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学生学习>毕业论文

时政论文范文【精选6篇】

发布时间:

时政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可以取材于新闻报道,对新闻事件和人物发表议论。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时政论文范文【精选6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泡面作文小编最大的快乐。

时事政治论文 篇一

期待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小论文,教师和学生单纯着眼于“落笔”阶段是不够的。小论文的撰写,应该以课程标准为统领,系统地贯穿于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否则,突击布置小论文作业,学生是无所适从的,也很难一下子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以下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结合几年来在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时政教育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高中生普遍对课堂所提到的时事政治感兴趣,课程标准也指出,课堂教学要与“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现在教材的内容都很重视生活化,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政策教学和实例教学,因而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时政性,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态度,提高学生分析时政的能力。学生投身于时政学习,往往热情高涨,感到政治课的原理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增强了写小论文的信心。如果平时在课堂上教师不注意引入时政案例,学生因知识面过窄,缺乏社会生活的积累,写小论文时就会手足无措,或者出于交差了事,或者难以写好。课堂与时政教育相互补充,一方面为将来小论文积累素材,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在阅读评论中增强学生写作信心:时政评论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经过上一环节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时政的关注有了进一步的增强,愿意就热点问题口头谈谈自己的看法,但若诉诸文字,他们则会普遍对如何撰写政治小论文感到陌生,甚至有畏难情绪。这时,有必要指导他们阅读含有政治小论文元素的文章资源。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资源”。

“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教师平常应注意收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生动有趣、短小精悍的时政评论,在全班面前介绍,指出其中的作者观点、论证方式、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让学生熟悉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可取之处在哪里,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哪里,并且张贴出来让感兴趣的学生阅读。这样,既能揭开像时政类评论等政治论文的神秘面纱,消除学生对小论文的陌生感,又能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推荐学生阅读评论,向他们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政治小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难事,只要你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尝试,就能写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小论文。

三、在综合探究中提炼学生朴素观点:社会现实与课本理论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经表示,“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实证、推想、会通、分析――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如今的高中课堂,都开设有综合探究课,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各施所长,或形成课件,或形成提纲,或形成手抄报等。在这里学生运用所学认识社会现象、适应社会规范、融入社会圈子,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习潜能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教师应关注学生提到的初步观点,引导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及时给予分析、评价,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火花,使其在将来的政治小论文写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明晰和成熟。

四、在论文写作中规范学生严谨撰写:学生主动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课程标准明确提到:“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没有得到实践支撑的理论是苍白的,没有得到运用的知识是空泛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阅读评论、综合探究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内化为自身的技能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而撰写政治小论文就能很好地巩固并提升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撰写的整个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动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学生应遵循确定主题、收集资料、精心起草、反复修改、形成定稿的步骤展开,教师应坚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条理清晰、语言通顺的标准加以指导。

时事政治论文 篇二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

1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海量性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资源组织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传播形式,不仅使学生党建工作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而且贴近学生生活、思想状况、心理状态,比传统的教育形式更具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2促进学生党员的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交互性、即时性的特点,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党员的教育也由被动变为主动,海量的信息、丰富的资源、多样化的素材,不仅为学生党员提供了自由的自学环境和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党员的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来源范围广、成分复杂、信息量大,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行行的信息和文化的影响,思想的可变性大,对信息的筛选和甄别能力相对较弱,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常常以简便、快捷的新闻代替深度报道,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极容易随着媒体的倾向展开思考,缺乏独立思考;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迅速使得不良信息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范围影响到大学生,在学生思想意识中,可能一条不经意的微博信息或者QQ聊天信息就能颠覆我们辛辛苦苦构建起来的思想阵线。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对党务工作者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交流方式的改变、心态上的适应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以学习、交流、服务为立足点,加强监管力度,积极构建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平台

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高校党建工作,一定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结合“90后”学生特点,以学习、交流、服务为立足点,采用学生惯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突出党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构建网络党建平台,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党建工作。

(一)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为根本,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以提供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形势政策等为主要内容,促使党员和党外群众理论学习的网络化、便捷化。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法规、时事政治、党史上的今天、党史人物趣事、网络党校学堂、理论研讨等特色栏目,提供电子版党报党刊、电子书籍、视频资料等学习资料的下载。让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还要开辟专门的考核评价平台,整合现代网络资源优势,建立考试系统,实现在线考核、在线评价。此外,为了进一步调动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可以不定时举办党建知识问答、党建征文活动、新政策知识竞答比赛、网络思想政治论文写作等,让党建学习更具有吸引力。

