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课稿课件

说课稿(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写作文网为同学们整理了说课稿(优秀3篇),希望同学们阅读之后能够文思泉涌。

说课稿 篇一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离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教材分析】

《离骚》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它具有很浓的楚地风情,学习这篇课文,要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情趣。

【学情分析】

v 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力。

v 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 】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相关字词知识,了解楚辞及其作者。 2.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3.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难点】

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法释义】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根据以上课标要求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时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启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综合运用任务型教学、讲授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一个好的老师应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都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针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方法拟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并综合应用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等学习方法。

说课稿 篇二

教材分析

《吆喝》一文是已故作家、记者、翻译家萧乾老先生所著作品《北京城杂忆》中的一篇。正像《教师教学用书》中说的这样:“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用来评价萧乾老师的《吆喝》一文再恰当不过了。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这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尤其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深深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回忆的时候。”课文用散文的笔法,通过对老北京街头不同商贩吆喝声的描绘,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在本单元中,本文前承第16课《云南的歌会》、第17课《端午的鸭蛋》,后领第19课《春酒》、第20课《俗世奇人》,这几篇课文或叙写各地节日风俗、或讲述民间艺人轶事,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学情分析

作为90后的青少年,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一些学生缺少正确的精神追求。他们要么对港台影视歌星顶礼膜拜,要么对当前非主流的坊间传闻津津乐道,要么对国外的什么愚人节呀、万圣节呀、圣诞节呀追捧有加。而对我们中华民族内涵丰富、厚重积淀、质朴永恒的传统文化,这些人却兴趣索然,对民风民俗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学习本篇课文,除让学生掌握一篇文艺作品应有的知识内容外,还要通过鞭辟入里的睿智分析,方法得当的教学设置,异彩纷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思想上有所触动,眼光中有所发现,知识上有所收获。

说教学目标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关键。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特点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预习课上我指导学生完成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感知并概括课文内容;识记并积累疑难字词;品味形象描写的语句,感受吆喝之美;形成待探究问题等预习任务。本节课为展示加反馈课,具体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特点,品味本文幽默生动的语言。

2、学习领悟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及写作思路。

3、体会作者对旧时北京城吆喝的种类、内容、特点等不同方面的描述。

能力目标

以课文吆喝的类别及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体现这些特点的吆喝声。

情感目标

感受北京城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培养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说教学过程

一、说导语

以传统相声《卖布头》的录音片段创设情景后,师满怀激情地引入导入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以学生感兴趣的艺术形式及饱满的热情导入课文,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说问题的设置

在本节课合作交流环节,共对上节课所形成的如下六个问题进行探究并进行展示作答:

1、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哪两类吆喝?并分别形象地用音乐知识中的哪两个概念来形容?

2、请找出连接两类吆喝的语句,并指出这些语句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

3、课文主要表现的是哪一类吆喝?表现另一类吆喝的内容删去,不是更重点突出了吗?但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4、作者通过叙写一类吆喝来表现另一类吆喝,是哪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你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还遇到过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内容吗?请举出几例。

5、表现不同吆喝声的内容涉及3——末段,作者是如何分不同方面有序表现这些内容的?

6、课文6——末段共表现了多少种不同的吆喝声?作者在第13段中把其中的两种吆喝声形象地概括为“合辙押韵”,请依此分别概括其余吆喝声的特点?

之所以设计这6个问题,是因为它们体现了如下12个特点:

1、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问题设置有的放矢。

2、紧扣文本,立足学科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问题数目与班级学习小组数目一致,便于展示作答时各小组抽签分配作答题目。

4、问题形成基于老师预设与学生发现相结合,贴近实际,尊重学生学习感受。

5、六个问题体现由对课文的整体分析到局部品评、由一般性语文知识的考查到体现题目的“吆喝”这一重点内容的研读。

6、六个问题自然衔接,并为下一环节的问题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

7、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体现大语文的思想。如第1题让学生联系音乐学科中“器乐”、“声乐”两个概念认识不同种类的吆喝声。

