,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重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参加下年度的毕业答辩。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答辩过程的监督,各个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执行答辩的各项要求和规章制度,绝对不可草率了事。使学生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更加重视科技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效果。

其次,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设置大学生科技实践课或实践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开展科技实践。对于学生在实习工厂的实习,除了配备足够的设备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实习的目的、内容、时间和要求,做到讲授和实践相结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

再次,要组织力量重新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做到科学而周密地统筹规划和布置。其中,应把对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创造能力和科技发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放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规划中的突出位置上加以重点安排,保证对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定期的检查、督促和总结。

(四)以深化大学生科技道德品质和科技实践为目标重新构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激励机制

第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客观上要求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气氛,学校应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大学生提高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中营造“提高科技素质光荣”的强大舆论,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结合重大学术科技事件,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技报告。只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才能激发广大的教师和同学积极地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中来:才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涌现;才能有助于更多的同学锻炼成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大学生只有在科技活动中才能感受到提高科技素质的活力。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定期统一组织一些学科知识、科技作品竞赛等大型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发明竞赛、科技论文写作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素质全能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等,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科技服务、科技下乡等活动。

第三,增加投入,扩大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覆盖面。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增加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投入,要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参加科技活动,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参加项目研究,增强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要通过政策手段加强对学生参与的应用型项目和社会科学项目的引导和扶持,要逐步转变“重基础、轻应用”的局面,使学生在实用新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设立各个级别的大赛奖,加重各奖的含金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更好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氛围,借此激励大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和加快提高科技素质的步伐。在重视奖励学生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指导教师的重奖。学生的各个大赛往往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因此,对指导教师进行重奖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各个大赛也不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即使坚持下来,恐怕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结束语

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启动与实践,需要针对现有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树立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人才观,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为目标、以加强科技研究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实际科技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技道德品质为重点的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模式。

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在丰富广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将一部分学生从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吸引过来,使他们纷纷走向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或广阔的社会实践基地,为一个小制作、一个科技项目或一次科技活动而思考、学习、探索。

汽修毕业论文 篇七

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应广泛开展课程改革,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中职教育课程新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本项目目的在于通过调研,对比“双厂双师”现代学徒制与本地区企业生产中的需求的适应程度,从而明确“双厂双师”现代学徒制是否更能与实际企业生产相适应。

第二部分 基础调研内容与分析

一、调研方法和对象

调研主要采取问卷法、访谈法、毕业生反馈法、现场考察法、文献法等方法。

参与调研的单位有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不同类型的汽车相关行业企业。

二、调研内容

了解企业的企业岗位设置情况、行业人才现状和需求情况,明确专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从而判断“双岗双师”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否适应本地区行业企业需求。

三、调研数据及分析

(一)汽车类企业岗位设置情况

其主要就业岗位群包括:汽车销售顾问、机电维修工、钣金工、喷漆工、前台接待、配件仓管员和其他与汽车相关的岗位。

(二)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及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群情况

经过调研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中职毕业生在4S店中数量较少,比例相对偏低,大部分汽修专业中职毕业生集中在汽车制造厂一线岗位、汽车维修厂和汽车美容店就业。

(三)汽车类企业常见岗位对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

(四)广西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各就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相关技能的熟练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技能往往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掌握并熟练运用。一些职业素养如团队协作意识、吃苦耐劳勤劳踏实等素养,更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提高。

(五)广西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目前,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大多数仍以相互介绍为主,市场招聘为辅的模式。中、小型的综合汽车维修厂中,这一情况更为普遍。其原因并非企业不愿意招聘学校应届毕业生,而是因为应届毕业生知识并不扎实,对于维修所需的技能并不能熟练掌握。可见当前中职应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不能达到企业生产的要求。

(六)广西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状

从调查的情况看,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和方法总体仍不尽合理,并未很好地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一些学校仍然采用老旧的专业体系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基础较差的中职生,勉强要求其掌握不切实际。但从各学校的计划来看,这一情况正在改变。

(七)现代学徒制与企业实际需求的适应情况

在调研中,也发现有部分大型综合汽修厂、4S店也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以一汽大广西弘捷4S店为例,企业学校合作,每年从学校招聘数名优秀的毕业实习生,经过实习选拔,最终选定其中最优秀的毕业生转正。这样就保证了企业所招聘到的员工的素质,同时减少了企业的开支。近年来,校企双方开始有意或无意地运用现代学徒制理论指导教学和就业,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一般性的学习,还得到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可见现代学徒制更能适应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本地汽车相关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第三部分 结论和建议

一、调研结论

根据调研,“双厂双师”现代学徒制采取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的方式,在实践中确定该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及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多为理论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更侧重于技能训练,学生轻松、老师省心,企业欢迎,相较而言,更能适应本区域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汽车维修毕业论文 篇八

