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常用范文>批评反思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优秀6篇】

发布时间: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己。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泡面作文为同学们整理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同学们。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一

要敢于真的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方法探析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增强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法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民主生活会的难点所在。能不能自觉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是检验民主生活会成败的关键。一、认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强大武器。事物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是在不断的否定、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的。在矛盾斗争中,暂时战胜对手是容易的,因为对手的弱点是可以被自己发现的。而战胜自己是不容易的,因为自己的弱点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即便发现了,很多人也缺乏承认和改正的勇气,不敢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一个出色的领导班子的高明之处,不在于没有缺点和错误,而在于能及时认识、勇于承认并坚决改正缺点和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主要领导干部,要有“求疵”的勇气和虚怀若谷的胸襟,诚恳地接受群众的批评意见。即使是与事实有出入的批评,也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态度正确对待。这样,才能营造班子内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健康氛围,增强民主生活会的实效性,提升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二、把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导向性目前,我们发现一些党委在民主生活会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还存在四种不良的倾向。一是形式化。把民主生活会当作例行公事,当作一般任务来完成。会前,班子成员之间交心谈心不深入、不坦诚、不切实,造成为开会而开会,流于形式。相互批评的问题虚的多,实的少;或会上问题找得多,会后整改得少;相互批评得多,相互帮扶得少。二是庸俗化。没有根据班子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次会议的议题和目标,部份班子成员挑无关痛痒的话说,或者随心所欲地发表看法。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聊天会、散谈会,没有坦诚地交流、真诚地批评、赤诚地帮助,没有达到增进了解,增进团结的目的。三是溢美化。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同事,怕失人缘;批评下级,怕丢选票。不愿拿起批评的武器,即使批评也避重就轻,明明是思想道德问题,批评的却是性格的问题;明明是业务能力的问题,批评的却是工作态度的问题;明明是贪污腐化的问题,批评的却是生活小节问题。四是简单化。对班子成员存在的问题不加分析,吹毛求疵,乱扣帽子,以民主生活会为契机,以至搞成了“批斗会”,没有本着关心帮助的角度提出批评意见。三、保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觉性******同志指出,主要领导同志,要以身作则,带头讲真话、讲心里话,自我批评襟怀坦白,批评别人真情实意,做出好的样子,就会给下面以好的影响,带出好的风气。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应带头自我批评,带头开展班子成员间的相互批评,营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氛围。一是敢于开展批评。领导干部要围绕班子内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抓准问题,深挖内因,对症下药,绝不能讳疾忌医、敷衍了事、互相包庇。二是敢于接受批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意见要冷静反思,客观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三是敢于带头批评。“班长带班子”,班长的表率作用要发挥好,党委(党组)书记要带头自我批评,带头批评别人,带头启发别人敢于进行批评。四是敢于互相批评。“无私者无畏”,领导班子成员要增强执政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摒弃私心杂念,相互查找不足,相互促进,精诚合作,推进工作。四、讲究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艺术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既要有敢于批评的勇气,还要有善于批评的方法。一要坚持原则。要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目标,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出发,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在大政方针、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而不在个人蝇头小利上纠缠不休。在需要批评的人和事上要进行善意的、负责任的、客观的批评,不能借“批评”之名,行泄私愤之实。二要抓住实质。批评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一定要抓住对方错误的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能主观臆断,无中生有。在实施批评前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症结和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保证批评的公正性。三要提出建议。在批评中不仅要指出对方的不足和错误,更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只有在指出错误、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措施或意见,并在实践中帮助其改正,才能真正达到批评的目的。四要把握分寸。“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相互批评要以让对方最大限度地采纳批评意见为目标,注意批评场合,把握批评时机,区分不同对象,采取合适的批评方式,不能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达到批评的目的。五、增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实效性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取得实效,须从转变思维、建章立制入手,从培育自我批评的作风入手。一是改进思维方式,选准自我批评的主题。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题、标准、内容等也要随之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就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围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围绕加强党的建设,增强执政能力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为新的发展策略服务,为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取得新业绩服务。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批评的长效机制。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但更需要规范的制度建设,抑制长官意志、减少主观随意性。定期、定时、定人召开民主生活会。在民主生活会中,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党内评与群众评相结合;面对面评与背靠背评相结合;口头评与书面评相结合。三是大小问题结合,培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大的问题是指深层次的、影响全局的普遍性问题,小的微观问题是低层次、小范围的个别性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要围绕宏观问题展开,把群众、党员、干部、党外人士在宏观问题上的批评意见放在首位。与此同时对工作中的小错误、小缺点,也要及时抓、使狠劲抓。广开言路,听取和采纳普通党员、普通群众的批评意见,让下级敢于批评领导、批评上级的错误、缺点,这就需要培育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和良好氛围。

