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作文体裁>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呼兰河传》读后感【优秀10篇】,希望同学们阅读之后能够文思泉涌。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一

《呼兰河传》描写了作者萧红自己小时候发生在呼兰河的趣事。

这本书写作方法很独特。虽然总是在写人物,但是没有主角;虽然写事情,但没有主轴。今天这里发生了什么,明天那里发生了什么,写的很轻松、随意,一件事一件事下来,甚至像流水账。这本书一共有七章,完全可以看做独立的七篇作品,也是不可分割的一整体。

从萧红的描述我能感觉到,呼兰河是一个迷信、自由、有时热闹有时沉寂的小城。什么都是自由的,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呼兰河给我的感觉是荒凉的。在这种荒凉中,人们枯燥无味,甚至有点无情。谁家死了一个人,过几天都淡忘了,无人再谈了,搞完什么演出也就不再想了。他们没有报纸,什么事情过去就算过去了,不值得去回忆。书的最后大体意思是这样的:一年一年过去,房子的老主人去世了,小主人逃荒去了,有二伯老了,厨子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怎么样也不晓得。这似乎是很正常的事,并不能引起忧伤,因为城里人的冷漠、迷信构成了荒凉的感觉,一切似乎都很平常。呼兰河就是这样一个小城。

在萧红的童年里,祖父给她的印象最深刻,是怎么也忘不了的一段回忆。祖父有一个园子,是萧红唯一的游乐场所,所以才会记得那么详细。祖父的园子很自由,植物想长多高就长多高,想不结果就不结果,作者在自由的环境中更加自由,使园子充满生机,园子的生机和呼兰河城的荒凉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所以园子给我的印象是光明的,充满活力,是正本书中的闪光点。如果我去呼兰河城的话,宁愿去园子里也不愿去呼兰河城的其它地方。

因为呼兰河城很迷信。经常有坑人钱的人摆个摊子,说抽签来看看命运怎么样。当然,有些看热闹也挺有意思。比如跳大神,有一个大神和几个二神,不停地跳着,说着,虽然我不知道跳大神是什么东西,不过我感觉身临其境,能想象到那是什么样的场面。还有团圆媳妇。团圆媳妇嫁到呼兰河城就开始生病,人们都认为她中邪了,以为她已经精神不正常了。不过团圆媳妇挺正常的,就是重病在身,吃什么药也不好。有一天人们把她放在大盆里用滚烫的水洗澡,结果被烫死了。迷信真害人啊,这就显示了当时一种不良的社会状况。

《呼兰河传》虽然没有故事情节,但是也很吸引人,我不由得对萧红的自由生活羡慕不已。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二

最近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感受深刻,令我难忘。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民国时期著名作家萧红。本书写了作者对自己幼年的生活以及生活的地方进行回忆。《呼兰河传》共七章,并不连续,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二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小城的风光。第三、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讲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以及自己的家。五、六、七章为第三部分主要讲了小城的三个故事。读过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城里的人虽然善良,但非常无知、迷信,整天过着死水般的生活,小城里一代又一代人,能挺的就在风霜雨雪中硬挺下去,挺不住的就默默的离开了世界。虽然那时的生活如此残酷,但作者对自己的童年还是难以忘却。

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最后一章冯歪嘴子的故事。冯歪嘴子住在作者家里多出的一间屋子里,靠做黏糕来维持生活。没过多久,冯歪嘴子有了孩子,当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孩子的妈妈却产后去世了。人们都以为冯歪嘴子完蛋了,而他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虽然落泪过,但决没有放弃过,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这个奇迹有三个因素。一个因素是冯歪嘴子的决心,他的决心非常强烈,在别人一个劲儿瞎说之时,他心里很坚决:我一定要把我的孩子照顾好!一个因素是爱,只有冯歪嘴子这个父亲对两个孩子深深的爱,才会使他产生强大的决心。还有一个是冯歪嘴子的乐观,别人再怎么瞎说他,可他还是和别人笑眯眯的;他的孩子七八个月了,只会拍拍手,可他见了还高兴的笑起来。正因他做到了,他成功了,他成功养活了两个孩子,他成功创造了一个奇迹!

