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教案大全

《灰雀》教学实录(9篇)

发布时间:

《灰雀》教学实录 篇一

王玲湘《灰雀》课堂实录——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中国·长春)

执教时间:2008年7月13日下午

作者:未知居

(注:本节课根据第七届阅读比赛的要求,课前不允许老师提前见学生,但安排了10分钟会场课前谈话,可以自由安排)

[课前谈话]

师:刚才你们老师告诉我你们上课之前有个习惯是什么

生:唱歌

师:那按照你们的习惯唱首歌吧,你们平时唱什么

生:《蜗牛与黄鹂鸟》

师:好,咱们一起唱。放松一点,老师和你们一起。

生唱。

师:真是非常好听。听你们唱歌真是一种享受,离上课还有几分钟,咱们课前聊一聊好吗?

生:好

师:在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了一些名人故事,我们来回忆一下

(出示上学期学过的一些课文图片)孩子回忆是哪篇课文说的是哪个名人的故事:

周恩来   张衡    列宁    爱迪生

师:你们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你认识谁呀(出示第二组导语图片)

生:我认识那个长头发的是牛顿

生:恩格斯

生:马克思

生:爱因斯坦

生:达尔文

生:李四光

生:鲁迅

生:居里夫人

师:现在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生:可以

一、 导入   板题   读题

师:这个单元,我们继续学习名人故事。今天学习的故事是——“灰雀”,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灰雀)指导雀的写法(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

师:见过灰雀吗?看(出示灰雀图片)这种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的鸟,就叫“灰雀”。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生读课题

师:读得再亲切一些

生读。

二、初读    检验    感知

师:灰雀写的又是一位名人的故事呢?(板书:列宁)列宁是苏联伟大的革命领袖,他创建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怎么读呢

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的顺序。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我们来看一看自读要求。

生读自读要求。

生读

(检验——读句)

师:我看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顺了吗?

生:读准了。

师:你看这三个句子有我们的生字,你能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了吗?这个不容易,谁来试一试

生读

师:真了不起,字音读准了,句子读得也比较顺。第二句

生读第二句,纠正“他们”的轻声

第三句一齐读

公园里有一颗高大的

……

它们在……

……

(检验——识字)

师:生字读得特别漂亮。现在老师把生字请出来了,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白桦树生词卡片

生读

师:见过白桦树吗?

出示白桦树图片

出示胸脯生字卡片

生读

师:胸脯在哪,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生拍胸脯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月字旁

师:还有什么

生:还是形声字

师:真厉害,还知道形声字。在古代,月是“肉”的变形,与身体器官有关的字很多都有月字旁,想一想有哪些地方和月有关

老师做动作,指脸,脖子,背,胳膊,腰,腿,脚等,学生说出相应的部位

师:想着看着,这些字都是什么旁

生:月字旁

(检验——析词)

出示婉转

生读

师:知道婉转是什么意思吗?今天本来准备让大家查字典,结果学校说没准备好,老师把词典上的意思给大家放在屏幕上,有两种意思,大家想一想在课文中“婉转的歌唱”里是哪一种意思

出示两种意思

生:第二种

师:异口同声,都知道是抑扬动听

出示:面包渣。

生读

(检验——标段)

师:好,生词读好了。还记得自读要求的第二条吗?标自然段对不对,标了吗

生:标了

师:有几个自然段呢?我发现有重标的,有空格的是一个自然段,有错的改掉。这篇课文好几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拿起笔圈一圈。

学生找表示时间的词:

一天、    这时、第二天、二天、

师:咱们这篇课文就是按照时间来写的,按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现在,我要请三个同学,分别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不急,三个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还得想一想,每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三名学生读课文

(检验——理文)

师:好字音咬准了,注意不要着急。谁来说说写了什么

生:列宁看见一只灰雀

师:一只灰雀,注意把句子说完整

生:在高大的树上,列宁看见一只灰雀

师:说完整了就是

生:有一年冬天,在高大的树上,列宁看见一只灰雀

师:对,这样就说完整了。

出示: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_____________。

第二个学生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我发现我们班字音读得都很准,这一段写的什么

生:列宁遇见了一个小男孩,并和他交流

师:恩,你真会概括,列宁遇见了一个小男孩,并与他交谈

出示

一天,一只灰雀_____________,列宁遇见了_____________,并与他交流第二天,列宁又看到_________

第三个学生读

师:不错,那第三部分写得又是什么

出示:

第二天,列宁又看到_________________

生:第三段的写的是列宁与那个男孩对话后的第二天,灰雀……

师:你知道了大概意思,老师给出提示,可以说得简单一些

生:第二天,列宁又看见了一只灰雀。

师:恩,可以这样说

师:咱们现在把这三部分串起来,同桌互相说一说。

同桌说

师:好,谁能够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说大意

三、交流    分享    质疑

师:多好啊,这就是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先把课文按时间分成三部分,然后读懂了每一部分,再把三部分连起来就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事了。现在,我们再默读一遍课文,看看这一遍读,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默读课文

师:好,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咱们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男孩很诚实

师:不错,读书有收获

生:我发现列宁很喜欢灰雀

师:不错,你呢

生:我读懂了列宁对动物的喜爱

生:我读懂了列宁对动物的关心

师:同样的,都是自己的感受

生:我发现列宁很细心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发现男孩也喜欢灰雀

师:是吗?了不起的发现

生:我发现列宁爱惜灰雀

师:不说爱惜,讲喜欢灰雀。列宁喜欢灰雀,课文写的是怎样的三只灰雀,赶快回到第一自然段。

生:漂亮的三只灰雀。

师:能把课文里的原句读一读吗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非常会读书,找得很准确。发现了有一个字,是歌唱

