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常用范文>范文大全

迟子建散文最新6篇

发布时间: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迟子建散文最新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迟子建散文 篇一

这位青年女作家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母亲李晓荣五十年代是漠河乡广播站广播员。父亲迟泽风曾任塔河县永安小学校长,好诗文,因喜欢曹植的《洛神赋》,而曹植字子建,因此给女儿起名迟子建。父亲1985年冬季病逝。丈夫黄世君,原塔河县委书记,后因车祸去世。迟子建的童年是在外祖母的家里度过的。“北极村是我的出生地,是中国最北的小村子。每年有多半的时间被积雪覆盖,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我记得那里房屋的格局,云霞四时的变化、菜园的景致和从村旁静静流过的黑龙江。”在迟子建的记忆中,有姥姥、姥爷、小舅和二姨,有终日守护着院子的一条名叫“傻子”的狗,有一位生了痴呆儿的喜欢穿长裙子的苏联老太太

于是她在写《北极村童话》时充满了幻想,完全没有感觉是在写小说。迟子建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文学作品500余万字,出版40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洲国》、《鄂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她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茅盾文学奖、一次庄重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的作家。

迟子建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小说用了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分为《清晨》、《正午》、《黄昏》、《尾声》四个乐章,用精妙的语言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哀。迟子建曾经引用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被誉为“当代俄罗斯良心”的拉斯普京的话:“这个世界的恶是强大的。但是爱与美更强大”,来昭示这篇小说的主题。

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叙述了女主人公在丈夫车祸去世后独自远行,因山体滑坡,列车中途停靠在一个盛产煤炭和寡妇的小镇乌塘。这使她得以接触社会,听鬼故事、丧歌以及众多奇闻,目睹苦难、不公和死亡。世界上的夜晚是一个人的,也是所有人的,那样的故事是小镇上的,也可能是作者自己的。那时候,迟子建是用写作来疗治自己的心灵创伤的。

小说《洲国》描述洲国时期东北下层人物的生活,写特殊历史时期,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黑土地的风土人情。,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缘于作者1990年底到日本访问。在东京,有一天晚宴结束,一位两鬓苍苍的日本老人走到迟子建面前,用流利地汉语问:“你从满洲国来?”这位老人在三十年代来过东北,当时是一家新闻通讯社记者,他向作者了解如今东北的情况,想旧地重游。他的话使作者震动,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欲望。经过七年的搜集材料,1998年4月动笔,1999年12月底完成。

有人问迟子建,“作家的命脉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地说:“想象力”,一个只拥有生活而缺乏想象力的作家,会灿烂一瞬,如流星;而那些拥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家,有如一颗恒星,会持久地爆发光芒。

迟子建的小说,有很强的语言功力,她描写人物、景色。形象生动、呼之欲出。例如她描写童年记忆中的一个老哑巴的形象:“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们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了,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的青筋常让我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嚎――嚷嚷,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诗评家谢冕在为迟子建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授奖时这样评价:“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

很多人看了迟子建的小说,去大兴安岭旅行,迟子建说:“他们有可能会失望,或者会喜欢那个地方如画的风景,但他们看不到那些山河灵魂里的东西。可是我在那儿,就是那片土地的一个主人,我整个的灵魂和文学的根在那儿。我觉得故乡,它就是上天赐给我的一个爱人,我要好生呵护它,它也会呵护我。”

多年来,迟子建的文学行旅到过很多国家,她说:“我在别人的国家走过,觉得自己就是过客。如果在外面陌生的地方不停地走,我会有一种漂泊感,我特别想安静下来,坐在一个角落,一个我熟悉的角落,生活、写作、读书。那是我安宁和幸福的时刻。”

迟子建散文 篇二

关键词:叙事散文;内容;结构;手法

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枝唯美而又清丽的奇葩。评读散文让人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遐想与惬意。散文之美,美不胜收;散文之美,让人心驰神往;散文之美,更在于让人动容,让人感会。我想让优美的文字,绝美的画面从我的学生手中产生,更想让我的学生领略散文之美。

