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小学教案>四年级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最新7篇)

发布时间:

星星从不嫉妒太阳的灿烂辉煌,它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发光。写作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最新7篇),希望同学们阅读之后能够文思泉涌。

角的度量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使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运用量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测量的情况,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每个角相应的度数。

课前准备:量角器、课件

课前活动:打炮游戏

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游戏。

思考:要准确击中目标,什么最重要?(角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课件出示一个角。看大屏幕,这是一个(角)。

(1)、仔细观察,角怎么样了?(从中变小,然后在变大。)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两边叉开的角度有关系)

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关于角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研究角,好吗?

2、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直角、钝角、锐角4个角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量角器

这就是我们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请同学们独立仔细观察,看看一量角器上有什么?我们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观察完后,把你观察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汇报交流。找1~2名同学介绍

(3)、了解量角器的构造,揭示名称。

课件出示:1度角的由来。

请看大屏幕,最初的量角器是由18个小角组成的半圆图形,这个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也是这18个小角共同的顶点,后来人们为了更精确的量出每个角的大小,又把半圆里的每一个小角平均分成了10份,变成了10小小角,整个半圆就被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看上去怎么样啊?密密麻麻的,突出显示,这样的一个小角就是1度,显示两个。在后来人们为了使它简洁和美观,又进行改造,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课件出示量角器图)。

(6)、加深认识。拿着量角器和你同桌说说吧,量角器上都有什么?

(二)、量角器量角

1.尝试量角

师小结:在角的大小比较接近时,用量角器量一量才能精确的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演示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2个角的测量方式,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测量时有什么不一样啊?

说明:测量时角的一边,如果和内圈0刻度重合,我们读刻度时就要从内圈数起,如果和外圈0刻度重合,我们就要从外圈0刻度数起。

3、总结方法

同学们真的会量角了吗?

课件出示: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看谁量的又准又快!

(1)、独立测量。

(2)、集体订正

2、坡度练习

课件出示:例1的两个角。

(1)、请你估计一下,这两个角一样吗?

(2)、量一量。请你量一下38页上面的两个角。

结论:角的大小和这两条边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组成的,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的。

设计意图:训练设计的量不在多,而在精。重复、机械的量角活动是不可取的。所以在这一环节设计中,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注意误差知识的介绍)学生通过活动可以加深对量角方法的理解,提高量角的技能,提升学习的认识。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补充课题:角的度量)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找学生说。

课下延伸:这是一副三角板,请课后量出每块三角板的每个角的读数,然后加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认识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2.学生经历量角器形成的过程,在一步一步的操作中让学生自主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3.通过判断、比较、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会读量角器的两圈刻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角、10小角、18等份和180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器。

课前活动:

游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媒体出示一个角,演示角变大、变小。

2.明确角的大小的含义。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角的知识。

二、探索量角工具。

1.猜一猜: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呢?

2.验证:(教师出示材料)

(1)出示一个活动角,用它能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指定一学生上台演示。

(2)出示一些大小一样的小角,用它们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3.小组活动:运用这些大小一样的小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4.交流反馈:

重点:

(1)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

(2)小角比的优点。

5.导出量角工具:18个小角拼成的半圆工具。

6.初步量角:

(1)试一试:解决用18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时注意的问题。

(2)练一练:用这个半圆工具再量几个角,引出细分,变成180等份。

三、认识量角器。

1.优化量角工具。

(1) 认识1的角。

师:为了更加精确的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一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这样,就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每个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

(2)认识几度的角。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 出示5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2) 出示12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内圈刻度。

(3)出示反方向55的角,这个角又是几度呢?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外圈刻度。

3.出示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四、用量角器量角。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想想做做4)。

重点:

(1)怎样正确读出一个角的度数。

(2)学生体会应该怎样正确摆量角器。

2.示范量角(突出量角要点)。

3.学生独立量角(想想做做1)。

4.拓展练习: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想想做做3)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角的度量教案 篇三

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过程与方法:

1、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2、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第2课时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案 篇四

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备课时间:任课教师: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度到抽象。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重难点

1、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2、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时教案

课题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课型新授执教人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