(二)以深入了解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目的,搭建党建工作交流平台

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一是在党建网站设立党员论坛、专家点评、师生对话等互动性较强的栏目,针对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焦点话题等内容进行交流探讨,同时党建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给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引导学生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抵制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澄清模糊认识。二是利用微博方便、迅速、互动性强的特点,开设党建微博,打造“红色微博”,成立专门的微博写作小组,明确负责老师,由相关老师、学生党员定期撰写博文,经过党组织的严格把关、过滤、筛选,挑选优秀文章上传,充分发挥微博的图文并茂优势,介绍党组织的相关知识、活动动态、党员的先进事迹、身边同学自立自强行为,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都能够及时接受教育,了解党组织动态,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三是建立党员QQ交流群、书记在线QQ群以及微信交流群,让学生与党组织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覆盖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自由交流,便于支部书记及时掌握支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舆情形势,及时解决党员的思想困惑和生活疑虑,第一时间让学生获取权威信息和教育,将网上党建与网下党建相结合,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学生党建方面的作用,让党建工作进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处处学到党的知识,时时得到党的关心。此外,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品牌教育栏目。如华中农业大学打造的“红色微博”、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浙江大学的“求是潮”等网络教育平台都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功能。

(三)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充分发挥新媒体高效管理、宣传的功能,搭建党建工作服务平台

一是开设党务工作者办公系统,实行网上办公,各项日常事务性工作通过系统进行,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二是开设新闻、通知、公告、留言板块等,校园新闻、活动信息等,为学生提供快速的网络信息服务。三是建立网上党支部,利用网络进行日常党建工作,在校的或不在校的学生党员都可以定时上网过组织生活、参加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交思想汇报、交纳党费等。同时,支部还可以通过网络相册、电子书展示支部特色活动,使党组织的影响力延伸,可与其他的支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四)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网络信息的健康和安全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在推进我们工作的同时,若不能有效监督,也可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在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渠道、途径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能及时发现不良信息,第一时间上报并进行处理。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用权威真实可信的信息与学生互动;对于群体性问题,发现苗头及时化解;同时可以实行网络平台责任制、网络使用实名制,通过多种渠道监管新媒体信息。另一方面,党建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了解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掌握必要的新媒体技术、技巧,不断提升在复杂的全媒体信息环境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高校党建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积极构建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平台,党建工作者要及时更新观念,学会网络倾听,学会用爱关注,认真研究,不断探索,让新媒体可以更加有效地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服务,让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深入人心。

政治时政热点论文 篇三

关键词:社会热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71-02

目前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体制变革时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利益群体和利益关系出现矛盾和冲突,出现了不少社会热点,并通过网络等传媒平台对大学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一、社会热点的理论解读――概念、类型、原因以及特征

所谓社会热点,是指在一段时间与范围内引起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某一社会现象、新闻人物或事件等问题。[1]

社会热点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现象,十分复杂,可以按照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类型分类:①从规模范围来看,分为宏观热点和微观热点,宏观热点如“股票热”、“买房热”、“旅游热”等社会生活重大问题的热点;微观热点则限于局部地区、局部年龄段或局部行业,如“追星热”、“种植菌类热”等。②从变现形式来看,分为舆论热点和行为热点。国家政策法规、治安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都容易成为舆论热点;而一些行为上的跟风容易造成行为热点,如“考证热”、“考研热”等。③从形成因素来看,有政策引导的热点,如“文凭热”、“考公务员热”;也有自发形成的热点,如“游戏热”、“服饰热”。

社会热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①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新问题、新情况交织复杂;②利益群体与利益关系的多样与冲突;③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思想的碰撞;④我国社会民主程度提高和自主意识的增强。社会民意通道的拓展,从社会心理层面加快了大量社会热点的产生。[2]

作为一种复杂社会现象的社会热点,有着多样的特征:①反应国情的现实性;②带有目的的利益性;③过程长短的时间性;④目标转移的可变性。[3]

