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高中教案>高二教案

高二生物上册教案精选7篇

发布时间:

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写作文为同学们精心整理了高二生物上册教案精选7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写作文小编最大的快乐。

高二生物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固定化技术的常用方法

2、理解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过程

3、知道固定化酶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固定化细胞技术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同时领会研究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课题重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2、课题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应用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动手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体会固定化酶的作用。如果你是工程技术人员,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1.1固定化酶技术。即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如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固定化酶是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具体来说,是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1.2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

(1)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2)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

2、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生产高果糖浆

(1)高果糖浆的生产原理

(2)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装入反应柱中。

(3)高果糖浆的生产操作(识图4-5反应柱):

从反应柱上端注入葡萄糖溶液,从下端流出果糖溶液,一个反应柱可连续使用半年。

(4)高果糖浆是果糖含量为42%左右的糖浆。作为蔗糖的替代品,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病,对人的健康有利。

(5)生产高果糖浆需要葡萄糖异构酶;其作用是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这种酶稳定性好,可持续发挥作用。

3、固定化技术的方法(识图4-6固定方法):

细胞中含有一系列酶,在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代谢产生所需要的代谢产物。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

将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有。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际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进行,所以操作比较麻烦。

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

【比较】酶和细胞的固定方法和特点

〖思考1〗对固定酶的作用影响较小的固定方法是什么?吸附法。

〖思考2〗将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发酵过程变为连续的酶反应,应当固定(酶、细胞);若将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应当固定(酶、细胞)。

4、固定细胞的材料:

固定细胞时应当选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材料,如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5、实验设计

5.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1)酵母细胞的活化:1g干酵母+10mL蒸馏水→50mL烧杯→搅拌均匀→放置1h,使之活化。

〖思考3〗活化是指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的过程。

(2)配制CaCl2溶液:0.83gCaCl2+150mL蒸馏水→200mL烧杯→溶解备用。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0.7g海藻酸+10mL水→50mL烧杯→酒精灯微火(或间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之溶化→蒸馏水定容到10mL。

〖思考4〗微火加热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海藻酸南焦糊。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的混合:将溶化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活化酵母细胞液,搅拌后吸入到注射器中。

〖思考5〗为什么要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才能加入酵母细胞?

防止高温杀死酵母细胞。

(5)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状颗粒。5.2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发酵

(6)冲洗:将固定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

(7)发酵:150mL10%葡萄糖+固定化酵母细胞→200mL锤形瓶→密封→25℃发酵24h。

〖思考6〗发酵过程中锥形瓶为什么要密封?

酵母菌的酒精发酵需要缺氧条件。

〖思考7〗锥形瓶中的气泡和酒精是怎样形成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

〖思考8〗在利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无菌操作码?

需要。

5.3发酵操作

6、结果分析与评价

6.1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6.2观察发酵的葡萄糖溶液

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可以看到产生了很多气泡,同时会闻到酒味

补充: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的优缺点:

注意事项

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

4、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Ca2+与Na+充分交换,形成的凝胶珠稳定。检验凝胶珠是否形成,可用下列方法: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成功地制成了凝胶珠,还可以用手将凝胶珠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6.3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高二生物上册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人和动物体主要的激素。

辨析因激素异常引起的病变。

2、能力目标

描述反馈调节机理。

探讨动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感恩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反馈调节机理和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策略

1、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经学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例如让学生说出人和动物体的主要激素及作用,辨析幻灯片上因激素异常引起的病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时,学生分成二小组交流,进行知识的比较与归纳,然后再派代表全班汇报。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本节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相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可体现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如怀特博士的病例分析,寒冷刺激时机体作出的反应分析,与新教材理念相符合。

高二生物教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旨在改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旨在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巨大的空间,促进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根本特征。

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力求实现基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现标准、教科书、教学评价、课堂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

1.通过分解标准和探明学情制定表现性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国家对相关年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水平的期望,但内容标准并不等同于教学目标,因其在教学上不具有操作性。因此,科学分解内容标准是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出建议以及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基石。本节课运用“一对多” 的拆解法分解课程标准。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情,明确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与价值观念。