指导“歌唱”

师:谁来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说说这是三只怎样的灰雀

生: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雀

师:读一读这个句子,你喜欢灰雀什么

生:我喜欢灰的胸脯

师:观察一下它的胸脯

生:是深红色的,

师:还有变化,真是惹人——

生:喜爱。

师:我喜欢灰雀的歌声

师:婉转的歌声。刚才学词时我们知道婉转就是抑扬动听,一会长一会短

(放灰雀的声音)

师:这就是——

生:灰雀的声音

师:这就是

生:婉转的歌唱

师:说一下婉转的歌唱

生读。

生:我喜欢灰雀来回蹦跳的

师:我明白了,这就是灰雀的动态,一会从那边的树枝跳过,一会从——

生:这边跳到那边

师:这就是

生:来回跳动

师:能把你们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生读

师:怎么样,读出那份喜爱了吗?你也来试一试

生读

师:读出了那份喜爱吗?这样吧,老师也来读一读,你们闭上眼睛听,就像放电影一样,把灰雀的动作,颜色都在脑海里想一想。

师配乐范读

生齐读

师:是呀,列宁喜欢的是这样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回到课文里面,看看还有哪些也能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呢

生: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仰望三只……

师:是呀,都非常会读书,就这个句子,你们自由地读一读,看看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生自由读。

师:从哪些关键词可以体会到呢

生:我从列宁每次走到的每次,体会到列宁喜欢灰雀

师:真会读书,不是一次,是一次又一次,是——

生:每次

师:还有吗?

生:我从经常带面包渣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师:一次要经常吗?只有不断的,反复的才能称为经常。

生:我从都要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师:瞧,这样三只灰雀,给公园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列宁带来了快乐。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读。

四、导写   助记  评价

师:是呀,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列宁非常喜欢它们。咱们交流了你们读懂的这一部分内容。现在一块看看课后的生字。翻开田字格看一看。这一课要写的字很多,先从间架结构看看

生:有左右结构

师:嗯,最多的就是左右

生:有上下结构

师:老师按照你们说的,让这些字重新排排队。

重新排列

郊 散 敢  或

师:咱们看看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

生:上面是左偏旁,下面是右偏旁

师:恩,都是偏旁

生:都不占竖中线

师:也就是差不多大,对不对

生:对

生:第二行都在竖中线的左边。

师:哦,看得多仔细呀,那也就叫左窄右宽。咱们看一看,有哪些字比较难写。有的特别容易漏掉

生:低头的低

师:容易漏掉

生:点

师范写“低”,提醒不要忘了一点。

师:再看看上下结构的

学生书空

步,提醒下面不是少年的少

范写“或”指导笔顺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练习纸,认认真真地把这三个字写在田字格中,注意,挺起小胸脯。

学生写字。

评价指导学生写的字。

第二课时

课前

师:休息好了吗?

生:好了

师:我们再来唱歌吧,不能破了你们班的规矩,唱什么歌

生:猫虎歌

生唱猫虎歌

师:真好听,可不可以提个要求,再唱一首

生:可以

师:唱什么

生:两只老虎

师:好,这首我会唱,我跟这组

师生唱两只老虎

一、巩固生词

师:好,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读了课文,学习了生词,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生词你们认识吗

生读

出示:郊外 散步 胸脯 婉转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严寒  自言自语 可惜

生读词

师:这些词语重新排序了,你发现什么了

出示:

胸脯 婉转 欢蹦乱跳 惹人喜爱

郊外 散步 仰望 自言自语 可惜

肯定 诚实

生:第一行全是写灰雀的

生:第二行写的是列宁

师:现在我们读第一行,读的时候想着灰雀的样子。提一个要求不要拖字音。

男女生穿插读

二、分析理解

师:上节课我们还知道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他经常在白桦树下仰望三只灰雀,一天,他来到白桦树下,发现什么了

出示:

配乐

生:灰雀不见了

师:我们来读一读

生读

师:是呀,第二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哎,他又发现什么了

生:他又发现深红胸脯的灰雀

师:发现深红胸脯的灰雀什么了

生:发现深红胸脯的灰雀,在婉转的歌唱。

师:对,要把句子说完整。现在一起读一读

生读

师:好的,同学们,我想问一问,课文学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灰雀为什么不见了又回来了

师:哦,非常会提问题,还有吗

生:为什么低着头

师:哦,咱们一会儿读课文解决一下

生:为什么不见了呢

师:为什么不见了呢,为什么又回来了呢,不着急,我们一起看看第四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对话

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同学们,你们听了男孩和列宁的谈话知道灰雀去哪了吗

生:被男孩抓走了

师:我特别不明白,课文没有写是被男孩抓走的,你们怎么那么肯定呢?不着急说,咱们读一读,看看,课文哪些话写出是男孩抓走的。

生读

师:你们从哪句话知道的

生:是从一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看着,如果没被捉着,它怎么知道它还活着,如果不是他抓的,他也不会结结巴巴

师:哦,你们说什么情况下说话会结结巴巴

生:在尴尬的时候

生:在心虚的时候

生:在害怕的时候

在:在撒谎的时候

师:真会读书,哎,老师现在是列宁,我来问问,你们读读,体会一下。

师生对话

师:你还从哪个句子发现跟小男孩有关。

生:从男孩肯定的说看出来

师:怎么说的读出来

生:“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的说

师:多会读书啊。

生:要是讲了的话怕列宁知道是他抓的

师:我们都从男孩的话中知道了灰雀为什么不见了,但为什么又飞回来了

生:被列宁的一番话打动了

师:真好,是列宁的什么话打动了男孩,让男孩把灰雀放了回来。我们在默读一下7-11自然段,把有关的话用波浪句画下来。

生默读。

师: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同学边读边画。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列宁的什么话打动了男孩。