二、社会热点的教育意义――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热点事件的关系

身为“80、90后”的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高度敏感,这势必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带来较大的影响。正确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热点事件的关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1)社会热点事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凝聚和导向作用。凝聚作用体现在重大热点事件或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凝心聚力。如“5.12”汶川大地震后,不少大学生连夜排队献血,甚至不少大学生赶赴救灾前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有,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这些重大热点事件中,都看到当代大学生事先士卒、勇于奉献、乐观向上的年轻风采。而这些热点过去后,利用正面的热点事件中提炼总结出来的精神做好教育导向,丰富了高教思政工作者的教育内容和素材。笔者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心手相连、共建家园”抗震救灾主题教育活动、“世博精神在我身边”主题交流会,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应对、处理热点事件中的甄别和分辨能力。[4]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识,增强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方能不易受到不良社会热点的影响和腐蚀。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社会热点教育的重要性

(1)社会热点教育属于形势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加强社会热点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认识问题,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5]

(2)通过社会热点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形势,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社会化,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

(3)通过社会热点教育,有助于把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事件联系起来,有效地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从而纠正了以前某些教育中存在的大而空的弊端。

三、社会热点的教育路径――利用社会热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途径与方法建设

1.建设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1)课堂机制。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课堂专业理论授课。如笔者在讲授《伦理与生活艺术》课程时,结合“微博救挂卖儿童”、“旭日阳刚组合停唱《春天里》”以及“姚晨与凌潇肃离婚”等社会热点,讲解了有关社会伦理、职业伦理与家庭伦理的理论知识,收到良好反应。

(2)讲座机制。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或者政府、企业人员,围绕最近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讲座交流,能有效帮助学生理清热点的来龙去脉,理清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路,匡清处理问题的态度立场。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就邀请了参加“百家讲坛”的纪连海老师、心理博士张怡筠、著名主持人袁岳等来讲座交流,丰富了大学生文化,陶冶了情操。

(3)社团机制。利用社团这个平台,开展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教育。如一些发明创造团队定期组织活动,激发热情、激活思路,培养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勇攀高峰的精神,这也与“创新热点”异曲同工。

(4)实践机制。实践有大实践与小实践。大实践主要是指走出课堂、社会考察调研等;小实践则主要是指课堂讨论和观看影视资料等。[6]就笔者实践调研来看,目前小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理论实践的魅力。如在爱国教育时播放国庆庆典等视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此外,笔者也曾三次带领暑期实践团队赴江西、新疆和安徽从事社会考察和调研,使大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变革,亲身感受社会热点,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5)情报机制。舆情是公众对国家各种公共事务或其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及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个性事件所持的意见、观点,以及从他们言行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态度和愿望的总和。构建大学生情报机制,是高效创新政治教育手段、服务大学生成才的具体表现。[7]

2.拓展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创新思政教育平台化

(1)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课程内容体系教授相协调、实现理论课教师与思政辅导员相协调、实现热点理论教育与热点实践学习相协调。[8]正是这三种协调有机互动,成为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第一条有效途径。

(2)构建社会热点网络教育教学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研究型学习活动为补充,以课程网站作为教育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热点教育极具渗透力、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在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及时消除该问题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时效性。[9]这也成为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第二条有效途径。

3.探索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思政教育具体化

(1)案例教学法。利用一些案例,把一些社会热点引入课堂,引导大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处理,克服传统思政教育吸引力不足、缺乏实践性的缺点。

(2)形势政策课教育法。利用形势政策课,及时向大学生传递国内外的焦点、热点以及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启迪他们的思考,得到学生积极反馈。

(3)问题研究法。通过布置一些社会调研题目,让大学生深入社会和基层,走进群众,亲身体会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思政教育提供新视野、新材料,实现教学相长。[10]

总之,要充分利用社会热点的丰富内涵、多样形式、多种特征,来积极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有效方法,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互动性、实效性、发展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李贵奇。关于社会热点报道的思考[J].记者摇篮,2007,(8).

[2]姚休。社会热点问题初探[J].浙江社会科学,2005,(2).

[3]杨明亨。驾驭社会热点的素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学报,2000,(7).

[4]曹国华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热点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0,(3).

[5]黄振宣,唐爱琼。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9,(12)上。

[6]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7]葛晨光。做好大学生舆情引导的意义及高校学生工作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1,(1).

