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小学教案>三年级教案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次泡面作文为您整理了《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优秀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同学。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一

着眼基础,注重发展──《西门豹》教学刍议

浙江省杭州市文龙巷小学 李 卫

《西门豹》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特别是对西门豹这一形象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他不动声色,着手谋划并实施了惩治巫婆官绅,破除迷信的妙计,正是故事的重点,情节的高潮。深入研读,可以抓住众多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契机。为学习课文语言,积累语言提供广阔的场景与舞台,同时又可以开拓思维,培养思维的深度、广度。

教学时我从语言文字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纲,自主感悟人物语言为目,让学生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行感知感悟,用一个发散式的探索提问,涵盖全文,组织起教学过程。

首先,我让学生回忆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两个根本原因,然后自然恰当地把它归结为“天灾人祸”,进而通过西门豹治理邺的成功和与其他官员的对比中,感受到他做法的巧妙,水到渠成地把问题引入研究的主题。

其次,我打破段落的界限,以人物为经线,由易到难地搜读有关的材料加以品析;然后以小群体讨论式的读议方式研读课文语言,将人物之间的利害关系综合重组,这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把握,还使课文里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头脑里鲜活起来。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尤其是惩办巫婆的部分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所以我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先找到这些句子,读懂意思,再进行语言的转换练习,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并借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这里深入反复的读可以促进理解感悟,为学生的情感升华作切实的准备。

再次,基于上述的研读,通过一项填空练习帮助学生概括出西门豹的策略之妙:

“巫婆和官绅头子的进退两难,证明了给河伯娶媳妇是(        )的。他们的鬼把戏(       )。西门豹借着(        )之名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这个办法(      )!”

填写的内容不拘一格,让语言表达更为丰富,令思维训练再度拓展。学生从中叫轻松地习得“将计就计”一词。

在领略了西门豹的睿智与胆识后,我设计了一次写的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写河岸上人们目睹这一切后会议论些什么,这样的练习将以往的对人物品质精神的理性概括,转化为儿童生动形象的积极的语言表达训练。使得文章的主题再次深化,情感再度升华。

我想所谓创新性学习,不是真的期望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什么发明创造。而是指他们经过研究性学习,发现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或对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新的有意义的重组。这种“发现和重组”的过程当做追求的重要目标──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这也是我这堂课设计的主旋律:着眼基础,注重发展。

通过教学的实践,也发现这一设计的某些不足之处,教师在如何点拨学生领悟语言时,考虑得略显粗线条了些,使得课堂的应变不那么得心应手。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西门豹》教学随笔

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 沈 虹

《西门豹》是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这里年年得到好收成。

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活动的经过。而作者在叙述这一重点,难点时,是通过西门豹惩治巫婆,惩治官绅头子,惩治官绅们来突出的。因此,教学《西门豹》时,紧紧抓住“三惩”,并有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呢?

教学时我分这样三步进行的:

第一次想象:“给河伯娶媳妇”这个主意是巫婆想出来的,故而惩治巫婆是西门豹治理邺要走的第一步妙棋:

教学时,抓住“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这句话让学生边读边注意带点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不难明白:西门豹并不是真的要为河伯重新选媳妇,只是以让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为借口,把巫婆投入漳河,从而达到破除迷信,教育群众,惩治巫婆的目的。紧接着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巫婆当时的神态,动作,想象巫婆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学生仔细看图,经过讨论后,有的学生说:“巫婆嘴张得大大的,乱喊乱叫,好像在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手伸得长长的,乱抓乱舞,似乎想抓到一棵救命草。”有的学生说:“巫婆听说西门豹要将自己投入漳河,吓得屁滚尿流,平时作威作福,得意忘形的神气劲儿早已不知跑到哪儿去了。”……通过想象,使学生明白西门豹聪明过人,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地惩治了邪恶,为老百姓报了仇,出了气,并产生怀疑:为什么巫婆这么害怕见河伯?她不是年年给河伯办喜事吗?