8、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善于抓住表达内容侧重的能力。如第2题。

9、注重甄别与发现能力的培养,注重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如第3题。

10、注重前后知识的连贯,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如第4题。

11、培养学生能够提纲挈领,结合课文内容梳理要点的方法。如第5题。

12、培养学生触类旁通、把握特点,锻炼语文素养的能力。如第6题。

三、说对小组合作交流环节及展示环节的方法指导

学习本课,采用语文课堂学习三步曲的方法。即1、问题驱动式研读课文;2、承包合作式探讨问题;3、随机抽签式展示作答。在上一环节带着问题深入研读课文的前提下,指导各小组在合作交流环节按“32字方针”的流程进行学习。这一操作流程可概括为:明确问题,分配承包——独立思考,交流请教——逐题探讨,共同提高——合作共赢,全部知晓。具体理解是这样的:1、明确问题,分配承包。小组学科长把老师预设的问题首先明确,这便于小组各个成员对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能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对题目做初步的选择。然后,小组长参考要完成的问题数量与小组人数,结合小组成员的学习程度,合理灵活地把问题分配承包给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提高效率。2、独立思考,交流请教。每位小组成员分到题目后,先用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作答,由于存在各成员间的程度差异或分配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个别小组成员分配的任务不一定能全部独立完成,可在自己有初步的见解之后,向先作答完自己分配任务的同学请教交流,最终完成自己的分配任务。3、逐题探讨,共同提高。小组长按题目的顺序逐题让每一位承包题目的同学说出自己的理解,各成员聆听思考,若有异议则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最终确定各个问题的作答方法,并记录在各自的笔记本上,作为所在小组对预设问题的共同理解。4、合作共赢,共同知晓。曾经聆听一位知名的教育专家这样形象地说过:竞争学习可用损人利己来形容,独立思考是利己但不损人,既利人又利己的学习形式是合作探究,因此,最终在合作探讨的前提下,优化每道问题的答案,达到所有预设问题的作答内容所有小组成员全部知晓。

各小组是否对所有问题都做了彻底探讨,是否每位小组成员对每一道题目的作答都有充分的了解,第三步的随机抽签式检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检测采用落实到组,具体到人的策略,先用标有题目序号的卡片抽取各小组要展示的题目,再随机抽取各小组成员的组内序号,确定作答该问题的同学。也可随机抽取一个数字,各小组成员组内序号为该数字的,均为本节课问题展示的作答同学,然后结合待展示同学所在的小组序号随机抽取题目序号,作为各小组作答同学要完成的问题(较之前者,这种方法更为公平)。展示作答同学作答后,允许由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作答,并最终由老师优化并明确正确的作答方法,比照各小组的作答质量,给予恰当的积分量化。

四、说穿插巩固环节的设置

学生的思维是有限的,通过这一环节,让每个学生的思想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主要管理好学生,让课堂有实效,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五、说反馈检测环节题目的设置及设计意图

本环节让各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对以下两个问题的作答:

1、依文中不同吆喝声的特点,举出生活中体现相应特点的吆喝声。

2、课文第10段开头写道,“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现在郏县文化局拟在文化路上开发“民俗文化一条街”作为旅游发展项目。请你为此设计一句广告词来进行宣传。

第一个问题意在体现“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学习语文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理念,设计第2个问题用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六、说反馈检测环节任务完成的方法指导

《教师教学用书》之“教学建议”之“三、开展活动”项指出:本文内容贴近生活,生动有趣。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本文之后,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加深学生对吆喝的认识和兴趣。例如,可以要求学生编写“剧本”,把各种吆喝融入到剧情当中;可以要求学生仿写相声,直接模仿各种“吆喝”,使学生在欢笑声中深切体会到吆喝的韵味;还可以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中“吆喝”的种类,研究“吆喝”的规律、特点及其价值,探讨“吆喝”声中所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毕竟学生的生活体验有限,教师可在预习课上展示自己搜集的相关素材,以老师率先垂范的引领作用,供学生参考,启发激励学生的创作,或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激情。