(一)“汽车营销”学科交叉性较强,课程体系难以确定。“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很强,需要从业人员既懂“营销”又懂“汽车”。因此,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有的把该专业放到经济、管理类院系下,以经管类课程为主,汽车知识类课程为辅;有的将该专业放到汽车类院系下,以汽车知识为主,营销类课程为辅。根据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汽车营销”类专业上升到本科层次,又面临着学生是拿管理学学士,还是工学学士的问题。如果拿管理学学士,就要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主,汽车知识课程为辅。如果拿工学学士,就要以汽车课程为主,市场营销课程为辅,还要开设一定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所以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很好地针对市场进行汽车营销。(二)缺少具有应用型、复合型、双师型等素质的汽车营销专业教师。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构成有以下几种:1.其他专业转岗教师。这部分教师虽然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但缺少汽车与服务方面的系统知识,基本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2.汽车类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对汽车制造、设计及维修等方面有着整体的认识,但缺少如汽车营销、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保险、汽车金融等经管类方面的交叉学科知识,驾驭和胜任整个汽车服务工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3.该领域其他著名高校的外聘兼职教授。该领域的教师理论和科研水平较高,虽然能够提高该领域专业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并能扩大师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但缺少参与热情,不能作为教学的主力。4.汽车服务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师生提高实践能力,但由于企业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并且人员数量不多。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已成为制约该专业发展的一大紧要问题,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基本满足了“量”的要求,但在“质”上还相差甚远,特别是复合型、技能型的专业高素质教师更是捉襟见肘,培养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高素质汽服人才还任重道远。(三)实践手段。大多数学校汽车学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集中在汽车设计、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等方面,而“汽车服务”方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滞后,存在相当大的空白,大部分仅停留在理论教学上。(四)校企合作。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岗位群主要集中在汽车“后市场”,如:汽车销售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保险公司、汽车服务培训机构、市场调研机构等。此类企业(保险公司除外)在人力资本方面都有如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在招聘季时,毕业生需求量较少。二是管理结构较扁平,一般是三层结构: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毕业生在本公司的上升空间小、上升途径窄。三是人力资本使用追求短平快,希望毕业生来了后就能产生效益,不太愿意花较大精力培养人才。这些现状都导致企业对与学校合作的兴趣不大,使很多学校提出的“双元式教学”、“工学结合”等校企合作项目流于形式,最多是接纳教师观摩学习。顶岗都很难做得到。(五)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生在高考后选择专业比较盲目,大多数学生对所选专业完全没有兴趣。笔者曾经做过调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因为兴趣而选择汽车专业的不足10%,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

二、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一)缺少高素质一线汽车营销人才。国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客户的需求越来愈多、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等现状,使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二)具有“交叉性”知识体系的复合型汽车营销管理人才将更加重要。优秀的汽车营销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汽车方面、管理方面、市场营销方面及战略管理方面等综合知识及技能。(三)汽车营销相关产业将会迅速发展。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以及汽车营销人才的频繁流动将使汽车市场出现大量相关服务,如汽车营销大学教育、培训、汽车营销咨询、第三方调查等。

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汽车营销方向培养方案框架

(一)培养方案框架设计原则。充分考虑该专业只要岗位群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加大应用型课程比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注意工作技能与理论方法的结合。充分考虑营销、管理类课程在汽车工程学院的定位,注意与学院其他学科方向的协同交叉培养。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充分考虑该专业有实质性校企合作模式开展的困难,积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模拟场景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在校内获取一定的实践经验。充分考虑已有师资和意向引入师资的研究方向,完善综合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积极落实相关课程知识体系的模块和内容建设任务。在课程体系中贯穿兴趣培养类的课程,积极提高学生去汽车产业的兴趣,实现主动学习。(二)培养框架。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交叉复合创新型汽车营销人才。因此,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三方面组成:汽车工程;宏观的汽车产业经济学和微观的汽车营销学;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基于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体系,将该专业课程分为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分三个层次。具体如下:1.汽车工程模块。专业课有: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电控技术等。专业特色课有:汽车营销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汽车文化、汽车养护与美容等两门汽车工程模块的方向课程。2.汽车营销模块。专业课有: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学;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数据分析与仿真;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其中:汽车营销学课程内容涉及产品战略、产品营销、活动策划等;汽车数据分析与仿真课程内容涉及运筹最优化建模、产业经济和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常见数据分析和系统仿真软件应用。专业特色课有:商务与礼仪;汽车服务接待;汽车消费心理学;汽车选购与保养;二手车鉴定与估价;汽车租赁与物流。3.兴趣培养课程。经典汽车赏析;赛车与汽车赛事;汽车改装;汽车驾驶等。兴趣培养课程从第三学期开始到第六学期,每学期一门。课程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汽车的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体系,通过专业课程设计、实践与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

汽车维修毕业论文 篇九

Yang Yonghai

(Yantai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llege,Yantai 264006,China)

Abstract: Skills competition, as a major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showing learning outcome for vocational schools,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that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authorities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kills competition has played a distinctive role in gui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s and has got a positive effect.