本教学设计将依据行为主义认知理论与格兰伦的“ABCD表述法”,整合三维课程目标,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获得路径、发展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最终形成可观察、可测量的教学目标。这是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的关键。

2.基于教学目标开展符合逻辑条件的目标导引教学

“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是将课堂教学引向优质高效的关键途径和逻辑条件 。本教学设计将实施“目标导引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统领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过程;基于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学习支架,发展学科思维;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及时调适学习过程,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开展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二、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使用的教材是由吴相钰和刘恩山主编的必修3《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年8月),教学内容属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中的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该节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接种。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规定教学时数为2课时。本学习内容的特点是:

(1)概念多。本课涉及到的免疫物质有:MHC、MHC分子、受体、抗原、抗原-MHC复合体、抗体、(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白细胞介素-2、抗原—抗体结合物等;涉及的免疫细胞有:巨噬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致敏B淋巴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记忆B淋巴细胞等;涉及的免疫过程有:淋巴细胞的起源、淋巴细胞的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等。可见,本学习内容涉及的概念繁多,体系庞杂。

(2)难度大。本学习内容难度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深奥且有诸多未探明事项。免疫知识难度大,目前在学理上对免疫机制还并不完全清楚,这给教和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是涉及了多种知识类型。事实性知识,如淋巴细胞的起源;程序性知识,如建构特异性免疫概念体系的方法;图式知识,如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图解;概念性知识,如抗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策略性知识,如学习免疫知识的知识线索。如此众多类型的知识一齐涌现,是难得一见的。三是知识体系结构复杂。各种免疫概念(过程)、免疫细胞、免疫物质交织在一起,使本学习内容头绪繁多,要将这些知识结构化,难度是比较大的。四是生理过程抽象。不论是细胞识别,还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过程,涉及了微观环境的多种物质变化及多种变化途径,加上课本静态的呈现方式,对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五是学科思想方法丰富。本教学内容涉及了系统分析的思想与方法,模型的思想与方法,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稳态的思想,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是学习本教学内容的灵魂,对学生思维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与前后知识联系复杂。本学习内容与前后知识有着复杂的联系。与必修1中的知识联系主要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糖蛋白的种类与功能)、细胞质(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坏死与凋亡;与必修2中的知识联系主要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必修3的知识联系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功能异常。除免疫功能异常外,其它都是前备性知识。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教材2课时的教学任务分配如下,第1课时教学内容为细胞识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第2课时学习内容为淋巴细胞的起源、免疫接种等其它内容。这种安排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1课时教学内容的。

三、学情分析

依据教材分析、教师经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情展开调查研究。以此明晰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兴趣指向、学习难点、学习期望,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化教学流程的基础。

本次对学情的了解,主要采用访谈法。访谈对象以学习成绩为依据,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前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预习。访谈的几个问题及探明的学情如下:

问题1: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就是消灭病原体,经历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阶段。

②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就是识别病原体,并消灭它们。

③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是先产生淋巴细胞,通过先进行细胞免疫后进行体液免疫消灭病原体。

……

可见,学生认为特异性免疫过程就是消灭病原体的过程。从广义上说,这也不错,但学生无法说出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是先识别后清除,这说明学生不清楚特异性免疫的机制。认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两个阶段,更是错误的认识,或者说,对特异性免疫的途径不清楚。

问题2: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识别病原体的物质是什么?免疫细胞的识别能消灭病原体吗?若病原体有数百万种,则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也有数百万种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都是用MHC来识别病原体的。

②巨噬细胞用MHC识别,T细胞和B细胞有受体和抗体识别。

③识别能消灭病原体。

④识别不能消灭抗原。

⑤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可能有多种,也可能只有一种。

……

可见,学生不能区分MHC与MHC分子,对病原体与抗原的关系也不清楚。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识别机制不清楚,对识别与清除的关系不理解,对不同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不理解。