[8]何军明。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构建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

政治时政热点论文 篇四

【关键词】 时政 思想政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课堂导入对整个思想政治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是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而政治课教学本身带有鲜明的时政性,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渗透时政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时政符合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不仅是密切联系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有效形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笔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时政资源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时政导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1. 通过时事政治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启迪心灵,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促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政治课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选取和利用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时政新闻、热点事件进行时事点评,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也促进学生在课前或课后搜集资料、查找信息、筛选信息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 通过时政导入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价值观的多样性,尤其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滑坡等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 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困惑。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利用政治课堂进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时政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 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学。政治课本身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时政性的特点,教师如能结合近期的时事热点进行分析、讨论,可激发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如果采用复习旧课引入新课的方式导入则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本人首先播放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候选人姚明先进事迹的新闻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回答三个问题:①姚明为什么能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②姚明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③国家评选劳模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劳动光荣,要承认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保护劳动的结论。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由陌生、好奇转为主动认真地对待学习,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 设置时政快讯报道栏目。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则学生视野狭窄,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个会考试的机器,高分低能的庸才。通过设置时政快讯报道栏目,让学生把近期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用最简洁的语言写成时政小论文展示出来,月末或期末评选出反映知识点、热点的最佳新闻和典型材料的评论报道。如张光燕同学的《姥姥的菜篮子―论食品安全问题》、邰娴雅同学的《震撼心灵的瞬间――愿天堂里没有冷漠》、粟泽君同学的《关键的一票――浅析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否决表态》等都是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进行深入的剖析的时政论文。

3. 召开时政热点专题座谈会。新课程强调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课时所限,教学内容多的原因,真正让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不多,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本人设置了时政热点专题座谈会,就本周或本月某一时事热点用本学科知识进行理论评述,讨论过程中,本人只是引导学生围绕材料进行分析,相互交流,本人适时地给予点评,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如本人在讲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时,以“北约空袭利比亚”这一国际新闻热点为主题进行讨论,学生分别从北约、利比亚、非洲联盟、联合国四个角度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学生不仅了解了北约空袭利比亚这一新闻事件,而且还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穿北约设立禁飞区,突袭利比亚是为保持平民的谎言。从而引导学生明是非,辩美丑,培养学生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能力。

三、时政导入应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1. 时政导入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从学生熟悉、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的引入时政,如果引入的时政材料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接受。

2. 时政导入要体现时政“新”的特点。如果引入的时政新闻已过时,那就不是新闻而是旧闻了,那么学生的关注程度就会降低,达不到导入的效果。因此,时政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和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新内容、新思想,体现时政导入的新颖性。

时政热点论文 篇五

关键词:二胎政策;Web;预测;网站;人口结构

0引言

人口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国民关注的热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1]。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定位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我国人口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优生优育的政策指引下,生育率降低,但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严重、抚养比加重等问题。2016年起,我国放开二胎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鉴于此,本文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Web的二胎政策下预测人口结构的网站,主要给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了解当下二胎政策变化与影响,通过输入一定数据得到未来人口结构的预测情况见下方[3],同时信息查询模块帮助部分用户更加了解二胎政策及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该网站包括账号的注册与登录模块、二胎政策信息模块、我国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全国人口分布模块、留言板块模块。该网站通过各个模块的整合,对二胎政策下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并给用户提供相关政策的查询功能。

1网站架构

本网站采用JSP开发技术,网站架构如图1所示。将网站部署在Tomcat服务器上,后台采用MySQL数据库服务器,用户可以在PC端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整个系统采用B/S架构[4],具有使用简便、更新及时,易于维护升级的特点。

2网站模块设计

本文设计的人口结构预测网站主要从实用角度出发,模块设计如图2所示。系统具有个人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二胎政策信息查阅模块、我国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历史记录模块、留言板块模块等。

2.1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

账号注册与登录模块主要包括个人账号信息注册、添加、修改、验证等功能,需要进行实名认证,登录分为网站管理员登录与普通用户登录。为增加网站的安全性,系统实现了验证码功能。网站由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内容更新等工作。

2.2信息模块

信息模块主要包含以往和当前的生育政策,涉及二胎政策的时政要闻与学术论文,内容包括二胎政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当下放宽政策后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用户登录后可访问查看,主要包括《2020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等,同时由于二胎政策放宽之后并没有出现预料的人口快速增长,反而更多年轻夫妇在生孩子问题上更加谨慎,因此网站管理员提供相关二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论文供用户查看。该模块以后会根据政策信息进行调整升级,逐步完善功能。