关键词:技能大赛 实训基地 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师资队伍

Key words: skill competition;practice training base;cultivation mode;reform in education;teachers troop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91-02

0引言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山东省政府根据《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部署要求,确定今后每年在全省范围内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我校通过开展技能大赛,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推动汽车专业建设的步伐。

1技能大赛促进实训基地建设

1.1 自2008年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开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讨论,要求今后的专业建设必须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并为大赛划拨专用资金,实行专款专用。近两年汽车专业根据高职技能大赛,结合专业建设的需要,先后动用设备专项资金38万元,购置了丰田卡罗拉1.6AT、奇瑞A3整车试验台,桑塔纳2000、帕萨特1.8T发动机综合试验台,以及故障解码仪等专用设备,基本满足了技能大赛训练和学生日常综合技能训练的需要。另外,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注重引入大企业进行校企共建,为实现“三级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

1.1.1 与烟台永弘机械有限公司共建“永弘订单班”,与集大公司共建集大员工培训基地,为裕华公司及其他售后服务公司培养专门的汽车维修人才,完全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培训,实现就业顶岗的“订单式”联合办学体系。

1.1.2 与烟台三重公司、烟台奔腾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烟台汽车车身整形修复培训中心,由学校提供场地、教室等基本教学资源,由企业提供四套价值150万元的设备,师资、教材及耗材,不仅用于烟台地区三重公司、奔腾公司的企业培训,还为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与企业培训完全一样的高质量理论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就业的品牌及品质。

1.1.3 与广本山东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校企共同经营和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新模式。利用该公司在山东地区的10几家汽车4S店的维护保养及修理任务,完成“三级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中的中级技能和高级技能的岗位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效果:建成后的校内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新增面积3000平方米,新增生产性设备值180万元。形成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与电子、车身、整车5个功能区,满足学生静态实训4人/组,动态实训6人/组的汽车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要求;并把企业的规范操作、本田的5S理念引入到实训中心来,充分体现规范性、标准性和示范性。每年承接汽车专业600名在校生的汽车维护及拆装实训,承接汽车运输、维修、检测及保险行业培训300人次。大学生创业基地,完成汽车各类维修保养200台次/年,满足学生校内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的要求,使学生的技能达到中级工维修的水平。投资35万元建成的山东省汽车维修工仿真考试基地,将考评系统用于600名学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能考核;完成烟台市汽车维修高级工和技师的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500人。

1.2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具有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5个,如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裕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集大公司、广本山东公司等。经过2年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工学交替、产学合作机制、突出校企共同培养特色,将新增校外顶岗实习基地5个,重点建设4个。按每个企业提供5个岗位,每年4轮实训,可满足400名学生校外顶岗实习。

2构建“三级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高职技能大赛的竞赛规则,竞赛分为理论综合知识、发动机检修调整技能、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三项内容。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时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能力必须分级递进培养的特点,结合国家汽车维修职业标准,构建了“三级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三年制)。其内涵如下:①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双线并行,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②根据本专业技能培养目标(高级)和汽车维修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将本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分为初级技能、中级技能和高级技能“三级”,分别在3个年度从低到高递进式完成培养目标,第一学年技能培养目标为初级,第二学年技能培养目标为中级,第三学年技能培养目标为高级。③“工学交替”是指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中, 第一学年,在进行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完成汽车维修初级技能(汽车拆装和维护)的培养,使学生达到汽车维修初级工的技能水平;第二学年,在完成汽车维修中级技能相关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上学期交替完成汽车维修初级工顶岗实习,下学期交替完成汽车维修中级工顶岗实习;第三学年,上学期完成汽车维修高级技能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并通过汽车维修“高级工”职业资格鉴定,下学期根据顶岗实习协议到企业完成汽车维修“高级工”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④学生每次到企业顶岗实习前,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企业不需对学生进行二次培训,不仅合作企业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时的工资待遇。同时通过考核选拔优秀学生,作为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送到相应的4S店进行专项训练3个月,最后一个月再回校进行综合理论和技能强化训练,参加省级大赛。

通过“三级”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汽车专业学生(每年约380人)顶岗实习6个月以上人数、高级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3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3.1 根据技能大赛的要求,竞赛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知识能力、素质能力,属于结果性考核。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以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我们以建成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为目标,以实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为导向,以汽车检测与维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准绳,建设了5门专业核心课程。编写了一套理论与实践一体、以项目(任务)为基本单元的《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汽车电控地盘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综合故障检修》、《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检测》5门特色教材,并与企业共同研发教学软件或教学课件。

3.2 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灵活掌握。通过企业调研,以企业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技能点为核心,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实施“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我们建设了汽车电控发动机、汽车电控底盘、汽车电器设备,共6个一体化教室,每个专业教室满足8个学习小组(每组4~6名学生),按照项目进行教学,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完全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模式;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我们建设了1个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实验室,专业课程《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检测》采取CDIO教学模式,首先按5-6人一组,分成学习小组,从设计一件机电产品开始入手,进行教学,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能力。整个过程贯穿一学期,最后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代表进行答辩,评定成绩。最终选出的优秀产品直接参加省级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全部课程都是在实验室完成。在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而设计的单片机控制赛车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弱化单片机的内部组成,将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对单片机的控制原理和控制形式的理解以及控制电路的设计上,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还能进一步的增强对单片机在汽车上应用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是进行了《单片机对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单片机对继电器的控制》、《汽车电脑芯片的检测与维修》等实验,这几个实验的选取,主要是结合单片机在汽车上的应用进行的,既让学生了解了单片机,又让学生认识到单片机在汽车上起到的控制作用。并让他们熟悉掌握电路的搭建,形成相应的控制思维,为后期的产品设计、芯片检测、维修打下基础。

