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小学教案>小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表格下载【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根据算式编出6的部分乘法口诀。

3、背出6的部分乘法口诀。

4、会读、会写并会运用6的乘法口诀。5、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算式编出6的部分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读、会写并会运用6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引导

1、乘法口诀接龙1-5

2、找朋友游戏

三、新授

1、研究一六得六

(1)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出示课件小鸭子)来了几只?(生齐数:6只)板书:6

(2)列乘法算式

你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吗?(生试写)师板书:61

61等于几呢?(生答:6)

(3)编乘法口诀

谁来编一编它的乘法口诀?(生试编:一六得六)

(4)引申

根据这个乘法口诀,我们还能写出另外一个乘法算式吗?(生试写)

2、研究二六十二

(1)现在又游来了几只小鸭?(生齐数:6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鸭,我们用加法算式来写一写。(6+6=12)

(2)你能写出乘法算式来吗?(生试写:62=12)

(3)编乘法口诀

生试编乘法口诀:二六十二

(4)引申

根据这个乘法算式你能想到另外一个乘法算式是什么吗?(生答:26=12)

2、研究三六十八

(1)现在又游来了几只小鸭?(生齐数:6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鸭,我们用加法算式来写一写。(6+6+6)请我们的计算器小博士来帮一下忙,加起来等于多少?(18)

(2)你能写出乘法算式来吗?(生试写:63=18)

(3)编乘法口诀

生试编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4)引申

根据这个乘法算式你能想到另外一个乘法算式是什么吗?(生答:36=18)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的6的部分乘法口诀

四、练习巩固

1、背6的部分乘法口诀

2、游戏:摘桃子

16 23 63 51 26

22 43 25 33 62

3、列出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 二六( ) ( )得六

4、给小动物找家

(发给小朋友乘法算式卡片)

16 26 14 61 62 41

23 34 22 32 4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篇二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目标:

1、以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40×2,42÷2,84÷4,90÷3。

60÷3,36÷3,99÷9,66÷2。

(42÷2要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导入

我们知道,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应先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

三、教学例题

1、出示挂图。

(1)学生看图

(2)问:

①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

②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板书52÷2)

③52÷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让一生板演)

计算的过程有没有什么发现?十位上的5除以2不能除尽,那么这题到底怎样来计算,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代替羽毛球来分一分。(一捆小棒代替一筒羽毛球)

(3)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操作结果:你是怎样分的?最后每个班分得几个羽毛球?

(4)教师根据生的汇报再次演示分法:

①先把5捆平均成2份,每份2捆,剩下1捆,再把1捆拆开,变成十根再与剩下的2根合起来就是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最后得到26根。

②先把剩下1捆拆开先分,再分2根。

③全部拆开分。

(5)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①②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6)这两种分法都是先把整捆的分,多下来的`捆拆开来分。

(7)谁能再来完整地说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

(8)同桌互相说一说,分一分。

2、教学笔算

(1)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板书)谁来说说52÷2的笔算该怎样算呢?先算哪一位上的?

(2)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示什么意思?接下去该怎样除?

(3)请你接下去除。完成书上第7页上的例题。

(4)谁来告诉大家,刚才是怎样除的?(把关键的地方用红笔标出来)

追问:十位上剩下1以后怎样除的?

(5)检验:这道题

计算是不是正确呢?可以怎样检验?

(6)比一比:52÷2和口算题中的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补充板书:首位不能整除)

3、练一练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前2题。

①评讲:当十位上有余数时,接下去要怎样算?

②同桌互相校对。

(2)其他题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上,在摆摆、说说、算算中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练习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三

第七单元 统计

教学内容:

教材108页---111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和学习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及重要作用,体会教学来源于生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看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调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观察主题图:同学们都参加过许多课外活动,今天教师带你们去科学宫参观科技展,去的同学很多,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参观人数情况,我们根据收信到的人数制作一个统计图。

二、合作学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独立完成参观科技展人数的条形统计图,

2、根据这个(教材108页图)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提出

问题:①哪两年参观人数相同?(答:xx年相同)

②哪一年参观人数最多?(答:xx年)③哪一年参观人数最少?(答:1998年)

3、引导学生说出完成统计图注意事项,老师再补充:

① 必须有标题名称,名称中要简要明了地说出内容和地点,标题下要注明统计内容的时间。

② 横轴、纵轴表示什么要标清楚。

4、除了会完成条形统计图,还有其它画统计图的方法。

三、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1、观察109页折线统计图

2、启以引导:看看这幅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同桌交流。学生说:折线统计图有格子;有点,还有一段一段的线。

3、边讲解折线统计图画法。

①让学生明白折线统计图是通过描点连线的方法画

②相同点:都能看出数据多少

不同点:表示数据方法不同,可以看到每一部分变

化趋势,能看到整体变化趋势。

③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特点;哪种统计图更好。

强调告诉学生:1、象今天这样用曲折的线段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还能通过数量反映某一种事物变化的趋势。

3、两种统计图各有各的优点,生活中根据我们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巩固练习:

1、 完成110页例2及做一做。

2、 让学生去调查家庭上半年用水情况并制作出统计图。

小结:

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学会折线统计图画法和特点,懂得它在生活中有很大作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四

设计说明

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到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是学生认识减法的现实意义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学伊始,先安排一个“摆一摆”的游戏,引导学生重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在比较多少时的优越性,从而自觉地接受并掌握这种方法,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2.注重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一样,都要用减法计算。从而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形纸片 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1.摆一摆,说一说。

师:第一行摆5个圆形纸片,第二行摆和第一行同样多的三角形纸片。边摆边想:怎样摆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我一眼就看出这位同学摆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不用数就看出来了,能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吗?

