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优秀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8篇初中语文教学案例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初中语文教育案例 篇一

关键词:资源 开发 案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一、语文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的范畴是较为广泛的。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可是,长期以来,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及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任意而行,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这些原则是根据课程资源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开发条件提出的,对实际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操作有很大借鉴作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这种针对性体现在不同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利用相应的课程资源。

2、开放性原则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开发与利用。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奇花异草、书籍图片等,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必须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二)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新课程教材及其相关资源具有丰富和开放的特点,所以在落实课程资源的开发时,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1.树立“大语文”课程资源意识

语文是学校语文教学的核心材料,但我们必须摈弃传统的“教材就是教科书”的想法,应该建立大语文观。进行课程改革,必然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模式,合理构建语文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时展的多样化的需求。

2.语文教师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广大教师,教师应当成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没有一流的语文教师就没有一流的语文教育,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带动其它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没有课程资源的概念,也无视各种语文课程资源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有意识地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教学,绝大部分教师还不自觉的将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狭隘化地理解为语文教材。所以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

1.校内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教育理念的变革,语文教师的身份定位也经历了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教学的主导者再到学习的合作者的变化,但语文的本质内涵始终决定了语文教育者不仅要有知识、能力,还要有精神的力量。

2.校外语文课程资源。

(1)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包含专家、学者,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的亲戚、邻居、友人等社会各界人士,他们的思想观念、见闻阅历、知识技能、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2)自然性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保持对自然世界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与满足。从而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目的是为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创造条件,最终让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和运用语文,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篇二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程序设计;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特征日益显著,新型程序语言层出不穷。在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程序言的学习兴趣,还能最大程度地简化教学流程、深化教学效果。

1.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通过调查发现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达标,未意识到VB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学方法生硬陈旧。初中生崇尚个性化生活,爱好新鲜事物、因此非常容易对毫无生机的VB课程产生排斥感。综上所述,教师若想彻底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则必须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选用合理先进的教学方法。

1.2学生对VB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较低

初中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薄弱,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后容易对自身提出质疑,从而逐渐丧失自信心。部分初中生没有及时解出某道数学题的答案,便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是否存在问题,在发现周围同学较快得到答案后便产生自卑心理,错误地认为自己“不是块学习的料”。在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笔者便经历过类似事件,一些学生未顺利解出课堂习题便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VB程序语言,降低了对VB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在今后遇到VB程序设计问题时便会产生“题目好难,我解不出来”的错觉。

2.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先向学生描述一个具体的教育情景,引导学生就该教育情境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案例教学法强调要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对理论进行实践,使学生通过运用理论来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脚步的持续推进,现阶段,愈来愈多的初中学校_始引进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应用,取决于所选取的案例是否合理,有针对性,一个科学的教学案例对课堂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明显的。初中生之所以难以轻松、深化地学习VB程序设计课程,除了本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过关外,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使得VB程序设计教学难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事实上,教学方法对VB程序设计教学的影响最为巨大,在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法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3.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3.1如何选取教学案例

VB程序设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应当保障所选取的教学案例的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通常情况下,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应当贴近生活,能够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教学案例要服务于实际教学工作,脱离了课堂的教学案例非但难以提升教学质量,反而可能挫伤学生对VB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案例的选取必须要抓住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尽量将大的学习任务分解为小的学习任务,避免赋予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

教师应当做好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之处,征询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应当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多了解学生的看法,如此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自身的关系,为日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便利,还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案例的合理性,使得教学案例成为教师满意、学生喜爱的教学利器。

3.2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案例

为了激发初中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选取趣味性强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趣味性体现在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主动地了解VB程序设计概念。趣味性案例教学法在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案例教学的发起方不一定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来设计教学案例,这样做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知识传播者、分享者。某次,笔者在讲授支结构这一重要知识点后,便鼓励有所领悟的学生将知识概念设计成“脑筋急转弯”的形式,随后几名学生自告奋勇地设计了一段“披着程序语言外衣的脑筋急转弯”,在此过程中,其他学生们非常认真地给予相关建议、意见,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浓厚。通过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案例,笔者不仅提升了VB程序设计教学质量,同时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3采用贴近生活的案例