《呼兰河传》读完了,可我的心却久久还未平静,那些人、那些事还在我心中回荡。有感动、有伤心、有温暖、有幸福……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三

这个寒假,我有幸阅读了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整本书主要描述了作者儿时的故乡黑龙江呼兰河县的特色,风俗及小时候熟悉的人物和印象深刻的事。

《呼兰河传》全书分七大章和尾声,第一和第二章节主要写了全县的三条街与当地跳大神,放河灯,看野台子戏和庙会等风俗,其余五个章节写了与作者同住一条街的邻居和亲人,把祖父的和蔼可亲,冯歪嘴子的辛勤质朴,有二伯的古怪性格描述的淋漓尽致。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并且十分的封建和落后,在那里,由于人们的迷信和愚昧无知,发生了一个个杯具,另我印象最深的是命运凄惨的小团圆媳妇,她生了病,高烧不退,婆婆不仅仅不带她去看病,反而还请了个骗人的“法师”,最终把她丢到滚烫的开水里洗澡,结果不但没有治好她的病,反而还要了她的性命。那里的人们宁肯顺从天意,也不愿相信事实,名明白可悲也不愿意反抗,我看着看着也增添了很多怜悯和痛恨。

作者还描述了很多童年的趣事,在房顶上采蘑菇那段就十分趣味,好好地去房顶采蘑菇,却弄的鞋子掉进了锅子里,弄了一锅的泥浆汤。还有一次,作者把花儿插在了祖父的帽子里祖父非但没发现,还笑着说:“今年花儿真香,隔着几十米都能问道香味

儿”。这也让我联想到了自我,童年的完美时光是多么的让人留恋,我们都要好好地珍惜,长大了才不会后悔。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看完这本书,我在想,每个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样,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尽管那里充满着无知、愚昧、苦难、悲凉,甚至绝望。可是她还是用最平和的语气描述着一切,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的不完美都包容了,让我们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吧,将来再来回味这份属于自我的完美童年。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四

读名著,发感想。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不同时期的大家都对名著有所解读。然而我们写的读后感可能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可以从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东西就好了,这也是名著传递给我们的思想。

这是我在暑假开始前买的一大包书中最吸引我的一本,所以,也成为了我最先注目的一本书,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之间没有连贯,全书中没有一个始终的人物,但构思独特、描写细腻。

我喜欢书中的一些人物,如作者的祖父、小团圆媳妇等。我也讨厌过一些人物,如老胡家的婆婆、作者的祖母等。

我特喜欢作者描述的“火烧云”,光看介绍就觉得它很漂亮,那种云真是变化高手,在变化的同时,还有着鲜艳的颜色,有红,有黄,有紫。对着这般景致,便无酒也令人醉。

我最气愤的就属小团圆媳妇的“惨案”。被老胡家折磨得生不如死,还被大家认为是妖怪,遭到大家的冷嘲热讽,硬是被人三次扔进了装满热水的水缸,晕了整整三次!最后死了。

一个活得好好的人,就这样被迷信的死神弄死,可看出迷信多么可怕。跳大神虽是那里的传统,但传统也有好有坏,它就属于一种迷信。因为迷信,才导致小团圆媳妇遭大家的辱骂,甚至受到虐待。

性格古怪的有二伯也让我有些好奇。特别是有东西不给他看让他知道会骂,但带他分享他又不要,让我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还有他那“跳井”、“上吊”的事,也使我觉得十分有趣。

呼兰河城虽小,但在萧红的笔下,我仿佛看到了那里的风俗情景,以及她的少年生活和亲人亲情。

这个小城十分令我向往,如果我能去那,一定会去看那里的“火烧云”,看那里的风土人情,看看作者小时的家!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五