个人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二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党的先进性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通过每个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称之为"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列宁、等也常常称共产党员为"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这说明了共产党员既要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联,又不能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必须时常用先进性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而度量的最好手段就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遵义会议、运动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都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成功范例。可以说,党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得到发展、巩固,并不断前进的。从微观上看,每一个党员都来自社会的特定阶层,不可避免地带有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只有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不断提高党员的觉悟和思想境界,自觉抵制资产阶级及各种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真正地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我们党从上到下保持了纯洁性和不断向前发展的蓬勃生命力。

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助于提高党员素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要有衡量我们言行正确与否的标准。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中国共产程》规定的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使我们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加强我们的组织纪律性,使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明白,组织上入党只是一生一次,但思想上入党是一生一世的,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只有思想上保持了先进性,才能在行动上体现先进性。

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助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过去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明显,尤其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上,在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上做得不够,经过这段时间的考试中心党支部组织学习和召开的民主生活会,我感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了。而这些变化是和我们支部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分不开的。在民主生活会上,大家都是同志,不分职务,畅所欲言,谁有错误都敢指出,谁有缺点都敢暴露,不是为了相互揭短,打击报复,而是为了集体的利益,是建设性的,气氛融洽,凝聚力增强了。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的利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转型中的社会由于管理制度和法律的不健全从而出现的腐败现象不可避免,这是对我们共产党员的考验。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有效手段。孔子日:"吾日三省吾身",古代大儒家为了保持自已的名节都知道每天反思自已,做为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更应如此。腐败分子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危害比小偷小摸,甚至比杀人放火的强盗有过之无不及。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利剑,斩断腐败的根源,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和先进。

乐于接受批评是共产党员的品质。"闻过则喜",知错即改,乐于接受批评。闻过则喜,反映了对批评功能和作用的正确认识,是对待批评的正确态度。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更是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视为增强团结和提高战斗力与凝聚力的法宝。同志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是因为"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他把批评与自我批评比喻为打扫灰尘、照镜子、洗脸,说明不照镜子就看不见自己脸上有多脏,房子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而批评与自我批评则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事实也正是如)www.paomian.net(此。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不正常的思想和行为乃至各种消极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就会滋生和蔓延,从而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党的事业。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是要健全党内的民主生活,经常性的开展面对面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二是要强化共产党员的党性学习,提高党性原则,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正人正已,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三是要坚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明辨是非、受到教育。要防止"言之无物"、"帽子下无人"。四要大事讲原则,小事不纠缠。对政治立场、党的纪律等方面的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对于生活小节和不良习惯,则不必苛求。五是态度要诚恳认真、深刻具体,要注重目的与效果的统一。六要把公开批评与个别谈话结合起来,及时进行思想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同志自觉改正。六要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必须出于公心。害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质,无非是"私心"在作怪,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没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防止走过场搞形式 要防止批评自己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批评他人转弯抹角,浮光掠影;批语领导巧言粉饰,阿谀奉承;批评中讲成绩的多,摆实际问题的少。