4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打造技能大赛指导教师队伍,两年来我们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了2名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的专业带头人,以带动整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重点培养了5名中青年教师,使其学术水平在省内达到较高水平、能够独立开发课程、承担教研项目、实际动手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每年都利用假期有计划的安排专业教师分批到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的挂职锻炼和项目调研,并考取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技能大赛的培训教师,学生实习有任务,实习结束有考核。并参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工作。最终打造一支教学理念先进,能紧跟行业技术的发展、开发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技术应用和技术改造方面具有开拓性业绩;在操作技能方面有精湛技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一支既能满足技能大赛需要,又能从事职业教育、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和生产的师资队伍。

5建设效果

两年来,借助技能大赛促进了我校汽车专业的建设。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已经初见成效。2010年被命名为院级特色专业、其教学团队被命名为院级教学团队;有两门课程《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与维修》、《汽车电气系统结构与维修》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汽车专业模块教学改革与创新》2010年获山东省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汽车电控冷却系统》2010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一个专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修复技术专业群的发展,参加省级技能大赛也取得好成绩。2010年、2011年参加山东省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2010年参加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2011年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选手获得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芯片级检测与维修项目技能大赛的资格。技能大赛促进了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又为技能大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焰。部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46.

[2]刘存明。对全国技能大赛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03.

[3]廖传林,凌良星,刘小宁。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建设与发展[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73.

[4]单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模具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6):21-22.

汽修毕业论文 篇十

论文摘要:新时期企业的用工要求发生新的变化,高职类“汽修专业”肩负着为汽车后市场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途径,多方位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因而,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应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对于树立学校的品牌、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一、“职业素养”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汽车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汽车的制造和消费大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理念追求赋有新的内涵。传统的汽车服务企业由于受体制、管理模式、服务理念等影响,已是很难适应现代汽车服务行业发展的要求;汽车销售“4s”店以其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而风靡全国。目前,先进技术在汽车制造业得到广泛运用,以及汽车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为社会服务,也要创造效益。光有优越的工作环境,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服务理念,但没有相配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再好的条件也"形同虚设"。随着有车一族的经济、生活、文化水平等的提高,车主对汽车服务企业的要求越来越挑剔,他们不仅仅是从经济上考虑减少费用,而且要求有舒适的休息环境,在接受服务过程企业要能体现出更多的人性化的关怀,企业员工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客户对企业的形象,一次不恰当的沟通、或是工作的马虎造成质量问题谨会给企业造成损失,而这样的损失很可能会引起“链式反应”,使企业损失一个客户群。另外,没有现代的检测设备的维修企业想在汽车维修这个大“蛋糕”中占一席之地是不可能的。因此,汽车服务企业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有积极心态、有进取心、敬业、诚信、有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掌握现代维修技术的高技能员工队伍,以适应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因此,汽车服务企业为适应市场要求在原有的“4s”基础上提出“5s”要求,即将员工的“职业素养”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失,用人单位对“80后”学生颇有微词,表现在:自主意识太强、比较浮躁、缺少敬业精神、缺少主动和积极做事的心态、缺少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等。作为为汽车后市场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关注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教育同时,应该及早对学生开展“职业素养”的培养,尤其在专业课程教学上,把“ 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缩短学生在校与社会的心理距离,减少企业的培养成本,为社会节约资源,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

二、“职业素养”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渗透

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岗位任职要求,有意识地将岗位任职要求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清楚未来从事职业需要具备什么“职业素养”,包括“人文素质”和“技能素养”要求,做好职业定位的工作。

1.走出去,初步认识岗位“职业素养”的要求。走出去,在学习专业课前,让学生带着《假如我是企业的技术主管,我该如何做?》的任务要求到本地比较有名气的汽车企业参观,如东风本田“4s”店、别克“4s”店、博世(汕头)高级汽修中心等企业参观学习;与现代汽修企业宽敞、明亮、洁净的车间及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亲密”的接触;请售后的技术主管现场讲解企业运作和对员工的任职、工作要求,讲解现代先进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汽车维修保养的操作要求等。让学生了解到未来的工作环境,从简单的厂房地面清洁、常用工具摆放、专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到售后经理、技术主管、大工、小工等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以及不同职位的待遇差别等,感受掌握现代汽车构造新知识、新技能和协作精神在现代汽车维修重要性,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2.请进来,领会“心动”不如“行动”的真正含义。俗话说: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针对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缺乏踏实作风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用“事实”说话。请汽车“4s”店的售后经理和较成功的往届毕业生为学生做专题报告,进行经验交流。通过讲述他们的奋斗过程及成长过程中应具备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启发学生应怀有远大志向。如我们请别克“4s”店的技术服务站站长介绍他是一个从广州技校毕业后,到汕头寻找工作,成为“别克”公司的一员,凭着对企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对同事和顾客的关爱、对新技术的刻苦钻研,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带领一个团队,为社会服务,为企业创造效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历程。通过邀请我们的毕业生回校与学生进行座谈和交流,介绍他怎样从一名普通员工发展到成为销售部门的骨干。通过业界人士在社会上的生活感受和奋斗经历,让学生产生成为成功人士的梦想和欲望,又感到参与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变梦想为动力,以积极的心态来迎接挑战,实现自身的价值。

3.转变课堂理论教学的观念,把课堂理论教学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诚实精神和责任意识有机集合起来,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高职类的学生,在精神风貌、个人行为习惯等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他们智力并不差,有的“脑子”还很“灵活”,往往只要工作做到他们心灵深处,一点就“透”。一方面,在课堂上,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把课堂的主体让给学生,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问题生”,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一旦发现他们的亮点,应及时表扬,增强荣誉感,以克服“畏惧心理”障碍,激发积极参与,奋发向上的心态;对他们的“陋习”,要一分为二,不能“一棍子”打死。比如有学生的“抄”作业、“逃课”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改变这种“陋习”的方法,可通过以“算帐”的方式,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多少?假如现在参加工作,每月有多少收入?“一去一来”共多少?