最近,我读了一本萧红创作的名叫《呼兰河传》的书。

作者带着我们走进来旧时代的呼兰河,看到了旧社会时那里发生的事情,知道了旧时代的不足,领略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美满和幸福。

在萧红的笔下,她从小就没有母亲和父亲的疼爱,祖母对她更是不好。只有在花园里和祖父相处时,才能让她感到快乐,在她眼里,祖父是最爱她的。

相对来说,团圆媳妇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团圆媳妇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就被卖到呼兰河的名气较好的胡家去当童养媳了。她在十二岁的时候来到胡家,可胡家没有一个人把她当人看,把她当成下人,天天让她拉车,干各种各样的重活。看到这儿,我不禁心头一颤:团圆媳妇才十二岁,她怎么禁得起干这样的重活呢?她这些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呀?不但这样,只要团圆媳妇有一丁点做的不好,胡家人就用尽办法去折磨她。最后,让正是花好年华的团圆媳妇就这样香消玉殒了。看到这,我的心真的好痛:胡家人怎么忍心这样做呢,人家也是父母养大的,为什么胡家人的心那么歹毒呢?

是啊,萧红虽然有祖父的疼爱,但是她缺少了两个最亲最亲的人的关心和爱护,她怎么能有真正的幸福呢。团圆媳妇的年龄,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应该上学读书,可是她因为种。种原因被卖到了老胡家,受尽了折磨,过上了家畜都不如的日子,导致小小年纪就香消玉殒了。和她们比起来,我们有什么资格说我们现在不幸福呢。

在生活中,像萧红和团圆媳妇这样有着悲惨命运的人也有不少。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五岁的女孩,父母离异了,父亲带着她,又找了一个继母,可是继母对女孩一点也不好。有一次,父亲去上班了,只有继母和女孩在家。过了一会儿,继母让女孩去帮自己倒一杯水,女孩就去倒了一杯来。女孩拿过来给继母喝,继母喝了一口,觉得烫,就把一壶刚刚烧开的水浇到了女孩的手上,并找来了扫把和晾衣架,往小女孩身上狠狠地抽着。继母一点也不手软,一刻也不停地抽着。小女孩被抽着当场休克了。等父亲回来,把女孩送到医院,经过手术,医生说全身都伤痕累累,有七处骨头被打断了。

从古到今,像她们那样的人也有许多。和她们相比,我们是幸福的,同时也是快乐的,我们的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把我们当成手心里的宝贝,深深地给我们传递着爱。小时候,还动不动就和家里人“翻脸”,现在想想,真是不知好歹。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六

之所以买这本书,完全是看了两部关于萧红的电影,一个是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一个是宋佳主演的《萧红》。因为是为了纪念萧红诞辰百年而拍摄,所以这两个影片时间很近。两部电影虽然很像,但是没什么可比性,对于个人而言总之都不错。讲的都是萧红同一时期的故事。所以我才对萧红产生了一点点的兴趣,百度了一下,便买了这本书。不是为了书而买,而是为了一个人,一个谈不上喜欢又有一点点好奇的一个人。

这本书分两个部分,前部分是《生死场》看得很仔细,里面有几处描写挺有趣,一会我会把原句写在下面。那个年代对我来说只能去想像了。主要讲了一些农村里的人民平庸的一些生活,一面受地主压迫,一面为了生存而奔波。没什么人生意义,但没有意义的人生正好是那个时候人们生活的真实体现。后来日本人来到了这片土地,便像恶魔一样破坏这片土地,破害这片土地上穷苦的人们。。。。。。

“菜田里一个小孩慢慢的踱走,在草帽的盖伏下,像是一棵大形菌类。”

“菜田的边道,小小的地盘,绣着野菜。”

还有胡风对《生死场》读后感里的一句:

“蚁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粮食,养出畜类,勤勤劳劳的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的威力下面。”

