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教案大全

公共关系学教案范文(优秀7篇)

发布时间: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公共关系学教案范文(优秀7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公共关系学教案 篇一

[关键词]公共关系 理论 实践 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223-02

一、公共关系教学滞后社会岗位需要

受中国几十年传统教学的影响,这一门属于比较年轻的学科,依旧沿袭的中国几十年的老办法在讲授课程,完全忽略了这一门课程对实践性的高要求决定了它不能走“死啃课本”的老路子。当前,公共关系教学之后与社会岗位需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观念陈腐。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学生为主体,老师是引导“这一观念,他们依旧沿袭着中国“按着牛头吃草”的一种模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完全缺乏了自主创新能力,更是跟市场脱轨,这样的学生以后出来就业就面临着“说的时候一套一套的”,做的时候又动不了手的局面,这就完全违背了党和国家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观念了;二是配套教材老套。这一门课程由于还是处于比较新型的学科,很多的教材编写都是由一些专业性不高的队伍编写,这样学术性水平高的作品很少,很多的教材书都缺乏自主创新力,学术水平低,缺乏使用价值。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是兴趣缺缺,更别谈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了;三是考核方式不合理。高校一般是以学分的方式设置学科的,而学分的取得通常是通过学期末的考试来决定的,也就是只要善于背诵理论知识的人通常就能拿很高的分数,这样就存在着很大的弊病,毕竟公共关系教学时属于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而仅仅只按照考试成绩根本就验证不了学生的能力;四是高校同企业联系不强。很多高校公共关系教学只拘泥于校园里学术,没有同外界企业沟通,所以教学者很少有市场眼光。学生也只是埋头学习,缺乏同社会新形势了解。

二、公共关系教学的变革

近几年来,中国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很明显,就业结构决定着复合型人才可雇佣的空间大,这也就从根本决定了学校培养公共关系教学人才应该有市场需求的发展眼光。坚持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公共关系教学中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改变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直面教学问题,寻找新思路教学模式,完善公共关系教学自身建设。

(一)提高整体公共教学素质

目前的公共关系教学因为属于新型的学科,缺乏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也没有很有创新力的教学模式,所以切实加强专业公共教学的素质,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是当前亟需要转变的现实。第一方面,善于发现国外类似公共关系教学的优点,吸收优秀经验,用于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第二方面,结合本国的国情,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实际公共关系教学课程大纲,使这一门学科更加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寻找到学校和企业共同受益的平衡点。第三方面,要结合市场新形势,顺应新变化。鼓励教学公共关系的老师到企业中进行学习,接受企业内部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水平结构,使知识时刻保持不落后于社会需求。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每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有一部分就是用于教师待遇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因为改变师资队伍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决定了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关键。公共关系教学老师应该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应有自己独特的主导力,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关键时刻“旁敲侧击”让学生思维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使其大脑不断在思考中。终身学习的时代早已经到来,高校公关教学老师应该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学市场需求化水平,形成自己创新性观点。在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指导下,更好地传授学生知识。

(三)调整课堂教学方式

公共关系教学的学生因为缺乏合用参考书,课堂上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用电脑幻灯片等手段来教学。这方面值得倡导,将科技运用到教学上,更加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但是仅仅使用PPT教学,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学生学习到的多是理论知识。教学者应该不仅仅运用这些传统教学方式,还应该结合这一门课程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可以在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用分组的方式,设置一个贴近现实的公关活动的场景,提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小组通过团结协作的方式提出一个有效的方案,由小组派出代表演示给同学们看,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这样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贴近于市场的需要,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避免劳动力市场同培养的大学生分割状态出现。

(四)重视专业实习同理论学习,同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理论学习上,教学方法应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摸索出科学化教学方式。学生学完之后有所收获就是一堂好课程的标准。当然,平时可以采取带有“头脑风暴”似的快节奏学习模式,比如给出一个公关问题,让每位学生一分钟之内给出处理方案。一个学期可以适当采取一两次,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公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素质,这样学生素质高,参与积极性强,且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大,在理论课中获得知识,并由此拓展到课外知识。理论应该同实践相结合,以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应该同校外企业合作,毕竟这一门学科属于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平时在学习的同时安排学生到校外去实习,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实践出真知,实践中就会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也更能知道自己学习的缺陷在哪里,之后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更新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同市场的需求保持一致。