生:“一定是飞走了,或是冻死了,”

师:老师给你提个建议,把

生:句子读完整

师:哎,对了。

生:一定是“多好的灰雀啊”

师:大家都觉得这句话,那我们就来看一看

出示: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这只灰雀飞不回来了。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师:看看这两句话,哪句话更好

生:第二句,多了个可惜

生:看出灰雀有价值

生:看出列宁觉得这个灰雀很好

生:通过列宁的这几句,男孩知道这的人需要这只灰雀,于是下定决心放回灰雀。

师:是呀,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我就是那个小男孩,你想想怎么说能打动我。

生深情地读

师:是呀,多好,可惜,关心,惋惜都在其中了。女同学一起读一读。

女同学读。

师: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得可以打动这个男孩

全班深情读

师:恩,同学们,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了,可是他对男孩批评了吗

生:没有

师:指责了吗

生:没有

师:他对男孩只有这样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分组读。

师:是呀,一定会飞回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时候小想什么

生:我明天一定下决心把灰放回来

生:我明天一定

生:我明天把他放回来,跟列宁说我不应该把灰雀捉走

师:不但知错就改

生:列宁多么喜欢这只灰雀,我一定要把灰雀放回来

师:你们都明白了,独自藏起来是喜欢,放飞更是喜欢,男孩也是很喜欢灰雀。同学们,老师们把你们体会到的句子放在屏幕上,有什么发现吗?

出示:

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生:前后不一样,但意思一样

师: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冒号不同

师:再读一下这个句子

生读

师:当我们深入理解一个句子的时候,对话也可以这么呈现。

出示: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师:没有提示语了,两个人一组,演一演。

两人一组演

让孩子们推荐一组上台

师:一个是伟人,一个是孩子,他们在白桦树下相遇了

老师旁白,学生对话。

生: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列宁太喜欢灰雀,他好像自言自语,实际上是在对列宁说。

师:现在明白他在树上为什么低着头了吗?

生:因为他犯错误了,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师:是呀,你们已经读懂了。列宁看见灰雀说——

生:你好,灰雀

师:读到这,你又想问什么

生:灰雀又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问他呢

师:多会提问啊,咱们六人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

师: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列宁不想伤男孩的自尊心。

生:怕男孩说不出来话

师:你们都感受到了,列宁是爱男孩的,列宁对男孩的爱含着理解和爱护。好,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列宁看看男孩……你到哪去了)

师:哎,如果灰雀会说话,它会怎么说呢,我们用写的形式说一说。

出示:

任选一种,写一写

(1) 灰誉说:“————————”

(2)

(3) ————————————————灰雀说。

(4)

生写。

师:我想问问多少同学用的第一种,多少用的是第二种

生:昨天小男孩把我捉去了,现在它又把我放了,您就不要说它了。

生:列宁先生,您好。

师:多有礼貌

生:昨天小男孩把我捉走了,它给我很多面包渣,请您放心,它不会伤害我的

生:昨天它把我抓走了,它很好地招待了我,但我对它说,大自然才是我的家,请不要斥责他。

师:通过这段话,读出了什么

生:列宁喜欢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

生:列宁也喜欢其他的,但最喜欢这只灰雀。

师:列宁喜欢灰雀,但更喜欢诚实的男孩

师:出示图画

师:多好的图画啊,这得益于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对男孩的爱护。

师:还想不想了解列宁其他方面的

生:想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列宁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你们读一读,看看列宁小时候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读。《斗鹅》

师:读完了,这个故事讲的什么

生:列宁小时候和大鹅斗的故事。

师:从这个故事看出列宁是什么样的人。

生:勇敢。

生:爱护图书的人。

师:还想不想了解列宁其他的故事。

生:想

师:课后可以读一读列宁的故事。

出示第三组导读图片

师:我们还可以找一找这些大人物的故事,读一读。这节课就上到这。

《灰雀》教学实录 篇二

东北师大附小 王廷波

一、教学内容

《灰雀》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语第5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写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男孩放鸟归林,表现了列宁对男孩的爱,使学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二、案例描述

(一)直奔重点,交流感受。

师: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

师:你对这篇课文哪一个地方最感兴趣?

生:第11自然段。

生:我对灰雀到底去哪了感兴趣。

生:我感兴趣的问题是小男孩为什么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生:列宁怎么知道小男孩捉走了灰雀?

师:看来同学们有很多感兴趣的问题,你希望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做些什么呢?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非常好,老师一定满足你的愿望。

生:讨论这节课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

师:通过讨论,把不懂的问题弄懂了,非常好。

师:这篇文章人物的对话非常多,学习它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地朗读。同学们现在就自由读课文,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列宁和男孩的对话部分,要慢慢的读,细细的体会。

(生自由读课文。指读课文2~10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文2~10自然段内容)这是课文中列宁和男孩对话的部分,这一老一小的话,非常有意思。老师在课前读了几遍课文,特别是列宁和男孩对话部分,我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你想不想也在里面找到一些问题呢?

生:(齐)想。

师:好,回头再细细地读一遍,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读课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一个地方、一个词语就可以。

生: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说:“会回来的,一定会回来的。”列宁还要问一遍呢?

师:你这个问题提的好。

生:为什么列宁那么喜欢灰雀呢?

生:我回答,因为灰雀太小了,列宁可怜它。

生:我还要问,列宁喜欢灰雀什么呢?

师:课文中已经有了,谁来回答?