《生死场》读后有一种沉重感,不是因为那些人的痛苦而沉重,而是因为这些都是事实,是中国历史不可掩盖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就是《呼兰河传》。很遗憾,我看得不够认真,一点也不夸张,我几乎是囫囵吞枣的把后半部分看完了。原因是我不喜欢!对不起,我不是不礼貌,就像菜品众口难调一样,小说也是这样。我没说它不好,只是我不喜欢,只是我想说真话。我想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情也许不好,或者是那时她的身体就已经不好了。就像是一个老妇人在生病或老了的时候讲述一些过去的事情一样,有点繁琐,有点罗嗦。一章可以用一个段落就行了,可她却用了好几页纸面;一个段落用一句就可以代替了,可是她又前前后后用不同的字组成句子,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好像前三章都在讲的是一个事,哦不,前三章根本没有讲事,只是描写了小小的一个村子。后来就是讲述一个女孩的少年时代,很多人说这是萧红的自传,可是我无所谓了。最后我再说一下,我必须承认我就是目光短浅,读小说时只顾一时的痛快。我一点也不否认这是一本好书,只是不和我这个小斯的胃口而已。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七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来了,在开头这几天,看了萧红姐姐的《呼兰河传》,这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全书共七章,描写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第一章: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第二章:民俗民风: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第三章:写与祖父的快乐生活。第四章:荒凉的家、荒凉的园子。第五章:胡家小团圆媳妇的悲惨之死。第六章:我家的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一个光棍,他古怪的性格。第七章:邻居“磨官冯歪嘴子”的苦难生活,卑微的活着。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描写童年时的爱玩的花园:花开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象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象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我特别喜欢这一段,几翻就翻到,快背得出来了,童话般的意境,诗意的语言,又简单活泼,写得多么好!

如果童年的花园和爷爷带给了她许多的快乐,那么和她差不多年龄的小团圆媳妇那一章节,让人看得透不过气来!让人悲哀!12岁,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本该在父母面前撒娇,却千里迢迢到这里当童养媳,因为活泼,不像媳妇,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变得更懂事更听话,这打持续一个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这样说,打她是为了让她懂规矩!后来女孩子给他们折磨得快发疯了,他们就听跳大神的话请人给她洗热水澡,滚水,昏过去用冷水浇醒再洗,洗了三回,就这样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推荐大家有空读一读。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八

最近,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读完《呼兰河传》,小说黯淡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在故事发生的小村庄里,到处都显得那么萧条: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画面,灰色的人生。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愚昧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悲剧。小说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是团圆媳妇,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令人触目惊心。

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她才十二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刚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她拼命的`干活,却经常遭受到婆婆的打骂,在人们眼里,婆婆打她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甚至在她生病时,将她在热水里烫了三次,没多久她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一朵还没来得及盛开的鲜花,就这样夭折了。

看完这本书我真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感到痛心疾首,我仿佛看到了小团圆媳妇在热水中的挣扎,仿佛看到了婆婆抽贴时的满脸心疼,又看到了云游真人拿着那些所谓的驱魔道具在那儿折腾。在那个年代里,团圆媳妇们的遭遇在人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他们的无知残害了小团圆媳妇,与其说团圆媳妇是被烫死的,还不如说是被封建迷信思想害死的。那个时候的社会完全都是灰色的,那时的人可能真的很善良,但小说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残忍、麻木、愚昧和无知,是对生命的冷漠。他们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合上小说,我的心绪回到现实,环顾四周,十分庆幸,我们已经远离那个生命被蔑视、被践踏的旧社会。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的整个过程集中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关怀和尊重生命的价值理性。温总理站在地震废墟上振臂高呼:“当前最重要的是救人!”的声音,至今还回荡在我们心中。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愈发强烈地追求自身社会权利,追求正义,平等与公正,愈来愈懂得尊重生命,努力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九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快乐、悲惨、幸福、痛苦……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生活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本文的作者萧红,小时候的她就跟着祖父生活,祖父,慈祥、温和,给予了萧红温暖,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过着快乐的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在萧红的笔下,有二伯、小团结媳妇、冯歪嘴,都是社会的底层人物,他们的生活十分悲惨。