个人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三

今天下午是我们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召开的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召开的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 以后毛泽东多次反复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共产党的建设来说特别重要。“我们必须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使党员更提高更进步”。1942年4月20日毛泽东作了《关于整顿三风》的报告,强调了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是批评别人,自我批评是批评自己。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但作为领导者,对自己的批评是主要的”。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报告中提出了共产党员要有多方面的修养,其中包括“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在中共七大上,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的内容第一次被写进了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中。新党章中写道:“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掩盖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中国共产党应该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经常检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来教育自己的党员和干部,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反对那种自高自大、害怕承认自己错误、害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绪”。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我们看到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政党不断前进的保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1、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战胜自我、战胜敌人的强大武器。事物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是在不断的否定、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的。在矛盾斗争中,战胜自我是不容易的,因为自我的弱点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即便发现了,具有敢于承认、揭露、改正的勇气,也是不容易的。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最终战胜敌人。

2、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民主政治的试金石。我们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倡造就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如果党员、干部不能从怕字当头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不能开展真正、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那么监督、制约、民主都会是空话。?

3、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培育良好思想作风的保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都是有用的,不可偏废。但是批评是为着启发自我批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以批评的手段,达到自我批评的目的。自我批评的作风不培育起来,对自己的错误、弱点不承认、想方设法回避之,不愿接受批评、甚至抵制批评的人,显然不能很好培育批评作风。那些只善于及热衷于批评别人,而不会、不善于批评自己的人,他的批评作风肯定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在某种意义可以说,自我批评的作风培育起来,正确的批评作风才能培育起来,在培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中,应把培育自我批评的作风放在首位。

个人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四

[论文关键词]李健吾,文学批评;艺术;理解;灵魂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李健吾以他的印象式咀华批评而独树一帜,成为“京派”文学批评的重要代表。所谓“印象式咀华批评”,是说其批评强调批评主体的直觉印象,是一种“印象批评”,这种“印象批评”又是通过对具体文学作品的批评来实现的,含英咀华,既显示作品之精神,又传达批评者之印象。有人说:“咀华批评出于京派,秀于京派!李健吾堪称‘是现代中国最具文学性的批评家’。”这一方面说出了李健吾的印象式咀华批评与“京派”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透露出李健吾的印象式咀华批评的自我特色:不讲究理论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偏重于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凸显其文学批评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从他《咀华集》和《咀华二集》这两本“零珠碎玉式”的批评华章中,我们可以发掘、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批评观念和批评理念,这些规律性的批评观念和批评理念既可以说是李健吾对“京派”批评的贡献,同时也构成了李健吾的批评观念。其主要观念有:批评是一种艺术;批评是一种理解;批评是“灵魂在杰作间的奇遇”。

一、批评是一种艺术

在文学批评领域里,“京派”批评的突出特点是在文学批评自身建设中追求批评的审美自觉。无论是沈从文高扬人文理念的创作式批评,朱光潜以文艺心理学为基础的知识型批评,李健吾强调批评本质的印象式批评,梁宗岱致力于法国象征主义诗学探索的对话型批评,还是李长之独具特色的情感中心主义批评,都表明“京派”批评家们在有意识地推重一种文学批评的审美自觉。因此有论者指出:

“京派批评的出现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审美自觉与成熟”“代表着文的自觉,试图回归文学本身,开辟了审美的前景”。总体而言,“京派”批评是一种偏重于作品的“寻美的批评”。李健吾的咀华批评则更进一步,把重点落实到关注批评本身的审美性,可以说是一种“寻美的美的批评”。李健吾立足于批评,进行“批评是什么”,“批评为什么”,“批评怎么写”的思索与实践,这对文学批评独立性品格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也正是这一点成就了李健吾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它也是李健吾“秀于京派”的重要表现。

在李健吾的批评观中,文学批评独立性品格建立的标志是对“自我”的高度重视。在批评中,他把“自我”提到了批评活动的中心位置。他说:“一个有自尊心的批评者,不把批评当做一种世俗的职业,把批评当作一种自我表现的工具,藉以完成他来人间所向往的更高的企止。”这意味着批评家和批评对象一样,具有同等存在的权利,批评家应该利用批评对象并超越批评对象,批评家需要对象,正像作家需要生活,需要故事,都只是为自己的自我表现服务。既然批评是一种自我表现的工具,那么文学批评中的“自我发现”就显得异常重要,“一个真正的批评家,犹如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需要外在的提示,甚至于离不开实际的影响。但是最后决定一切的,却不是某部杰作或者某种利益,而是他自己的存在,一种完整无缺的精神作用,犹如任何创作者,由他更深的人性提炼他的精华,成为一件可以单独生存的艺术品”。在李健吾的心目中,批评与创作一样有其价值,同样是一个人心灵印象和体验的述说与表现。这样一来文学批评就摆脱了对作品的附庸,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存在,它也是一种有自己的独立品格的生命有机体。