一、从内容上看

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半壁江山”,好的作文需要好的细节做填充。“一篇好的叙事散文往往是一幕感人的生活片段和细节”。

如,迟子建《农具的眼睛》中一段描写“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而那些地道的农家,农具总是被磨得雪亮,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不似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迟子建在描写“我家的农具”时着重描写农具的邋遢、老钝,运用白描的手法对农具进行正面直接描写,并且插入了生动的对比细节让人感到迟子建对自家农具的喜爱,对美好童年的深情回忆。

二、从结构上看

散文虽然在形式上要求比较松散,但是对结构的安排,要求也是较严谨的,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小桔灯》《枫桥夜泊》《荔枝蜜》都是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或者情感的变化展开叙写的连贯式结构。

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现。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迟子建《农具的眼睛》一文的结构正显现了这一特点。文章用对家乡、对童年的深情为线索,把一系列美丽景物,动人画面组合体来。和父亲、家人一块拉犁的场面心酸又温馨,独自劳作在土豆地时的花香,还有满园的白的或黄的蝴蝶是多么惬意,浪漫、辛勤的打猪草在迟子建笔下也变得清新又生动。迟子建将美的场面,美的细节用精巧的结构连接,让读者才有了这样的视觉盛宴。

有时,严谨而精巧的结构可以把一篇语言平淡无奇的文章变成一个让读者产生无限联想的动人故事,或者让人浮想联翩的

场面描写。可以这样说,结构的巧与不巧是一篇文章成功与否的

关键。

三、从手法和语言上看

在文章手法和语言上来看,散文写作的手法可以分成描

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三类。在描法中最常见的是白描。鲁迅先生说:“少做作,留真意,去陈言,毋卖弄”。像鲁迅笔下的杨二嫂、孔乙己,就是白描的典范。从抒情手法来说最常用的是间接抒情中的情景交融,美好的景物,美好的情感最能显现散文的美。修辞方面可用比喻、拟人使文章形象生动,读者看而不忘。也可用排比,让文章气势非凡。

散文的语言与手法不可分离来看,但散文的语言之美绝对不可忽视。一篇文章,优美的言辞要看平时的练习。可以通过细心的观察来发现让你动心的魅力无限的人与物,光彩照人的景与象。在自己有心的感悟下描摹出心仪的人与事,景与物。

仿写很重要,记下那些美丽不可挡的文字,通过你的变化让他们成为你笔下灵动的言辞。

如,高考优秀作文《三生有幸》以蔷薇花的感性生动来展现优美的意象,进而营造绝美的意境。每一节如一片花瓣暗香浮动,又层次分明。平时学生要多积累写景抒情的文章文段,采用摘抄的形式积累背诵,像名言警句,优美的诗词,经典的美文段落。同时我们的课本也是好的素材库,有大量的鲜活的写作素材,如美的句子、好的实例、不衰的经典。有时用仿写来提高写景运用修辞的能力也是一种良好的方法。总之,写作需要有心人持之以恒的积累感悟。

参考文献:

[1]孔德普,魏玉花。主旨·技巧·语言:叙事性散文阅读指导。语文报:高二版,2011(20).

[2]孙书凯,郭仕湛。叙事性散文是个不错的选择。广东教育:高中版,2009(12).