(五)组织专家讲座

平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或者企事业领导对学生进行专题性讲座,让学生对公共关系等相关方面有更多的了解。这样让学生提前了解到社会需求,增强危机感,市场对哪样的人才更加青睐,有利于学生在下面更加自主的培养自己相关方面的能力。同时,公共关系教学的老师也应该到场听一下讲座,这样就更加有利于了解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平时上课的时候就能更注重课程知识实用性的安排。在市场的导向下,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优化教案内容,以便更好地培养出适合新世纪市场的人才。

(六)改变考核的方式

考核方式决定学生是否愿意主动的学习,本来因为这门课程存在许多教学上的困难,使得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这时候的考核方式实际上就成为了约束学生学习的一种好方式。应该要改变当前这一种以期末考决定学生是否学好该门课程的衡量标准,毕竟理论的知识只是“死”知识。要改变这一种状况,就应该通过平时的成绩加上期末考试的成绩这种双核标杆,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校状况,改变“一考定一科”的不合理方式。期末考试可以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平时成绩由上课考评、分组协作公关处理效果等作为标准。期末考试采取理论考试和公关危机考核的实践为标准。

学生的培养目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面向未来的工作岗位,学生的培养也就必须在市场的引导下,培养具有高素质岗位胜任技能优秀人才,避免学生好不容易找到就业单位,企业又面临付出财力、物力再培养的尴尬局面。因此,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必须深化高校公共关系教学改革,优化学生创新动手技能培养,切实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道平。公共关系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陈倩倩。培养复合型人才降低结构性失业[J].科技经济市场,2007(01).

公共关系学教案 篇二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031-03

一、工作室成立的作用和意义

名师工作室是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牵头,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名师自我提升提供平台,同时也为区域内同专业教师提供交流的机会,打造区域内高层次的教师团队。名师工作室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室,是加强教学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实践基地,是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的中心,是开展社会咨询和服务的窗口,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高地,是教师成长的沃土。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探索科学高效的优秀人才成长机制,形成以名教师为核心的高层次骨干教师团队和专家型教师研究群体,带动学校专业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工作室的主要功能定位及目标

工作室的功能定位要清楚和明晰。结合工作室的工作要求和主持人的特长,工作重点要突出。崔立平英语教学名师工作室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二是学生技能大赛训练与指导研究。三是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过三年的建设使工作室成为团队成员专业成长和培养优秀学生的基地,学生技能大赛训练与指导的工作间、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室。

三、名师工作室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人才培养

1.引外联,学习中找不足

名师工作室建设,始终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开展,为学生就业服务。作为中职第一批唯一一个基础学科名师工作室,怎样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为学生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做好积淀呢?我们认为:一是向专家和同行学习。工作室至少每年为学员组织一次大型专业学习,我们与长春新东方英语语培训学校合作成立教师“倍学口语”班,旨在提高英语教师的口语实际应用能力。组织教师们参加外研社和北外联合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组织的英语骨干教师研修班”,亲身聆听专家报告和各校经验,与高职院校的教师共同学习、交流和展示,开拓了视野,在职教理念,教学理论和方法设计方面都有很大收获。二是向企业学习。通过“引企入校”,邀请外语培训学校的英语培训专家和英语外教进入课堂听课,给予教相应的专业指导,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规范教学用语,帮助教师成长进步。三是自主学习。实施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工程”,让教师自我规划发展愿景、自我确定项目任务、自我交流反思,提高名师工作室教育教学能力。

具体措施:

(1)建立名师成长档案。名师成长档案全面记录成员及学员的学习和培养过程,内容随时更新。我结合记录对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学、学习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每一位成员成长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疏导和帮助。

(2)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设计了“青蓝工程”日志,这是新老教师交流的桥梁,也是互相促进的媒介。

(3)开展信息化培训。一方面,利用工作室成员自身的专业特长,开展校内培训;另一方面派老师去同济、东北师大等国内知名学府参加信息化相关培训。

(4)开展教学比赛,以赛促教。学校会在不同阶段,开展“优质课”、“一师一优课”“信息化大赛”等活动,工作室会邀请省、市英语教研员和英儒外语培训学校的英语培训专家担任评委。

2.科研引领,确定项目深研究

带领主持人团队系统学习职教理论知识,如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于志晶教授负责的《职业技术教育》、Marianne celce-Murcia主编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等。扎实开展基于“中职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口语能力提升”的系列研究,如微课程开发、教学成果的申报、“四优能动”教学模式改革等项目,有效推进了成员和学员的教科研能力提升。