2.3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

人口总数与人口结构预测模块主要包括目前人口总数、人口结构预测图表、部分人口结构预测等,通过建立人口增长模型,根据人口及相关数据,结合Leslie模型和Malthus模型,计算出当前这一年的生育率、抚养比、老龄人口比例,并预测未来几十年的人口数量,再利用Leslie模型计算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不同年龄结构在人口数量的占比,从而达到人口结构预测目的,示例如图3。

2.4历史记录

在历史记录中,用户可以便捷地查看之前录入的数据,不需要再次重复输入,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同时,用户将旧数据和新数据进行对比,效果更显著,更容易对比二者区别。同时,在此模块,用户可以查看以往某地区人口数量,方便进行数据收集。

2.5留言板块模块

留言板模块提供了让用户与其他网友对未来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和讨论的功能,为研究人口问题的学者以及想要咨询二胎政策的年轻人提供平台,解决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聚在一起讨论的问题,也能加强公民对二胎政策的理解。管理员设置敏感词汇过滤功能,该功能可以规范网络用语,让用户文明发表言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3结语

时事政治论文 篇六

根据初中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引领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主干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历史产生的原因与后果、意义与影响、联系与综合等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必须借助于形象化手段进行认识深化,时政热点就是一种很好的直观认识工具。运用时政热点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认识深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14课《钢铁长城》的教学时,对于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潜艇部队等海军多兵种作战,一些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可以运用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来说明在远离陆地时海空立体作战的重要性;针对“和平年代要不要加强国防建设”的问题,可以使用我国首次设立“国安委”并由主席亲自挂帅的时政热点说明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在进行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课教学时,一些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德国对波兰发动突袭后英法两国再也无路可退”,这时我们使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来加强学生对国际义务的认识。

历史教材里的知识分布主题是以时序为标准的“线”角度的呈现,缺乏“点”的呈现。这时,如果我们能以某时政热点作为专题,一下子就将教材里分散的“点”连接成一个体系了。如我们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发现国家在农村的政策比较多,而且分散在几个不同的单元里,这时我们就可以以“三农问题”为主题,将“建国初期的、时期的‘化’运动、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知识归纳成一条线索,原本混乱的知识脉络一下子变得清晰了然,通过归纳,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进一步深化了认识,避免了模糊不清,思维混乱,学科能力进一步提高。总之,经过我们使用时政热点这一形象化工具,学生认识如同由雾里看花立刻转变为拨云见日,恍然大悟般的感悟油然而生。

二、应用时政热点感悟心灵,深入内化学生健康情感

历史学科具有人文性和思想性,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本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但从笔者所观察到的情感教育效果来看,由于情感渗透的手段单一、生硬,情感生成渠道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的情感收获是表面的、被动的,不能很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落实。笔者尝试利用时政热点这一创新手段让学生自主感悟心灵,真正培养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收到的情感渗透效果要明显好于传统教育手段。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一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教学时,笔者在呈现完相关史实后,没有按照常规的手段让学生谈感想,而是利用多媒体展台呈现了近期中央档案馆公布的《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和一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哭诉视频,让学生直接了解更权威、更直观的“历史真实”。随后文字呈现了我国自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问题也随之抛出:“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问题具备开放性,能让学生充分进行心灵感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蛮、残暴,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认识到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警醒日本野蛮侵略的历史重演。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点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主题,学生情感认识瞬间升华。

综述,时政热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本质上是对课外资源的有力开发,只要我们加强钻研,充分挖掘时政热点与历史教材的结合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一定会潜移默化地提高。

【时政论文范文】相关范文

202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最新6篇02-28

政治时政论文最新6篇07-04

时政论文优秀5篇07-04

时事论文范文8篇11-07

时事论文 时事论文800字【优秀3篇】11-10

时政新闻论文最新3篇11-17

时政热点论文范例【精选7篇】12-16

标准的论文范文(精选8篇)01-01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优秀6篇】01-01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梦(优秀3篇)01-01

最新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范文(优秀4篇)01-12

大学英语写作论文【精选6篇】01-12

延安精神论文精选2篇01-12

机械制造毕业论文范文精选4篇01-12

汽修毕业论文范文【通用9篇】01-12

历史小论文范文(精选6篇)01-12

药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优秀10篇】01-12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优秀6篇01-12

大学生暑期实践论文范文优秀10篇01-12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1-12

79 48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