就目前情况而言,一些初中生并不了解VB程序语言对实际生活的益处,换言之是这些学生认为VB程序语言是空泛的、无用的,对实际生活没有帮助。为了让学生意识到VB程序语言对实际生产的作用,改变他们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错误看法,教师应当选取或者设计一些贴近人们实际生活,与初中生其他学科联系密切的案例,从而激发初中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判断结果”这一概念时,笔者便选取了“手机解锁”这一生活案例。笔者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分支结构中的“判断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而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需要进行判断,我们可以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而程序同样可以判断人们某个行为的对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现在你们大多数人都拥有智能手机,屏幕锁是保护手机安全的重要程序,屏幕锁分为指纹解锁、密码解锁以及图案解锁等类别,同学们的指纹、输入的密码以及绘制的图形等是解锁手机的关键信息,如果同学们正确地输入了上述信息,则手机能够被顺利地解锁,而如果所输入的信息有误,则程序会提醒你信息有误,这便是常见的判断结果。

3.4关于用好案例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①教师应当借助案例l掘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一般来讲,初中生在学习VB程序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耐心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赋予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细致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反应,游戏性的教学案例通常能够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那些在游戏性教学课堂上依然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主动参与至课堂讨论之中的学生,教师应当单独与其进行交流,注意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状况与学习上的困难,征询其对案例教学法与初中VB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观看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增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扫清障碍、夯实基础。

②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其所选取或设计的教学案例的质量。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不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不重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在课堂上又惯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如此固然无法提升VB程序设计教学的质量。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主动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与教学方法探索工作,注意向同事借鉴与分享教学经验,不断地促进自身的进步。

③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客观上看,个体之间存在着智力差异,部分学生的学力有限,碰到稍难的问题便不知所措,而一些学生则非常享受VB程序设计学习的过程,较容易解决一些困难的习题。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分层教学工作,为有天赋的学生提供更加高深的案例,让这些学生接触相对复杂的计算机语言理论,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掘天赋型学生的潜力。对于那些学习程序语言较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案例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在学生取得学业成就后及时对其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

4.结语

新的发展形势下在初中推行VB程序设计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普及信息技术,能够为国家发掘、输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为了做好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工作,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陶兴荣。机器人教育可促进程序设计教学[J].教育与信息化,2011(02)

[2]韩志彪。浅谈初中程序设计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

[3]李秋燕。网络学习社区下程序设计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3(03)

初中语文教育案例 篇三

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教学资源有限,许多学生无法接受较好的教育,有些学生认为上学没有用,在中学就辍学去打工,其实这是思想观念缺乏正确认识。因此在新课改要求中明确指出了,要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将德育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21世纪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德才兼备,要在社会工作中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熟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德育教育恰恰就针对的是这些,所以说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必要。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德育内容的利益化认识

当前许多人都将语文教育利益化看待,更多的是看重语文教育的功利化,忽略了个人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其实这是错误。自古以来,文学作品就只在各种制度下被评判,根本没有体现出文学的欣赏性,教师以这种理念去教学,肯定会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造成误导。而且德育教育也可以被认作是语文教育的一种,但是很多人片面地将德育教育等同于语文教育,这就使得初中语文丧失了原有的魅力,学生无法对语文课程提起学习兴趣。

(二)德育教育形式化较为严重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有些学历较低,教学能力有限,在新课标要求提出后,为了迎合新课标标准,很多语文教师片面追求德育教育,根本不遵守德育教育的规律,没有顾忌学生的感受。而且教师并没有转变教学理念,课堂主体仍是教师,学生一直在教师的教学思路下进行学习,学生根本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习惯将所有问题都向德育思想靠近,这样就会使学生十分反感,厌恶语文课程。此外,教师将德育教育看作给外人看的摆设,在其他教师或领导听课时,总是设置一些华而不实的德育教育案例,但是在平时教学时却没有注重这些。

三、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课堂主阵地巧作引导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大多都是来自一些文学作品和思想作品中,每篇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教育学者的仔细筛选,都掺杂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所以,农村中学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仔细寻找切入点,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理解文章中的德育教材内容。首先,教师要抓好备课环节,要在课前就将课文中的思想道德因素罗列出来,挖掘德育因素。其次,教师要将课本的背景讲述给学生听,要注意引入道德因素,要有效结合相关知识点。最后,教师要加强对批改作业环节的注重,要将作业批改过程看作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农村学生不善于交际,教师可以在批改作业时给予学生鼓励,多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心灵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能够将教师的鼓励化作学习的动力。