3.活动育人,搭建平台多展示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实状况是: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学习缺少热情和主动性,听不懂也表达不出来,听说能力很差,无法适应就业的标准和要求。为了促进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活动育人”是一条有效途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展示和锻炼,教师在活动中也提高了指导和组织能力。

工作室成立英文报社,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编辑和策划,主要以锻炼学生的采编能力。

与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合作举办学生英语角。开展了学生英文歌大赛和英语演讲比赛。每一个活动我们都能带动一部分孩子的参与,吸引更多目光的追随,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形成了一种规模,一种趋势,一种常态。事实证明,通过每一次的活动,会有更多的新生面孔脱颖而出,成为一种促进英语学习的新力量。

(二)学生大赛

技能大赛的主要工作重点是进行大赛训练材料的修改和增删。在发动校内全体英语教师参与编写训练材料的基础上,我们聘请外籍教师对文字进行修改和润色,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并对大赛指导流程进行了总结。即:成立大赛指导小组制定选拔、培训计划确立指导教师名单分解工作任务(根据比赛项目内容进行分解)进行课程安排开展一阶段验收聘请专家进行阶段指导(外教)针对出现问题制定调整方案培训进行时开展二阶段验收进行自信心训练(巡班演讲)专家指导制定参赛方案(根据学生训练后水平量体裁衣)进行分项目模块训练。

训练方法主要以克服学生怯场心理为主要突破点,建立学生自信。利用早自习时间让大赛选手到陌生的班级去演讲;课间到人最多的楼门口去大声演讲;间操之后,让学生站在领操台上面对空旷的操场大声朗读;利用学校的小剧场,让学生在镁光灯下展示风采。这些方法能帮助学生克服对人、对场地、对灯光的紧张,最终提高心理素质。

(三)教学改革

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我们做了以下探索。

(1)成立“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班,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任务单导学、21天英语表达习惯养成训练等教学方法的尝试。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在自己的任课班级选出一个学习氛围差,学生相对难教的班作为实验班。工作室成员整体进入实验班的教学研究,共同开展教学研讨,针对实验班的实际情况商定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四优能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以一学期为时间基点,比对实验效果,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2)改革评价模式,加大口语考试分数比例,开展等级评价。并对达到A等的同学颁发证书和免考的奖励。

(3)建立教师教案档案,教案档案包括教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录像和教学反思,同时开展同课异构,完善“四优能动课堂教学模式”。

(4)建立网络交流和互动平台。建立工作动态、资源生成整合和成果辐射推广等方面的L馔站,网页定期更换内容,工作室成员要每两周上传一次上课视频、一个教学案例,推广实验成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四)健全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长春市教育局负责统筹管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运行。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的领导机构,由校长任组长,各部门相关成员为组员,对工作室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导。学校发文命名名师工作室并制订标牌,在工作室成立大会上授牌,名师工作室依据建设方案开始全面运作。

2.条件保障

学校对工作室给予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的支持。为名师工作室提供独立的工作场所,能够同时容纳5.6人同时办公,并配备打印机、录像机、微机等相应的设施设备。

3.人员保障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估办法。名师工作室成员要提交规划书,上交名师个人工作规划,提供参与工作室所有工作的保证。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承诺乐于承担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并且提供适当的人员支持。

4.资金保障

长春市教育局为每个名师工作室拨款20万元,立项评审后一次性拨付挂牌院校。

5.制度保障

建立《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健全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考核和奖励制度,规范工作室工作流程,完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让制度发挥激励和指引发展的作用。为保证工作室工作的顺畅进行,固定召开几个会议。学期初召开工作布置会,制定工作室学期工作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和分工。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总结上个月工作,布置下个月安排,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期末召开一次总结会,安排本学期需要展示的成果内容和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

四、成果和展望

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建设已成为教师素质提升和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平台,在教师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主持人的精心设计和专家的指导下,工作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长迅速,成员中2人是省教科研中心组成员,2人成为省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获得部级奖项。我校的英语在各级大赛中也取得很好的成绩。学生在长春市中职生英语技能大赛中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

公共关系学教案 篇三

关键词:公共关系教学;大学生;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244-02

一、高校大学生《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1.《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学习《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不仅要了解并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培养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人际交往的现实问题时的解决思维和解决方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此同时,本课程通过对经典案例的讲解和反复论证,可以让大学生真正掌握公共关系基本概念的真正内涵和意义。