第二次想象:在教学惩治官绅头子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抓住“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这句话要求学生注意带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就会懂得西门豹并不是真的在等巫婆回来,而是做样子给官绅们和围观的百姓看。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巫婆回来只是为了找借口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达到惩治邪恶的目的。接着提出问题:围观的群众表现怎样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质问官绅们,漳河里真有河神吗?”有的学生说:“老百姓在交头接耳,他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

第三次想象:当西门豹杀一儆百,官绅们吓得丑态百出:

教学这一部分时,首先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内容,并要求划出描写官绅们极度恐惧的词、句。学生们能很快找出“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等。教师应趁热打铁,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官绅们如此害怕?围观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什么?有的学生说: “那些官绅们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他们明白,用‘河伯娶媳妇’这种骗钱害人的把戏被戳穿了,他们活不成了。”有的学生说:“官绅们看到他们的头子被投进漳河里,下边该轮到他们了,个个吓得没了魂。”有的学生说:“官绅们知道他们罪恶大,西门豹不会饶了他们,老百姓也不会饶了他们。”教师这时进一步追问:这时的老百姓会怎么认为呢?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想,哪有什么河神啊,都是这些巫婆官绅们编出来骗人的,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他们一个个发了财,应该让他们受到惩罚,把钱还给老百姓。”有的学生说:“要不是西门豹来做官,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家的女儿,西门豹真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教师稍一启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就都展开了,并且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

联想是桥梁,想象是翅膀。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二

【教学目标】

1、研读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和展开想像写人们的议论的表达训练。

2、借助表格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理解、感悟、体验,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转换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投影片逐条展示:

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他明白了原因是──巫婆和官绅头子给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天灾人祸。

2、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句话中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象。

二、学习重点段落

1、观看录象,思考:

西门豹是不是真的去送新娘子的,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2、讨论上一思考题:

明确:扔巫婆、扔官绅头子、教训官绅、教育百姓。

3、西门豹用什么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自读课文找找写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用波浪线划出)

4、交流,说说你找了哪些句子,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随机点拨,理解意思,并要求用“西门豹借口……就……”的句式来说话。主要有三句,分别是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们说的。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的巧妙言行。

5、品读:

同学们刚才找得很好,说得很好。的确,西门豹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气说这些话的呢?你能来试一试吗?学生自由练习,可选一处反复读。

交流读,评议,再读。

6、想象写话:

书上说,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农民、小孩年轻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绅们……

他们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人写在纸上。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三、学习第三段

1、“人祸”解决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那么天灾如何解决呢?

齐读第14自然段,说说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做了什么事──兴修水利。

2、评价西门豹:

说一说: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四、小结课文

堂大舞台 童心绽光彩——《西门豹》教学实录案例分析 篇三

30.西门豹

30 西门豹

教学目标:

1.研读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和展开想像写人们的议论的表达训练。

2.借助表格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理解、感悟、体验,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转换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投影片逐条展示。

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他明白了原因是――巫婆和官绅头子给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天灾人祸。

2.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句话中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象

二。学习重点段落

1.观看录象,思考:西门豹是不是真的去送新娘子的,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2.讨论上一思考题。

明确:扔巫婆、扔官绅头子、教训官绅、教育百姓。

3.西门豹用什么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自读课文找找写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用波浪线划出)

4.交流,说说你找了哪些句子,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随机点拨,理解意思,并要求用“西门豹借口……就……”的句式来说话。主要有三句,分别是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们说的。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的巧妙言行。

5.品读。

同学们刚才找得很好,说得很好。的确,西门豹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气说这些话的呢?你能来试一试吗?学生自由练习,可选一处反复读。

交流读,评议,再读。

6.想象写话:

书上说,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农民、小孩年轻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绅们……

他们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人写在纸上。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三。学习第三段

1.“人祸”解决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那么天灾如何解决呢?

齐读第14自然段,说说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做了什么事――兴修水利。

2.评价西门豹

说一说: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小结课文

教学目标:

1.研读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和展开想像写人们的议论的表达训练。

2.借助表格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理解、感悟、体验,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转换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确定研究主题。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西门豹是个好官。现在他想请大家帮个忙,事情是这样的,魏王也听说西门豹在邺这个地方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要西门豹写个工作汇报,你们能替西门豹大人完成这个任务吗?

教师出示表格,哪些你已能填了,请填好――姓名、性别、职务

2.余下的怎么办――我们先来读读课文。

3.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他明白了原因是――巫婆和官绅头子给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天灾人祸。

4.如果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他也知道了真相,他会怎么做――同流合污;全抓来,杀了;……

5.西门豹这样做了吗?他的做法巧妙在哪里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自主研究,合作探索:

1.学生自学:读10-14自然段,找找写西门豹言行的词句中的巧妙之处,好好读读,细细体会。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说说你找了哪些句子,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随机点拨,理解意思,并要求用“西门豹借口……就……”的句式来说话。

主要有三句,分别是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们说的。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的巧妙言行。

3.同学们刚才找得很好,说得很好。的确,西门豹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气说这些话的呢?你能来试一试吗?