预设

生:我是一一对应着摆的。

师(演示课件):是这样摆的吗?大家觉得这种摆法怎么样?

师:请大家按照刚才的摆法再摆一摆,摆的三角形纸片要比圆形纸片多4个。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是怎样摆的)

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摆,能很清楚地发现谁多谁少。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量的多少,体会一一对应方法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21页例6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请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预设

生1:同学们在玩套圈游戏。

生2:已知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

生3: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2.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理解题意。

①摆一摆:用圆形纸片将小雪、小华套中的个数分别摆一摆。

②分一分:将小华的圆形纸片分成两部分,看看小华比小雪多多少。

③说一说:图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师:你们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

生:12-7=5(个)。

师:谁能说说算式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

生:“12”表示小华套中的个数,“7”表示小雪套中的个数,“5”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

(3)明确比的过程和方法。

思考:如果没有小雪套中的7个,能确定小华套中的被分成了哪两部分吗?

小结:把小华套中的12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样多的7个,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5个,所以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用减法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2.通过图形的放缩,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

教学重点:

图形的缩小与放大。

教学难点:

图形放缩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小红一家外出旅游,照了许多照片,小红把几张照片放大后,挂在家里,把几张照片缩小后,放在夹子里。你知道相片放大缩小的原理吗:

2.板书课题:图形的放缩。

二、 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①认真观察图形。

②说一说:谁画得像?

③你是怎么想的?说出你的思维过程。

④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看法:笑笑和淘气画得最象。

(2)讨论:

师: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画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他们的画法。

②教师巡视课堂,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观察图形的长与宽的长度变化情况

③同学之间交流、讨论。

④反馈讨论结果。

(3)小结。

①由学生说说有什么体会。

②教师小结:只有长与宽都按相同的比来画,画得才象。

3. 完成课本画一画。

三、 探索活动

活动(1)

1. 说一说点A(2,0)中,2和0分别表示什么?

(1) 学生尝试说说自己的理解。

(2) 教师明确说明,2表示列,0表示行。

2. 分别说说B(4,0),C(6,2),D(6,6)各数对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3. 把表示点E、F、G、H、I、J的数对填入相应的空格。

活动(2)

(1) 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2) 2X表示什么?2Y表示什么?

活动(3)

1.学生独立描点。

2.展示学生的作品。

3. 观察比较,说说哪只猫长得象乐乐。

4.你知道为什么?

四、 课堂小结

说一说把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关键是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替换的策略,学会根据题中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相差关系,用替换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 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 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替换策略。

1.动画引入,学生续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从曹冲是用与大象同样重量的石 头换大象,引出替换的话题。

2.举出现实生活中替换的例子。通过为小明调换商品初步感知替换策略。

3.揭示课题,引入例1。

二、合作交流,探索学习替换策略。

出示例题1的情境: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一)分析题意,弄清条件与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的?

2.引发思考,激起尝试的欲望。启发提示:这里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果汁才是720毫升,要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两个问题,能直接求吗?能否将大杯容量与小杯容量两个量与总量720毫升的'关系转化成其中一个量与总量的关系呢?

(二)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先议一议怎样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再尝试列式计算。

(三)汇报尝试情况,归纳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板演出算式,并讲一讲每步式子的意义。

借助媒体演示总结:

1.大杯换成小杯或小杯换成大杯的依据是什么?

2.把大杯换成小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也就是说9个小杯容量是720毫升,那就可以先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

3.把小杯换成大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 720毫升果汁可以倒3个大杯。可以先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四)检验。师引导:验证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

①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是否等于720毫升;

②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板书检验过程)

总之,检验时要看所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五)小结:替换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替换成一种杯子。得出依据倍数关系进行替换,果汁总量不变、杯子的数量变了。

(六)学习依据相差关系进行替换。将例1中大、小杯的倍数关系改为大杯比小杯多20毫升你还会替换吗?

1.议一议,这时还能不能替换?

