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小学教案>小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7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写作文为同学们精心整理了小学数学教案(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篇一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

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2扩大到它的10倍12

×0.8扩大到它的10倍×8

0.96缩小到它的1/1009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240.013

×0.14×0.026

9678

2426

0.3360.00033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86.252.04

×4.2×0.18×28

11650001632

232625408

243611250571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2.14×6.2

3、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P87、9题。P913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就是l,从而加深对分数的知识.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复习旧知.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投影)

问: 是几个 ? 是几个 ? 是几个 ?

(2)填空

是4个 是 是个 是个 .

(3)口算并说明计算理由.

30+280 56+6 139+20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授.

这样的分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

2.教学例1.【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出示例1

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 ,做小旗用去 ,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想呢?(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1)

是2个 , 是1个 ,2个 加上1个 是3个 ,就是 .因此

(板书: )

(3)计算并说出思考过程

3.教学例2.【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2)

提问:怎样列式?

(板书: )

思考: 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师出示图片,板书

(3)再让学生说 的思考过程.

4.练习.

(1)口答:

(2)计算并说思考过程.

提问:1用分数怎样表示?(可表示为 、 、 、 )

小结: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写成分子、分母相同的任意分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三

第一单元

方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

等式与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课本P1~6)

3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本P7~11)3课时

整理与复习(课本P12~14)

2课时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2、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三单元

公倍数和公因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

小学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1课时

【教学实录】

教师:上课!

学生:起立,老师您好!

教师:小朋友们好,请坐!

教师:今天这节课呀,李老师邀请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认识一下吗?

学生:想。

教师:那给点掌声,咱们欢迎欢迎。(学生鼓掌,教师出示课件)

(课件动画中出现一位机器人)

机器人: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机器人。今天特意来和小朋友们交朋友的。你们有信心夺第一吗?

学生:有。

教师:看来同学们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现在,机器人就想考验大家了。首先,请大家把桌面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学生开始摆东西,一会后,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坐端正)

(音乐停)

教师:第一、第三和第六小组的同学动作最快。(教师表扬该三组的学生)

教师:同学们都分得很好,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呀?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来,你来说一说,你怎么分的?

学生:他们都是一样的。

教师:他们形状都是一样的,对吗?谁再来说说?你来。

学生:我这个是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正方体,她课前预习了,真棒啊,她都知道这个是正方体了。谁再来说一说?来,你来说一说。

学生:我是按图形分类。

教师:哦,按照形状相同的分,这些,圆圆的物体,对吗?(教师拿着圆柱形的教具),好,请大家再把它轻轻地放进去。

教师:其实,这些形状相同的物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想知道吗?

学生:想。

教师:大家拿出数学书出来,翻到32页,看一看,叫什么名字。

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教师:大家表现得真好,来,给自己鼓鼓掌。

(学生鼓掌)

教师:大家都能说出它的名字来了。但是我还是想考考你们,我举起一个物体,请你们告诉我,它属于哪一类,好吗?

学生:好。

教师:(举起一个长方体)这是?

学生:长方体。

教师:真棒。(举起圆柱)这个。

学生:圆柱

教师:(举起球)这个?

学生:球。

教师:(教师举起正方体)这个。

学生:正方体。

教师:恩,刚刚是我举起来,现在,我说一个物体,你们举起来,好吗?

学生:好。

教师:请大家举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长方体,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再来,请大家举一个圆柱。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请大家举正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1、2、3(教师做出坐端正的动作,示意要学生坐端正)

学生:坐端正。

教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举一举了,待会在小组里面,请小组长出题目,我们再来举一举,好不好啊?

学生:好。

教师: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热闹地开展起来,学习气氛浓厚,教师巡堂)

(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安静并坐端正)

教师:我刚才看了一下,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非常棒。同学们,我们现在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了,老师这里有它们的大头贴,谁能对号入座,把它们贴上去呢?(教师举起手,示意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

教师:好,来,这位女同学。

(学生上黑板贴)

教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贴得对不对。(学生贴了正方体的图片)请回。再请一个,谁来?

(学生举手)

教师:好,你来。(学生贴长方体的图片)

教师:还有很多照片呢,谁再来?来,你来。

(学生贴圆柱的图片)

教师:还有一张照片,请那位男同学来。

(学生贴球的图片)

教师:它们都贴对了吗?

学生:贴对了。

教师:贴对了。好,刚刚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师用手指着立体图形的图片,由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你们想跟它们交朋友吗?

学生:想。

教师:好,请你们选择一个做你们的好朋友,然后摸一摸,看一看,看看它们是张什么样,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好,开始。

(学生活动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小学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数点搬家”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张卡片(出示三张写有100的卡片),你能在适当位置添上小数点,使这个数最大吗?(100.)最小呢?(1.00)还可以是多少?(10.0)小数点位置不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了。是呀,小数点真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小数点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点搬家)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答)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山羊快餐厅。

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

1、出示三张情境图:同学们,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讲述,老师随机板书:4.00元、0.40元、0.04元。

2、提问 (1)这些小数的实际价格是多少?生说,师板书。(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4.00、0.40、0.04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吧。

3、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师适时板书:

小数点 大小变化

向左移动一位 缩小10倍(缩小到原来的 )

向左移动二位 缩小100倍(缩小到原来的 )

向左移动三位 缩小1000倍(缩小到原来的 )

……

4、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家,请想一想: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后完成课本40页“试一试”。

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小学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一)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6的乘法口诀.