学生自由练习,可选一处反复读。

交流读,评议,再读。

4.除了西门豹的话以外,你还能从其他地方体会到西门豹做法的巧妙之处吗?

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

面如土色,磕头求饶

老百姓明白了……骗钱害人――让学生明白西门豹做法对他们的教育作用

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

……

5.想象写话:

书上说,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农民、小孩年轻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绅们……

他们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人写在表格上。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6.“人祸”解决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那么天灾如何解决呢?

齐读第14自然段,说说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做了什么事――兴修水利。

7.填表:

西门豹的主要事迹――破除迷信,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兴修水利。

要是魏王看了这张表,他会怎么评价西门豹,请写在表上。

三。继续质疑:

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随机处理,或引导自答,或请同学帮忙,或存疑思考。

四。作业:

选择:1.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2.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附一、作业纸:

魏国官员工作汇报表姓名 性别 职务 主要

事迹  巧妙

的言行  人们

议论

魏王

评价

附二、课后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曾说:“宁可上一堂千疮百孔的研究课,也不上一堂十全十美的传统课。”

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所以,本课时的设计理念就是积极开展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首先,我设计了一张“魏国官员工作汇报表”,它囊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只有仔细研究了课文,对课文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整合才能完成。借助这种崭新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次,根据课文的特点,我确定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内容做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尤其是惩办巫婆的部分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所以我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先找到这些句子,读懂意思,再进行语言的转换练习,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并借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

在领略了西门豹的睿智与胆识后,我设计了一次写的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写河岸上们目睹这一切后会议论些什么,这样的练习将以往的对人物品质精神的理性概括的赞颂,转化为儿童生动形象的积极的语言表达训练。而且这个训练不是划一的,而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有弹性的作业。

第四,研究学习不能以解决学生的全部问题为宗旨,而应十分讲究保持学生的问题意识,真诚地希望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质疑、解疑,产生新问题的热情和冲动。有实实在在的问题,才会有切切实实的研究性学习。课尾,“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就是问题教学的有机组成总分。

当然,问题还是不少的,自我感觉,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尚不够,二是合作很少,三是容量欠多,课后感觉可以把西门豹做的第二件事和魏王的评价这两部分内容移至第三课时去学。

希望得到专家和同仁们的帮助与指点,共同探究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教学要求: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边读边想,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写段意。

3、认识并学习西门豹注重调查研究、关心民众、有勇有谋并能将计就计、巧妙地惩办巫婆、官绅、破除迷信、成功治妖的精神。

4、感情朗读课文,按要求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准备: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要点: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文章的1-9自然段。

过程:(略)

第二课时

要点:学习课文10-14自然段,重点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从而认识西门豹这个人物。

过程: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地,看到的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当他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找到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两个根本原因。这两个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首先是要破除迷信,而迷信的根源是巫婆、官绅在捣鬼。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西门豹是怎样解决河伯娶媳妇这个最根本的问题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讨论的内容。

3、西门豹调查了解邺地的实情之后,他是怎么说的?(翻书p60,齐读西门豹说的话)

4、"我也去送新娘"这句话含义深刻,你是怎么理解的?

5、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去看看西门豹是怎样去"送"新娘的?(请大家自读课文10-13段,边读边思考: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是以什么理由并用什么办法惩治的?在书上勾画批注)。

6、现在我就来检查一下刚才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问题的情况。请先讨论: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

7、请一个同学读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看图边想,西门豹是在什么情况下"送"巫婆和官绅头子去死的。

8、西门豹怎样当众"送"他们去死的呢?也就是说以什么理由、用什么办法为民除害的?(默读11自然段,用1、2、3标出西门豹"送"巫婆去死的三个步骤)

9、是哪三个步骤?

10、第一步西门豹看新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1、第二步西门豹找了什么理由惩治巫婆?(用~~~~勾出西门豹说的话)

理解句子:

①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②找了什么理由和借口来惩治巫婆?

③惩治巫婆最关键的话在哪里?从字面上看他说这句话时是以什么语气来说的?"麻烦"是什么意思?按这种理解该怎样读?

④西门豹内心深处真的是很客气的吗?那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态度强硬、不置分辩而没有商量余地?

⑤该怎样读这个句子(与刚才朗读比较)。

12、巫婆愿意去说吗?他会怎样?

13、西门豹第三步又是怎样做的呢?这里进一步看出西门豹怎样?14、西门豹惩治巫婆的这一部分我们是以怎样的步骤来学习的?