问题3:细胞免疫涉及了哪些细胞和物质?这些细胞和物质有什么作用?说说细胞免疫的顺序?细胞免疫有什么作用?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主要涉及的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毒性T细胞。

②(主要涉及的物质)MHC、多种蛋白质。

③(主要涉及了)MHC、受体、多种蛋白质。

④巨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多种蛋白质,毒性T细胞能与被感染的细胞结合。

⑤受体能与巨噬细胞结合,多种蛋白质刺激毒性T细胞。

⑥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巨噬细胞与T细胞接触→毒性T细胞分裂产生效应毒性T细胞→效应毒性T细胞与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结合→消灭病原体。

⑦细胞免疫消灭病原体。

……

可见,学生对细胞免疫涉及的物质有了解,对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有大致了解。遗漏抗原-MHC的产生及作用,说明对巨噬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很不清楚;对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也不很清楚;对各种细胞的名称叙述不准的根本原因是不了解这些细胞的作用;对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和特点不清楚。

问题4:体液免疫涉及了哪些细胞?哪些物质?体液免疫有什么作用?说说体液免疫的过程?体液免疫能消灭任何病原体吗?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主要涉及的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

②(主要涉及的物质)MHC、抗体、白细胞介素-2。

③体液免疫能消灭病原体。

④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巨噬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B细胞→B细胞分裂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抗体消灭病原体。

⑤(体液免疫)能消灭任何病原体。

……

可见,学生对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有大致了解。但对B细胞获得抗原信息的过程、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的条件、效应B细胞的作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都不很清楚,对体液免疫的功能和特点不很清楚,不了解记忆细胞的作用。

问题5:特异性免疫的“特异”体现在哪些方面?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联系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什么关系?

学生的代表性回答主要有:

①特异性免疫的“特异”体现在它们能消灭了特殊的病原体。

②特异性免疫能消灭抗原不能消灭的病原体。

③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一起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④先细胞免疫,再体液免疫。

⑤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同时进行。

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巨噬细胞参与。

⑦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都有辅助性T细胞参与。

……

可见,学生对这些问题只有大致的模糊的了解,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从学生的回答看,他们不能说清楚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和特点不清。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说明,关键是对识别与清除的机制不理解,更谈不上找出学习特异性免疫的线索。

问题6:你还希望老师能提供哪些学习帮助?

①帮我们找一些有关免疫的学习资料,看不太懂课本。

②重点讲解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最好有动画让我们看看。

③知识很多很乱,教我们整理方法。

④怎么记住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⑤概念很多,帮我们整理一下,能否做个概念图帮我们总结。

⑥很多细胞的名字和作用都记不住,有什么方法。

……

可见,学生还是有兴趣学习这节课的内容的。他们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学习资源,拓展课堂学习空间。多采用媒体等教学手段,让他们能身临其境地直观地学习。希望老师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大的和小的学习线索,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结构。

四、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可对内容标准“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进行如图1的分解。

根据以上分解,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表述如下:

1.通过比较,用专业术语概述特异性免疫对象,说出病原体与抗原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细胞模型,用专业术语说出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效应细胞与记忆细胞的名称与作用,并区别MHC、MHC分子、抗原-MHC复合体、受体、抗体、抗原等物质及它们的功能。

3.通过观看动画、模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用比较规范的学科语言准确概述以巨噬细胞为核心的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以T细胞为核心的细胞免疫过程,以B细胞为核心的体液免疫过程。

4.通过比较与讨论,准确说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意义。

5.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建构特异性免疫的知识体系,认同特异性免疫知识体系的构建线索,体验合作、分享、尊重、互惠的学习意义。

五、重点和难点分析

依据学情调查结果以及特异性免疫概念体系结构看,特异性免疫过程处于核心地位,也最为抽象难懂。以特异性免疫过程为基点,向下看,免疫物质和免疫细胞是学习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知识基础;向上看,只有理解了特异性免疫过程,才能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意义。鉴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各类免疫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对象和特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