我花钱读大学是为了什么?这样浅显的道理易引起共鸣,改变陋习。要允许他们犯错误,一旦有错,要尽量减少影响面,避免矛盾的激化,在目标一致的条件下体现出“人文”的关怀,求同存异,把问题化解在无形之中,这种调解矛盾的方法一旦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对于学生以后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生活处处充满矛盾,在激烈的竞争中,无论是处理同事间的矛盾或是顾客的矛盾,都不能过分强调“自我”,需要在兼顾各自利益的前提下,采用“和风细雨”式化解矛盾,才能避免两败俱伤,获得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适时将业界的一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如汕头某汽修企业夸大修理项目欺骗车主被媒体爆光引起的社会反响;某修理厂违规拼装报废的“的士”被主管部门查封等,开展“汽修厂的诚信经营与社会责任要求”讨论,让学生充分认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明确社会责任,走诚信经营道路。

4.课程实训课应注重基本技能、规范操作、协作精神、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早在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应抓好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在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日新月异的条件下,对汽车维修保养要求也突飞猛进,而且不同汽车品牌、不同车型其维修保养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别;学校的实训,无论在场地、设备等都很难达到现代汽修企业的要求,因而,课程实训应注重基本技能、规范操作、协作精神、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通过组织课程内容的实训,如对“活塞连杆组件的安装”这样一次工作任务的完成,利用一汽大众捷达轿车机型:ea827的“活塞——连杆”组件挂图,技术数据要求(连杆螺栓螺母的拧紧力矩:30n*m(再转1/4圈),密封环与刮油环的开口间隙:0.30-0.60mm等)的挂图,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要求学生熟读实训指导书,明确项目的目的、要求、拆装步骤、注意事项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规范要求组装,不仅可让学生体会完成任务要掌握活塞组件的组成、工作条件、各构件的作用、各部件的配合要求等理论知识;掌握梅花扳手、活络扳手、扭力扳手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塞尺、活塞环钳等专用工具的使用,掌握外径百分表等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安装过程到底是活塞先装入气缸,还是先按要求装好曲轴,明确操作顺序的问题;操作过程要注意活塞的“对号入座”、活塞环的安装方向、搭口的布置要求,连杆大端螺栓上紧力矩的要求等问题,学会组装完毕如何检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任务完成后,工具的归位,地板的清洁等按汽修4s店的三不落地(零件、工具、油水)要求,保持环境的整洁。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掌握常用工具、专用工具仪器等使用要求;认识到规范操作,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性;养成按有关的技术要求安装的习惯,避免引起其他的故障的责任意识;培养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等。而通过任务的完成获得的成就感,又会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对学习、工作投入更多的热情,工作会更出色。而实训总结的完成,是实训过程在脑子里的再次反映,加深对操作要求的印象,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

5.充分利用“车迷协会”的阵地,强化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车迷协会”是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由本专业学生组织与企业沟通的一个重要窗口。几年来,协会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汽车知识比赛,开展“汽车购买力”的调查,组织“我的事情我做主——汽修厂的经营”的讨论,还与企业的联系,在校内组织了“汽车模特比赛”、“汽车销售比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对专业的认识。而主持者的协调能力、参赛者表现的活力等又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特别是参与车企的新车“上市仪式”活动,参与了我市经贸局举办的“五、一”车展等活动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又提升一个层次,学生表现的良好精神风貌、心理素质、文化功底、基本技能获得业界好评,树立学校的品牌。

三、结论

在我们的专业课教育中,有意识地将职业岗位要求渗透进来,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基本技能”教育;实践证明,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对于满足企业发展的用工要求,都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我们的毕业生就业从“上门自荐”,发展到企业自己“上门招工”,如:别克4s店、上海大众4s店等本地的汽车知名企业到学校我们的毕业生。企业招工人员说:他们看中的是我们学生身上展示出的“职业素养”,再经企业培养1~2年,便可成为企业不同工种的主力军,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等教育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2]扶爱民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

汽修毕业论文 篇十一

随着高职教育实用性人才培养优势的凸显,高职教学改革更加深入,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以项目活动的开展为前提,注重师生的教学合作与互动,在高职教学中意义重大。本文以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探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汽车运用与维修;应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具有社会性活动计划特性的同时更兼顾科技类项目设计的优势,其对比传统的课程教学或者单纯的课题研究,更侧重实践与操作的比例提升。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突出的教学课程,相比某一问题的侧重讲解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与专业能力的培养,侧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因此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可以实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项目教学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汽车成为家庭比较常见的耐用品,而汽车维修也成为热门行业,高职教学中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也一度成为热门课程。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仅仅掌握基础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是不够的,其必须具备专业的问题分析能力与协作创新能力,而这就要求积极做好高职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深化。如果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很难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更侧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侧重学生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还原与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更高,对课程本身的了解把握更到位,对教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向。