2.讨论如果将7个杯子全看作小杯(或大杯)果汁的总量还是720毫升吗?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3.试列式解答。

4.小结与例一不同之处:根据大小杯的相差数进行替换时,总量变了,杯子数没有变。

三、拓展应用,巩固运用替换策略。

1.溜冰场:智力填空(分别用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进行替换)

①○+○+○+△+△=14, △=○+○

○=( ) △=( )

②☆比○多1,☆+○+=10

○=( ),☆=( )

2.试一试:三种量间倍数关系的替换题(图略)

3.练一练:

①练习十七第1题 巩固据倍数关系进行替换。

读题,弄清题意:集体分析,说出不同的替换方案(填空练习);尝试口头列式 解答,并反馈。

②教材例1后练一练巩固据相差关系进行替换。

读题,弄清题意;集体分析,说出不同的替换方案(填空练习);试列式解答并反馈。

四、总结反思,优化替换策略。

1.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策略是什么?运用替换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总结反思)

2.师点一点:替换的策略就是将要求的某一问题用另一个问题替代。用替换策略解答的题目特征及替换时的注意点。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七

教学目的:

1、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 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担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 理解凑+法的含义。

4、 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小棒,教师的牛奶瓶及数学游戏中卡片。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是增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考和计算。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况,提出问题

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 小芳家很穷,小华送给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 鱼缸有金鱼8条,又买来9条,一共有金鱼几条呢?

你知道牛奶有几瓶,金鱼有几条呢?这些都是数学问题,你想解决吗?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组织小组活动)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

1、9+5 (1)数数法

(2)9+5=14

(分小数凑大数)

(牛奶瓶表示)

(3)9+5=14

(分大数凑小数)

(牛奶瓶表示)

(4)9+5=14

看见9就-1

2、8+9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9+5的计算,是组织交流后共同解决,7+9的教学层面就在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尝试后接受了交流的结果,一些机灵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汇报后就进步,进一步尝试,也就是巩固阶段。

3、试一试。

9+3 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学板演,不是机械段,而且学生对方法最终选择的体现和最佳方法的呈现,对凑+法要进一步落实。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此阶段是学生自主实践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

1、p73 完成书本内容。

题2,原有金鱼9条,现又有8条,一共有几条?

看图应用题(仔细观察,说一说图示,然后独立完成)

2、9+1+5 9+1+3 9+1+8 9+1+9

9+1+6 9+1+4 9+1+7 9+1+1

9+1+2 9+1+0

巩固凑十法

3、数学游戏:

游戏可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课外作业:

继续上课的数学游戏。

小学数学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

分类摆放后顾客去买东西更方便。你们想不想学习怎样分类呢?

那么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二、授新课

1、活动一:整理房间

(1)有个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园玩,可是他的妈妈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间整理好。

(2)课件出示:同学们看了亮亮的房间,你们想对亮亮说什么?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那么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房间呢?(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

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强调同一类的要放在一起)

课件演示整理过程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

小学数学教案 篇九

一、旋转与平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

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

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

二、试一试:

做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

1、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再交流。

2、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

三、练一练:

课本第6页的练一练。

第1题: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

第2题: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线。

第3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

第4题: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了几个格。

教学随笔:

二、除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购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并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课本第8页的题。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师提问:能买多少本《趣味数学》?

(3)学生列出算式后尝试解答。

(4)交流学生的解决方法。重点使学生学习口算方法。如,把15个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即150÷5=30;也可以这样想,因为5×30=150,所以150÷5=30。

(5)师提出:150元能买多少本《科普读物》?

(6)师生先讨论:150÷6能直接用口诀计算吗?然后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三、议一议:怎样检验算得对不对呢?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过的“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想到检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用商乘除数的方法可以检验除法算得对不对。

四、练一练:

第1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计算。教师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方法。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验算的情况。

第3题:在进行练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的教育。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

教学重点:

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

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 (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 (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请看大屏幕。 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初学新课

(初步探究)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提一个减法问题

怎么列式?

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14-6=8(个)

还能够提出不一样的减法问题吗?

怎么列式?

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14-7=7(个)

观察图,理解图意

蜗牛在跳伞

(1)背红色降落伞的蜗牛比背黄色的多几个?

14-6

纸上计算 14-6=8

(2)背蓝色降落伞的蜗牛比背红色的少几个?

14-7

14-7=7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出示11页例题

提问: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怎么列式?

11-5=?如何计算

用小棒演示 11-5=6(个)

十几减5会做了,那十几减4,3,2呢?

11-2=

12-3=

13-4=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相关范文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5篇03-04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0篇】06-1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优秀4篇01-01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案【最新6篇】01-01

小学体育50米跑教案及教学优秀4篇01-01

小学班队活动教案模板【优秀10篇】01-01

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优秀3篇)01-0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简报(优秀7篇)01-01

小学地理优秀教案模板优秀8篇01-01

小学音乐教案《摇篮曲》【优秀9篇】01-01

最新范文

《微小世界》教案优秀3篇03-06

小学阅读指导课教案【最新3篇】03-06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8篇03-06

小学班队活动教案最新5篇03-05

信息技术教案优秀8篇03-05

《头饰设计》教案(3篇)03-05

海洋生物【优秀3篇】03-04

劳动最光荣优秀6篇03-04

小学音乐说课稿(优秀8篇)03-04

《愉快的梦》【优秀3篇】03-04

44 1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