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特异性免疫知识体系的建构。

六、教法与学法

1.动机激发。学习心态的积极维持是保持学生课堂关注度的关键。本课时,将通过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动画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水平加工,激发内部动机,维持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问题链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化,形成符合学科逻辑的知识体系,促成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3.模型方法。模型有提供观念和印象的作用。通过模型的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为学生深刻理解识别与清除的过程及特点提供支持,发展学科思维;并让学生体会模型方法是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合作学习。本课时内容概念众多、体系复杂、抽象难理解,借助同学间的智慧,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合作学习的评价反馈三个方面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系统分析的方法。按照“识别—清除—稳态维持”的逻辑实施教学,实质是引领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开展学习。即先对特异性免疫进行解构,找出知识要素,然后再进行建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

6.板书结构化。通过板书结构化,使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课堂教学的设计程序、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板书中达到艺术性和科学性上的高度统一,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并在教学中起导向和过渡的作用。

七、教学手段

1.媒体。媒体是本课时的主要教学手段。制作交互式动画,呈现细胞模型和过程模型,促进学生的理解。用实物展示仪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使之成为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这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作用。

2.板书。板书是本课时的重要教学手段。板书起到媒体展示、教师讲解的总结、归纳、提炼的作用,对呈现并保持清晰的学习线索,促进知识体系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3.学案。学案是本课时的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是为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提供图式信息和问题导引,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支架,对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八、教学过程

1.设计流程。

如图2(见下页)

2.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一:我们今天要学什么?(新课导入)

媒体:情境1——病原体侵入内环境画面(图片,只有内环境、病原体)

学生:观看情境1。

教师:病原体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后进入了人体的内环境,人体若不能及时将它们清除,人体的内环境的稳态将被破坏而发生疾病。人体是如何清除这些侵入内环境中的病原体呢?

学生:靠免疫系统。

教师:你知道主要有哪些免疫细胞吗?

学生:白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

媒体:在情境中呈现巨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

教师:这些细胞都能清除病原体,但清除之前要完成什么过程?

学生:识别。

板书:如图3。

媒体: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线索,如图4。

设计意图:基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导入,意在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线索——如何识别与清除?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再通过板书和媒体呈现,达到学习目标的强调与巩固的作用,引导学生以学习目标统领自己的学习,并据此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二:巨噬细胞如何识别?如何清除?

媒体:情境2——巨噬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动画,巨噬细胞、自身细胞、无抗原的病原体、有抗原的病原体,将巨噬细胞与另三种细胞的识别与清除过程做成动画,并配以音乐和轻松诙谐的解说)。

学生:观看情境2。

教师:指令学生阅读课本中有关MHC分子标志的简介。阅读提导:

①MHC分子的名称

②化学本质

③位置

④作用

学生:阅读课本。

师生互动:师生就上述4个问题进行交流,检测自主阅读的成果。

教师:巨噬细胞是如何识别病原体的?

学生:依靠自己的MHC识别对方的MHC。

教师:MHC还是MHC分子?对方都有MHC分子吗?

学生:观看屏幕(巨噬细胞识别与清除)模型,自己的MHC分子,对方不一定有MHC分子。

教师:MHC是基因,MHC分子是糖蛋白,有些病原体没有MHC分子。MHC与MHC分子有区别。

板书:如图5。

教师:巨噬细胞识别病原体后,靠什么清除病原体?都清除了吗?

学生:溶酶体中的酶,有些清除不了。

教师:清除不了的,巨噬细胞有没有处理?产生了什么?这有什么意义?

师生互动:围绕上述问题师生展示互动,明确呈示了抗原的概念,呈现了抗原-MHC复合体,明确巨噬细胞把它呈现在细胞膜上的意义。

板书:如图6。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将静态的复杂的识别与清除过程,直观又略带搞笑地呈现出来,意在引起兴趣,抛出问题,解决学习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本,能带着问题阅读,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师生互动以及板书的结构化和强化,落实教学目标2。

教学环节三:T细胞如何识别?如何清除?