文学批评既已取得与创作等同的地位,有了自己的独立品格,强调它的艺术性就成为必然。因此批评的独立品格的形成也就是意味着批评是一种艺术。反过来,他认为批评是一种艺术,主要在于他把批评看作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个性的独立存在。可以说批评的独立性和艺术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批评家是学者和艺术家的化合,有颗创造的心灵运用死的知识。他的野心在扩大他的人格,增深他的认识,提高他的鉴赏,完成他的理论。创作家根据生料和他的存在,提炼出来他的艺术;批评家根据前者的艺术和自我的存在,不仅说出见解,进而企图完成批评的使命,因为它本身也正是一种艺术。”在李健吾看来,批评不是神秘的,它只是批评家根据自己的感触而写,拒绝任何既定的规范标准,它有自己的使命,重在建设而不是摧毁。这种批评是一种艺术的观念也正显示出批评走向了一种审美的自觉。批评既然是一种艺术,批评家就可以像艺术家一样凸显出批评过程的自我表现和自我获得,这个“自我”是批评者人生体验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宇宙,它虽然微小,但是又广袤复杂。

二、批评是一种理解

说批评是一种自我表现的艺术,实质是强调批评中主体的自觉,因为主体的自觉,批评有了自己的尊严、自己的宇宙、自己的独立品格,这独立的品格又反过来促成了批评主体的自觉。批评主体的自觉表明:批评是一种主体积极的创造活动,批评家会不自觉地在批评中显示出自己的主体作用。批评家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价值取向会很自然地渗入其文学批评之中。“京派”批评家出现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的生存态度促其追求一种超然现实之外,隐匿于象牙塔中以一种清高孤傲的姿态观看喧嚣的现实世界。他们倡导在文学本位中寻求一种文化坚守,这种坚守使他们在把握艺术真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现实时代的热切关注。也正是在这点上,他们遭到左派批评的嘲讽。但左派批评忽视了“京派”批评家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一般都试图透过人性的多样复杂感受到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从而体现他们对现实的关注。作为“京派”的一位杰出代表,李健吾也具有这种倾向。他表面上不胶着于现实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漠视现实,他只是不关注现实时代的表面生活,他关注的是既超越现实又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人生和人性,从而体现出对现实的思考。

李健吾对人生尤其是对人性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在他看来,“一切是工具,人生是目的,艺术是理想化的人生。”而“批评之所以成功一种独立的艺术,不在自己具有术语水准一类的零碎,而在具有一个富丽的人性的存在”,通过这种“富丽的人性”,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实现了沟通。他甚至明确提出文学批评的“人生尺度”。人生、人性成为他批评观与批评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批评观念上对人生、人性的倚重。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他把作品当作“人类性灵的花朵来咀嚼”。作为一个创作的实践者,李健吾深知创作之难,所以他明确指出:“一个作者不是一个罪人,而他的作品更不是一片罪状。把对手看做罪人,即使无辜,尊严的审判也必须收回他的同情,因为同情和法律是不相容的。针对当时文坛互相攻讦的批评情状,他指出,“一个批评家,明白他的使命不是摧毁,不是和人作战,而是建设,而是和自己作战”,这就需要一个批评家在广泛人性的基础上,以同情的心情、宽容的态度,怀着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怀着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来从事批评,批评的目的是建设和整合而不是破坏与离析。批评是一种理解。