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教学应用

1、深入市场了解需求做好调研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当前的市场人才需求,如果高职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匹配不到位,高职教育也失去了自身意义。因此必须做好前期调研,最大限度了解市场汽车运用与维修方面的人才需求与培养定位。高职教师只有在充分明确市场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及该专业的具体发展培养导向后,才能以此为参考制定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教学目标,而这也是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前提。

2、积极确定项目教学的实际任务

在明确项目教学目标后,必须做好项目教学实际任务的明确,而项目教学任务的明确以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充分了解与把握为前提,以此为依据制定各个板块的教学计划及目标。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将基础知识作为技能训练服务的重点,保证项目教学内容前瞻性与科学性的兼顾,在讲解阐述基本的汽车运用与维修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诱导。我们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的具体教学模块为案例进行分析,其中汽车启动系统教学作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重点,划分为12个教学课时,教师制定阶段性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逐步完成。首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熟练完成汽车启动系统的启动检查并明确其电路工作原理。其次让学生了解汽车起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再次让学生熟练完成发动机的有效检测。最后保证学生能够维修汽车的对应故障部位并对故障的起因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通过分阶段分层的教学目标分解,实现了项目教学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融合,也推动项目教学的实施并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3、制定项目教学计划并组织教学实施

在明确了项目教学目标后就必然要做好项目教学计划的制定并引导教学实施。制定项目教学计划建议以小组形式开展,教师指定每位小组的组长,负责组内纪律的维护与项目教学计划的引导实施,组长同时负责检查小组成员阅读资料并带动问题的研究,而教师则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引导共同探讨完成重难点的提料与项目总结。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教师明确项目教学的计划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项目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实践,而教师的示范引导可以在该环节中让学生明确项目工作的基本程序并提升学生自身的问题探讨兴趣,提升该专业的课堂学习趣味性与丰富性。制定项目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时,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个性与差异的兼顾,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做好因材施教与循循善诱引导。

4、教师积极做好项目教学总结及评价

项目教学法从目标的制定到计划的执行,其最后一个环节当属项目的教学总结,通过项目教学总结教师可以及时了解项目教学中的得失,做好后期教学的借鉴指导,实现教学评价积极作用的最大凸显。要想实现项目教学总结的优化必须着手教师自身与学生两个层面,从教师层面而言,必须做好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项目教学中的得失,总结经验与教训,实现优秀教学成果的共享与教学失败教训的共勉,而学生在自我总结中也强化对自身认知的不足,获得更为真实的成长体验。从学生层面来说,必须引导学生自我组织项目教学评价,学生小组组长代表发言就自身项目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小组成员项目交流项目实践学习的体验与感悟,明确不足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补救措施。只有做好项目的总结评价才能让项目教学的实际效用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学生认可项目教学,提升课堂主动性,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实现课程复杂理论知识的具象转化,提升自己的实战操作技能。

三、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课堂教学融入,实现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凸显,学生的课堂参与与实践锻炼积极性得以提升,教学效果显著。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也让学生有了跟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更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对具体问题的自我剖析上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有效推动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

汽修论文范文字 篇十二

(一)教学理念陈旧,对汽修专业实习教学缺乏重视

中专院校主要以学生技术的掌握为主,在教学的同时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性,在此基础上,一些中专院校在开展教学的同时,对于理论教学过于重视,反而忽视教学实践,导致学生在汽修专业技术掌握方面缺乏实践,由此造成中专院校中对汽修专业教学的不够重视。

(二)实习内容和实践方向缺乏关联性

就现阶段学校对于汽修人才的培养方向,可以发现中专院校在汽修专业课程设置上一直是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师没有对汽修专业实习内容进行明确,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缺乏具体实践方向,导致在实习过程中的实习内容与实践方向缺乏关联性,对于学生的发展及未来就业都存在一定限制。

(三)汽修专业实习基地建设设施缺乏完善

因为社会等方面原因,一此中专院校的汽修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比较陈旧,相关实习设施比较破旧,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缺乏相关投资、因为中专院校中对于实习基地长时间缺乏昔理,造成实习基地中的相关设施建设缺乏完善,严重制约学生汽修技术的提高。

汽修毕业论文 篇十三

【关键词】汽车制造 装配 人才需求 专业建设

为了适应汽车行业经济建设的发展,使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接轨,本专业教师利用2011年暑假的时间进行了一次专业调研,主要走访了桂林、柳州、南宁等地的汽车生产制造与销售服务企业,对企业的需求动态有一个清晰的跟踪了解。

一、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高职教育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汽车制造与维修服务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汽修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学生专业与就业指导等提供依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2011年8月1日~5日

调研地点:柳州工程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玉柴集团、桂林各大汽车4S店、柳州各主要汽车4S店

调研对象:往届毕业生、企业领导、技术主管、车间员工、服务顾问等。

二、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现场考察、毕业生反馈等相结合的方式。

(二)调研内容

1.产业背景调研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06.19万辆和1826.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37%和32.44%,2011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为915.60万辆、932.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8%和3.35%。2011年全年汽车产销量预计会在2100万~2200万辆之间。增幅在20%~25%左右。