媒体:情境3——T细胞的识别(动画,展示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MHC复合体的过程,并配以音乐和轻松诙谐的解说)。

教师:两种T细胞依靠什么识别?识别什么?

学生:受体,抗原-MHC复合体。

教师:这种识别有什么特点?体现在哪里?

学生:有特异性,一种T细胞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受体与抗原-MHC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教师:这样人体内应该有许多种T细胞。

板书:如图7。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呈现出两种T细胞的识别过程,为学生提供T细胞识别的观念和印象。在此基础,通过教师的设问,驱动学生深度思考:谁来识别?识别对象?识别特点?并通过师生互动以及板书的结构化和强化,从而解决教学重点,落实教学目标2。

媒体:情境4——细胞免疫(动画并配有解说,分步展示细胞免疫过程)。

教师:T细胞依靠什么清除?清除了什么?不能清除什么?

学生:依靠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清除了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不能清除细胞外的病原体。

板书:如图8。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将细胞免疫过程分步呈现,通过过程的解构为学生提供T细胞识别的观念和印象。通过教师的设问,驱动学生深度思考:谁来清除?清除对象?清除特点?并通过师生互动以及板书的结构化和强化,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实教学目标3。

学案:[合作学习一] 构建细胞免疫的概念图。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小纸片(红色的小纸片上印有细胞免疫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细胞,白色小纸上印有连接两个细胞的关连词)发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学生4-6人一组,在学案上用小纸片合作构建细胞免疫的概念图。

教师:不断巡视、参与各小组的学习,并收集一些学习小组制作的概念图用摄像头拍下来,作为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生生互评,得出正确的模型。

教师:为什么把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免疫?

师生互动:免疫的是细胞,被免疫的也是细胞。媒体呈现细胞免疫的概念。

教师: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有抗原-MHC复合体的巨噬细胞的去向,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识别的抗原-MHC复合体是否相同等问题。

设计意图:动画直观易懂,但极易流于肤浅,学生是否真正懂了呢?动画是对细胞免疫过程的解构,学生是否从整体上掌握了细胞免疫的过程呢?要探明学生的掌握情况,无疑合作学习和模型建构不失为好方法。通过学生的集体智慧相互启发,在动手做模型、相互评价模型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细胞免疫的过程,掌握细胞免疫的概念。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深水平加工,还能引导学生在不断地重组和反思中,完善细胞免疫的知识结构,突破教学难点,落实教学目标3和5。

教学环节四:B细胞如何识别?如何清除?

媒体:情境5——体液免疫(动画并配以解说,分步展示体液免疫的过程)。

教师:B细胞依靠什么识别?识别什么?

学生:受体,抗原。

教师:B细胞依靠什么清除?清除什么?

学生:抗体,抗原,但需要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刺激致敏的B细胞,B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教师:B细胞不能清除什么?

板书:细胞内的病原体。

板书:如图9。

教师:抗原和抗体结合后,病原体有没有最终被清除?怎么办?

学生:巨噬细胞再次吞噬、消化。

媒体:呈现体液免疫的概念图。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概念图。

教师:为什么把这种免疫方式叫体液免疫呢?

学生:抗体在体液中,抗原也是体液中的。

媒体:呈现体液免疫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将体液免疫的过程逐步展示出来,这是解构的过程。通过师生互动,检测学生的对动画的理解情况,并通过板书把学习结果得以强化,帮助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概念图需要学生将直观的细胞模型转换为更为抽象的过程(文字)模型,进一步起到巩固、提炼、结构化的作用。最终形成正确的体液免疫的概念,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落实了教学目标3和5。

教学环节五:你学会了吗?(总结与拓展)

媒体:情境1——病原体侵入内环境画面(图片,有内环境、各种免疫细胞、病原体有位于体液中的也有组织细胞中的)

教师: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讨论人体可通过哪些途径消灭这些病原体。

学案:[合作学习二] 呈现情境1的图片,并呈现所有可能的途径

① 巨噬细胞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将病原体彻底分解。

② 巨噬细胞识别、处理病原体,将抗原-MHC复合体呈递在细胞表面。

③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

④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使之失去活性。学生按要求4-6人一组开展合作学习,讨论各种可能性。

师生互动: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互评。以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的各种免疫途径为中心,厘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关系,说明免疫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的各种免疫反应机制。

教师:还有什么问题呢?

