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课稿课件

评课稿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那么什么样的评课稿才是好的呢?写作文为同学们带来了评课稿优秀8篇,希望能够在作文写作上帮助到同学们。

评课稿 篇一

这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她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震撼着我;听了这四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下头,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过去的复习导入、直接导入等新课导入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资料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这四节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如,何教师《搭配中的学问》这节课中,教师依据本课的资料和要求,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巧妙地创设情境:课前--握手游戏,引导学生按必须的顺序一个一个地去握,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资料。课中搭配衣服、搭配早餐,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测教师的穿法,帮教师搭配上装和下装。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创设世博中心台湾馆中国馆的路线的选择等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直观的、蕴含数学资料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要研究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时,必须要关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到达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实践提示我们,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诱惑或新奇的问题情境。精心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来感受数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潜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感到自我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异常强烈。所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习潜能,是促成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转化的必要前提。

二、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如,《分苹果》一课,郭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10的'组成时,让学生动手分苹果,把10个苹果分成几和几,从而探究10的加减法。教师充分为学生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验10的各种分法,以及10的加减法。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融洽。

又如,何教师《搭配中的学问》也是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个学习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搭配衣服的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以两件上装和两件下装的学具为载体,经过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有几种不一样的搭配方法,再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摆一摆,最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我的想法,从而得出上装和下装有4种不一样的搭配方法。在引导搭配的表示方法时,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在纸上用数字、字母、文字等形式来表示,并用连线的方法连接起来。这些都是学生经过亲身经历来体验和感悟的。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不仅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经历了实物操作(摆一摆)到图形符号(即用数字、字母、文字等连一连)的过程,将数学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并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并且能充分地感悟:只要做到有顺序地搭配就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搭配找出来。

三、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能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23 堂练习还能为教师供给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

在四节课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练习,巩固知识,构成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在练习的设计上,教师们都表现出以下几点:

首先,练习具有必须的针对性。如,《生活中的比》,为了帮忙学生理解什么是比时,教师设计以下练习:下头哪些题目能够用比来表示?如果能,就写下这个比,并求出比值,求出来的比值表示什么意思?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能够帮忙学生总结规律。

第二,练习设计具趣味味性。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四位教师都精心设计了具趣味味性、贴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搭配早餐,《分苹果》一课中的对口令、过河、打地鼠、爬台阶摘苹果等形式的练习。设计这样的游戏类练习,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作业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欢乐。

第三,练习设计具有探索性、层次性。如,路线的选择这一道练习题:世博中心至台湾馆有2条路,台湾馆至中国馆有3条路,根据此情景,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如果在世博中心至台湾馆再修一条路,台湾馆至中国馆多修2条路,一共有几种不一样的走法?这道练习既能帮忙学生理解搭配的问题,考查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景,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总之,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数学进行有效学习的有力保证,也是课堂数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忙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四节课中,教师们都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如,教师在提问时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多表扬、多鼓励,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如你回答的声音真响亮,要是你以后也能这样就更好了、24 你很有生活经验,这样的题目也难不倒你、你想的方法真简便,从这就看出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等等,这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此外,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也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总之,在四节课中,教师们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让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评课稿 篇二

谢老师执教的《乌塔》是一堂“自主式”展示课,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走上自学之舟,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行讨论解决,并进行写话训练。具体体现在:

一、自学提示,明确目标

上课伊始,谢老师就让学生说出略读课文该怎么学,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再让学生自学提示,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想一想,乌塔这样做好不好?把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这样充分体现了略读课的教学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目的更明确了。

二、自主阅读,自主讨论。

略读课文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在这堂课上谢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从“走近乌塔,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说,当学生说得不完整时,老师稍作点拨。再出示句式“那天,我在 (哪里) 认识了(谁)。通过交谈,我知道了乌塔 的事,深受感动。”这样通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引领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此环节的训练有层次,很落实。接着再放手让学生讨论“乌塔这样做好不好?”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阅读课文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学生的辩论。在学生的思想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小孩子独自出行,不好;一是小孩子独自出行,很好。对于这两种观点,教师没有急于做出结论,而是让说“不好的”的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不好的原因。说“好的”也请学生到课文中找能证明你自己观点的理由。这样直接把学生导向重点段第7小节。并抓重点句“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来证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是好的。这样给孩子们创设一种充分展示自己看法的情境,学生们畅所欲言,课堂氛围自主、自由、宽松。当然学生所发表的见解也并非孤立地随意地说,而是密切联系课文,探究课文的过程,不仅深入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扎实训练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形式新颖活泼,探讨有实效。