迟子建散文 篇三

关键词:自然景物的描写,现代化散文小说,沈从文、郁达夫、萧红

中图分类号:I2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汪曾祺在谈及现代小说散文化的问题时曾指出:“所谓小说的散文化,即不是写人物的部分,不是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有时只是一点点气氛”。情绪如何酝酿,氛围怎样营造,首当其冲的便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一、作家、大自然和文学创作

就小说而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从一开始就自然而然的将自然景物描写融入到了叙事之中。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把自然景物描写融入小说创作的作家也不胜枚举,尤其是沈从文、郁达夫和萧红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更加具有个人特色,而且,他们对大自然和文学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领悟。

屠格涅夫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描写大师,他在文中表现出的那种自然与人相契合而散发出的浓郁的诗意,激发了沈从文创作的冲动,又因为湘西山水自然的孕育,使沈从文建构了他的湘西世界,并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清淡的散文笔调抒写自然之美。沈从文在《长河》的题记中也曾说:“在素朴自然景物下衬托简单信仰蕴蓄了多少抒情气氛。”崇尚自然,表现人性之“常”是其创作宗旨。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浪漫抒情小说的开拓者,抒情当然离不开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他推崇卢梭“返归自然”论,赞赏其作品中自然描写的精美。郁达夫在《小说论》中说:“小说的背景中间,最容易使读者得到实在感觉又最容易使小说美化的是自然风景和天候的描写。”在其《闲书》中也有许多论及人与自然的观点。在小说中描写自然景物是郁达夫自觉的审美追求。萧红从小就亲近自然。家里后花园中生机勃勃的景物引起了萧红对生命、自由、美好的向往,是其热爱自然的最初根源。长大后,萧红对文学创作有了自觉的探索。她曾说:“有一种小说学说小说一定要写的像契科夫、巴尔扎克,我不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生活就有各式各样的作家,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反映其艺术上独特追求。”忠于自己体验和感觉的萧红在许多作品中都以其故乡为背景、以自己的经历为素材表现普通人民的生活。正是有了自觉的文体意识和对东北自然风情的独特描绘,才让我们看到了萧红异于他人的那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的独特文体。

在沈从文、郁达夫和萧红的文学创作中,自然景物被赋予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拥有了各种思想和灵魂,寄托了他们复杂情感和思想。同时,他们也因出色的自然景物描写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二、散文化小说中景物描写的类型

现实主义者描写的风景大都是他们亲眼目睹过的,并且他们会对这些自然景物作客观、细致的描绘,使得作品中的风景充满了质感。沈从文的小说创作虽然有意识的淡化时代背景,但从其文学创作宗旨和结果上看,沈从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只不过他坚持的现实主义是努力感受天地自然的运作规律。因而,在其笔下,大多是对自然状态的现实的民间生活的书写。在《边城》中,沈从文对茶峒山城及其码头、沿河的吊脚楼、方头渡船、白塔、碧溪的竹簧等都作了细致的描绘,精心勾勒出一幅湘风俗画面,表现出一种未受现代文明浸染的边城整体风貌。

浪漫主义者在小说中对景物的描写注重的是一种格调,有浓重的的主观色彩和抒情性。自然万物皆可与人对话、交流。就像郁达夫在《沉沦》中写的“他看看四边,觉得周围的草木,都在那里对他微笑。看看苍空,觉得悠悠无穷的大自然微微的在那里点头。”自然景物可抚慰心灵感伤的人,可感知人的愉悦情绪,而人也能细致入微地体会着自然景物的常与变。浪漫主义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还特别注意景物随人物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即便是同一景物,在人物的不同情绪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他们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意自然万物的有形之体,而在意自然万物的无形之灵。”

无论是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对自然景物的书写都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纯粹描摹。小说中色彩斑斓的自然画卷背后蕴含着作家对大自然和人的命运的沉思。风景是一种象征。萧红在小说中对东北自然风景的描绘体现了她对生活和生命的独特领悟。我们在《生死场》中看到的“坟场、屠宰场、旷野、狂风、暴雪、野狗、蚊虫……”这些粗犷、恶劣的自然景物,不仅是当时的东北人民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的自然环境,它们也象征了那时的社会环境。通过这些残酷自然景物的衬托,使读者更能深切感受到当时东北人民乃至全国普通人民生存的悲惨。无怪乎鲁迅在《生死场》的序言中说:“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郁达夫因其诗人的本性,在《迟桂花》中,他满怀深情的赞颂桂花和山中景物,深蕴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文中有言:“桂花开得愈迟愈好,因为开得迟,所以经的日子久。”历久才能弥香。“但愿我们都是迟桂花”是郁达夫对己对人的深切期望!