批评是一种理解,在李健吾的批评实践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作家的尊重与宽容。李健吾是“京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他对“京派”作家投以更多的关注是必然的,但是他在批评中也有意识地扫除门户之见,把眼光也投向诸如萧军、夏衍以及叶紫等左翼作家及其作品。比如对左翼作家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的评论,李健吾宽容的说:“我们无从责备我们一般(特别是青年)作家。我们如今站在一个漩涡里。时代和政治不容我们具有艺术家的公平(不是人的公平)。我们处在一个神人共怒的时代,情感比理智旺,热比冷要容易。我们正义的感觉加强我们的情感,却没有增进一个艺术家所需要的平静的心境”。在选择批评对象时,李健吾也不注重作者的身份地位,他依据作品本身以及他自己的理解,认真地发掘了现代文学史许多无名之辈,他的《咀华二集》中共收集了十七篇文章,评论了当时十二位作家,除巴金外,其余在当时都是不被人们注意的。一九三四年,当林徽因的短篇小说《九十九度中》发表后,没有引起文坛足够重视,但是李健吾独辟蹊径,认为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虽然不适合当时读者的阅读习惯,但它却“是一个人生的横切面”,“是根据了一个特别的看法,达到一个甚高的造诣”。但是宽容的意识不是毫无原则的认同或者吹捧,批评家应根据自我的阅读经验和个人的真切体验,对批评对象的特点进行发掘,这就需要细腻的艺术体验。

比如,在《三本书》中谈到叶圣陶,李健吾说:“叶圣陶……说他的文字和为人全都平庸……我却正和他相反,喜爱他的平庸,因为他从来没有向他的性格和他的读者撒谎,……我们的传统带着浮夸的词藻,虚浮的情感,投机的智慧;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歪扭了文学上最可贵的一个成分……叶圣陶先生的平庸,如他所谓,是他的血,是他的肉,所以透过文字很快就和我们的心灵融成一片,成为我们的平庸的一部分……唯其平庸,这才健康。……《西川集》是一个有力的说明。”

二是对作品的尊重与宽容。李健吾作为一个批评者对作品所表现的宽广襟怀和挚诚的爱,与他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是分不开的。正因为他懂得创作的艰辛和困难,所以任何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在他面前都是神圣的。针对“谩骂”和“攻讦”式的批评,他愤懑地说:“在文学上,在性灵的开花结实上,谁给我们一种绝对的权威,掌握无上的生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李健吾在当时戏剧文坛上已经名声大起了,但他在评论上新秀曹禺的《雷雨》时,非常谨慎地说:“作者或许想把鲁大海写成一个新式的英雄,但是因为生活的关系,往往停留在表皮,打不进这类人物的内心存在”,也许是担心挫伤新来者的创作积极性,李健吾作为一个戏剧前辈和批评家没有采用一种“金刚怒目”式的责难语气而以商量的口吻给创作中肯合理的建议:“作者如若稍微借重一点经济律,把无用的枝叶加以删削,多集中力量在主干的发展,用人物来支配情节,则我们怕会更要感到《雷雨》的伟大,一种罗曼蒂克,狂风暴雨的情感的倾泻,材料原本出自通常的人生,因而也就更能撼动一般的同情。

分析李健吾的评论文章,我们可以发现李健吾处处“以同情的态度去体会作者”的批评心态去面对作品的得失。正像他自己所说的,“我不得不降心以从,努力来接近对方——一个陌生人——的灵魂和它的结晶。我也许误人歧途,我也许废话连篇,我也许不免隔靴搔痒。但是,我用我全份的力量来看一个人潜在的活动,和聚在这深处的蚌珠。……我用心发见对方好的地方。这体现了批评家的对人、人的情感和灵魂的尊重,只有这样,批评才能是一种理解,批评才能做到公正。

三、批评是“灵魂在杰作间的奇遇”

批评是一种理解,是批评家实现其公正、公允批评的一种态度。这一态度得以确立的原因在于人类有一种“浩瀚富丽的人性”存在,批评者和创作者正是通过这人性实现沟通。但是一种态度的提倡并不是批评家从事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对李健吾来说,批评的直接任务是分析,是“一直剔爬到作者和作品的灵魂的深处”,也就是说批评主体能够走出自己固有的体验,进入另一个心灵的世界展开神游,借一次次神游来扩展自己的人格,并把神游的经历付诸笔端传达给别人。因此他认为批评是一个灵魂与另外一个灵魂或其他一些灵魂的碰撞和交汇,即批评是“灵魂在杰作间的奇遇”。作家把自己的灵魂化为杰作,批评家则必须以自我的人生体验为依据,透过作品抓住这一灵魂的若干境界并把这些境界融化进自己的灵魂。在这个意义上说,批评家要更幸运些,他不仅仅有自己一番独特的人生体验,而且还能通过别人的作品走人别人的人生体验中。正如李健吾所说:“我多走进杰作一步,我的心灵多经一次洗炼,我的智慧多经一次启迪:在一个相似而实异的世界旅行,我多长一番见识。这时唯有愉快。