在教学中,谢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见解,都予以鼓励赞扬,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又有利于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勇于发表独立见解的习惯。

三、读写结合,升华主题。

在激烈的相互讨论中,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得到提升,思想认识得到提高,情感受到感染。同时,在多方的交流后,老师巧妙地引出,我们该向乌塔学习什么?并放手让学生上台板书,---自立、勇敢、有主见、乐观、有想法……于是,乌塔这个人物的形象更丰满了!此时,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作了总结:乌塔独立自主等方面的品格值得大家学习,但是并不是鼓励大家像乌塔一样独自外出旅游,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最后谢老师不失时机安排了一次小练笔。“我们看看乌塔,想想自己,想想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想想平时爸妈的所作所为,你想到了什么?”通过写话训练,不仅培养了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对自主、自立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这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都是有帮助的。

评课稿 篇三

能上一节好的语文课,是许多教师梦寐以求的夙愿。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是洒脱的!自然的!幽默的!智慧的!诗意的最终是有力的!那么,语文课的力在哪里?我认为,它应当在课堂中师生的情感和智慧中。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关键点。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和文本对话而不能披文入情,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经历一次心里历程、情感洗涤,哪还有什么力而言呢?

但语文课仅有情感,力就够了吗?不是,好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唯有情和智和谐共生,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能得到有效统一,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力。

那么,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和智慧的力呢?下头我试以赵军文教师上苏教版六年级《天游峰的扫路人》的课例来作阐释。

一、导入新课显示教师亲和的力

赵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一段课前谈话,谈话包括两层资料:一层是师生情感沟通,缩短因为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接纳教师,让教师走进学生心里。教师借用这一学生喜爱的人物一下拉近了距离,向零距离心理教学靠拢。另外一层内涵30 是导入新课。优秀的导入或自然、或新颖、或曲折、或意外,但不管形式如何,导入语言必须在资料上与教学资料有必然联系,否则,不是哗众取宠,就是喧宾夺主;不是教师卖弄,就是故意做作。所以,一个好的揭题谈话或新课导入,在资料选择上应当有以下要求:

1、要选择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

2、要能和教学资料有机联系;自然相关;

3、要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充分激发学习热情。

二、质疑问难,显示教师启发的力。

如何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问,是心理问题,勇气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教、不唯上、不唯真、唯美的意识,敢于说出自我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感,敢于向书本和教师挑战。从低年级开始每节课留下必须的时间让学生提问题,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善问,是方法问题,是本事问题。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就能提出有水平的问题。

从教学片断之中我们能看出学生提问本事也不是很强,开始的时候,学生问不到点子上,提出的问题也有语病。但教师没有否定学生,而是充分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他的那番调动的语言实在精彩:同学们,如果你提的问题与你的同桌一样,你们都是英雄!因为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你提的问题与同桌不一样,有两种办法你能回答他的问题,证明你比他强,你当当小教师,回答他的问题;如果你无法回答他的问题,请你向他请教,因为他提出了你没有发觉并且又不能解答的问题。一番话将所有的孩子调动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待教师一声开始,整个课堂已经沸腾起来。可想而知,之后学生的问题真是精彩纷呈,几乎个个出采,上台写上自我问题及大名的学生达十人之多。从学生问扫天游峰的人是年轻人,还是老头?逐步引导到问天游峰景那么美,作者为什么不写美景,而写天游峰的扫路人呢?从问扫路人身上有什么伟大的事逐步打磨到扫路人身上有什么高尚的品质?这些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的耐心,教师的启发,教师的循循善诱。最终,应对那满黑板的问题,赵教师不温不火,不疾不徐地让学生选一个最重要的'金点子,这其实是让学生学会梳理问题,学会真正地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抓住最关键的问题带动讨论其他问题,期望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触发灵感,解决其他的问题。