生: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非常可爱,还会唱歌。

(二)适时点拨,深化体验。

师:其实三只灰雀列宁都非常喜欢。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和同学们一样,也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不过老师把这么长的一段课文读成了一个字,你们信么?

生:不信。

生:信。

师:到底信不信?

生:不信!

师:我要在黑板上写一个字,这个字不是随随便便写的,是我读了很多遍课文之后才体会出来的。

(板书:爱)

师:你猜想一下,老师为什么要把一个简单的“爱”字写在黑板上,你都从这个字里边读懂什么?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学习)

生:我觉得列宁爱男孩,也爱灰雀。

师:结合课文中的语句具体谈一谈。

生:男孩刚开始说没看见灰雀,后来又说它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的,他还活着。男孩挺有意思。

生:我觉得列宁爱灰雀。

生:我通过一个句子了解到列宁爱灰雀,一天……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找遍了”说明列宁非常关心灰雀。

师:怎么找才算找遍了呢?

生:树林里的每一棵树都找了。

生:我觉得列宁带着病在树林里找遍了灰雀,能看出他爱灰雀。

师:他体会的多好啊!

生:我觉得列宁爱灰雀,也爱男孩。因为他自言自语的时候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其实他是对男孩说。

师:你讲的非常好。老师想请你把这一句给全班同学读一遍。(学生朗读)

生:我认为列宁喜欢灰雀,更喜欢男孩。因为他每句话都在给男孩机会。

师:什么机会?

生:不说谎的机会。他已经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回家,而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读得缺乏感情)

师:老师帮你体会一下,(教师把语文书收起来)我的语文书突然不见了,(指生)你看见我的语文书了么?

生:没有。

师:是不是让你拿去了?

生:没有啊!(声音很大,很肯定。)

师:同学们听,理直气壮啊!如果这本语文书就在你那,你还不想还给我,你会怎么说?

生:没看见。(声音小)

师:明显底气不足了,是不是?好,请坐!

师:其实,我们通过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就能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爱,不过,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列宁爱灰雀,男孩就不爱灰雀吗?

生:男孩也爱灰雀。他要是不爱灰雀的话,怎么会把灰雀捉回家里呢?

生:列宁看着它们,给他们自由,而男孩却把它捉回家里去自己看。

师:老师听明白你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男孩也爱鸟。只不过两个人爱的方式不同。列宁爱鸟,给它自由。男孩爱鸟,把它捉回家,使它失去自由。因此说他们爱的方式不同。

(三)师生互动,深入研读。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列宁和男孩的这段对话,大家体会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一部分好好读一读,同学们把书端起来,这次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读。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啊,要多加一些提示性的语言,也就是说,和课文中的内容有些不同,大家要认真听。这样我们才能配合读好。

师: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找遍了树林也没找到,他看到一个男孩,就着急地问――

生齐:“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列宁这时候很着急,但还很友善,再试着读一次。

(生再读)

师:面对列宁的发问,男孩含含糊糊地说──

生齐:“没看见,我没看见。”

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

生齐:“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面对男孩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生齐:“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列宁爱鸟的真情打动了男孩,他看着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

生齐:“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列宁惊奇地问:

生齐:会飞回来?

师:男孩肯定地说──

生齐:“一定会飞回来!”

师:好了,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这一段,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也一样能读好吗?

生:能。

师:好,自己练习读一读。

(学生练读课文)

师: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叙述语去掉,直接读两个人的对话,试一试。

(同桌分角色练读)

师:好了,哪个小组来?

(先后指两组同学分角色朗读)

(四)创设情境,类化体验

师:同学们,如果课文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你同意吗?

生:不同意。

生:后面怎么样了?只写开头不写结尾不好。

生:课文显得虎头蛇尾。

生:那只灰雀到底怎么样了?

师:看来仅仅写到这里同学们是不会满意的,因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只灰雀,关心灰雀的命运。我们一起来听。

(课件播放鸟叫声)

师:三只灰雀又欢蹦乱跳的在枝头歌唱起来。你听到它们刚才都说些什么了吗?

生:听不懂。

师:听不懂?再听一遍。

(再次播放鸟叫声)

生:两只灰雀对飞回来的灰雀说:“你总算飞回来了,我们好想你呀!”

生: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对另两只灰雀说:“我可算见到你们了!”

师:这时候列宁看看灰雀,又看看男孩,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去了?”(课件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生:灰雀回答列宁了吗?

生:灰雀会怎么回答?

生:他为什么不问男孩而问灰雀呢?

师:是呀,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也产生了这个问题,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要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

生: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了。

生:他想给男孩留一个面子。

生:他不想伤害男孩的自尊心。

师:是啊,列宁要给男孩留一个面子,他可不想伤害这个诚实可爱的小男孩。鸟回来了,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们应该为他们感到高兴。把书端起来,我们高高兴兴地来读这一段。

(生齐读第12自然段)

师:(指板书)灰雀、列宁、男孩,一颗爱心就构成了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想对灰雀、列宁、男孩说点什么?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生:我想对男孩说:“男孩,你是诚实的。”我还想对灰雀说:“你们可真是三只可爱的小天使啊!”

生:我想对男孩说:“男孩,如果你是那只灰雀,没有了自由,你快乐吗?”

生:我想对男孩说:“其实,爱鸟不是把它关起来,而是让它自由地飞翔。”

师: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之间,构成了一个爱的世界,但愿这颗爱心永驻同学们的心间。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灰雀》教学实录 篇三

生:列宁来到白桦树下,为什么跟不会讲话的灰雀说话,而不跟会说话的男孩讲话呢?

师:啊!我也弄不明白。你们想想为什么?