因为另一个人格的伟大,自己渺微的生命不知不觉增加了一点意义。在他看来,批评家走进作家创作的艺术世界里,就像作家面对纷繁芜杂的人生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感触和体悟,更有自己的一份人生追求,然后用一枝灵动的笔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也就是说批评家企图通过自我去叩问作品中的那颗艺术灵魂来发现作品中的美,并阐释作品中的美,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从而达到提升人格,深化人生的目标,并最终实现文学批评在审美中关怀社会的目的。但是也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批评家以自己的真诚与公正对作品做出自己的反应,似乎实现了一次与作品中另一个存在的灵魂的相遇对话,可是这相遇对话与作者的创作自白不一致,甚至出现“龃龉”和“抵牾”的现象。李健吾认为:“这是批评的难处,也正是它美丽的地方。因为“灵魂的奇遇”不仅仅要表现为灵魂的对话产生美丽,它也可以表现出灵魂碰撞进发的绚丽。批评家与创作者是可以在抵牾的奇遇中互相“补足”的,从而形成文本的多意性。“龃龉”和“抵牾”也是文学批评的独立性的一个表现。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 篇五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时,上帝便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播了一颗叫做梦想的种子,而我们的任务便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来使它生根发芽,让它开出最绚烂的花朵。

我们处在激情飞扬的青春年华。青春,一个美好的字眼,一个梦想成真的最好时机。兴许在追逐梦想的途中,有很多人都与我们背道而驰,逆境重重。但泰戈尔说过: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青春,不是我们拿来挥霍的资本,而是我们拿来拼搏的基础。也许很疯狂,但那又怎样,不忘初心,坚定地一步步地走下去。也许,青春早已逝去,但是却仍坚持自己的初心,这也是一种成功。

保罗说:有些人到了老年才第一次体验自己的青春,他一生都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他5岁时父亲便去世,14岁时他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他在农场干过杂活,但一点都不开心,18岁时,他的太太怀孕的同时,他又被解雇了。他后来什么都试过了,但什么都失败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都过去了,而他却一无所有。若不是有一天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保险支票,他还不会意识到自己老了。随之他身上的一点东西愤怒了,觉醒了,爆发了,他开始拿着自己的退休金支票,并用它开创了新的事业。今天,他的事业欣欣向荣,而他,也终于在88岁高龄大获成功,这个到该结束时才开始的人就是哈兰德·桑德斯,而他所创的便是肯德基。青春易逝,但是那又如何,坚持自己的初心向着成功而努力,也会邂逅永生。

坚持自己的初心,我们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们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不忘初心,在不朽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历年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10

现实世界申,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没,那么,怎样才能驾驭住自己的情感呢? ——题记

理智,是一朵花,盛开于智慧的春风申;情感,是一阵雨,常常将这一朵花摧残。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

渴望真情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李白,面对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此寄情山水,便有无数华彩奇章流传于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说:雨后的青山,像泪水洗过的良心。她告诉我们:惟有真实的情感,才是一生无悔的追求。倘若将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超越感情

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令人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终至亡国。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误国,终遗恨千古。

这些,都是没有超越感情的结果"理智是一座堤坝,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会造成堤坝的坍塌,行为的迷茫,以至酿成大祸。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驾驭感情

感情犹如一匹野马,需要你去驯服。理智则是它的缰绳。以理智面对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达。

范仲淹遭贬,然而他仍旧胸怀天下,以理智的大脑,平静的眼光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智者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啊!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情与理相伴相生,互为两极。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显智慧,愿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浇灌理智之花。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六