(二)写作指导中恰当点拨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较为关键的一个训练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教师必须要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感悟、去总结,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添加德育教育因素,这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中,要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其次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多带学生去大自然中游玩,在游玩中让学生融入自然之中,这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形成十分有利。

(三)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德育教育

由于农村初中教学资源紧缺,学校无法在短时间内创建现代化教学设施,但是学校可以给学生多准备一些课外书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外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从那些名人案例中,学生可以体会先人的品格,塑造自己的道德观念,教师要在阅读训练中加强德育因素的教育,让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得以巩固。

(四)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课文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农村初中学校要想加强德育教育,语文教师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语文活动,形式要多样化,例如可以是诗歌演讲、书法展现、读书讲座;要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进行分层教育;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因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道德观。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篇四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初中政治教学 教学设计 课堂实施

案例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我国教学中的,由于其独特的魅力,很快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和推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教育教学方法,既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又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以其真实性、生动性、具体性、启发性、针对性、典型性、系统性、实践性、互动性、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正在被推广应用于思想政治等大部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1.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从教学目的看,传统教学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案例法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等;从教学载体看,传统教学的教学载体是多年一贯制的固定教科书,主要讲述的是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案例教学法使用的教学载体是精心选择的纸质案例、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媒体资料;从教学方式看,传统教学方式是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内容单方面由教师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往往导致高分低能。案例教学法作为一个有效的载体,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促使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从教学主体性来看,传统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点,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的技能发展,给予学生能力发展发挥的空间。

2.思想政治课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围绕中考升学的要求,还肩负德育教育任务,这是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优秀思想政治教学案例的特征

优秀的教学案例应该有理论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应该有详细的教学提示,有助于教师的使用;案例长短取决于教学时间和教室环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案例还应当叙述明确且生动、真实、有趣,焦点和目的明确,使学生“移情”或“同理”,把枯燥的书本理论内化为思想品德修养。

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

1.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

对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制定教学目标,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制订教学计划;其次要选择合理案例,尽可能选择符合教学和学生要求的优秀案例、经典案例、激发正能量的案例;再次要根据案例设置问题,问题的设计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数量适中;最后要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课堂活动设计时,“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案例―总结评价”三个环节必不可少,案例讨论方式设计时,应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学时间分配设计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分清轻重缓急,既不要太死板又不要太随意。

2.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

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主要包括案例呈现、分组讨论、发言交流和总结提升四个部分。案例呈现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片材料、口头描述、学生表演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式。在案例呈现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水平,提出问题的方式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生动,内容丰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勇于发表观点,又要仔细倾听他人的想法,求同存异,还要引导学生目标聚焦,不要“跑题”,避免过度概括、过度陈述、过度简化、没有资料支持的结论。在发言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有效控制案例交流的进程,确保围绕主题进行,让针锋相对的观点尽情地表达出来。同时适度把握和控制学生讨论的节奏,做到既激烈尖锐,又富有理性和真诚。在总结提升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为主,要善于总结成功经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通过正确的引导、说理等方式让他们自觉接受,使外部的案例信息不断内化为学生的感悟。还要把握好重点与难点,详略得当,提纲挈领,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

三、结语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个体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促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推广与应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案例教学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案例的合理选取与编辑、课堂讨论的方式与方法及教师的总结提升技能与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袁文凤。论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方法。学周刊,2013(11).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篇五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作用

1. 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传统的语文诗词教学中,文字符号大多数都是成片的,形式说教内容空洞,且讲解与分析较为抽象,这一系列原因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质量明显不高。而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够使教学内容表现得更加形象、直观以及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2.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初中生知识面较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在诗词的理解上较为肤浅,普遍只停留在片面的理解上。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具有抽象特点的语言问题转换为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使学生的感知得以丰富,进而拓展学生的生活见闻,这也是实现“情境教学”的有效途径。“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师生在教与学中产生感情共鸣,使教学效果更加优化。