内容课本38、39页

教材

分析

本课时分三个小层次,第一个层次通过实验,直观描述什么是射线和直线,第二个层次,让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三个层次,利用射线的概念给角下定义,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角的度量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明白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透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潜力,让初步建立1°角、30°角、60°角、120°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透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

(1)透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构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构成过程。

(2)透过先估后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灵活、正确地测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并感知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会正确读出所量角的度数。

三、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牙签。

四、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并明确了角的概念,明白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知识,并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

五、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并明白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且有部分学生已经明白了量角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几乎没有体验。

六、教学过程:

课前一分钟:

师:同学们,喜欢玩儿游戏吗?我们一齐来玩儿一个打蚊子的游戏。(链接到导入-大炮游戏)一次角度大了,二次角度小了,三次击中目标。

师:游戏中我调整了大炮的什么,最后击中了目标?

(设计意图:本情境设计既能围绕知识关键点、重点展开,却又点到为止,彰显了情境设计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不仅仅明确了精确角度的重要,更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和急切学习的心理状态。)

(一)复习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称

1.提问:(1)怎样的图形叫做角?白板上画1个角。(2)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白板上书写:边、顶点、边。并演示延长。

(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角的两边都是射线,能够向一端无限延伸,教师用直线笔延长演示,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无限延伸的含义。)

2.白板上画几个角。

(1)让学生把这些角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队。

角1角2角3

(2)教师继续追问:“你明白角3比角1大多少吗?”

3.揭示课题

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这两个角的大小,问题就能够解决了。你们想不想明白它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在让学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称之后,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明白角3比角1大多少吗?”抛给学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揭示课题后,教师顺势提出,要明白“角3比角1大多少,能够使用什么方法?”

(1)目测:用以个固定大小的角去比和量。白板演示。(链接到导入-置景导新)

(2)用量角器。板书“量角的大小,用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

(1)白板工具栏中选取出量角器。学生观察白板上的或者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

(2)让部分学生尝试说一说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称。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链接到概念-量角器),补充并小结归纳:

量角器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上标一个数。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外圆刻度(顺时针方向)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内圆刻度(逆时针方向)也是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5)自学看书本的知识。

(6)学生汇报,教师边用多媒体演示边说明,并板书: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o”来表示。把半圆形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的角,记作1°。那里的“度”同温度的“度”不同,温度是“摄氏度”,也不同于用电的多少“度”,用电的“度”是“千瓦/时”。这两个地方的“度”是我们的习惯用语。

(7)、建立1度的观念。利用白板上的量角器画出1度。(画角要留意)

(8)认识几度。学生在白板量角器上找出20度、30度、60度、120度、135度、150度。并请一学生在白板上指出。

(设计意图:在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量角器,明白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并认识。在让学生认识1度的角时,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这样将学生自主探索和多媒体演示补充有机结合,有效帮忙学生进一步建立1度角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2、量角。

(1)(窗口播放器)课件上出示书本上的∠1,提问:你能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吗?该怎样办呢?

让学生尝试度量书本37页的∠1,并标上度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以下几种错误类型的同学,但不急于纠正。

①错误类型一: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有重合。②错误类型二:零刻度线与角的边没对齐。③错误类型三:内外圈读数反了。

(2)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度量角的具体步骤。

(3)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方法和步骤。让刚才巡视中注意发现有错误的同学先汇报,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说说怎样才能避免以上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

(4)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学生的量角的步骤:课件展示。

(5)教师一边演示量角,一边让学生对着课本上的∠1,跟老师一齐用量角器度量。

(6)课件展示歌谣:中心对顶点,0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齐读)

(7)学生自主度量37页的∠2,同时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8)教师再次点一下量角的方法和量角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角的大小决定因素。

(1)白板上画两个角(一个用小量角器画,一个用超多角器画):请学生说一说两个角有什么不同。估计一下,谁大谁小。

师:我们一齐来验证一下,请看到书本P38页例1。用量角器在书上具体量一量,并标出度数。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学生汇报哪个角大?”相信透过度量,绝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两个一样大。教师此时要指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并提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学生很容易说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链接到测量-想一想)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设计意图:角的大小决定因素的教学,由猜测到验证,再到结论的得出,加深了学生对角的大小的认识,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把角的两边是射线能够无限延长这一知识点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系统。)

4、摆角。(每人带给两根牙签)

(1)在自己的量角器上用牙签摆角:一人板演,在实物展台上摆相应角。

①摆一个1度的角。指名演示,同桌说说怎样摆的?