我想,在提倡研究性学习的今日,我们经常呼唤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可是学生真的懂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吗?真的会吗?我觉得赵教师就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真正懂得了研究与学习的关系,这节课也的确当之无愧是研究性学习的典范。

三、朗读体悟,显示教师指导的力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语感本事。朱作仁先生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出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当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朗读就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

当前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读起来了,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但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朗读教学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朗读教学时,教师有读无导,学生有读无效,有走入死读书、读书死、读死书怪圈的倾向。出现这样的状况,从理论上讲,存在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误导。多读确实有利于语言的积累、感悟和理解,但多读绝不是一遍又一遍不加思考地读,也绝不是排斥教师应有的引导、指导和讲解的读。宋代学者朱熹提出的熟读精思贴合阅读规律。读而不思则罔,有些深奥的课文,如果离开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精讲,不要说读一百遍,就是读一万遍也搞不懂。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成了谬误,我们要把握朗读教学中读的度,要有辨证的思维,而不是盲目地读、读、读。朗读教学出现效果不明显的状况,从实践层面上讲,原因主要是教师自身朗读水平不高,缺乏朗读指导的方法,所以只能在一个层面上读,不能让学生读出滋味,读出情味,读出韵味来。

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还是举赵教师这课为例:第一步,让学生理解爬天游峰是很累的,而老人却不觉得累,让学生找出有关的词句。第二步,学生找到了九百多级,飘飘悠悠等词语后,体会天游峰的险峻,老人的简便自在,并读出意思。第三步读中感悟,体会老人对天游峰的爱,对扫路工作的热爱。第四步师生相互品读、赛读,先由学生朗读师生评议,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品赏,体会出师生读得好在哪儿,哪儿需要改善,从读的情感和技巧两方面品析,在品析中感悟,在品赏中提高。

从以上课例能够得出:朗读教学要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教给方法。要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

四、随机点评显示师生智慧的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十分重要,往小里说,它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活动,往大的说,它有时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可是当前课堂教师点评语言现状实在不容乐观,有的死板生硬,有的信口胡扯,有的不着边际,有的照搬标准答案,有的是板着脸训人,有的是廉价的表扬,所有这些均不能体现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照和平等对话。

评课稿 篇四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块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课。它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到“面在体上,面由体生”的思想。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比较等初步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几个平面图形的最表面的特征,使学生能准确分辨并说出每个平面图形的名称,它的难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老师在设计上“感知——操作——巩固——应用”为主线,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数学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营造了“互动 、主动、灵动”的数学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关注认知基础、轻松驾驭课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基(需)求。要以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材料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习。本堂课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带了什么形状的玩具?”“这些玩具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这是复习,同时又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更是为后续教学服务的。

二、 突出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的教学归根结底是数学数(素)养的培养。虽然本堂课的参与者还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老师在课中却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表现在(1)如何将面描到纸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出现了“印”、“描线”、“描点”、“折”、“量”等多种方法;(2)在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后,提问:“上面的图形与下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此处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归纳”。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讲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使学生的认识由“口头上升为”思想”上的认识。

三、 有效设计问题,感受数学魅力。

本堂课无论是课中的习题还是巩固练习,都能紧扣教学内容、符合低段学生心理需求,同时又将触角伸向周边的学科,实现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有机整合。如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以后。周老师出示的各类安全标志,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含义再讲:图形的名称等。这是学科整合的良好体现。又如课尾的:“抓小偷”环节,符合学生心理的需求,又紧扣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认识、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和体验,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本堂课值得探讨的方面有:(1)在学生画出了各类不同的图形后,教师对作品作了展示,此时可否让学生将作品分分类,这样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又能渗透分类的思想,进一步突破“长方形、正方体(形)”异同点比较的这一难点。(2)教师的语言技巧。如评价的有效性、提问指向的明确性等。在课中老师曾提问:“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学生的回答各异:如正的、方的、方方正正的……此时,教师的评价如果能够有所侧重,有意识地将比较本质的词句再说一说,可能会更助于学生认识图形,以及学习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描述的意识。又如课的结尾处,要求学生涂一涂时,教师的要求是“选一个涂一涂”而学生的操作中是“选一