自从国家确定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后,汽车生产与售后服务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经过多年来艰难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过去一度的“散、乱、差”的局面,通过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的格局。世界汽车的六大集团(通用、福特、丰田、大众、DC戴一克、雷诺)和三大公司(BMW宝马、本田、PSA标致一雪铁龙)纷纷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汽车市场,极大地加快了汽车的技术进步。汽车品牌与类别的增加、汽车结构与制造装配技术的更新、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等都非常快速。由于生产实际的巨大变化,用人部门对毕业生的要求也随之改变。

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对汽车专业的人才要求,我系的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力求贴近企业的需求。尽管如此,与国内汽车生产行业的发展的速度相比,加上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仍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教学场地、设备欠缺、教学内容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还不能很好地符合企业上岗的要求,等等。为了加快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有必要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专业的调研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2.人才需求调研

通过对以上汽车相关生产制造企业、售后服务企业的用人需求情况分析发现。在未来五年内,区内不同规模的汽车企业都表现出了对于高职层次技术工人的迫切需求,这说明部分岗位的技术需求缺口还是非常大的。在所调研的9个加工制造类技术工种中,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需求量最大,最近五年计划招聘接近3500人。这表明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汽车相关联的多种配套专业也获得长足发展,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通过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的发现,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学历要求还是呈现递增的趋势,对本科及以上的需求量大概为11%,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岗位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比较青睐,占到40%左右。有四成以上的岗位是面向高职学生,一些以往用中职学历的毕业生的岗位,也开始使用离职的毕业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要,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毕业生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的技能,如驾驶技能、钳工技能、焊工技能、中级汽车维修工技能等。从调查的情况看,企业要求人才具备的技能和我们的培养方向是吻合的。调查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有很高的期望,希望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团对合作意识。有90%的单位就明确希望他们的员工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职业道德及热爱本企业,敬业爱岗的精神,有70%和47%的单位对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较高的要求。

三、调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汽车制造与装配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总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具有较好现代汽车制造与生产专业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相对缺乏。未来几年内,区内汽车制造及售后服务行业需要大量高职层次的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未来有好的发展前景。

此外,目前各大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2.建议

(1)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2)以产学结合为目标,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借骨干院校建设的东风。增加实训设备投八,寻找新的增长点。主动出击,加强区内各大汽车制造企业等的校企合作联系,开发校外实习基地。

(3)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

引进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教师,要求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有硕士以上学历,同时,聘请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到校任兼课老师。

(4)以“行动导向”为指导加大本专业教学改革

加大与实际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汽修毕业论文 篇十四

关键词:汽车维修技师;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040-0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为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4%,全国汽车销量为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45%。其中:乘用车产量1448.53万辆,同比增长4.23%,销量1447.24万辆,同比增长5.19%;商用车产量393.36万辆,同比下降9.94%,销量403.27万辆,同比下降6.31%。

随着汽车保有量和汽车维修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特别是维修技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如何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构建岗位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好、培养效果佳的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建立面向汽车维修技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努力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汽车维修企业为了适应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形势和保证修理质量,亟需高素质的汽车维修人员,特别需要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掌握现代机修技术的汽车维修技师及高级技师,所以,企业一方面,积极培养自己的技师,另一方面,也不惜成本引进高水平的维修技师。虽然广开渠道,但目前仍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是高职学生职业理想实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生选择了汽车专业,为了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建立面向技师培养的培养体系,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为学生铺设良好的技术上升渠道,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是高职学生扩大就业面和提高岗位适应性的需要 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量汽车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其难度不言而喻,有的毕业生甚至改行或待业。如果学生能够具备维修技师资格水平,则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容易占有一席之地,也能为有志于汽修行业创业的毕业生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汽车修理工职业能力分析

依据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汽车修理工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即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道德 包括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两部分。职业守则包括:(1)遵守法律、法规和规定。(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各项职责。(3)认真负责,严于律己。(4)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5)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主动配合。(6)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保证质量。(7)重视安全、环保,坚持文明生产。

基础知识 (1)钳工基本知识。钳工常用设备、工具、量具、仪表的名称、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测量、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研磨等钳工操作基本知识。(2)汽车常用材料知识。汽车常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燃料的牌号、性能及应用;油(脂)的牌号、性能及应用;汽车常用工作液的牌号、性能及应用;汽车轮胎的规格、分类、组成及应用;轴承的类型、结构与代号;螺纹的种类与代号。(3)机械识图知识。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公差配合的基础知识及标注方法;识读简单的零件图。(4)电工基本知识。电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基础知识;电功与电功率基础知识;电路基本元件的名称与代号;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与代号。(5)液压传动知识。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6)汽车维修机具的性能和使用知识。举升器;机械拆卸、安装工具。(7)汽车构造知识。汽车的总体构造;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系、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功用和组成;车身的结构与作用。(8)汽车电气设备与电子控制装置知识。蓄电池的功用;交流发电机与调节器、启动机、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功用与组成;汽车电器辅助装置的功用;汽车常用传感器、车用电控单元、执行元件的基本知识。(9)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汽车维修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汽车防火知识;汽车尾气排放法规;汽车修理环保知识;急救知识。(10)质量管理知识。质量管理的性质、特点与基本方法。(11)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劳动法、合同法、质量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