②摆一个直角。

③摆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同桌互评。

④教师在白板上运用量角器画角,注意与直角构成比较。

(2)在桌面上摆一个50度左右的角。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摆1度的角、90度的角,帮忙学生建立特殊角的表象,再摆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有利于学生正确决定所摆的角的度数是读内圈,还是外圈,从而解决量角时读数的难点。最后让学生脱离量角器,在桌子上摆角,培养学生对角度大小的初步估量。)

5.检测环节(白板出示)

(1)回应课前引入“角3比角1大多少”这一问题。透过让学生度量,计算出角3比角1大的度数。(漫游回到)(B、C组做)

(2)你能估出下面的角哪些角小于90°?哪些角大于90°?(画角在白板上)(B、C组做)

(3)书本38页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两个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然后把这些角描在练习本上,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各是多少度?(A组做)

(教师进行小结的时候,注意提醒学生以后量角的时候,能够先心里把所要度量的角与三角形的角比一比,估计一下多少度,再进行度量。)

七、全课总结

这天学习了什么资料?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度量》教案 篇六

设计说明

1.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角的度量”属于“图形与几何”中测量的一部分内容,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角的空间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用到专业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测量角的大小需要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而且还要把量角与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关注动手操作,以亲身体验的策略展开教学。

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和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用多种方法尝试测量角的大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培养估计角的大小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三角尺、用硬纸板剪成的角、一张圆形纸

教学过程

⊙抛出问题,引入新课

1.观图质疑,引发思考。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角,请大家看一看生活中小朋友们玩滑梯的现象。(出示教材24页滑梯情境图)

提问:你能用“角”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

(学生观察后反馈:第三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大,第一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小)

2.引入新课:角有大有小,怎样度量角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角的度量的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一)]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进而很自然地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尝试探究,建构知识

1.自主探究,比较测量方法,引发思考。

(1)讨论:如何度量三个角的大小呢?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研究、实践后进行汇报)

预设

小组1:我们想用直尺度量角的大小,发现无法测量。

小组2:我们是用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的,发现只能测量出角的一部分,还余下一部分无法测量。

小组3:我们是用课前做好的与∠1一样大的角去度量∠2,结果∠2是∠1的2倍多一些,∠3是∠1的3倍多一些,也不够准确。

(2)质疑:看来大家的测量结果都不够准确,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更准确呢?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如果用来度量的角再小一点就能更准确了)

(3)总结:要想准确知道角的大小,必须有一个标准的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度量角的单位。

(1)说明:在数学王国中,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课件出示圆中的5份、10份)你知道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吗?(5° 10°)

(3)请大家找一找,看看你能不能找到直角、平角和周角。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找角,观察后发现: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度量角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引出度量角的大小要有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深入实践,感受方法

1.估一估。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度量角的单位是1°,现在请大家估一估三个滑梯中的角分别是多少度。

(学生尝试估计三个角的度数)

2.折一折,剪一剪。

组织学生利用教材附页中的图1剪出不同度数的角,感知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明确度量角的单位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角的大小,通过估一估、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为进一步学习量角、画角做好铺垫和准备。

角的度量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构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好处。

3.透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明白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学情与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明白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必须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潜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张练习纸,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工具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度量的需求

1.教师出示活动角,引导学生演示将角变大、变小。

师:你们还记得这位老朋友吗?

生:活动角。

师:谁能将这个角变大或变小。(生按老师的要求变大或变小。)

师:看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要求学生透过观察决定它们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

生:∠1大。

师:眼力不错,老师不光想明白哪个角大,还想明白具体大出的部分。有办法解决吗?