三、自然景物之于散文化小说的意义

任何一部成功的散文化小说都应该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否则,难以感染读者。出色的景物描写可以营造非同一般的艺术气氛。萧红后期的作品几乎都以荒凉为主题,以凄美为基调。这种感觉的形成与她对景物意象的选择和描写有密切的关系。《呼兰河传》的第四章,萧红反复写到“我家是荒凉的”。满院子的蒿草,一到了夏天就长没我的头顶,夜里一刮起风来就刷刷地响,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不仅如此,院子里的其它东西也都毫无生机。就算飞来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玩闹着,也不让人觉得繁华,反而更显荒凉和寂寞。这种死寂的景物意象与院子里冷清的人气两相映照,使读者更能体会荒凉的气氛。

散文化小说还有一大特点,即是追求意境之美。成功的意境往往能使人物、景物和情感融会贯通,产生虚实相映的效果。沈从文是描写自然景物的高手,读他的作品就会使人感到强烈的意境之美。如《边城》中的自然景物描写用笔很浅很淡,但就是这种自然状态的描写,才会形成翠翠自然的形象。如同山间的日月一样明净,好似清澈的溪水那样柔美,宛若雨后的青竹一般富有生机。翠翠不仅是翠翠,她跟整个自然界是气脉相通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是他们心灵的反映。散文化小说因其“散文化”的特点,不易集中思想,又因其小说文体,要有一定的人物形象,因此,作家在行文前总要精心选择一定的自然景物以符合人物的情思和心境,并把它们融入作品的整体构思之中,来表现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这样,散文化小说中的自然景物不但参与了作品主题的表达,而且还使原本松散的结构有了内在的统一性。在《沉沦》中,郁达夫对烟雨迷蒙的江南天候和封闭的书斋生活的描写,既交代了人物多愁善感、敏感忧郁的渊源,也为他以后眷恋自然作了铺垫。其它的诸如田园风光的安宁,山中梅林的幽静等自然景物也都是为了适应“他”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和孤寂心境而设置,从而使人、物相得益彰,不但弥补了散文化小说常因事件的单纯而容易造成人物性格的干枯,而且增强了小说的意蕴。

参考文献:

[1] 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2] 刘洪涛 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王自立 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4] 单元。走进萧红世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迟子建散文 篇四

关键词 迟桂花;形象;意蕴;自然人性

在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迟桂花》是一篇如珠玉般圆润的作品,“代表了郁达夫后期小说的最高艺术成就”。在作品中,“迟桂花”形象贯穿作品始终。那充溢于山野间的桂花的馥郁香气,那如桂花一样健康、质朴的翁莲、翁则生、翁母,以及作者“荡胸生层云”的隐逸追求,他们一起构成迟桂花的形象意蕴,令人回味悠长。