影响当前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看,主要是:一是怕被戴上不团结的帽子。有的存在着开展批评怕被上级认为班子有矛盾,怕在下级面前产生负面影响,怕在班子成员之间产生隔阂。二是片面地把和谐与批评和自我批评相对立。有的甚至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以和为贵”,讲和谐就不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对构建和谐社会不利。三是过于看重关系,把关系看“重”了。有的党员干部党性原则不强,信奉所谓的“关系学”,存有利己主义思想。不是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帮助同志,振兴事业,而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你为我好,大家都好。因而,存在着批评上级,怕被“穿小鞋”,影响进步;批评同级,怕伤感情,影响相互关系;批评下级,怕丢选票,影响工作开展;批评自己,怕伤面子,被揪“辫子”,唯恐开展批评而带来个人利益的损害,不敢一针见血地开展相互批评,怕这怕那,就是不怕同志犯错误,党的事业受损失。因而,导致有的机关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不高。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传家法宝。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它仍然是我们党增强团结、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锐利武器。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无数事实证明,哪个单位党组织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好,哪个单位的风气就正,团结就好,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强,各项工作就富有成效。而不讲原则的庸俗的思想和作风,是党员干部队伍的腐蚀剂,是各种腐败思想和作风的防空洞和保护伞,亵渎了党的优良传统,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在一个机关党组织内,如果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必然导致正确的东西得不到支持,错误的东西得不到反对,正气得不到弘扬,邪气得不到惩治,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明确要求“党组织应当鼓励党员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支持和保护党员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因此,克服机关党组织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的问题,开展积极的、经常的、制度化的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已成为新时期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正确导向,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纠错功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党光明磊落、富有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批评和自我批评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方法。按上级规定的步骤与程序,开好民主生活会,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同志们的批评及自觉开展自我批评,以开诚布公的谈心,敞开心扉的交流,可划清正确与错误的界限,清除错误思想产生的根源,在组织帮扶和自我反醒中纠正错误。

一要教育引导党员认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坚强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力武器。要从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纯洁组织、克服不良作风、是解决党内矛盾、增强党内团结的有效方式。在当前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应有之义。每个党员干部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和谐的高度维护这项规定,认真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要教育引导党员明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仅仅是对党员个人的负责,更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正确处理好开展批评与维护团结、揭露问题与维护形象、敢于直言与维系感情的关系,自觉纠正只讲宽松不讲严格,只讲理解不讲原则,只讲自由不讲纪律,只讲尊重不讲帮助等放弃原则、过分容忍、息事宁人、软弱涣散、迁就照顾的现象。

三要教育引导党员勇于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从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上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努力做到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不以关系代替党性,不以感情代替原则,容得下事,容得下人,听得进不同意见。做到自我批评真心实意,开展批评实心实意,接受批评诚心诚意。

(二)加强机制建设,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防范、监督功能。

坚持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注重加强党内批评的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党的历史教训时:“我们过去发生的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一些”。“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文选》第293页)。

一是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和述职、评议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小组(党支部)生活是自身加强党性锻炼的需要。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地向党小组(党支部)汇报思想,自觉置于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中。通过民主评议,发现和解决问题,以达到鼓励、批评、教育及提高的作用。

二是不断完善多渠道监督约束机制。上级党组织要定期分层次地检查各级党组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既不能搞“一俊遮百丑”,也不能把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组织当成“内耗”、“不团结”的单位。相反,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好的要给以肯定,不好的要限期改正。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纳入机关党组织评比先进内容之一。要提倡、鼓励和支持党员干部大胆开展批评,不能把敢于直言的同志视为搞不团结的干部。重视机关党员干部相互之间的监督,对党员干部的缺点和错误,要及时提醒和批评,不能等发生了问题再去处理。

三是建立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正常进行的保障机制。要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好与否,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党性的一条重要标准,纳入考察党员干部“德”的主要内容,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主要依据之一。并不断明确量化考核指标,把监督与考核结合起来,提高监督的实际效能。对于坚持原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好的,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的,要给予奖励、提拔重用。对明哲保身,对错误言行听之任之,不能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斗争的不能提拔重用,积极营造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的良好风尚。