生:用活动角量一量。

3、用活动角量角。

师:那就用你的活动角比一比。(学生各自操作)谁到黑板上来比一比。

师:注意观察,他是怎样比的。用活动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突出顶点重合、边重合)

生:活动角的顶点要和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要和量的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固定好,照这样再量另一个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

生:比的时候要注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

[设计意图:本环节激活了旧知——复习角的大小的含义,唤醒学生对角的大小的度量的高度关注,为用单位角量角的大小做好铺垫;复习用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时注意“点对点,边对边",这实际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雏形,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二、初探角的度量方法,了解量角工具产生的历程。

1.用同样大的小角(10°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度量角的需求。

(1)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两个角的大小

师:老师还想明白∠1比∠2大了多少个这样的小角,你能利用这些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出∠1出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操作)。

(2)小组合作,度量两角的大小。(教师深入小组指导,一个小组上黑板上操作。)

(3)交流反馈:度量的方法。

师:我们一齐交流一下好吗。那个角大,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

生:∠1比∠2大了一个这样的小角。

师:你们是怎样度量的?

生:所有小角的顶点都要和被量的角的顶点重合,摆放第一个小角时,一条边要与被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着往上摆。

小结:度量的时候将每个小角的顶点和要量的角的顶点对齐,摆的第一个小角的一边要和要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个往上摆,这样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

(4)感受用小角度量∠1与∠2大小的优点。

师: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的优点是什么?

生:能明白∠1比∠2大了1个小角。

小结: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不仅仅能够量出两个角的大小,而且还能够明白∠1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解决的数学问题更加多了。

师: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去度量一个更大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生:太麻烦了。

师:你能想个办法改善一下,量的时候摆一次就能量出一个较大的角里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吗?

生:把这些小角用胶带纸粘起来。

师:这个办法能够吗?是个会创造的孩子。

2.把单位小角拼成半圆,构造最简单的量角工具。

师:按照你们的创意,我们就把这10个同样大小的小角粘在一齐就会构成这样的量角工具。(课件演示粘成的半圆量角工具)

师:这样的量角工具,这些小角的顶点到哪里去了?

生:到了半圆的中间。

师:数一数,半圆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角?

生:10个。

[设计意图: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让学生悟出用小角测量的可行性与操作要点,为学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较用小角量角的优点与不足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改善工具。根据学生“把小角拼起来”的创意,及时演示拼成的半圆工具,其实这就是一个简易的量角器。凸显了量角器的本质——单位角的集合。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量角的方法就不再教条了。量角就成了“用单位小角测量角的大小”,学生的思考就有了源头,学习就成了有好处的学习,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忆和重复。这种简易量角器的构成是学生探索量角工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后只需要把这种工具加以改良优化就变成了量角器。]

3.用半圆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

师:会用它来量角吗?那我们就用它量几个角好吗?(课件出示:(1)量∠1(40度)、∠2(120度)的角),

生:∠1里有(4)个小角,∠2里有(12)个小角。

师: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生:半圆工具中间的点要和度量的角的顶点对齐,半圆的直边要和角的一边重合,然后数度量的角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师:所有小角的顶点集中到中间的一点,找准它是量角的关键。我们再来量一下这个角吧。

(课件出示:量∠3(22度)的角)

生:∠3里有两个小角多一点,

师:生活中经常需要明白多出来的角究竟有多少个同样大小的小小角,看来我们创造的工具还需要改善,你有办法改善吗?

生: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几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用“简易量角器”测量了三个角的大小。“简易量角器”与“成品量角器”相比具有线条稀便于数、无刻度只能数、无缺省能够数的三个特点,正因为有此三个特点,所以用“简易量角器"学习量角就有了十分大的优势,一是方法容易学会,二是能够突出“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质,三是有效地化解了难点。同时生成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需求。]

三、进一步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成,初步掌握量角方法

1.改善量角工具

(1)细分半圆工具。

师:为了更加精确地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这样,就把这个半圆工具平均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小小角

生:180个。

(2)认识1度的角

师:每个这样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量角的基本单位“度”。(课件演示1度角的大小,帮忙学生建立1度角的空间观念)。读作:1度

(3)认识几度的角。(

师:观察这个量角工具(课件出示10度、45度、120度的角),谁能找准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并能说出具体的方法?

生:10度、45度、120度。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出示22度的角。

师: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你是怎样明白的?

生:22度,量好后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这个角里有2个10度和2个1度的角,就是22度。

(2)出示130度的角。

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你会测量吗?

生:130度。

师:你是怎样明白的?