汽车修理工工作要求分析

对汽车修理工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是依次递进的,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现将修理工工作要求概述如下。

初级 (1)发动机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发动机的小修作业。(2)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和电路故障。(3)汽车底盘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底盘的小修作业。(4)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诊断并排除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车轮与制动系统故障。(5)汽车电器设备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6)诊断与排除电器设备故障。诊断并排除起动系、充电系、照明、喇叭、仪表装置故障。

中级 (1)发动机维护。二级维护前发动机检测与附加作业的确定;发动机二级维护附加作业。(2)发动机修理。零件的检验与分类;气缸盖与配气机构、气缸体与曲柄连杆机构、燃油与进气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的检修。(3)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4)汽车底盘维护。二级维护前的检测与附加作业确定;底盘二级维护附加作业。(5)汽车底盘修理。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驱动桥、万向传动装置、机械转向器、悬架系统的检修;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鼓式制动器与传动装置、盘式制动器与传动装置、驻车制动器的维修。(6)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7)汽车电器设备维护。二级维护前的检测与附加作业确定;汽车电器设备二级维护附加作业。(8)汽车电器设备检修。启动机、发电机、空调制冷系统、仪表的检修。(9)诊断与排除电器设备故障。诊断并排除电器设备、空调系统故障。

高级 (1)发动机大修。编制零部件修理工艺卡;发动机总成大修;过程检验与竣工验收。(2)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并排除发动机故障。(3)汽车底盘大修。编制零部件修理工艺卡;汽车底盘总成的大修;过程检验;竣工验收。(4)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诊断并排除汽车底盘故障。(5)汽车电器设备修理。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空调系统的修理。(6)诊断与排除汽车电器设备故障。诊断并排除汽车电器设备故障。

技师 (1)汽车修理。发动机修理;汽车底盘及车身的修理;电器设备的修理;汽车维修作业组织与质量监控。(2)诊断与排除汽车疑难故障。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与车身故障。(3)培训与管理。培训;生产管理;技术管理。

高级技师 (1)汽车修理。编制汽车维修工艺规程;发动机修理;汽车底盘维修;电器设备的修理。(2)诊断与排除汽车疑难故障。诊断并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并排除汽车底盘及车身故障。(3)培训与管理。维修质量管理;组织管理;培训。(4)技术改造与试验。设备、车辆、工艺的改进;试验和研究。

对汽车修理工工作要求的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概述分析可知,对于不同技术等级,工作要求有不同的侧重点,为建立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指出了方向:(1)对初级工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汽车维护、简单的故障诊断与排除。(2)对中级工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汽车发动机修理、汽车底盘修理和汽车电器设备的检修。(3)对高级工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发动机大修、汽车底盘大修和汽车电器设备修理。(4)对于技师、高级技师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汽车修理、诊断与排除汽车疑难故障、培训与管理、技术改造与试验(高级技师)等方面。

面向汽车维修技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汽车修理工职业标准的分析、行业背景分析、企业调研等,提出汽车修理技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素质,具备敬业和开拓精神,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销售公司、汽车检测站等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主要从事汽车机电维修工作,能够完成汽车维护、汽车修理、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维修培训与管理、汽车维修技术改造与实验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为今后能够胜任技术骨干、技术总监、部门主管等岗位做好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储备。

培养汽车维修技师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突出综合性、职业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建立培养汽车维修技师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汽车维修技师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三大部分,如图1所示。(1)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法律法规》、《汽车节能、环保与安全》等。(2)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电器设备检修》、《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维护》、《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现代汽车企业管理》等。(3)集中实践主要包括《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维修工考证实训》、《汽车维修与检验生产实训》、《毕业综合实践》等。

课程标准构建 在课程体系构架下,根据汽车维修技师职业能力分析,编制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维修技师培养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所以要体现培养的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专业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课程情境设计(学习情境划分、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材料选用、教学组织与设计、考核与评价、教学资源建设等。

技师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在技师培养的过程中,因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规定的项目任务,既能获得汽车维修专业知识,又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也可采用校企合作“订单班”、工学交替等模式进行培养,这些均为比较适合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马良军。技师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7(6):99-100.

[2]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08(5下):8-10.

[3]章振周,唐成棉。职业教育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7(4下):18-20.

作者简介:

【汽修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推荐】相关范文

汽车维修毕业论文最新8篇02-10

汽修毕业论文范文【通用9篇】01-12

汽修论文范文3000字【通用3篇】01-23

标准的论文范文(精选8篇)01-01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优秀6篇】01-01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梦(优秀3篇)01-01

202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最新6篇01-01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有关论文【优秀01-01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参考【优秀7篇】01-01

审计学论文优秀范文【最新5篇】01-01

最新范文

小学课间活动安全教育论文通用6篇04-24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优秀10篇)04-24

教育管理学毕业论文精选9篇04-24

有关小学音乐教学论文【优秀8篇】04-24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与实践论文【通用1304-24

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研究论文(优秀04-24

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模板范文优秀3篇04-24

教育学论文优秀9篇04-24

教学法论文教育学论文(优秀9篇)04-24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最新14篇04-24

79 5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