2.《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在衔接。《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包含了培养大学生塑造形象意识,服务大众的意识,互利共赢的意识,立足长远的意识,等等。在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过程中,由教师在课堂上对《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本中的案例进行讲解,同时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该门课程中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公关能力。不仅如此,该课程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以及事物之间内在复杂的联系,培养大学生包容的态度以及面对突发的复杂实际问题时从容的思维。此外,该课程中也包含了在实际交往中应当注意的礼仪和交往的基本规范。大学生通过学习交往礼仪和相关的规范,可以使其在实际交往中更加从容、得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总之,本课程的学习,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夯实了基础。

二、《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有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够透彻。众所周知,高校的环境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封闭体,导致高校学生与外界社会的联系也较简单,但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应该培养学生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但是现在我国高校教学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公共关系的活动开展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并且课外的实践活动也很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本的理论知识不能够涵盖最新的社会变化形势,基础性虽然强,但是缺乏一定的前沿性,导致学生的思维更为局限。因此,学校应该积极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总之,《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在实践活动的配合下,要充分发挥出课本的优势,但是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2.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讲授。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下,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并且《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特点,所以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这门综合性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若《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教材中的案例少,教师就应在课堂中多引用一些国外案例或者是复杂案例,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思维较为局限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深入分析案例所反映出的问题。《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了解未来其可能从事的行业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当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完成本课程讲授的真正目的。

三、《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1.《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其对于事物和人际关系的深刻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实践的有效性和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对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力度。在《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同时教师还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提高其公共关系意识的主体,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经典案例为基础,积极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大学生在情境中自由发挥其处理公共关系的思维,最终激发起大学生主动培养其公共关系意识的积极性。

2.加强《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理论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因此,学校应该针对《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特点,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系统地、完善地理解理论知识,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校可以按照课程案例来给学生设置一些实践的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之间达成协议,让企业给予学生一些实习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给企业提供一定的劳动力,而且学生还得到了宝贵的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社会的公共关系,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外,学校还可以让企业的相关部门对实习的同学加以培训,增强学生对《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理解。

3.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的评价体系是一套用于评价学校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综合性的评价指标。由此可见,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用来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目的,而且也能通过教学反馈机制来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评价体系的要求下,会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关注教学评价中的考核项目。改革后的教学评价体系还应该注重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或者是期末考试的形式,由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他能力进行一定的评价和打分。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与其奖学金挂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总之,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方式来保证《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督促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宗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起理论的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门学科的教学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许多学科之间有着大量的交叉内容,而且广泛掌握各个学科的学生会有更好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法,更具有创新的潜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的学科中,公共关系方面的学科都是最难掌握的,因为掌握本学科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悟性。综上所述,只有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思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

四、结语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这门课程想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从教学环节、实践活动的开展环节和教学评价环节等入手,通过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的反馈机制尽早发现《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漏洞,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公共关系相关的知识学习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教W途径,积极发挥《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的能动性,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丽。任务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4):41-42.

[2]黄玉萍。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报,2015,14(6):30-33.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ublic Relations"

DONG Li-rong

(School of Animation and Media,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109,China)

公共关系学教案 篇四

一、公共关系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内容

《公共关系》是高校公共管理科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有关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公共关系与公众的基本概念,企业所面对的主要公众及如何处理与这些公众的关系,公共关系实务等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能从总体上把握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体系,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公共关系实践,分析实际案例,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一)公共关系概念的理解

公共关系课程中有很多理论点都可以通过案例来教学,案例教学可以贯穿整个公关课程当中来。如在讲授“公共关系概念”时,要求学生理解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就可以把组织和公众都通过例子来讲解,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关系的程度实现组织与公众关系的运行。如销售企业与其顾客之间的关系,物业公司于小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等。这些丰富生动的例子可以让学生迅速明确公共关系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解公关的本质特征。

(二)公共关系所涉及内容类别的理解

根据内容所涉及的具体分类,可以通过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到塑造组织形象的问题上,主要包括建设型公共关系、维系型公共关系、防御性公共关系、交际型公共关系、宣传型公共关系等十种类型。对于这些不同组织形象的塑造,我们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以阐述,如建设型公共关系,一般来讲都是适用于组织的开创阶段或某项事业、某个产品的问世阶段,所以像类似于开业广告、开业庆典、免费招待等活动都是很好的案例资料。在讲到公众的分类问题上,仍然有大量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来理解问题,公众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分类,顺意公众,指的是那些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赞成和支持的公众,如针对某个产品的忠诚消费者就成为组织的顺意公众,如中国移动的广大客户就是这个产品的顺意公众。