(生读书思考)

生:列宁怕小男孩伤心,所以不直接问小男孩。

生:列宁不愿意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

生:列宁怕小男孩难堪。

生:列宁对灰雀讲话,实际上也是在跟小男孩说话。

《灰雀》一文,伟人列宁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跟小男孩交朋友,蕴涵着浓浓的人文精神。在这一片断的教学中,教者有着极佳的教学洞察力,教者巧妙地借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再通过学生读书思考,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灰雀》教学实录 篇四

【具体案例】

《灰雀》第二至第十自然段对话部分。

师:当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他是怎样问男孩的?小男孩又是怎么回答的?

生:答。(读课文第二至第十自然段)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生1:小男孩为什么开始说“没看见”,后来说“会飞回来的?

师:你有一颗爱思考的头脑,很好!请你把你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吧!并在问题后面写上你的名字,因为它是你发现的。

生2:列宁为什么要自言自语的说?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有价值,真棒!你也上来说吧!

生3:小男孩怎么会那么肯定的说:“一定会飞回来!”?

师:你也很会动脑筋,真不错!上来吧!

师:同学们,黑板上有三个充满智慧的问题,你们会帮助解决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注意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师:好!同学们刚才交流地很激烈,谁愿意来告诉老师?

生:我想回答第一个问题,开始,小男孩怕被责怪,所以说没看见。后来,他看列宁那么关心灰雀,所以想把灰雀放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列宁关心灰雀呢?

生:读列宁说的话。(“那一定是飞走了…它怕冷”)

师:列宁说这话的时候心理会怎么想?心情怎样?

生:列宁想灰雀到哪里去了呢?他心理很担心。

师:是呀!老师也开始担心了,谁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面色忧郁)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十分关心灰雀。还有谁也关心灰雀呢?

师:这么多同学呀!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读。(语重心长)

……

【反思过程】

这个教学片段促进学生思考,尊重学生个性感悟,从而引导有感情朗读。

1、“从这段话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你有一颗爱思考的头脑,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这一类语言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勤于动脑,并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给学生一种成就感,顿时激发了全体学生勤于思考的动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提真问题,有价值的问题,不提假问题,如:你已经知道答案却还装作不懂而提出的简单问题,做到问题提得明确,清楚。然后引导讨论,教师参与其中,这样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

2、立足课堂生成,善于捕捉关键点。如:生:“开始小男孩怕被责怪,所以说没看见,后来,他看列宁那么关心灰雀所以想把它放了”,这时,教师抓住这句话当中的“关心”一词问:你从哪里看出列宁关心灰雀了呢?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课文。

3、注重学生个体感悟,激情引导朗读。如:列宁想灰雀一定是冻死了,心理很难过,“列宁想灰雀会到哪儿去呢?他心里很担心。”老师这时候说:“是呀!我也开始担心了”。没有直接肯定,而是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激发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大家是平等的,也在谈感受,而起到的效果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丰富情感,因为创造了这样的情境,此时让学生站起来朗读就是水到渠成了。学生丰富的情感表露无疑。

《灰雀》教学实录 篇五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自然段,现在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我说上半句,你们根据课文内容说下半句,明白吗

生:明白。

师:这段主要写了在公园里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上有——

生:三只灰雀。

师:它们在树上——

生:欢蹦乱跳的唱歌。

师:非常——

生:惹人喜爱。

师:从这段,我们知道列宁非常——

生:爱灰雀

师:是啊,这自然界的小生灵的确招人喜爱。可是,有一天,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揭下)你想列宁心里急不急

生:急。

师:大家把这段课文再默读一下,把你认为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也就是他替灰雀着急的句子找出来,在句子前面打上勾并想想为什么。

(生默读思考,师巡视了解。)

师:好,谁先来说说

生:我从"他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呢

生:找遍。

师:"找遍"是怎么找呢

生:把每一棵树都仔细地找了。

师:说得好,我们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就要注意强调这个词,把列宁找灰雀的仔细,辛苦读出来。

(生个别读,集体读句子。)

师:继续找句子。

生:我从"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因为要是列宁不喜欢,就不会去打听灰雀的下落。

师:说得好,继续!

生:我从"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这句看出列宁爱灰雀。要是他不喜欢,他就不会那么担心了。

师:(创设情境)是啊,要是灰雀飞走了,那以后来公园就——

生:(齐答)再也看不见它了。

师:要是冻死了,列宁心里会——

生:很难过。

师:现在,你就是列宁,你心爱的灰雀不知是生是死,你会怎么说这句话呢 (以多种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师:继续上面的问题。

生:我从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师:你把这句话读读,看哪些词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生:(该生先读句子)从"多好的"这个词能看出。

师:还有吗 再读读看。

生:(生再读)还有"可惜——",噢,还有"自言自语".

师:到底这几个词是否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我们好好思考一下,简单说说理由。

生:"多好的"这个词直接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生:"可惜"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师:那"自言自语"呢 (生沉默)什么叫自言自语

生:"自言自语"就是自己给自己说话。

师: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自言自语

生:我很伤心的时候会自言自语。

生:我很高兴的时候会自言自语。

师:大家说的情况虽然不一样,但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当人的感情很——

生:(喊)激动,投入,强烈。

师:列宁为谁激动起来

生:(齐)为灰雀。

师:是啊,列宁太想灰雀了,越想越深,越想越投入,以至有点情——

生:(喊)情不自禁。

师:现在你们说这个"自言自语"能不能看出列宁爱灰雀

生:(齐)能。

投影: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句子有了括号的词语和没有括号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要是没有"自言自语"和"可惜"就不能更好地写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师:现在你就是列宁,灰雀不见了,你多么思念它,牵挂它,替它惋惜啊,把你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

(练习朗读:个别读——范读——集体读)

师:听了你们动情的朗读,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列宁是多么喜欢灰雀啊!同学们,到底这只让列宁牵肠挂肚的灰雀哪去了呢

生:(纷纷地)让男孩捉走了。

师:(故作不解)可男孩一开始不是说"没看见"吗

生:(按捺不住)他撒谎!