3. 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及良好的审美观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课堂当中,能够将诗词中的思想意境、艺术形象等一一展现出来,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心里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从而使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更具时效性与科学性。

二、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案例分析

1. 案例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时,需要对文字、图像及动画等多种媒体进行充分利用,以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对诗词知识的消化,从而达到优化学习的目的。例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主要写景的七言律诗,仅从古诗字面上理解和分析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就算学生将该古诗背诵下来,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美感。然而,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融入其中,先以录音机录音的方式让学生听古筝伴奏的课文朗读,再利用投影仪放一段具有春意盎然特质的电视录像片,让学生在其中深刻地感受到春意绵绵及春光无限的美好风光,最后让学生跟随录音进行课文朗读。在此过程中,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还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强化。

2. 案例二・郦道元《三峡》

我们知道,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使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诗词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便需要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最终将其有效解决。例如在郦道元《三峡》一课教学中,第一步可以让学生欣赏由Flash制作的教学课件。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计算机功能,并对三峡的美景进行领悟,可设计一个课堂讨论区域,让学生以独立自主的方式对课文的第2、3、4自然段内容进行学习。学生凭借自身的喜好选择其中的任意自然段进行学习,并且通过查找计算机当中的相关资料,找出问题的对应答案,便能自主理解课文。另外,视频文件上画面精美,音乐美妙,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意外的精彩,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更具时效性与科学性。

3. 案例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篇六

一、成立学校考核工作组

组长:高妙添

副组长:周德扬

成员:黄怡庆、冯世清、罗宗填、肖扬昆、彭其明、赖炎松、陈勇罗耀克、郑卡加、郑宪君、骆玉梅、曲正言

二、考核的程序及安排

1.考核的程序。

根据市、区文件精神,依照年度考核的基本原则,在认真总结、述职、自评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公正考核每一位教师。按照一级考核一级的原则在编在岗教职工在科组和级组内述职,分别由科组长、级组长进行考核;级组长、科组长则分别由德育处、教学处两个部门主管处室主任考核;副校长、行政由校长考核(为了让更多的老师获得殊荣,在推荐优秀等级测评名单时,去年获得优秀的教师一般情况下不再推荐)。

2.考核时间安排

时间

项目

负责

6月26日

(星期一)

第八节

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传达考核文件精神及学校年度考核方案

校长室

发放考核表给个人填写(一定要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肖新天

6月28日(星期三)下午

5:00-6:00

以科组为单位,分别进行科组长测评及科组老师个人述职、考核,并将科组长测评表及科组老师评优推荐名单上送办公室。

科组长

6月29日

(星期四)

第七、八节

以级组、部门为单位,分别进行级组长测评及级组老师个人述职、考核,并将级组长测评表及级组老师评优推荐名单上送办公室。

(级组长、部门领导收齐考核表,待写综合考评结果)。

行政

级组长

部门领导

7月3日

(星期一)

4:00-6:00科组长述职考核。

各主管领导

5:00-6:00级组长述职考核。

考核工作组成员及办公室相关人员将各科、级组、部门考核推荐名单进行汇总。

考核工作组

7月4日(星期二)下午

4:00-5:30

召开党、政、工、团、级、科组长联席会议,根据考核汇总名单进行测评。

考核工作组

7月4日(星期二)晚上

7:30-9:00

召开考核工作小组成员及校行政扩大会议,讨论并确定考核优秀名单。

校长室

3.考核优秀等级推荐指标:

(一)各科组推荐指标

部门

参评人数

比例(%)

推荐指标

考核地点

高中语文

9

25

2

四楼阅览室1

初中语文

8

25

2

四楼阅览室2

高中英语

10

25

3

四楼会议中心

初中英语

9

25

2

高三(1)课室

高中数学

9

25

2

高三(2)课室

初中数学

7

25

2

高三(7)课室

物理

4

6

25

2

高三(3)课室

信息

2

化学

5

25

1

高三(4)课室

生物

4

25

1

初三(6)课室

政治

7

25

2

初三(5)课室

科学

6

25

2

初三(4)课室

历史

1

7

25

2

初三(3)课室

地理

2

历史与社会

4

体育

5

25

1

初三(2)课室

艺术

4

25

1

初三(1)课室

合计

96

25

25

(二)各级组推荐指标

部门

参评人数

比例(%)