例如:小团圆媳妇,原本是一个天真、活泼、健康的姑娘,后来,每天被婆婆欺负,打着打着,便打出了毛病来,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不断折磨、摧残。

有一次,天一昏,老胡家就打起鼓来了,大缸、开水、公鸡,都早已预备好了。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地来看。不知是哪儿来的偏方,病得跳神赶鬼的,不一会儿工夫,就洗起澡,小团圆媳妇洗得吱哇乱叫。大神打着鼓命令她当众脱衣裳,她本来是十二岁的小姑娘,却要如此对待她,婆婆却一点都不心疼,人事间,还有真情吗?很快她们便把小团圆媳妇抬了进去,她在大缸中,叫着,跳着,好像要逃命似的。你们对这么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这样,在我们十二岁时,还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是一个幸福的小熊,而她却要受如此烫的水,洗澡,若是你们,你们受得了吗?每一个人都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呀!每一个人都有她活着的价值,这样虐待她真的好吗?

这时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小团圆媳妇被一次次烫烧,最后死了,有的人落下了心疼的泪水,有的人却觉得好戏似乎还未看够呢!

小团圆媳妇死了……

小团圆媳妇是封建愚昧思想与恶俗的牺牲品。小团圆媳妇的死没有人在意,而萧红却记在心底,一直记着……

这个小故事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在人们心中,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人心都是肉长的,当时的他们难道没有一点同情吗?小团圆媳妇与那些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真悲惨是掌控在别人手中的,这真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十

萧红文笔细腻、清新,在她的表述下,我走进了一个衰落的村庄。萧红的童年是欢乐的,也是寂寞的,周围的故事是灰色的,这里的村民,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我想萧红写这本书是内心并不是平静的,但她所有的描述却都是平静的。

文章中作者写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为里面人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文章中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她才12岁,本该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的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刚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可婆婆为了让她更懂事、听话,动不动就要打骂她,没多久她就匆匆离开了人世。但在她的婆婆和丈夫看来,这是一个买卖——只不过是一桩赔本买卖而已。

磨坊里上演的冯歪嘴的爱情童话,冯歪嘴是作者童年记忆里热爱的一个人物。勤恳忠厚、爱妻,冯歪嘴在他的磨坊里与赶车老板的女儿王大姑娘私自结婚生子,成了小城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但他从被人们的言论所左右,和老婆孩子踏踏实实过日子。然而终究他的老婆还是没了,人们预料也期待着他又要整夜整夜的坐下来抽烟——他没有,因为他还有两个孩子。但人们也只是继续冷漠、,麻木的脱下薄衣、穿起棉衣来的一天天过着日子。悲剧看多了,心也就麻木了——这也许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我想作者回忆这一切时心情大约是悲凉、痛苦甚至绝望的,但她是用最平和的语气描述着这一切,所以我一遍遍的阅读了这本书,想更明白清晰的去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想更深层次的了解这位在我眼中有着无限睿智与魅力的作者。然而读完整本书却也找不到什么形容词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个时候,不由的想到了茅盾先生对它的评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范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彩3篇)02-09

《呼兰河传》读后感8篇07-26

呼兰河传读后感【优秀10篇】02-09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彩6篇04-12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优秀10篇】04-23

读呼兰河传有感(优秀10篇)01-21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彩8篇01-21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彩8篇)01-24

读《呼兰河传》有感【优秀3篇】02-23

读《呼兰河传》有感【优秀10篇】02-23

最新范文

彩色的翅膀读后感【优秀8篇】08-19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优秀2篇)08-19

人与自然观后感(优秀4篇)08-19

读后感怎么写?【优秀6篇】08-19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优秀7篇08-19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8篇】08-19

《活着》读后感精彩10篇08-19

《邮差先生》读后感优秀8篇08-19

《古文观止》读后感优秀5篇08-19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优秀7篇08-19

25 28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