师:到底男孩说没说实话,为了解开这个疑点,这回老师让你们来当一回精明的小侦探,请你们仔细分析小男孩的行为,包括他想的,说的,看能不能找到线索,证据去证明男孩说的是不是实话。这个任务能完成吗

生:(齐)能!

(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师耐心倾听参与其中。)

师:好,下面召集大家开会,进行案情分析,谁先来发表自己的高见

生:我从"那个男孩本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句话看出男孩刚才没说实话。因为要是没看见,不可能知道灰雀没有死。

师:关于这句话还有补充吗

生:这句话说他不敢讲,正好说明他一开始就没说实话,他怕现在说出来列宁批评他。

师:这两位侦探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说话口齿伶俐,分析得很有道理,接着往下说。

生:我从"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看出男孩开始没说实话,因为要是他没看见,就不可能知道灰雀一定会飞回来,而且还那么坚定地说。

师:你们认为男孩最后的两次说话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次的语气比第一次更肯定。

师:好,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我读列宁的话,你们读男孩的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后,让学生自己推荐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的变化。)

师: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是真的吗 从刚才的研究看来,他开始说的那句话确实有问题,结果是不是呢 请大家听老师读最后一部分的课文。(师配乐朗读)

生:灰雀是飞回来了,因为课文说"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林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师:找得好,我觉得这句话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们读一读,看认为是哪个

生:果然。

师:为什么

生:因为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现在真的飞回来了,"果然"这个词用得很准确。

师:大家再把这部分读一读,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生独立思考后可与同学交流)

师:先提出不懂的地方。

生:灰雀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

生:男孩一开始就说了谎话,为什么还说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师:好,下面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这句话知道男孩觉得自己错了,怕列宁知道后会批评他。

师:呀,说得太好了。同学们,那么再想想,男孩错在哪儿

生:错在不该把灰雀捉了。

生:错在不该说没看见,不该撒谎。

师:男孩为什么要把灰雀捉回去呢

生:(纷纷)因为他也喜欢灰雀。

师:(板书:爱)那列宁喜不喜欢

生:喜欢。

师:来公园的人喜不喜欢

生:喜欢。

师:要知道这些灰雀都是非常——(指板书)

生:惹人喜爱。

师:是啊,他错了,因为美丽的东西是供大家——

生:欣赏的。

师:这里再次证实了男孩一开始没说实话,想想一个孩子没说实话,他的神情,动作及说话的语气会是怎样的 下面我们回过头来把列宁和男孩的第一次对话读一读。

(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请三个同学出来扮演男孩,我来演列宁,大家认真看他们的表演,注意他们说话的神态,语气,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好。

(师生分角色表演,学生评议。)

师: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里,看还弄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灰雀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还要问他,因为要是列宁问那个孩子的话,男孩会很伤心的。

师:要是你就是那个男孩,列宁问你,你会怎样

生:我不想告诉他。这太难为情了。

生:我会很难受的。

生:我会低下头不敢做声。

师:你觉得列宁这样做好吗

生:(齐)好。

师:为什么

生:(纷纷)他对人真好。他很爱那个孩子。

师:说得对,他很懂得尊重别人的自——

生:自尊心。

师:(指板书)从这里,我们看到列宁不仅爱灰雀,更——

生:爱小男孩。

师:(板书:更爱)也正是在列宁那颗真诚的爱心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

生:放了。

师:(板书:放)还有吗

生:我知道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因为虽然他开始没说真话,但后来改了,还把捉来的灰雀放了。

师:这叫——

生:知错就改。

师:对,知错就改也是诚实的孩子。(板书:诚实)你能围绕板书用"爱"说一句话吗 还要说出为什么。

生:我爱小男孩,因为他知错就改。

生:我爱列宁,因为他爱鸟。

生:我也爱列宁,因为他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生:我爱灰雀,因为它们很美丽。

师:说得好,我们都应该爱鸟,因为鸟是我们人类的——

生:好朋友。

师:同学们,爱的力量多大啊,爱使世界变得更美丽;爱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真挚,更纯洁;爱使一个小孩子变得诚实,可爱。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爱吧!最后,让我们心中充满爱吧。

(师生配乐朗读最后一段)

《灰雀》教学实录 篇六

师:下面,咱们来个朗读比赛,看谁把课文读得最好。我这里有几张书签,上面有的写着“赛葛兰”,有的写着“赛夏青”。葛兰和夏青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是朗读艺术家。谁读得好,我就奖给他一张书签。大家练习一遍。

(学生认真练习读。然后,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推荐1人参赛;最后老师又请大家推荐两名胆子小、在班里很少站起来读书的学生朗读。比赛完毕,让全班同学评选优胜者。大家一致同意前4名同学为优胜者。)

师:“评委”们要求严格,不讲私情是好的。但是最后参赛的两位读得比以前怎么样

生: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他们不敢读,读书声音小。

师:同学们,就凭“好多了”,应该不应该奖励

生:(齐)应该!