在现代文学的诸多作家中,郁达夫是一个艺术禀赋很高的人。感觉极其纤敏细腻,情感极其直率外露,而又带有极强抒情品质。诸多异质,其中一个体现就是郁达夫是写景高手,他的诸多散文篇子就是很好的明证。在阅读郁达夫的散文时,我们常常折服于他感觉的细腻、敏锐,“细、清、真”是文学史对其散文的既定评价。“他天资就独具慧眼,他不光能写出大自然的光与影,色与形,……主要是能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心态,融入大自然那草木、鸟兽、河流、田畴、月光、日影之中,达到大统一、大和谐,一切景语皆人语。”这个特点在《迟桂花》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随着“郁先生”的身影,我们来到了杩州城外的“翁家山”。作者全方位地将暮晴天下的翁家山,西下夕阳的翁家山,屋前屋后的翁家山,月光下的翁家山,以及翁家山的清晓,翁家山的早晨,这样一幅完整而又富于变化的翁家山全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在翁家山的优美环境里,那种种声、光、色、味的神韵中蕴含了多么无穷的魅力!青葱的山,如云的树、绿玻璃似的翠竹、白茫茫的透明雾障、夹杂在其中的秋虫的鸣唱……作者将他那特有的情绪波动和缠绵的感叹,以及唬觉、视觉、听觉和心里感觉融于写景之中,给景物染上一层强烈的主观色彩,形成种种物我融合的画面,使翁家山的自然环境显示出一种更深邃的意境。而在这深邃的意境中,不可或缺的是迟桂花。迟桂花馥郁的馨香漫山遍野、沁人心脾。可以说,在翁家山,迟桂花是主人。至此我们似乎明白了,作者呕心沥血所精心营造的翁家山,原来都是为迟桂花的出场作铺垫的。作者似信笔写来,实是悉心构制,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迟桂花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篇,给美丽的翁家山环境增添了一层独特的风韵。作者让桂花的香气飘荡在灵秀的山水间。这样的环境,俨然一个世外桃源,清新、平和。

美的环境造就美的人。“我”来到了翁家,扑面而来的是纯朴、祥和、单纯、热情,宛如五云山清澈见底的绿水,涓涓流来,只让你感到温暖和纯真。无论故旧还是新知,大家胸无芥蒂,完全出自本性的真诚,感同身受地为他人设计,呈现出一种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当年翁则生和“我”分手时,“恋爱失败,学业中辍,浑身重病,对于此生,已没有了野心和希望的人。”然而,回到这样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竟奇迹般地养好了病,隐居山村,不受功名的诱惑,平静地干起教师的职业,又要成家了,一切都是那样的尽如人意。他,“短小娟秀,皮色白净”,“一脸柔和的笑容,沉静而又清澈的声气”。还有翁母,“柔美的笑容,也是和她的女儿、儿子的笑容一色一样的”。

尤其是莲,这却与水光山色融于一体的“自然人”。她在长期的山居中养成纯洁、质直、天真的人格。天性开朗、乐观,喜忧悲欢之情,完全出自本真自然。在五云山之行中,作者着重叙写了“我”对莲的情感演变过程。这是在“我”的心理和灵魂深处完成的,完全是一种道德上、心理上的自我完善过程(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过程)。而且,每一次都不是顺升,而是在情感的逆轨中,得以升华,落到最原始最美好的自然天性里。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这情感之所以能在循环中得以升华,主要取决于一个纯洁的参照物,那就是在“我”面前站立的纯洁女性莲,是在她的审视和观照中,完成了“我”的情感循环过程,达到了情感美的境界。她身上所具有的纯真朴素的人性,简直达到了“一个永久的小孩子的天性”。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当作品中“我”的感情逐渐激动起来,鼓足勇气说出了“我……我在这儿想你!”的话时,任何人都可以明白其中的含意。然而,短短的一个回答:“是在想我的将来如何的和他们同住么?”理解上的偏颇和差异,恰恰表现了一种天真、纯洁、自然的人性。莲的纯洁和天真令人动容。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圣洁的洗礼。在自然、艺术与人性美的合力下,莲使“我”不仅懂得如何爱人,而且能够被人爱,懂得了真正谦恩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去爱他人。

与此同时,莲如同山上的树、花一样具有蓬勃、顽强的生命力。她虽遭人生重创,经过父死、家衰及夫亡的人生惨剧,但这一切并没给她身体及心理留下阴影,她不懂感伤、愤激,也不会绝望,而是选择了最为简捷、可行的生存方式安置自己,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中帮人、自娱,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丰富自己。

