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小学教案>二年级教案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内容是写作文为您带来的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8篇】,希望能够在作文写作上帮助到同学们。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结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以及它与乘、除法意义的联系。

2. 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你们平时都喜欢逛文具店吗?你都喜欢买些什么?每个多少钱?

学生交流。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在文具店里,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 板书课题《文具店》

(从学生喜欢的购物引入,贴近学生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

1. 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图意,(学生自主观察)把你获得的数学信息跟大家交流一下。

(1)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钱。

(2)我还知道老牛买了3枝笔。

(3)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

师:老牛和大灰狼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愿意帮助它们说一说吗?

(老牛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大灰狼也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

2.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帮助老牛跟大灰狼来解决买文具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1)师:谁能完整地把问题叙述清楚?

(2)出示问题,提问生读。

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老牛买了3枝笔用了多少钱?

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钱,大灰狼花的是小兔的4倍,大灰狼花了多少钱?

师:要想解决老牛买了3枝笔的。价钱,咱们需要知道哪个条件?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自己能解决吗?

(能!)

3. 独立探究

师: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算式和摆图形表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

师: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4. 集体交流方法

师:谁能帮老牛解决这个问题,老牛它一共花了多少钱?

(1)方法1:直接列算式,每枝笔2元,老牛买了3枝笔,就花了3个2元,列式为3×2=6(元)

(2)方法2:用图画表示,每支笔2元我用2个○表示,老牛买了3枝,就画了3个2,一共6个,也就是6元,可以列算式:2×3=6(元)

建议用乘法少用加法。

(3)方法3:摆圆片,也摆了3个2,方法和画图差不多。

师:很高兴能听到同学们这么多想法,我为你们感到自豪,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5. 课件出示算式,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6. 解决问题2:大灰狼花了多少钱。

师:要解决大灰狼花了多少钱,咱们可不可以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来解决呢?可以怎样摆?谁能试试?

用圆片摆,1个圆片代表1元,小兔花了2元,第一行怎么摆?(2个)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第二行可以怎样摆?4个2个,列式为:4×2=8(元)

师:我有个问题,第二行为什么要2个2个的摆?

生:因为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它是和小兔比的,小兔花了2元,就2个2个的摆。

师:你明白了吗?

师:这个同学讲的很好,很善于动脑筋。如果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5倍,该怎么用圆片表示呢?(5个2)

那么6倍就用6个2表示……,13倍就用13个2表示,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几倍就用几个2表示。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同意)如果大灰狼花的钱是老牛的4倍,那用画圆圈的方法该怎么画?为什么?

生:画4个6,因为大灰狼花的钱数是老牛的4倍,老牛花了6元,所以要画4个6。

7. 小结: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今后在做题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8. 再看情境图,自由提问。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会儿就替老牛和大灰狼解决了问题,它们肯定很感激你们。想想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大灰狼、小兔、老牛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2:大灰狼比老牛多花几元钱?

生3:我花的钱是老牛的5倍,我花了多少钱?

生4:我花的钱是大灰狼的3倍,我花了多少钱?

生5:我的钱比大灰狼多6元,我能买几枝笔?

生6:我的钱是老牛的3倍,我比大灰狼多几元?

结合学生提问,集体解答。

9. 变式练习(小黑板)

师:袋鼠先生也跟大家一样喜欢提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带来的是什么问题吧。

(1)小牛买笔的枝数是小兔的几倍?

(2)小牛花的钱是小兔的3倍,它花了多少元?

(3)狐狸买了4枝笔,它花了多少元?

集体解决问题,并说说算式的意义。

师:对比刚才解决的问题跟开始解决老牛和大灰狼的买文具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

一些问题的条件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但是算式没有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解决的方法也好。学习数学就应该善于思考,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三、练习巩固,深化知识。

师:下面就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画一画,说一说。

师:出示课本48页“画一画”。

(1)读题,要求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说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想的?

(3)尝试列式: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15片叶子每三个分一组,分成几组就有几朵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谁能列算式?

同样的方法解决画一画2。

2.练一练。

师:(出示课本49页第1、2题。)这几道题,你能独立完成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时,注意学生对问题的语言表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 书49页3。

(1)大屏幕出示,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自己根据 www.shubaoc.com 数学信息提问题,屏幕出示书中问题。

(3)集体解决问题,说说你的想法(解题思路)。

(4)列式解答。

(5)强调纠错。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你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求积。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9×5= 8×7= 7×6= 4×9= 3×6= 5×7=

4×8= 3×4= 6×8= 4×7= 9×9= 8×5=

3×7= 4×5= 5×6= 8×9=

(2)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多媒体出示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么列式?用简洁计算怎么列式?