师:好!现在请这6位同学上来领奖!(掌声。老师将写有“赛夏青”的书签赠给男生,将写有“赛葛兰”的书签赠给女生。大家又鼓掌。)

[评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巧妙地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就会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增进学主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上述教例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课前举行朗读比赛,让全班学生当“评委”,这就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学生对朗读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为朗读训练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朗读比赛谁读得好,就奖给谁一张书签,这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读书兴趣,更加努力读书。老师特意提出让两名胆于小、在班里很少站起来读书的学生参赛,并给予奖励,这对他们是极大的鼓励,必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读书积极性,并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灰雀》教学实录 篇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多读多认,巩固识记。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

三、教学准备

灰雀的图片、列宁的图片及简介,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片,了解灰雀。

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的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

4.学习生字词语。

调皮的生字宝宝和词语朋友来和大家打招呼了!

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怎样记住他们。开火车读,同位互读,男女生赛读。

试着联系文中的句子理解“郊外”等词语的意思。

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也知道了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寻找灰雀,灰雀回来的事。那么,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体会灰雀的可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小朋友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这篇文章题为“灰雀”,这是怎样的“灰雀”呢?你能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吗?把它画下来。

3.这几只灰雀有什么特点?漂亮、活泼、歌声优美;惹人喜爱。

4.理解“惹人喜爱”,体会“非常惹人喜爱”。

5.这三只灰雀确实不一般,那可是“人见人爱”。列宁喜爱灰雀吗?你从什么地方能知道?

教师抓住“每次”“都”体会列宁的喜爱。

6.喜欢它们,所以想让它们吃好一点,就像照顾“朋友”一样。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7.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生字词语。

2.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男孩有错就改的好品质,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3.收集列宁故事,继续了解伟人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小男孩的语言、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没有明确写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会回来,它还活着”,只有在学习了课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了解男孩诚实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2.激趣:瞧,这就是那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听,他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了。列宁可是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3.谁来和这三只可爱的灰雀打个招呼?

(二)细读感悟

1.体会心情。

可有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你说列宁这时的心情会怎样呢?

(1)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用横线画一画列宁说的话,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读三、五、七、九自然段中列宁的话,课件出示这几段。

(3)细细体会每一句话包含着列宁怎样的心情。

(4)朗读感悟。

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想读给大家听。

2.感悟不同的爱。

(1)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感情,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爱)

(2)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去哪儿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孩子为什么要捉灰雀呢?

(3)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爱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赞成谁的呢?

(4)小结:是的,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却占为己有,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3.接读对话,深入体会。

(1)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小男孩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边读边体会。

出示课文三至十自然段:

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爱鸟的情绪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

列宁爱鸟的深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此刻,小男孩心里会想些什么?

(2)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在列宁真情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

4.分角色朗读。

(1)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读列宁的话,一组读男孩的话,师读叙述部分。

(2)去掉叙述部分,直接读对话。

(三)真相大白,诚爱相融

1.课件再次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歌唱的情景”。

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朋友。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的内容,师读。

2.列宁为什么没有再问那个小男孩?他是什么时候预料到这只鸟在小男孩那儿?

列宁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当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从小男孩说话的口气已料到鸟就在他那儿。

3.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对男孩深深的爱;生齐读第十二自然段,凸显“微笑”。

4.列宁为什么笑?

5.小结:是呀,我们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生活中的你有过类似小男孩的经历吗?可以说一说吗?

小结过渡: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7.出示图片,学生谈感受。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爱是什么,爱就是多一点自由,多一点宽容。

(四)布置作业,积累提高

1.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或者关于诚实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2.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男孩或列宁说点什么?写一写。

3.续写《灰雀》。后来列宁、男孩和灰雀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发挥你的想象并把它写下来!

《灰雀》教学实录 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男孩把灰雀放回的经过。

教学难点:使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朗读课文三次,体会文章的思想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昨天认识的新朋友吗?瞧,它们来了!(媒体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教师引读: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你觉得怎么样?

引读: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引读: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4、小结:读到这儿,我们已经知道,列宁和我们一样都非常——生:喜爱灰雀(板书“喜爱”)

二、感受列宁爱灰雀、爱男孩

(一)朗读第2自然段

1、 今天我们请小朋友先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从哪里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你可以一边读一边把找到的句子划出来。(指板书)教师巡视指导。(出示第二自然段)

2、 反馈交流:

(1)指名交流

(2)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列宁着急呢?

(3)“找遍”是怎么找呢?师:是呀,找遍就是把每一棵树都仔细地找了;每一个角落都找过;找了很长很长时间。

(4)现在,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自己先试试。生:自由读——齐读

(5)小结:列宁这么着急,看出他怎么样?生:喜爱灰雀(指板书)

(二)继续学习第3-10自然段

那列宁到底找到灰雀了吗?

1、我们赶紧再读读课文3-10自然段,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把你找到的句子划一划。

2、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什么?圈一圈从哪些词语中读懂得?好,把你找到句子和同桌说一说。

3、检查交流(媒体出示3—10自然段)

谁先来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

(1)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① 你读懂了什么?

②还有别的地方读懂得吗?

③你能带着这样的语气读一读吗?

自由读—指名读

④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这么着急,说明列宁多么——生:喜爱灰雀。师引读: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生:接读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

(2)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① 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②列宁还会怎样说呢?

③(点击)列宁(  )地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④多元感悟: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吧!生:齐读

⑤是呀,列宁真是太—生:喜爱灰雀(教师指板书)

还从哪里看出列宁喜爱灰雀?

(3)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①  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的?

②指名交流(随机理解“自言自语、多好、可惜”)

你觉得列宁当时认为灰雀会飞回来吗?(会的)为什么?

(1)快速再读读3-10自然段,从男孩的话中你能发现什么?

(2)指名交流:

随机出示:

①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②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自由读,想一想,男孩为什么不敢讲呢?

(3)其实列宁已经猜透男孩的心思。

引读“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生读:“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引读:“会飞回来?”

生读:“一定会飞回来!”