(三)对公共关系中实务问题的理解

根据具体的公关实务,把案例贯穿于课堂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可以增加课堂的效果。如讲到公关广告,公关广告和商业广告有一些差别,如何更好地理解公关广告的涵义呢,可以播放一些企业的MV,如“康美药业”等,加深学生对公关广告的理解。类似于企业的赞助广告、创意广告、致歉广告、服务广告、宣传广告等都有非常多的例子来解释其现象和本质。在讲到公关职能时,就可以通过案例“日本人巧探大庆石油”来解释公共关系采集信息的功能。

三、案例教学的积极意义

《公共关系》这门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真实的案例,并且在实际的讲解过程中,确实有生活中直接可以拿来的案例,这些例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更能在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案例的智慧和乐趣。

(一)理论与联系相结合,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高校现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理论要联系实际。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将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事例作为教学内容,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真实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创造性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协作能力。

(二)案例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接受事物,这在公共关系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堂上很不实用,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乏味,产生厌学心理。但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来体验角色,如我们可以通过参加者的角色来举行庆典活动、新闻会、公关策划活动等,让学生以真实的身份来体会公关活动中的具体操作和实践。

(三)注重双向交流,达到双赢效果

公共关系学教案 篇五

【关键词】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一、提高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应“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有评论认为,中国在安全生产领域已形成全国性的应急预案体系,从非典疫情,松花江水污染,“桑美”台风,到山西多起煤矿事故……各类突发事件频繁考验着党的意志,国家各级政府也在这一次次“大考"中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加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是关系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伴随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趋于复杂。各级各类学校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多样,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率也在加快。积极预防和完善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是维护广大师生员工利益和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是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执政能力,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能力的现实考验。必须把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摆在突出位置,认真抓好。加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事关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事关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势在必行。

二、增强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理解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学校或学校周边地区突然发生的,并对师生生命健康、教育教学秩序或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公共事件。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并非起始于当今,是由来已久的,只是原来没有上升到公共事件的角度来认识,原来把这些事件称为校园突发事件或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虽然党和国家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对这类校园突发事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并没有把它纳入应急管理之中。直到2003年春,我国突然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人们才对突发公共事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把“突发公共事件"与“公共危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展开深入研究,并制定应对的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与公共危机密不可分。公共危机,是指一个事件突然发生,并对一定范围大众的正常生活、工作、生命财产以及正常的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状态。从引发公共危机原因的角度,公共危机也就是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尽管有了以上的认识,我认为,目前人们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认识还很不充分,甚至有人对于教育系统是否存在公共危机还抱怀疑态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无数事实和全国典型案例足以证踞,教育系统同样会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同样需要应急管理,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大家深知一百减一等于零的道理,即一百件事,九十九件完成得出色,仅因为一起突发公共安全事故没有得到有效救助就会全功尽弃了。

为了构建完备科学、系统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效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专项基础工作就是对其进行分类。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和形式是十分繁杂的,而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综合考虑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危急处置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违规办学事件、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社会安全事故、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国家教育考试事件。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具有教育性。二是具有公共性。三是具有突发性。四是具有不确定性。五是具有双重性。

三、强化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

如何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进行应急管理呢?总的说来,必须依法进行,我们称之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制。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会使学校出现一种非常规状态。在危机状态下,通常的做法就是建立以教育行政为核心的应急机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行使行政紧急权力应对突发事件。教育行政应急改变了日常法律确定的国家机关与教职工和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重心向教育行政应急主体倾斜,教育行政应急主体可以采取必要的对教职工和学生法定权利和合法利益进行某些限制和带来一定影响的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但是,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实质是法律的管理,需要用法律来规范。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师生伤亡和危害,保护师生合法权益,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教育事业稳定发展。

教育系统应急管理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在限定的可控时间内处理完毕突发事件,迅速恢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落实“一案三制”。所谓“一案三制”,是指教育系统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者方案。《国家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与等级、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组织体系、应急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应急监督管理做了详细的规定。其后,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及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教育系统突发事件的实际,制定了全国和各地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对教育系统应急组织体系,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预案启动与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做出了具体安排,并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了培训和演练。一些大、中、小学校也结合本校实际编制了应对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其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教育系统要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育系统的突发事件的形成、处置和善后,涉及社会方方面面,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等组织的配合才能妥当应对。因此,应在各级人民政府协调下,让政府有关部门和组织参与应对教育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履行教育应急的相应的职责,形成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应急管理体制。

