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作文体裁>书信作文

初二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一课主要是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初二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一

关于火烧圆明园,传统历史教科书过多的强调了英法联军的罪恶与清皇室的昏聩,对于中国百姓的毛病则多有掩盖,因为“人民至上”!其实有怎样的政府就有怎样的百姓,有怎样的百姓也就有怎样的政府,二者“本是同根生”。流行一时的由刘晓庆主演的电影《火烧圆明园》是有不少地方无法求实的。比如联军的血洗北京,中国百姓尸积如山,我遍寻资料,无处可得。再比如冯婉贞谢庄抗击英军一事,在电影中用作证明人民英勇的事迹而大加渲染,其实冯婉贞一人或者可寻,谢庄则查无此村。

但另有部分文章片面强调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不是,片面强调中国政府拘囚虐杀对方谈判代表,好象英法联军还真是师出有名。下面是英国公使额尔金等为焚毁圆明园发表的言论:“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至于此举之足以使中国及其皇帝产生极大的震动,余尚有理由:圆明园乃是清帝所最宠爱的行宫,是他燕居之所,如焚毁足以稍戢其骄佚。今宫中宝物既已荡然无寸,大军所到,非在掳掠,乃在初肆罪恶者能警惕耳。” “若对中国所不顾国际公法的残酷行为,不予以久远的印象,英国国民必为之不满 。。。。圆明园宫殿为重要之地,人所共知。毁之所以予中国政府以打击,造成惨局者为此辈,而非其国民。故此举可谓最严创中国政府,即就人道而言,亦不能厚非也。” “圆明园乃吾军被掳之所,焚掠是园,正所以报复清政府者,与其人民无关也。一者此园为被掳者手足悬梁,三日不食,受困之所;二者因此园若不焚毁,则不能留较永久之痕迹,吾人则无以消恨也。” “焚掠圆明园以报清政府,人民可免赔款。”对于这些话,我们也得睁着眼睛“听”,我们要让事实说话。

英法联军强迫主持和议的恭亲王签定《北京和约》, 于咸丰八年原定以外,续增英九条,赔偿英一千二百万两,割让九龙之半;续增法十条,赔偿法六百万两,总计共达一千八百万两,象征性地扣除毁园损失二十万两,丝毫看不出来减轻了中国人民的损失,因此,所谓“人民可免赔款”纯粹是谎言。 又按《东华录》,巴夏礼等十余人是被拘禁在城里刑部衙门里,并未被拘禁在圆明园,所以英司令官致函英政府的信中的托词“此园为被掳者手足悬梁,三日不食,受困之所” 纯粹是谎言。

《清朝野史大观》说,英法所以焚圆明园者,起由龚自珍长子龚半伦导引。但从史料里可以看出联军事先并未有焚掠圆明园的计划,因此,龚导引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一说基本上可以否定。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二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①

雨果

这封书信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震撼读者心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注意体味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

先生:

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①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②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①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②。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①。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三

课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案例设计者:楚丽霞学科学段: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体会文章中铺陈和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语言。3、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接受真是人类文明成果、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熏陶。教学重点: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接受真是人类文明成果、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熏陶。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中铺陈和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语言。教学准备:学生预习生字词,了解英法联军侵华历史资料,查阅有关雨果的资料,阅读雨果的相关作品。准备多媒体设备和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应用一、导入新课用课题直接导入简要回顾历史板书课题多媒体展示二、作者简介雨果简介:对学生掌握的内容作适当补充引导介绍作者和他的作品(学生汇报预习作业)展示重要内容和图片三、通读初知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回答问题默读、跳读,提取信息,回答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 四、具体分析文章第3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雨果铺陈语言的表达效果,体会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之情  归纳总结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进行概括归纳 板书  ppt展示    引导学生具体找出表现圆明园瑰丽神奇的句子朗读,品味,感受 分析:与国赞美圆明园的根本原因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教师点拨。归纳五、过渡:由赞美圆明园到谴责英法联军现实和想象的对比思考、分析展示六、具体分析课文第5-10自然段: 朗读5-10自然段文字,感受雨果对圆明园遭受劫掠的愤怒之情 总结、板书找出一些体现作者愤怒之情的句子进行分析,强调繁育手法的运用板书分析“文明”和“野蛮”两个关键词语的丰富涵义思考、讨论板书七、评价雨果,了解雨果:强调其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提出问题归纳总结思考、回答问题ppt展示八、辅助阅读   九、小结文章总结文章深化认识聆听、感受、理解 十、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记录作业 教后记

【初二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相关范文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04-15

初二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07-23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0-06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01-12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02-11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03-29

写给女儿励志而又温暖的一封信(精选901-01

大学生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精选701-01

妈妈写给二十岁儿子的一封信(优秀8篇)01-01

写给孩子鼓励与期望的一封信优秀5篇01-01

最新范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600字【优秀8篇】08-31

给母亲的一封信精选5篇08-30

写给云的一封信【6篇】08-30

写给初中女儿的一封信鼓励与期望范文08-30

写给老公的一封信优秀4篇08-29

最新端午节给客户群发的信息 端午节08-29

给初恋的一封情书 给初恋的一封信催08-29

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9篇08-28

给朋友的一封信作文(精彩8篇)08-28

给父亲的一封信600字范文(优秀9篇)08-28

29 56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