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本文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又一篇颂月佳作,文中表达了作者赏月时的闲适心情,也从字里行间透出他当时贬官黄州的失意和幽怨,同时也透出一种参禅向佛的宁静心怀。文章起笔交代夜游承天寺的缘由,中间写所见美景,收尾抒内心感慨。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本句写月光月影却不见“月光月影”的字眼,非常形象生动,巧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既写出了月光月影的“形态”,交错纵横的样子;也写出了月光月影的“情态”,像积水那样空灵。读者初一看,还以为是写水中景物,卒句显志,令读者倍觉妙不可言。结尾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儿。连用两个疑问句,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概括整个社会,从而强调闲人少这个中心。教学重点:理解“闲人”的含义;赏析本文优美的意蕴。教学难点:感受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本句中的“闲”字,是本文文眼,既表明自己有闲情雅致,又暗含自己被贬黄州,官职清闲之意,有一箭双雕之巧。

二、说教法

三字教学法:读、品、悟。读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以声正字,读准每一个字的音;第二层面,以声断句,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切分意群,把握一个句子的意思;第三层面,以声达意,通过朗诵进入文章语境,理解文章内涵,走进作者,真正走进文本;第四层面,以声传情,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寄予文本中思想情感,用语音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染听众。品从以下方面开展,一、品文眼,如本文中“闲”字,通过理解这个字,可以把握作者在全文中寄予的思想情感——悠闲、赋闲、失意。二、品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品析前文已述,不做赘述。三、品中心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儿。品修辞手法,品表达效果,品意义内涵,详情如前文。

三、说学法

初二年级学生学过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针对于这种情况,采用以下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一、字词交给学生,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孩子学会自主探究,小组交流。二、语句共同赏析,句子理解难于字词理解,让学生找出自己在文章中的发现和阅读体会,先由学生自评自解,老师侧面帮扶,积极引导。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项融归纳和领悟等能力在一起的工作,这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个挑战,老师设置一些情景,做些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四、学法明确指导,告诉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2分钟)创设情境:投影出示几张月夜图片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由古人颂月佳作说起,由复习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1、小组合作,结合课文注释把握文意。

2、通过反复诵读赏析本文优美的意蕴。

3、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明确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课堂上学什么,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初读感知(7分钟)

1、听读课文⑴注意朗读节奏。⑵记住作家和体裁。

2、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师生点评

4、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自然,体会作者感情。

(四)再读明义(9分钟)

1、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2、学生质疑,班级交流。

3、重点检查,夯实基础。

4、对照译文,再读课文。

(五)品读悟情(23分钟)

1、欣赏闲景

2、理解闲人

3、体会闲情

(六)诵读回味(2分钟)要求体会并能模仿范本的妙处。声音要达意传情,能感染自己和他人。

(七)总结升华(1分钟)

苏轼以他卓越的才华、豁达的心胸、积极的人生态度,书写了他令人景仰的一生。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做一个“闲人”,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欣赏一路的美景。

(八)布置作业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说课稿】相关范文

幼儿园说课稿万能(优秀3篇)03-21

万能说课稿【优秀6篇】02-14

说课稿(优秀7篇)01-26

说课稿精选6篇03-24

幼儿园说课稿最新7篇03-06

语文说课稿优秀6篇03-23

说课稿【最新8篇】04-30

说课稿【精选10篇】05-17

说课稿优秀4篇05-20

大学说课稿模板格式范文 大学优秀说06-16

最新范文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优秀3篇】01-15

美术的说课稿(最新6篇)01-14

英语评课稿【最新4篇】01-14

小学体育评课稿【优秀3篇】01-14

初中数学评课稿(优秀8篇)01-14

牛津小学英语说课稿(优秀3篇)01-14

优秀初三家长会课件【精选5篇】01-14

《美丽的小兴安岭》评课稿【优秀3篇01-14

《美丽的小兴安岭》评课稿【优秀3篇01-14

评课稿优秀9篇01-14

61 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