教育系统要全方位建设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运行机制,以担负危机管理职能的机构为核心,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反应快速,按照相应组织结构运作,从而对危机事态进行预警,应对和恢复要做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预防和预警可以说是应对教育系统突发事件的基础和前提,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制,做到报送突发事件的信息快速、准确,采取措施及时、合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学校要根据预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并按规定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若事发学校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要启动相关预案,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地区学校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突发事件暴发后,对不同级别的应急预案,使用与事件级别匹配的资源,采取分级应对的措施。教育系统的这种公共危机,除少数特例外,一般都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遏制或者控制,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扩散。这是因为,学校历来是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对象,是各级人民政府重点保护对象,与当地人民政府保持着良好而有效的信息联系方式;学校内部组织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学校教职工是教书育人的职业工作者,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是教职员工的神圣职责。因此,一旦学校突发公共事件,除了学校师生的自救,当地人民政府会竭尽全力千方百计地救助。所以,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展开救援到恢复重建的周期比较短。

最后,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要实行教育行政应急法制。

教育行政应急的实质是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状态下政府及行政部门行使紧急权力,采取行政紧急措施来消除危险。但教育行政应急要坚持行政法治,依法应对突发事件,遵循正常行政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服从教育行政应急管理部门的指挥。同时学校又是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基层组织。要切实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积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知识的教育和普及,组织学校师生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各种应急演练。根据教育系统危急管理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应该包括应急预案,公共事件发生前的预警,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危机后处理等四个管理环节。.预案的完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处理教育突发事件的能力;预警决定着能够对可能的突发事件早发现、早处理,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带来的损失;突发公共事件处理是整个应急管理的核心,要对事件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整理分析,对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各种应对措施做出相应的决策;危机后处理是在突发事件的影响减弱或结束之后,对原有状态的恢复,对事件的相关部门、人员的奖励和追究责任,对事件及时形成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我们必须要重视教育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研究教育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因此,对于教育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龚维宾・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4.

[2]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11.

公共关系学教案 篇六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教学方法实践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公关”,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当今世界任何组织的成功都离不开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有很多,一般指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组织适应于公众的需要,使公众适应于组织要求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行为。目前,我国92%以上的高校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课程,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以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也得到了普遍开设。

1在我国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必要性

上世纪80年代初,公共关系学引入我国。作为一门科学,现在我国已出版的相关著作已达数百种,研究水平已从起步阶段向普及阶段发展。1985年深圳大学首先开设公众传播专业。1987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步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99年初成立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公共关系已经走向行业化的道路。尽管公共关系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随着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发展,人们对公共关系的性质、职能有了深化和成熟的认识,其在中国的发展已是必然的时代趋势。公共关系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关技能,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竞争观念和创业精神,直接影响学生本人的长远发展,为学生今后适应职业变化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公共关系学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种组织也需要运用公共关系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商品经济促进了公共关系,同时公共关系又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必须运用公共关系去占领消费者市场,获得公众的支持,提高企业的知晓度和美誉度,使其社会、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公共关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体制改革是组织从行政关系向公共关系转变,从单一结构向立体化、多元化结构转变。各级组织机构都需要运用公共关系手段,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从而获得国民的支持和拥护,保持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对外开放实现了我国与世界的联通,这种联通不仅限于外交,同时还存在于经济文化生活中。树立中国产品的形象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我国不少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不高,除了品质原因,也与我国企业对外公关工作不够有关。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

公共关系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通过合理的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高。但目前我国学生对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工作仍不够了解,普遍对公共关系课程不够重视。作为高职学院的教师,应努力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进行创新和突破,高职学院中的公共关系课程教育应以实用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强化公共关系意识作为重点,塑造组织形象为核心,“初级礼仪+中级传播+高级策划”,同时兼容诸如经营管理学、新闻学、广告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实地教学法、调研方案设计、情景模拟、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课堂授课加实践的方法,并配合多媒体手段完成教学。

2.1 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就是针对学生将来可能担任的某个工作职务,制定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模拟项目,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解决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如记者会、商务谈判、宴请及日常事务性工作,这些都要学生应用沟通、礼仪等相关知识进行场景的模拟。此法比较生动,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表演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及展示,提高了实践能力。例如:模拟某企业的记者招待会,让学生们分别扮演主办方、记者、工作人员,教师并协助学生理解记者招待会活动的要求及流程。在“记者”的提问中,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进一步了解到了学生潜在的能力,也使学生同时体验到了公共关系工作的意义。