生:测量好后,10度10度地数出来的。

师:每测量一次角,我们就从始边起10度10度地,1度1度地数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点麻烦。

师:能不能改善一下,让我们一看终边就能很快明白测量的角是多少度。

生:从始边起10、20、30.。.。.。标上数,这样就能很快看出是几度。

师:这个办法好(课件出示内圈刻度线),我们再量一个角体验一下(练习纸上量∠5)

(3)出示反方向50度的角。

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量一量。

生:50度,130度。

师:究竟是多少度,我们一齐来解决一下,这个角的开口方向在那边,从哪儿数起,这个角就应是多少度?

生:50度。

师:看来,量角工具上标一圈数,我们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时很容易混淆。这个缺陷能不能改善改善。

生:从这边起再标一圈数。

师:那我们就来实践实践(课件出示外圈刻度线)量∠6体验体验,好不好使。

4.认识量角器。

(1)课件上认识量角器

师:透过努力我们创造出来的量角工具叫量角器,我们一齐来认识认识。(结合课件边演示边介绍)量角器的各部分可都是有名称的。内圈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圈的数叫外圈刻度;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它们聚在的这一点叫中心点;0所对的刻度线叫做0度刻度线。

(2)认识手中的量角器。

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认一认。

(3)认识量角器教具。

师:谁来把这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感悟出务必加两圈刻度,体会两圈刻度线设计的科学性,至此一个完整的量角器已经构成。引导学生完整认识量角器,为使用量角器准确量角奠定了基础。]

四、用量角器量角,掌握量角的方法要领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130°和45°)。

(1)重点练习读角的度数时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2)体会在量角过程中就应怎样正确摆放量角器。

2.学生尝试量角,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1)学生独立量角。

(2)小组交流量角的方法。

(3)全班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师完成板书(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经历了量角器构成的探究过程,把握了量角器是由180个1度的单位小角的集合的本质特征。从开始探究到创造出量角器,学生经历了多次量角,学生独立量角已水到渠成,将量角和总结量角的方法放给学生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数学活动经验的意识和潜力。]

3.学生独立量角(

(1)量两条边较短的(85°)角。

师:量这个角,有的学生又遇到了问题,谁能帮帮他?

生:先延长两条边后,再量。因为角的大小不会改变。

(2)出现误差后的应对策略:

师:同样大小的角,怎样会量出84°、85°、86°三个不同的结果呢。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

生:出现了“误差)”。

师:看来尽管我们会量角了,但在量的过程中还会有小小的误差。但有些时候务必把误差降到最低最低,我们来看画面。(课件演示“神七”发射成功的情境画面和文字材料(配音读)“角度在火箭在发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有一点点误差。.。.。.。。”)

师:看到那里,你受到哪些启示?

生:量角的时候,要认真,尽量减少“误差"。

[设计意图:学生测量时产生”误差“是很正常的,教师要正确的应对学生的误差。借助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图片及文字表述,让学生体会到尽力降低误差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这一资料是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法一般是按照认识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进行量角练习的顺序组织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简单介绍一下量角的单位“度”,组织认识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名称,然后量角。引导学生总结“点对点、边对边、读刻度”的量角方法和步骤.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超多的技能训练。虽然花时多,但很难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对量角器的本质认识不到位。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但由于量角的基本单位一度的角太小,在量角器上难以完整反映,量角器上一度的分割线去掉了大部分,只在圆周上留下一些刻度。因此学生很难理解“量角器就是单位小角的集合”。

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透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造。教师由角的大小的比较引出能够用单位角来度量角的大小:由单位小角的使用不便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合并为半圆工具:由这种半圆工具度量不准确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分得更细一些;由细分后的半圆工具读数不便引出要加刻度,进而引出两圈刻度。至此,学生在探索和创造中完成了对量角工具的探索,较好地把握了量角器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潜力。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相关范文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5篇10-19

角的度量教案(优秀7篇)02-01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最新01-09

角的度量教案8篇02-13

《角的度量》教案【优秀10篇】03-29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优秀02-16

角的度量教案(最新7篇)01-09

角的度量教案【优秀8篇】04-2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度量05-31

角的度量教案(优秀9篇)06-12

最新范文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5篇】01-20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10篇01-18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01-18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4篇01-18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总汇(最01-15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小螺号教案【优秀501-14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01-14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01-13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5篇01-13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01-12

41 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