推荐指标

考核地点

高三级

23

25

6

四楼会议中心

高二级

21

20

4

四楼阶梯教室

高一级

17

20

3

四楼阅览室1

初三级

13

20

3

四楼阅览室2

初二级

16

20

3

初三(3)课室

初一级

17

20

3

高三(7)课室

教辅

12

15

2

高三(1)课室

后勤

7

15

1

高三(2)课室

合计

126

20

25

(二)科、级组长、行政推荐指标

部门

参评人数

比例(%)

推荐指标

考核地点

科组长

16

35

6

四楼会议中心

级组长

6

35

2

四楼阅览室1

行政

13

40

5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篇七

在语文教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是比较重要而且也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灌输”形式的僵化、单一的局面。合理地利用案例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初中语文 应用策略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有着重要作用。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案例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动机

案例教学法所使用的案例取材于语文教育实践,提供了给学生实际体验场景,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作为主角之一,在这种情境氛围下引导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感同身受,亲自体验,不断地刺激学习者的兴趣点,变被动学生为主动学习,非常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学生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案例教学法最常见的方式是分组讨论,这种方式即需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很好的合作能力去完成的。这训练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转变为是和学生朋友,一起分析、研究、思考,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合作中要互相沟通,表达自己思想,同时也要学会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

(3)帮助学生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

在案例分析与讨论中涉及各种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创造能力,知道如何对待似的情境或问题的解决思路,学会善于接纳他人的建议,学会如何修正和完善自己;还有助于学生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从被动学习走向了主动学习, 去接受去探索学习真谛, 提升学习自主性,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养成是非常有助于的。

2.案例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学目标,确立案例教学类型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延伸运用到课外。所以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就应该明确这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根据目标进行精心制订详细的整体计划。在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灵活地导入情景,巧妙地设立问题,多种形式地讨论问题,激发参与热情,挖掘学生思路和解决方案的潜能,扩展学习角色定位。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以小组为形式展开讨论案例、评析案例、 进行对话时时,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对全程进行掌控,不能课堂变成“放羊”状态。这需要我们应该及时关注讨论中是否偏离主题,在学生发挥自由讨论同时,教师在旁边给予诱导扩展思维的思路。运用案例法在语文教学中类型一般有三种。一种问题评审型,即直接提供学生进行评价案例所反应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二是分析决策型,不给出解学生决问题的方案只呈现现实叙述包含问题的案例事实,让学生讨论分析做出判断;三是发展理论型,经过案例讨论从中发现新的道理延伸点。苏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一扇门。需要训练学生理论思维的需要,则可采用第三种案例教学。

(2)周到选择案例,明确研讨问题

运用案例教法的主要环节是案例研讨。在案例讨前应明确研讨程序,考虑整体结构、案例的典型性、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案例的选择也应该考虑案例的特殊性典型性,对学生有启发性。精心选择好案例后,少不了对确定好的教学案例进行解读。循循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设定的情景,慢慢地打开学生思维,让他们了解情景的主要矛盾,提出问题,诱导并加以分析进行。多样化运用案例,多改革创新教案,比如,文字案例、原生态案例、音像案例和的课堂教学案例等等。多样化案例的运用,不仅仅能丰富课堂,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运用。 如在苏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一扇门。 可以讨论思考题如下若干基本问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门”指的是什么门。如何打开这扇“门”,打开这扇“门”有什么意义……进行合理进行分组讨论。同时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小组讨论的质量,合理分组尤为重要。在分组中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差异化,这样通过不同成员之间的思维模式,分析问题的角度,能有效地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对其他成员有着思维扩散的作用。同时也不断修正个人观点使其更加合理和完善,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3)重视堂课收尾,扩展能力训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结尾也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教师最后总结点评通常都是画龙点睛效果,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创新的、正确的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有疑问的及时解答、错误的及时更正、不足的进行完善扩展。解决答案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与学生一起探讨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果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去延伸去扩展,教给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答案,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路,让学生在今后工作学习生活碰到类似问题中能够得到有效利用。教学时应重视教学收尾工作,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案例教学常用的收尾方式。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讨论写下总结,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加强对这堂课知识的记忆,也能为下一堂课打下基础。 教师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教学方式上不断改进与创新,在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的基础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庞巧妹。以案析理、提高效率――论案例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 (11)