2.2 实地教学法

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公共关系知识后,组织学生到相应庆典活动、展销会现场观摩,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变为感性认

知,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公共关系的工作内容。

2.3 案例教学法

公共关系案例就是在公共关系的研究中的范例。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揭示公关活动的规律,进而用理论规律去指导公共关系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公共关系教学离不开生动具体的案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法,对于管理类课程,尤其是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非常适用。在案例选择时,必须遵循以下标准:接近性,要选择接近学生生活真实并感兴趣的事件;热点性,让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新近发生的敏感事件;激发性,结合案例所授内容,激发学生思考实际问题,使学生分析能力得到锻炼。

2.4 调研方案设计

在调研之前,就调研的目的及对象,对调研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局考量和安排,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并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例如: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调查对象及目的),让每位学生将学过的问卷法、抽样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调查中去,并要求学生进行公共关系调研时坚持全面客观的原则。回收调查问卷后,分析统计相应数据并撰写分析报告。

3推动公共关系教育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3.1 努力提高公共关系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公共关系教育为学生将来由学校步入社会提供了实践的舞台。作为公共关系教育的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品德优秀、理论扎实、技能全面、研究积极等素质。目前,在我国从事公共关系教育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并不高,往往是由其他专业转入公共关系专业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这种现状就要求公共关系任课教师不断学习,除加强自身专业进修外,还要实施全面系统的培训,公共关系教师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公共关系专业组织,与专家探讨,分享彼此的研究结果。这是建立完备的学科体系和培养学生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3.2 结合中国国情和市场经济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开发优质教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公共关系在我国迅速发展,逐步系统化、应用化、科学化。公共关系与传统学科不同,是一门应用学科,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及专业技能。因此,公共关系教材应结合中国国情,汲取国外先进的公共关系理念,突出实践性,既以基础理论为指导,又以强有说服力的实例为依据,更要以满足学生可操作性的需求为出发点,摒弃传统教材的说教特色,进行大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做到可读性与应用性并重。

3.3 深化公关实践,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教学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只有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公共关系的真谛。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公关演练与操作。经过数年的教学工作,笔者发现社会从业人员是愿意参与学校部分教学工作的。教师应积极配合这些愿意参与学校教学的业内人士,针对学生的专业要求,与相关企业或组织建立起公共关系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策划一些公共关系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提升自己,获得良性互动,这对学生未来就业也是有益的。

4结语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系统的交叉学科,涉及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要应用相关学科最新的成果,来完备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体系。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完善公共关系课程教育,让学生有兴趣学,并有所收获。在教学中做到科学与创新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最终让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得到培养,公共关系素质得到完善,实际公共关系活动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熊越强。公共关系事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李兴梅,林娟。公共关系基础[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公共关系学教案 篇七

[关键词] 教学方法 科学性 公共关系课教学

一、科学地准备课程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应该给学生传递有用的知识。因此,大学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我们应该有选择地传递那些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知识,而不是拿着教案朗读。

比如,我们来看看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公共关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一项管理职能,也成为组织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组织主动适应和协调不断变化着的内部、外部环境的重要职能。同时,公共关系通过形象和信息传播,成为方向性渗透、目标突破、关系沟通和解决冲突的重要手段。学习公共关系势在必行。但是这门课程在上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却需要花费一些心思。

因此,教学重点不是机械地将西方先进的理论在课堂上进行完整的展示,因为西方的理论虽然先进和完整,但是,并不一定真的适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和客观需要,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必须对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更贴切中国实际的理论和方法,才应该仔细研究和扩展。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内容上的创新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真正体现了时代感的内容,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的国情,研究中国公共关系实践暴露出来的特殊问题,分析中国公共关系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二、科学地选择上课形式

大学教学的科学性在于不但要对前人的方法合理的继承,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扬弃”。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积累,形成自己的方法,才能够成功的完成理论的研究。例如,在近代科学史上,伽利略最早把系统的观察、实验和数学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提出寻求物理原理所必须具有的思想,而牛顿的天才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创造的发展这一思想。他的创造活动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运用已有的数学工具探求物理问题;而另一方面,在研究物理问题中创造新的工具。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牛顿在研究物理学和数学是同时进行的,力学运动规律的探求和重力与天体运动问题的研究始终是牛顿发明微积分、创造新的数学工具的主要动力;而微积分计算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成功运用,又正是牛顿创立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的关键。