类涂一涂”,这需要更准确的语言引导。

评课稿 篇五

今天,两次聆听了师傅王老师的语文课《白鹭》,一次是我们六(4)班,一次是他们六(3)班。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上出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也给了不同的感受。让我这个徒弟获益匪浅,从中学习到了许多,也引起我的一些感想。下面就说说王老师的这节示范课给我的感受:

1、注重课内外的结合与延伸。

王老师在课前为学生寻找并介绍了一句罗丹的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引导学生明白美在于我们学生要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去发现美。进而出示了两首古诗《绝句》、《鹭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古诗中的美,让学生在初步观察之后,讲述出其中的美,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美并不十分困难。进而王老师告诉学生其实在我们的课文中也有许多美的地方,这样就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扫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事实上,王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这样,让学生从课文中发现美,认识美。可以说,这个理念是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的。

2、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王老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对课文文本的研读,抓住语言文字材料,通过让学生读、思、议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美,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例如在研读“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这两段文字时,就引导学生抓住“适宜”两个字,通过找词语、读句子、说体会来让学生领略一种和谐的美、适度的美。

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王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于学生的回答,王老师能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回答得好教师给予肯定,对于学生回答过程中不太明确或不合理的教师也能给予正确的导向与引导。例如“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句话的理解,教师就引导得非常好。”

3、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还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在这堂课上可以窥见王老师平时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多么执着与重视。例如在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让学生在书本上划划,随手写上一些读书后的感想和体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想听课的老师都会有此感受。

就这堂课而言,我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1、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歌?”“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对于诗和歌的理解其实已经比较到位了。对于诗可以结合诗的结构来理解,而歌我想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因为白鹭是那么的美,让人看了忍不住对它赞美。而歌是赞美方式的一种。这里的歌可以是赞美的意思。课堂中让人觉得有些混淆不清了。

2、对这样一篇充满诗意的课文,其中的美自不可言,教师还得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文章语言文字的美。就本课而言,读好读美课文的训练还应加强。

评课稿 篇六

听了郑老师的作文指导课《童年趣事》, 深深地体会到:习作指导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从“内容”入手,打开学生思路,而不是大讲写法,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如果一上来就用范文开路容易束缚学生,作文开始宜“放”,有人对自由表达用了个形象的比喻,叫做“你放手,他就飞”,教师只有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学生才可能“飞”起来

同学们在七嘴八舌的“说”中,使“材料—语言—思维”呈动态积累,使思路清晰、外化活跃,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促进了写的酝酿,作文不是平淡的干巴巴的诉说,而是学生特定情景下内心的真实写照,有所闻就会有所思,有所思就会有所情,有所情就会有所文,借助作文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凸显喜怒哀乐,应是我们作文教学追求的高级形态。

通过所说材料,学生弄清楚了所谓趣事,一是充满快乐的开心事,二是天真幼稚的傻事。所选的事情有的可以反映童心之趣,有的可写行为之趣,也可以写语言之趣。或者性格之趣。让学生明白要紧扣“趣”字选材,把人物当时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写出来,这样就能写生动,写具体。这样适时的降低了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趣事可写。即使是学困生,虽然语句有的不通顺,但事情却真实有趣,确实是童心的表白,童情的宣泄与流露。听着学生异彩纷呈的构思,天真有趣的傻事,把在场的师生逗得捧腹大笑,我想这样写出的作文,老师批改起来也是一种享受吧。

另外我还有一点自己不成熟的建议:

一直以来范文该不该出示,在写之前出示好还是写完之后出示好,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我自己认为:范文的出现,对于一些学困生和中等生,起个引领作用,他们在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之际会根据教师出示的范文,打开思路,明确怎样安排详略,怎样扣题写。但是对于一部分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而言,完全没必要。如果一上来就用范文开路,容易束缚学生思维。

我就想:如果我们每次作文课都能这样以情唤情,打开心扉,畅所欲言,我们的作文课将永远阳光灿烂,充满欢笑!