学生:学生可能提出各种问题,如,记忆细胞有何作用?人体能否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能免疫?若人体能对所有病原体都能免疫,人为何会得病?等。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师答或生答。

媒体:呈现课外学习资源:免疫学信息网、37℃医学网、生物谷网:医学免疫学、绿谷生物网。

设计意图:学习一个复杂的系统,解构是种好方法,可集中力量各个突破,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使知识处于“点”状,知识间的联系尚未建立,这不利于知识的存储和运用。设计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复杂的系统进行建构,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一节课的内容学完了,也有必要对学情进行检测。因此,再次回到新课导入的情境1,提出问题后,再通过合作学习,在模拟的情境中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为了使讨论更充分更长久,选择了学案作为学习的载体。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进一步问学生是否还有问题的目的,是想暴露学生更多的问题,也是想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免疫观和稳态观:免疫不是万能的,珍爱生命,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习惯是健康的基础。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较好评价本节课所有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向学生推介课外学习资源,一方面是想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一种理念:学习是无止境的,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更好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见设计流程(图2)。

2.终结性评价:课后的自我整理,反馈练习(略)。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一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减数_的概念;能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模拟出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提高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减数_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模拟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丝_各时期的特点并播放有丝_多媒体课件,教师总结出有丝_重要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_的结果是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一样。

Ppt展示三口之家的图片,图示有性生殖的过程。设疑: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由学生尝试把图中受精卵、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情况标出。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生物体是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必须减少一半,即通过减数_而非有丝_。

(二)动画演示,共同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减数_的相关信息(以精子的生成为例)。

问题:减数_的概念,场所和结果;产生精子的原始细胞即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之后继续设疑:精原细胞在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是怎样减少一半的?又是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根据有丝_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猜想。

教师肯定学生的猜想,动画演示精子形成的全过程。

设疑:减数_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

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学生观察分析减数次_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了解染色体数量和DNA含量变化情况。

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提问:减数次_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点拔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特点。

3、动画演示:减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后期同源体分离。

提问:减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学生总结归纳表述。

4、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教师点拔:一个精原细胞_只能发生其中的一种形成二种类型的精子,多个精原细胞_,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产生的精子具有多样性

5、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

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分析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

提问:次级精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_?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学生预测减数第二次_。

6、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

提问: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征与精原细胞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精子寿命很短?精子还能再_吗?

总结:精子形成需要经过变形,丢弃大量细胞质,仅保留了细胞核和极少量细胞质,所以精子寿命短,精子不再_,因此减数_无细胞周期。

7、再完整播放一遍减数_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减数_过程:提问:减数两次_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三)动手体验,形成概念

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模拟减数_全过程,加深对减数_过程的理解。

之后提问:什么是减数_?学生分析进行减数_的生物、细胞、时期、过程、结果,从而总结出减数_的概念。

(四)小结作业,课外延伸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课下请学生归纳形成配子的细胞_(减数_)的过程与特点。

高二生物优秀教案 篇五

一、三维目标

1、能说出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2、能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3、能阐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能概述DNA分子复制的时间、场所、过程、特点和意义

5、通过构建概念图,有利于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能力。

6、通过课堂的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7、认同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8、通过师生互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能规范和准确描述专业术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复制的条件和特点

2、教学难点: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相关计算

半保留复制应用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课时:1课时

高二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 篇六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5、使学生了解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

二、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在教学中介绍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讲述了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以及无土栽培的基础知识。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教材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础上讲述了:

(1)什么是矿质元素

将植物烘干后充分燃烧,植物体中的C、H、O、N元素会以二氧化碳、水分、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等气体形式散失,而矿质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矿质元素元素也叫做灰分元素,它们主要是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虽在燃烧过程中散失,不存在于灰分中,但是氮与其它矿质元素一样,也是植物从土壤中以无机盐的形式吸收来的,因此,也将氮归于矿质元素一类。

(2)什么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目前,科学家确定的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N、P、S、K、Ca、Mg等6种属于大量元素,Fe、Mn、B、Zn、Cu、Mo、Cl等7种属于微量元素。

(3)简要地讲述了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

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充这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2、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教材主要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器官、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矿质元素的存在形式、矿质元素被植物吸收的形式、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几个方面介绍了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其中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过程教材概括为两步:首先矿质元素离子通过交换吸附到根细胞表面;然后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教材特别强调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与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密切关系。

3、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的运输

教材简要讲述了矿质元素进入根毛以后如何最终进入导管和矿质元素如何被利用的知识。教材还通过列举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强调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与根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即植物运输水分和运输矿质元素是一个同一过程;而植物吸收水和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不是同一过程,因此蒸腾作用能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也能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的道理,但不能促进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教材还提到了植物体除了根以外、叶片等部位也能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及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意义。

(2)矿质元素离子的利用

教材介绍了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与其能否被重复利用之间的关系。

4、教材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概括地讲述了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并且简要讲述了无土栽培这一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优点。此外,本节还在“课外生物科技活动”栏目,鼓励学生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植物。

高二生物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过浏览网站资料来了解当前人们在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开激烈的讨论。了解抗生素的史话以及作用机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人们健康。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学难点】

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日常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和危害。

学生:分组探讨、交流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素用法的认识。每位学生提出自己对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个讨论。

教师:展示电视广告中一些关于抗生素药物的一些内容,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某同学患感冒后,打点滴。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还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认为多了好得快。以此实例,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学生分组探究学习结束后,进行交流。解答以下问题并展示:

1。抗生素史话

(1)青霉素的分子式

学生通过看课本,熟练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的具体写法。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学生看课本讨论)

a。细菌的结构

b。作用机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他们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学生讨论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2)对教材中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

3。对如何保健,少用药。或不用药展开讨论。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生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随堂练习】

1。在日常生活中,对抗生素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感染就用青霉素

B。把剂量加大,好得快

C。根据情况和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

D。使用抗生素及时比使用其他的非抗生素的效果好

2。利用发酵工程,可以是产生抗生素的量大大提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工程中,都是用的生物的无氧呼吸。

B。抗生素是蛋白质。

C。抗生素能对付所有的病原体。

D。不同的抗生素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3。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是

A。分解蛋白质,为细胞的繁殖提供营养。

B。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素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

C。是为了保证细胞的活性

D。为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提供营养物质。

【布置作业】做学案上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抗生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药物、,合理利用抗生素可以达到治病救人的良好效果。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做法不一样。有些人主张多用多好,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人,观点各异。通过一节课的讨轮和探究,学生对抗生素的使用有了一个合理的认识。

【高二生物上册教案】相关范文

高二生物教案设计【最新4篇】02-11

高二生物教案范文优秀4篇02-02

高二生物教学设计【优秀3篇】03-11

高二生物教案设计【精选4篇】02-14

高二生物教案【优秀9篇】01-20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一教案(优秀7篇)03-17

高二生物教案(最新5篇)03-25

高二生物教案【优秀4篇】02-23

高二生物教案优秀3篇03-17

高二生物教案【优秀8篇】03-15

最新范文

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最新3篇01-25

语文 -伶官传序优秀4篇01-24

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范例(优秀3篇)01-24

高二物理教学教案优秀8篇01-23

高二语文教案(优秀5篇)01-21

高二生物教案【优秀9篇】01-20

高二数学教案优秀7篇01-20

高二语文教案(优秀4篇)01-18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6篇】01-18

高二化学教案优秀5篇01-16

54 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