(二)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具和学具

教具:例11的实物图,6根小棒.

学具:6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5的乘法口诀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全体同学一起背一遍,相邻两个同学互相背一遍.

2.卡片口算,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3=14=21=52=

44=55=35=43=

3.卡片口算,直接记得数

25=22=51=34=

15=53=24=54=

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准备练习

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让学生口算,6个6个地加,把每次加的结果,教师填在空格里,一直加到36.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

3个6相加是多少?(18)

5个6呢?(30)6个6呢?(36)

2.出示例11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用纸盖起来).

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

(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板书:61=6)

(4)61=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一个六是六)

(5)谁能结合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一六得六)

教师在61=6的。算式旁边,板书:一六得六.

教师移动遮盖纸,又露出1只蝉,一共露出了2只蝉.

提问:

(1)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2=12)

(2)62=12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谁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12算式旁边板书:二六十二)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

(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

(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5)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4.熟记口诀

(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

(3)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学生动手也摆1个.

提问:

(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棒?(6根)

(2)摆1个六边形用6根小棒,如果不摆图了,你能知道摆2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吗?摆3个,摆5个,摆6个呢?

学生口答:教师逐一板书:61=6

,62=12,63=18,65=30,66=36.你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的得数?(用6的乘法口诀得出来的)

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

教师任意指一道题,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2.发展性练习

(1)先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说一说每组两道题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练习,你得到什么启发?(不知道66=?我可以用65+6得出)

(3)读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五六三十四六二十四

3.综合性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64=16=46=35=

26=36=63=4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由于学生已学了2~5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含义,怎样编乘法口诀,有了初步了解.因此,6的乘法口诀就采用老师引导学生编前两句,其余四句由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的方法,并进行互相交流.

在引导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规律时,首先使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有一个整体把握,再发现6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即相邻的口诀的积相差6.这样为学习后面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律打下基础.

在组织练习时,除了在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熟记口诀外,更重要的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摆一摆,唤起学生的表象、相关联的题组等,指导学生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遇到过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因此有关几乘以6的题目,没有设例讲解,而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对比的形式,由学生独立解决,最后进行混合练习,使练习内容有坡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2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复合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只列式不计算

⑴某毛纺厂有男职工25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4倍。

A.女职工有多少 人?

B.男女职工共有多少人?

C.女职工比男职工多几人?

(B、C两问要让学生思考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说说分析的思路)

⑵养鸡场有公鸡120只,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5倍多32只,

A.有母鸡多少只?

B.公鸡、母鸡共有多少只?

(让学生试试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二、创设问题情景

每年的“六一”节前怡园小学生都要向山区同学捐书,今年大队部对三、四、五年级捐书情况统计如下:

三年级说:“我班捐书36本。”

四年级想了想说:“我班捐书的本数是三年级的2倍。”

五年级大声说:“我班比三、四年级捐书的总数少8本。”

你们知道五年级捐书多少本吗?

三、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看是否正确。

3、汇报、板演。

36*2=72(本) 综合算式:36+36*2-8

36+72=108(本)

108-8=100(本)

学生说理后再问: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如:36*(1+3)-8

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把三年级捐书的本数看作一份数。

四、应用及变式

1、说说解题思路,再列式。

⑴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多4条。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

⑵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少4条。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

⑶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的2 倍。花金鱼的条数比红、黄金鱼总数少4条。花金鱼有多少条?

⑷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少3 条,花金鱼的条数比黄金鱼的2 倍少4条。花金鱼有多少条?

让学生每两题一比较。

2、列式计算

课本练一练的第二题

五、课堂作业

课本练一练的第3-5题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范文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优秀3篇)04-13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优秀4篇01-01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案【最新6篇】01-01

小学体育50米跑教案及教学优秀4篇01-01

小学班队活动教案模板【优秀10篇】01-01

小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优秀3篇)01-0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简报(优秀7篇)01-01

小学地理优秀教案模板优秀8篇01-01

小学音乐教案《摇篮曲》【优秀9篇】01-01

小学生《我爱我的班级》主题班会教案01-01

最新范文

小学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8篇)02-27

小学安全教育优秀教案(优秀4篇)02-26

小学美术教案大全【优秀6篇】02-25

小学科学教案最新9篇02-25

小学体育教案优秀9篇02-25

小学法制教育的教案【最新8篇】02-25

小学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优秀9篇)02-25

小学语文面试教案优秀2篇02-25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优秀9篇】02-25

小学班队活动教案【精选5篇】02-25

44 1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