5+5+5=5=20(个)

5×4=20(个)

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教师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

①背乘法口诀。采取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②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③口算。

7×8= 9×4= 6×7= 8×8= 6×5= 7×4=

6×9= 9×8= 5×5= 8×6= 3×2= 7×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

表内乘法的复习

一、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二、乘法口诀

背诵1—9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三

知识与技能:

1、认真观察图画,说出图意,提出相关的乘法问题,并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继续学习、体会从上面、侧面、正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过程与方法:

1、认真观察图画,能够提出相关的问题

2、让学生提出生活实际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让几个同学说一说)

师: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板书课题:节日广场)

二、探索学习

(一)广场上

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并体会祖国的美好)

2、师: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3、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4、集体交流。

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将本小组问题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学或某个小组同学回答。

(先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让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会更有深度。并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二)瞻仰烈士纪念碑。

1、师: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

(指名学生说)

2、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

(及时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3、连一连。师: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观察图画,发挥想像力,独立思考,动手连)

4、全班交流

三、实践与应用

师: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

(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尽可能以学生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内容作为数学学习的题材,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有趣,而且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总结,下课。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学生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①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a。学生比画。

B。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米=()厘米  400厘米=()米

3米=()厘米  700厘米=()米

2、量、画线段。

①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②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③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①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4、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小组活动。

①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活动。

②相互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怎样拼的?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多少个正方形?怎样判断锐角、钝角?。

③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完成书105页第11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心得收获没有?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量中体会到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动来帮助理解。本节课以3个问题贯穿始终,为学生创设了思考、操作的空间,提供了经历、体会、积累直接经验的机会。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 ,体会测量方式、 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2、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

测量工具、小正方体、易拉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再过一个月就是元旦了,元旦的时候我们各班要召开联欢会,老师想买些拉花布置教室,可是不知道教室有多长,你们能帮老师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吗?(引出课题:教室有多长)

二、 实践活动

活动一:测量教室的长

1、师:怎样量教室的`长度?

( 预设:用尺子量;用数学书量;用文具盒量;用脚量; )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活动前提出要求:先想好你们小组选择什么测量工具,再实际测量,最后把所选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对于学生度量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

学生小组合作测出教室的长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要求小组汇报时,要说清楚本组的测量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各组测量结果。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学习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数松果》。

学习目标: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学会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

课型:

新授课(计算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5的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知道小松鼠喜欢吃什么吗?

师:小松鼠喜欢吃松果,所以经常采集很多的松果。你瞧,小松鼠们正在忙着收集采到的松果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景图。

师: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生1:两只小松鼠在采集到了多少个松果。

生2:它们是5个5个地数的。

(二) 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师:是啊,这些松果有多少个呢?1堆有几个松果?2堆呢?让我们边数边整理数据填在表格中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表格。

学生汇报,教师填写,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算一算,说一说。

师:这些松果,小松鼠是几个摆成了1堆?

生:5个。

师:好。请同学们拿出5个小圆片摆好,表示1堆有5个松果,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

乘法算式应该是1X5=5。

师:现在我们继续摆圆片,表示出2堆松果的数量,然后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生:2X5=10。

师:一直这样摆下去,直到摆好9堆,你能用乘法算式一次表示出来吗?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摆好小圆片,做好记录。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摆小圆片活动,并把相应的乘法算式记录下来。

组织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乘法算式。

师:看着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生: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师: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小组里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学生讨论。

生1:多读几遍就记住了。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七

教学目的:

1、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3、会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千米有多长?生活中有那些距离是千米?

2、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时间?跑了?

3、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3

问:大家知道三峡吗?我们的三峡大坝呀,全长2300米,他长吗?

我们北碚有一条高速公路叫什么?谁知道?

其中有一条隧道,长6公里

你门说,大坝和隧道谁长?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一可以把千米换成米,还可以把米换成千米

2、练习

(1)对口令,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室长8()公路长800()飞机飞行高度8000()火车每小时开60()

(2)说说大约几千米

引导学估计

1675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

(3)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作业

练习十二1-4

2题,学生看题目要求和图,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后在做

学生独立作业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12根小棒、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让我们跟着乐乐一家去郊游吧!

午餐时间,懂事的乐乐主动帮妈妈洗桃。他洗了6个桃,打算放在2个盘子里。你们猜乐乐会怎么放呢?

师:不着急,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我猜测,喜欢平均分的最多)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份分3个)

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 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 ○○○ )

师:乐乐的爷爷想给他出了个问题,6个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个盘子里,还可以平均分放到几个盘子里呢?(课件出示问题)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范文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03-21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02-13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04-21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806-28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4篇08-11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08-28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08-29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03-27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05-06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最新7篇)01-01

最新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03-29

二年级下苏教语文教案(优秀5篇)03-28

小学二年级体育游戏教案(优秀9篇)03-28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优秀3篇03-27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03-27

画风教学设计优秀3篇03-26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03-26

二年级数学教案(优秀5篇)03-25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课文03-25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我是什么》优秀03-25

39 20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