至此,我们似乎懂得了:文中多次提到迟桂花,由闻其香、状其形到绘其色,再道其意,原来是在以花喻人并道出其精神――“因为开得迟,所以经得日子久”。总之,这里没有偏执、极端的心绪、情感,有的是生命的自然与顽强,有的是人际关系的宽容、和平,恬淡心境所需要的理想人性、人情。是的,莲就是一株傲立山野的迟桂花,“我”与莲的兄妹之情及则生与“我”的友谊,则生迟到的爱都包蕴在迟桂花的意蕴中。迟桂花的意象,已成为人格、友谊、真诚、纯洁的永久象征。不但人的贪鄙的欲望因之被化解和消除,也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

总之, “迟桂花”不是现代都市中败下阵来的知识分子形象,而是在自然淳朴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她的生命力是昂扬蓬勃的,虽不具有意志刚毅的崇高美,但却圆润晶莹,呈现着自然人性的优美。

在《迟桂花》馥郁怡人的馨香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其中的儒道文化韵味。

由于身处文化转型的特殊历史时代,郁达夫和他的同时代其他人一样,一方面接受欧风美雨的洗礼,另一方面又浸染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道文化,这是支配他一生行为乃至矛盾重重的内在文化根据。郁达夫在志得意满时,“达则兼济天下”,积极组建创造社;南下革命策源地广州参加革命工作;加入“左联”;积极参加抗战工作等,无不显示出其积极入世的一面。当他失意或者经受人生苦难与挫折时,道家文化的那一面就显示出来,他纵酒佯狂,放浪形骸,乃至愤世嫉俗,纵情山水田园,寻求隐逸生活的乐趣。这种传统文化心态在《迟桂花》中就有很好的表现。

《迟桂花》写于1932年10月,这期间他因病休养于杭州,在这人间天堂过游山玩水的日子。三十多年的坎坷人生与命途多舛使他只有从避世隐逸中方能找到一方乐土;尘世的龌龊与喧嚣只 有从参禅悟道中寻求到内心的纯净与静寂。此刻,他也真正领悟到只有经过风吹雨打,久经霜露的花朵才芳香隽永。而他与王映霞的迟到之爱正体现了这一人生哲理。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作者将小说命名为《迟桂花》的真正用意。

在作品中,“我”刚到翁家山沉醉在美景中时,“――我不知在那空亭里立了多少时候,突然从脚下树丛深处,却幽幽的有晚钟声传过来了,东嗡,东嗡的,这钟声实在是来得缓慢而凄清……”宗教的意味随着这钟声漫溢开来。而后,月光下的翁家山有“一种空山秋夜沉默的感觉,处处在高压着人,使人肃然起一种畏敬之思”,接着“我”“心里就有点寒棘辣的怕了起来”。这种心境的出现,实在是作家潜意识中出世与人世矛盾心态的绝妙反映。但随着事的推展,归隐的心态又流露了出来。“我”留连翁家客厅《归去来辞》屏条的细节描写,正是作家渴慕归隐心态的折射反映。当“我”山中一窑酣睡被窗外的鸟声吵醒时,他们母子三人已做了个把钟头的事情了。对“这一种日出而作,曰入而息的山中居民的生活秩序,又使我对他们感到无穷的敬意。”企羡田园的隐逸心态溢于言表。再看看破红尘的则生满口的厌世之语,归隐翁家山,“百事都看得很穿”,称“我”为“云游皂僧道。”

同样的,“女主人公天真健全的美的人格,纯洁无邪的美的爱情,与清新自由的美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和谐的诗的意境”,“充分地传达了‘人性返归自然’心灵净化的主旨”。《迟桂花》写人及人性,让我们感到的是道家式的对生命欲望的净化与升华。莲似乎是庄子笔下的“神人”、“至人”、“真人”,也像曹植笔下纯洁而美丽的洛神,更像西方神话中的“圣母”。面对这样一个“神人”,面对“那颗纯洁的心,那颗同高山上深雪似的心”,“我的心地开朗了,欲情也净化了”。此时的莲,脸上也奇迹般发出“圣洁的光耀来”。至此,莲在我眼中已成为“圣母”的化身。当“我”郑重地写下“郁翁兄妹放生之竹”时,这种男女之爱最终升华为兄妹之情。