(三)要掌握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激励、提高功能。

社会心理学研究和现代领导活动实践都证明,正确的批评方式,能引起积极的心理反应,被批评者在冷静的情绪状态下,考虑自己应采取的态度。相反,不当的批评方式,会使被批评者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涉及到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两个方面,必须讲究科学的批评方法和艺术,促使双方找到“结合点”,形成共识,发挥激励提高效用。

首先,批评前要调查研究,弄清情况。要弄清批评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经历、个性特点、一贯表现以及周围环境和家庭状况等;弄清批评对象的缺点或错误的基本事实。这样才能分清是非曲直,准确地把握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程度,为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施批评奠定可靠的基础。

其次,要准确地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性。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谅解,原则问题不放过,枝节问题不计较,维护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权威性。不要把工作中的一般错误说成倾向性的错误,不要把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说成是政治立场上的错误。从机关基层党组织来说,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注意大的方面就是要对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事情不放过,对关系到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不马虎,对关系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和生活作风的事情不迁就。作为一个党员来说,既要注意着眼于大的方面,又不能忽视小的方面,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

再次,要讲究科学的批评艺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人把“忠言”与“苦药”等同,足见批评的话确实不中听。因此,开展批评时,要讲究一点语言艺术,不必板着面孔,要像药师把“良药”外包上糖衣一样,把批评的话变得顺耳、悦耳一些。做到“三宜三不宜”:一是批评下级时,宜循循善诱,不宜“电闪雷鸣”。领导者在批评下级时,要注意方法,讲究艺术。下属对领导的批评是相当敏感的,尤其关注“弦外之音”是否含有不信任的意味。“以理服人,威信自生;以势压人,无威无信”。因此,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应该是说服而不是压服,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威胁,应该是尊重而不是鄙视,应该是循循善诱而不是“电闪雷鸣”。二是批评同级时,宜义正辞和,不宜“声色俱厉”。同级之间,彼此的职责和地位相等,相互之间没有统属关系。在开展批评时,往往容易使被批评者产生“越界干涉”、“出风头”、“多管闲事”、“故意找茬”等误解。因此,在开展批评时,除了要态度诚恳、分寸适度外,既要有理有据、客观公正,更要和颜悦色,善于用平和的语气、中听的措辞,以消除对方对批评的反感。批评时,宜采取商讨式、双向交流式,使被批评者感到你是为了沟通,而不是为了教训人,容易使对方接受。三是批评领导时,宜间接委婉,不宜以“众议压人”。对于领导者来说,应具有“闻过则喜”的雅量。然而,如果批评时以“众议压人”,就会触犯领导者的威信和尊严,十有八九是要碰壁的。因此,批评领导,宜用“商计式”、“启发式”、“迂回式”的语言。

(四)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协调、凝聚功能。按照同志的“团结——批评——团结”方针,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协调党组织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以及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沟通思想、明辨是非、消除误解、增强团结,增强凝聚力,真正做到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达到团结统一,促进和谐的目的。

增进党内和谐,离不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一个党组织有没有活力、有没有战斗力,往往就取决于党内民主生活是不是正常。民主生活会的效果与否,往往又取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当前,党组织要把解决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作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议题,使党员干部都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和楷模,以党内和谐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关范文

批评与自我批评怎么写(最新6篇)03-02

2023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优秀5篇)03-09

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优秀9篇】01-27

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优秀01-20

有关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见3篇03-02

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精彩8篇】02-17

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优秀5篇)03-11

批评与自我批评内容(优秀3篇)12-22

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精彩4篇】04-30

个人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态发言最新5篇05-19

最新范文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优秀4篇】01-01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优秀10篇01-01

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优秀8篇)01-01

工作纪律通报批评【优秀6篇】12-31

关于通报批评的决定【优秀5篇】12-31

企业违纪通报批评范文【优秀7篇】12-31

纪律处分通报批评优秀9篇12-31

学生犯错反思检讨书大全优秀6篇12-31

通报批评的格式及最新8篇12-30

通报批评【最新6篇】12-30

73 478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