初中语文教育案例 篇八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改革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产生了对科技的崇拜,而对人的情感普遍漠视,这就导致了人格发展的苍白和道德教化功能的隐退。由此引发了人的价值信仰危机和道德没落。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陈旧

在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涌现,而我们的教材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状态远离学生生活,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这种强烈的反差,也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云亦云,成为背书的机器,因而对语文产生厌倦感完全失去学习兴趣。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应当从学生的角度来精心挑选,虽然不能要求所有的课文都是这样但至少得要求大部分课文都能唤起学生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最起码教材的内容能够更好的结合当前社会,这就存在断代,使得当前的教学内容严重的脱离实际,同样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教学方法落后

一方面,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将初中语文教育的重点放在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上,而忽视了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忽视了初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还遵从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教师不断地出题、讲题,学生费神的做题、改题,这与新课改的理念相悖,也跟不上现代化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的步伐,严重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进程。

(三)忽略了情感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中,我们需要结合新课程中的新理念,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反思,以便对新课程产生的理念认识得更为深刻。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们对诗歌的重要性是有着充分认识的,因此,他们在编写初中语文教材时收录了许多古代诗歌中的精华作品,目的就是让我们不要忘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弃若敝屣,将注意力集中在分析诗歌结构、选词当中,对于学生的教育有一定的弊端。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人文学科。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目的,教导学生从而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个价值观。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句子的理解分析的运用等等,而在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则提出了以学生作为主体的理念,尤其更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挑战。

二、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法,革新考核方式

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主要靠一支笔一张嘴,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要深化教学改革,教师要深人研究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中要大力提倡案例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强调教学互动。教师要积极制作多煤体课件,逐步建立教学素材库,包括教学图片、音像资料、案例库等,组织“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赛”、“读书征文”等大型教学活动,开展文书写作、思维训练、听说训练等教学实训,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不再拘泥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看重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测试。在“常用应用文写作”部分将平时的项目练习和综合考查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实用性应用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语交际”采用教学实训成绩加日试成绩的方法,注重对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考查。另外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教学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尽力使学生的成绩具有说服力,能真实体现其在说和写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

语文学科,要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要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语文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教师的素养最根本的一条是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高责任感、使命感的原动力在于对教育事业有浓厚的兴趣。语文教师要对工作本身不断钻研,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前进,不断培养自己成功感。敢负责、能负责,忠诚教育事业,这是教师素养的核心。全面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的能力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新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新教材的落实在于有先进理念的教师,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落实在行动上,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不同的教师素质,决定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实施初中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可以组织不同级段、层次的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班。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政策和法规,了解现代教育的各种思想、理论和流派,掌握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规律,拓展学科知识领域,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乃至教育教学专家。

(三)增加爱教学的实践环节

学语文不是目的,应用才是目的。学习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的构建,而应用能力又是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实现的。所以,老师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教学效果。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将语文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级学生的特点,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开阔他们的视野;还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最好写出观后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还可以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朗诵比赛、小品、征文比赛等等文学类赛事,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些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能够巩固课本知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顾海荣,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交往[J],中国校外教育,2008.

[2] 张继华,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08.

[3] 王漫主,语文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彭小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相关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7篇02-03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优秀8篇07-22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优秀6篇)07-24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优秀5篇】11-29

初中语文《木兰诗》优秀教学案例优秀12-28

古诗《示儿》优秀教学案例【最新3篇01-01

教学案例幼儿园大班【最新3篇】01-01

教学案例分析心得体会(2篇)01-01

POWERPOINT教学案例优秀7篇01-01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教学典型案例【优秀01-01

最新范文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最新5篇04-11

教育教学案例3000范文(必备(最新7篇)04-09

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优秀6篇)04-08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最新11篇04-06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精选9篇】03-31

校本研修教学案例8篇03-29

数学教学案例精选8篇03-26

校本研修实践教学案例通用8篇03-26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最新4篇03-20

精选西门豹课堂教学实录(案例优秀5篇03-20

62 6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