迟子建散文 篇五

关键词:宽带短波;信道建模;Watterson模型

中图分类号:TN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824(2014)03-0048-05

0引言

短波是指频率为330 MHz的无线电波。利用短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称为短波通信。短波通信具有较强的抗毁性、设备小、造价低廉和组网灵活等优点。因此比较适合用于处于移动状态的物体,比如车、船和飞机等。另外,因为短波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器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所以,一旦发生战争或自然灾害,其他通信网络会受到破坏,卫星也有可能受到攻击,此时短波通信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经典模型为国际电信联盟(CCIR)推荐的Watterson短波信道模型。然而其有效带宽不超过12 kHz,只适合传输速率比较低的数据通信。

1宽带短波信道模型

1.1信道模型及其2种衍生模型

1.1.1Watterson模型

Watterson模型[1]是短波信道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模型,它是由Watterson等人在1969年提出的高斯散射模型,其由增益抽头延迟线、多路随机噪声产生器、抽头调制器和信号相加器等组成,如图1所示。

Watterson模型为一个窄带短波模型,其建模思想基于以下3个基本假设:

1) 抽头增益函数Gi(t)为复高斯过程,其服从瑞丽分布,相位服从均匀分布;

2) 在统计上,抽头增益函数Gi(t)是相互独立的;

3) 多普勒频扩功率谱服从高斯分布。每个抽头增益函数Gi(t)由2个复高斯函数相加,其功率谱也服从高斯分布。

Watterson模型虽被CCIR广泛推荐使用,但其自身的一些局限性限制了模型在宽带信道模型的应用,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Watterson模型是一个静态窄带模型,其有效带宽小于等于12 kHz,只满足10 min内的短波信道实测数据;

2) Watterson窄带模型中未对延迟功率谱进行建模,其多普勒频移也不能随时间延迟的变化而变化。

3) 多普勒频扩的高斯功率谱形状并不适用于所有高频电离层传播模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指数形状优于高斯形状。

Watterson模型是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广泛使用的经典模型,但由于其有效带宽不超过12 kHz,所以不能用其直接用于宽带短波的研究中,目前已拥有2种Watterson模型的改进模型,这2种模型属于宽带短波模型。

1.1.2改进模型:后接高斯随机延迟

Watterson后接高斯随机延迟模型[2]为Lacaze于1998年提出。文献[2]假设每条传输路径上的传输时延均满足高斯分布。其信道模型图如图2所示。

1.1.3Watterson改进模型:后接群延迟特性滤波器

Milson提出在Watterson模型的后端加上一个线性特性的群延迟滤波器来模拟信道的群延迟特性,获得宽带短波信道模型,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加群延迟滤波器的Watterson改进模型但这种方法存在根本性的不足,其认为宽带信道内的频率分量是相关的,但实际情况是相隔几赫兹的频率分量将经历独立衰落。

1.2电离层物理模型

电离层物理模型是V.E.Gherm等人于200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基于电离层物理参数的宽带短波信道模型,并以该模型的基本理论和结构建立了软件信道模拟器。因此在信号带宽、可用工作频率、接收发射路径以及电离层特性的状态下可以生成各种可能传播路径上的多普勒扩展和时延扩展。并且还可以输出宽带短波信道的随机时间序列。

迟子建散文 篇六

1986年的时候,正是我狂热地爱着文学、被文学所迷惑的时代。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读到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北极村的童话》,从此开始喜欢上了迟子建的作品。 1989年我在《文艺争鸣》杂志当编辑,去鲁迅文学院组稿时,认识了迟子建、莫言、余华、刘震云等作家。迟子建喜欢穿裙子,喜欢用围巾来调节色彩。她长长直直的头发披在肩上,加上北方女孩子高挑的个子,很是引人注意。