(4)男孩为什么这么肯定?为什么抓走灰雀呢?(板书:男孩喜爱灰雀)

4、师:列宁喜爱灰雀,男孩喜爱灰雀,两个人的爱一样吗?(学生交流)

5、分角色朗读。 你喜欢哪一角色就读哪一角色。

三、学习第11一13自然段

(看动画:列宁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唱歌。)

1、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多媒体字幕: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

2、师叙述12自然段。

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列宁为什么不问的男孩,却问的灰雀呢?)

3.是啊,真让人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

(生同桌讨论,师巡视并加入讨论。  )                             4、反馈交流:

随机出示媒体,教师引读: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列宁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想想列宁不问男孩却问灰雀,还有其他理由吗?

是啊,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 爱!(齐) 师板书

男孩承认了错误,鸟儿又回到了枝头唱歌,列宁微笑了。 (媒体出示句子并“微笑”闪烁)

三、总结拓展

1、听,媒体出示:三只灰雀又在枝头唧唧喳喳的歌唱,他们好象在              。(指名2—3名)

2、现在如果你是列宁、男孩或灰雀中的一个。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

3、师生总结: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教师擦去板书“喜”字。

板书设计:             灰雀   放

喜欢    爱       捉

列宁              小男孩

(教育诚实)

《灰雀》教学实录 篇九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课文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2、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朗读法、以读代讲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部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为了不教。”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本课文时,应该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从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说教学程序

(一)、从名人入手,导入新课。

出示列宁图像,并回忆学过的《蜜蜂引路》这篇课文,唤起学生记忆,明白这一单元开始学习名人故事,学习名人品质。

(二)、研读课文,探究人物品质。

通过观察灰雀的外形,引起学生对灰雀的喜爱。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知道描写灰雀从颜色、动作、叫声三方面描写。然后引出世界伟人列宁也喜欢灰雀,让学生找出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和词语,重点品读。如:每次、经常、找遍等词语都反映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时话题一转,向学生发问:还有一个小男孩也喜欢灰雀,他是不是像列宁一样的方式喜欢灰雀呢?

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找出3——10自然段的人物对话部分,让同桌两个人一个扮演列宁,一个扮演男孩,认真地朗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要求读通顺、流利。在此基础上,通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指导学生深入课文内容,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揣摩出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列宁善于观察男孩的语言、行动,当列宁问男孩看见灰雀没有时,男孩吞吞吐吐的语气已经使列宁看出破绽,但是列宁没有直接责问男孩是不是捉走了灰雀,而是耐心说教、循循善诱,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叹,使男孩内心受到震动,他心里会这样想——这位叔叔是多么喜欢灰雀呀,不见了灰雀竟然这么伤心,我真是太自私了。为了喜欢,把灰雀占为已有,真不应该。所以,男孩最后肯定的语气证明了他勇于改正错误的决心——“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人物对话部分,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人物说话的神态、语气。列宁的话始终是委婉、亲切的语气,小男孩说话的语气从吞吞吐吐到小声地嘟囔、再到大声地肯定,如果学生朗读得不到位,反复纠正,一定把本篇课文的对话部分朗读好,从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伟人列宁爱护鸟类和保护男孩自尊心的高尚品质。临近课文结束时,让学生自由读3——10自然段,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附:《灰雀》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部分,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在灰雀不见了的情况下着急、担心、悲伤、惋惜的心情。同时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变化,一开始支支吾吾到最后肯定地说话,可以知道他从心慌、胆怯变化到镇静、惭愧。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列宁的伟人风采,尊重和爱护少年儿童,以自己对灰雀真正的喜爱感化、影响着男孩,使男孩最终放鸟归园。

一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名人。出示列宁图。这是谁?板书:列宁。你知道列宁吗?(简介)我们以前也学习过关于列宁的故事。比如《蜜蜂引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列宁很爱动脑筋,很喜欢观察,很聪明。比如《诚实的孩子》,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列宁从小就很诚实。今天再学一个列宁的故事,打开第五课,大家读课题《灰雀》。(教师板书)

出示灰雀图片。小朋友们喜爱它吗?你能描述一下灰雀吗?

二、研读课文,探究人物品质。

1、让我们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灰雀的?

2、面对灰雀,列宁喜爱他们吗?你怎么知道的?(抓住主要词语:每次 经常)

3、有一次,列宁发现一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什么表现?( 找遍 )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4、只有列宁喜爱他们吗?(还有一个小男孩)板书:男孩

就因为小男孩也喜欢灰雀,所以围绕小灰雀,列宁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从哪一段到哪一段写了他们之间的对话?(3——10自然段)

5、引导学生学习3——10自然段。

a、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b、再读,讨论:

c、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d、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e、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三、自由读3——10自然段,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灰雀》教学实录】相关范文

《灰雀》课堂实录(优秀7篇)03-23

《灰雀》教学实录优秀9篇03-03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实录10篇06-23

自读自悟 对话交流——《灰雀》教学03-29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优秀5篇01-01

《老山界》教案9篇01-01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优秀8篇】01-01

政治优秀教案10篇01-01

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01-01

《学习雷锋精神》主题班会活动教案(1001-01

最新范文

《为我唱首歌吧》阅读题的答案优秀403-04

应用文优秀3篇03-04

《行道树》教参张晓风散文创作历程精03-04

《藤野先生》阅读参考答案(优秀8篇)03-04

名著导读【优秀7篇】03-04

《伤仲永》译文【最新8篇】03-04

我 的 信 念优秀5篇03-04

音乐课教学反思精选8篇03-04

谈 生 命最新8篇03-04

课本剧《草船借箭》【最新8篇】03-04

57 1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