评课稿 篇七

潘老师《圆的面积》一课,善于引导学生知识迁移,本节课我认为的亮点是:

一、数学思想的渗透。

一开始潘老师从引导学生思考“圆的面积跟什么有关?”,让学生答出跟“直径、周长、半径”有关,然后直入课题问“求圆的面积是求圆的哪部分?怎样求圆的面积?通过什么来计算?”。又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把圆转化成已学的平面图形,及时板书“化曲为直”帮助学生建立解决求圆的面积问题架构。这一点就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

二、课堂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六年级学生特点,潘老师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在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的推导想法,师生共同倾听判断学生的汇报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看看他们的推导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使学生们经历实验操作、总结验证的学习过程。这样有序的学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深刻的,学到的知识是活的,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板书设计科学,突出重点,课件演示过程也科学实效,特别是演示圆切

割成效三角形时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转化,增强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一点个人看法,时间分配上我认为在学生动手教学环节花的时间多,由于要剪、贴,大多数小组还没能完全操作完毕,可以在布置预习是让学生自行操作,课堂展演一下可以节省时间。第二是巩固练习设计方面相对单一,三道题的条件都是半径,可以有变化,或直径、或周长,让题目灵活度加大,也显得有层次感,这是一点不成熟的见解。

在此我们感谢张老师的辛勤付出,为大家提供这么好的优秀评课稿,此评课稿仅供参考。

评课稿 篇八

一、成功的导入语

陈顺甜教师借用钓鱼这一学生喜爱的话题一下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向零距离心理教学靠拢。这一同学们熟悉的活动,不仅仅和教学资料有机联系;并且把文章的线索很好的串联起来,而同学们都熟悉活动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充分激发学习热情,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资料。

二、抓住了关键字词,探究美

陈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始终抓住一些关键的字词,经过反复品读、比较、回味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如:探讨皇帝的性格特点时先让学生圈出皇帝对新装十分满意的动作的词-----转、扭。让学生在表演讨论的。过程中理解了皇帝的愚蠢、自欺欺人。此时王教师提出,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在用词上下功夫,不能总是用那几个词,由于是实例点拨,生动形象,学生易于理解和理解。

三、朗读体悟,显示教师指导的力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朱作仁先生说: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出的一种直觉。而朗读就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读而不思则罔,陈教师要求学生读思结合,首先理解皇帝的荒唐、愚蠢,然后从关键的词语,如: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点都总是读出重音,读出情味,读出韵味来。最终,还请全班同学反复朗读,从读的情感和技巧两方面品析,在品析中感悟,在品赏中提高。朗读教学要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教给方法。要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仅需要能出口成章,还应具备说笑嬉骂皆成妙语的功夫。教师在课堂之上点评妙语连珠,看似信手捻来,但都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

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美

陈教师十分善于挖掘课文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点,进行语言7 实践,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会运用的活的语言,临近结束,还请来了皇帝、骗子、小孩,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尽可畅所欲言。《皇帝的新装》续写更是把学生的想象力推到了高潮。

【评课稿】相关范文

评课稿(10篇)01-08

评课稿最新6篇01-25

评课稿优秀9篇01-14

优秀评课稿【优秀7篇】01-15

评课稿优秀7篇01-08

评课稿范文两篇 评课的【3篇】05-21

评课稿优秀5篇07-16

评课稿【优秀3篇】09-01

有关评课稿范文优秀10篇10-04

评课稿【优秀3篇】12-14

最新范文

优秀评课稿【优秀9篇】05-13

小学体育说课稿【最新7篇】05-12

数学评课稿(精选7篇)05-12

小学四年级《观潮》的说课稿(优秀7篇)05-12

小学语文优秀课件:《葡萄沟》(通用3篇)05-12

数学圆的面积课件【通用4篇】05-11

高中语文说课稿《雷雨》 (菁选(5篇)05-11

寓言狐假虎威课件优秀6篇05-11

语文课前演讲课件【优秀3篇】05-11

中长跑说课稿优秀10篇05-11

61 28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