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关系课程的进行,必须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让他们真正进入这样或那样的思考过程,不能单方面进行自己的课堂。大学课堂永远是属于学生的。因此,课堂讨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选择一些学生有兴趣思考的问题。例如,2009年爆发的王老吉危机事件。王老吉的配方为:水、白砂糖、仙草、鸡蛋花、布渣叶、、金银花、夏枯草、甘草。除了夏枯草外,其中的鸡蛋花、仙草以布渣叶三种成分是非药食同源的原料。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新闻会上表示,“王老吉凉茶有些成分和原料不在卫生部许可名单之列”,至此,王老吉添加违规成分的事件,又一次被摆上了台面。事实上,夏枯草作为凉茶成分受争议并不是第一次,2005年卫生部同意了《关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关问题的请示》,其内容为“在食品卫生法生效以前,传统上把药物作为添加成分加入,不宣传疗效并有30年以上连续生产历史的定型包装食品品种,可以经售。”按照该请示的内容,王老吉凉茶开始于1828年,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该饮料中添加夏枯草没有违法。然而,即将于2009年6月1日正式生效的《食品安全法》打破了这一“和谐”的局面,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药品,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具有食品和中药材双重属性的饮料是否能上市,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验明正身”,食品中添加的药食同源成分,以卫生部出台的“87种允许食用的药材名单”为唯一标准。换句话说,《食品安全法》一旦执行,保住王老吉多年的“免死金牌”将被打破。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老吉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危机?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危机公关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和讨论。但是,要提防讨论走向盲目性和随意性,应该用公关关系基础知识和理论来引导讨论的方向,确保讨论的科学性,从而在一次次热烈的讨论中,保证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真正用到讨论中,做到学以致用。

三、科学地总结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科学方法摸索的过程。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成功的范例,并且可以获得很多的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方法,但是如果认为什么样的方法就是最优,或者为掌握某种方法而排斥其他的教学方法,就会给课程教学带来极大的障碍。一些方法论的研究者在研究中试图建立一种研究方法的“评价体系”,试图籍此来摸索出一些真正能够在实践中操作的方法,并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研究法则。但是,不同教师上课方法和思路是不相同的,即使对于同一课程,不同的老师课堂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选择习惯,许多成功的课堂不一定是使用了怎样先进的教学方法,相反是因为恰倒好处的应用了科学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我们研究前人的教学方法也不过是想总结前人使用过这样那样的方法,从中努力学习他们不断创造新方法的思路,并不是要将原有的研究方法进行排序,区分它们的好坏。教学方法本身是没有什么优劣之分的,它本身是中性的,任何的方法只有得到了恰当的使用才会成为科学发现的利器,也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性。

因此,对于公共关系这样的课程,我们要处理起来更加灵活,应该将学生真正定位为课堂的中心人物,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而作为教师,对于师生互动比较好的课堂中的话题和实践操作中比较有效的方法,应该特别做记录,在课后进行分析和思考,看看哪里还需要改进,哪里需要补充,从而为本课程,乃至于相关同类型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帮助。

大学教学,应该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是最富有艺术性的活动。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科学教学方法的内容也将得到不断丰富。作为大学老师,应该懂得辩证地思考和应用各种方法指导自己的课堂。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首先要正确看待这些教学方法,要创造性地对它们予以理解和运用,大学课程教学的科学性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怎样对它科学地运用。只有彻底地和“教条主义”决裂开来,大学课程教学方法才能更加科学,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沃尔什。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Marylou Dantonio.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姜国刚。公共关系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公共关系学教案范文】相关范文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优秀5篇01-01

《老山界》教案9篇01-01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优秀8篇】01-01

政治优秀教案10篇01-01

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01-01

《学习雷锋精神》主题班会活动教案(1001-01

2022班级学风建设主题班会教案优秀801-01

4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答案(优秀8篇)01-01

剪纸教案精选10篇01-01

党课教案【10篇】01-01

最新范文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9篇11-26

生物教案优秀7篇11-26

白鹭阅读参考答案(优秀2篇)11-26

轻轻跳【优秀3篇】11-26

《丰碑》教案最新7篇11-26

《伯牙绝弦》教案【5篇】11-26

《伯牙绝弦》教案优秀3篇11-26

舞蹈教案(优秀5篇)11-26

少年闰土的教案设计(优秀9篇)11-26

《我爱这土地》教案【最新9篇】11-26

57 5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