说起迟子建的创作生涯,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年。她可称是“年轻的老作家”。她年少成名,笔耕不辍,不仅小说创作方面成就突出,而且散文写作也自成一家。她的浪漫诗意抒情里,有着严峻的社会内容和丰富的美学意味。迟子建的文字总是带着诗性和强烈的个人气息,形成了一种优雅的文学话语。

记得2008年的冬天,我与北京大学的几位学者去黑龙江大学讲学。一天晚上,组织者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家很纯正的俄罗斯餐厅宴请,我给迟子建打了电话,问她是否方便来一起坐坐?她爽快地答应了。

当我和北大的几位朋友来时,迟子建已经在等我了。

我们有好多年没见过面。当相见的那一刻,我还是有些心酸,迟子建似乎也有与我同样的感觉。因为这些年,我们的生活都发生过一些变化。我们相互说着这些年各自的一些事,还说起我们共同熟悉的朋友们的事。我问她生活得好吗?她说她的生活是命中注定有这样的结果。她说:“如果我也有一个儿子该多好。DN(我儿子)已长成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样了吧?”我告诉她DN喜欢她的小说,还常常想念迟子建阿姨。

就在那天俄罗斯餐厅分手后,迟子建给我发来一条很长的短信:“见到你非常高兴。孩子那么优秀,是你的骄傲……”回来后,又翻看我的老照片,那是1989年5月在北京八里庄南里鲁迅文学院,当年迟子建正在那里读书。有两张照片是迟子建与DN小朋友在玩耍,她笑得那么童真。照片上的DN坐在她的书桌上,肆无忌惮地在她的稿纸上乱写乱画着。

了解迟子建的人都知道,幸福与痛苦始终同时伴随着她。她的丈夫因车祸离她而去,对一个女人来说,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了。但是,时常总会有一些人问及她的生活、爱情、幸福及痛苦的问题,她却从来不回避。我看到过迟子建曾这样回答一位记者,很让我感动:“我是在健康的家庭环境长大的,从小感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虽然我的婚姻来得晚,结束得又早,但留在记忆中的,是可以永久回味的爱与美。这个对我来说,是心中一团永远也不会熄灭的火。其实每个家庭都不会是满目的灿烂,也不会是彻头彻尾的昏暗,婚姻如同一盆花,是需要主人精心侍弄和呵护的。婚姻的本质是世俗的,热爱世俗生活的人,容易获得满足,婚姻可能相对就稳定一些。而我热爱世俗生活。”迟子建说,每年爱人的祭日时,她都会独自静静地待在屋里,默默地想他。就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茅盾文学奖时,她说了这样的话:“……我要感激一个远去的人——我的爱人,感激他离世后在我的梦境中仍然送来亲切的嘱托,使我获得别样的温暖。”

【迟子建散文】相关范文

迟子建散文【优秀10篇】02-26

经典美文摘抄及赏析【10篇】01-01

成人高考的复习资料(优秀4篇)01-01

2023年十大世界实力最强国家排名一览01-01

2023年北京最新购房政策(优秀3篇)01-01

2023年新年祝福贺词【优秀7篇】01-01

2023年“青年大学习第31期”具体答案01-01

阿兹夫定片的功效和副作用是什么(通用01-01

著名残疾人尼克·胡哲的励志人生故事01-01

2022年民主生活会范文(通用9篇)01-01

最新范文

学习工作简历优秀3篇11-05

请愿书(3篇)11-05

学法指导【精选3篇】11-05

天窗阅读答案最新6篇11-05

后进生转化案例(优秀9篇)11-05

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最新10篇】11-05

会计记账实例精选7篇11-05

网站开发优秀6篇11-05

句子练习精选5篇11-05

推敲的故事阅读答案5篇11-05

81 42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