15、下面就请按上面教的学法,自学西门豹惩治官绅头子这部分。(按小黑板出示的自学提示进行讨论)16、就这样,西门豹借着送新娘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当众处死了"神害"的首恶份子,这样达到了什么目的?作为县官的西门豹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仅仅这样做够不够?对!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面对漳河站了很久。他又在想些什么呢?(小声读12自然段,他说了几次话?分别是怎样说的?用勾出)17、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体会西门豹说话的语气和心情,同桌练读)

18、真是说者容易听者难啊!此时此刻,官绅们怎样呢?(看图想象说话)

19、看到此情,老百姓明白了什么?(读句子)

20、"从此,谁也……发大水"这句话进一步说明了什么?

21、学到这里,聪明的孩子们会清楚地认识到:西门豹借送新娘实际上做了什么?他送走的仅仅是两个人吗?

22、作业邺地的大官,他手握大权,完全可以直接杀了作恶多端的巫婆和官绅,可他却选择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借送新娘当众处死了他们,达到了什么目的?这个办法真巧妙啊!这叫什么办法?

23、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看书)

24、引读……日久天长,背景离乡的人们陆续回到这里安居乐业、辛勤耕耘,人们逐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25、通过两课时的学习,我们学完了这一课。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最佩服他的什么?

26、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第三课时

要点:总结全文,指导分段,感情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过程:(略)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并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

2、读懂每个自然段,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句。

4、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如何巧妙破除迷信,为百姓除害的;练习分段,说段意。

教学难点: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西门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联系课文想想,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要改变邺地的状况,必须解决河伯娶媳妇和年年闹旱灾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西门豹是如何解决河伯娶媳妇的问题的?

2、上节课我们讲了,西门豹了解了河伯娶媳妇的实情后,他是怎么说的?请看p122,我们把西门豹说的话读一读:"我也去送送新娘",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以送新娘为名,惩治巫婆和官绅)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西门豹是怎样以送新娘为名,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

二、教学第二大段。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大段(10-12自然段),自学课文,学这一部分,由老师提三个问题(挂小黑板),同学们边默读边思考小黑板上这几个问题:

1、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在惩治巫婆和官绅之前,他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心情怎样?

2、用"~~~~"勾出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你怎么理解西门豹说的话?

3、惩治了巫婆,为什么还要惩治官绅头子?

①我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几道思考题。

②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学习理解这几个问题,我们来采取分组、分题重点学习的方法:一大组着重思考第一个问题;二、三大组着重思考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稍难一点;四大组着重思考第三个问题。你那道思考完了,也可以思考其他组的问题,等会可以抢答。时间为2分半钟,开始!

(二)大家刚才自学认真,现在我们来讨论这几道思考题,先看第一题,第一大组重点回答:

1、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在处治巫婆和官绅之前,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说)(七十多岁的巫婆和十来个女徒弟:女孩子泪流满面……)这时候,作为初到邺县,要治理邺县的长官西门豹心情怎样?(对官绅、巫婆痛恨;对女孩子同情)小结:第一大组学得很好,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解决了。现在我们看第二个思考题,二、三大组重点回答,其他几组可抢答。

2、用"~~~~"勾出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你怎么理解西门豹说的话?

⑴谁来读读你勾的句子?

⑵老师把西门豹说的这段话写在灯片上,出示幻灯片:"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①齐读这一段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②课后第三题在这几个词语下面加了着重符号:不漂亮不会满意选个漂亮的

③你谈谈你对这几个带点词语是如何理解的?(不漂亮:长得不乖。这儿并不是真指姑娘长得不好,而是借口姑娘不漂亮,保护这个姑娘。不会满意:不高兴,不同意。河伯不高兴就会女大水。选个漂亮的:找个长得好看的,这儿也是一个借口。)师小结:这三个带点词语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借口。

④同学们再看看这几个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姑娘不漂亮,所以河伯不会满意,就要发大水,要解决河伯不满意,只好派一个人去跟河伯说一声,过几天再先个漂亮的送去。)师小结:的确是这样,既然姑娘不漂亮,河伯必然不会满意,只有再找一个漂亮的送去,选谁给河伯说一声呢?(巫婆)这样顺理成章地达到了什么目的?(送巫婆去死)

⑤我们理解了几个带词的意思,又弄清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那么,你对这两句话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表面的意思:西门豹不仅赞同河伯娶媳妇,而且三个"不 "表明自己的态度是慎重的,要为河伯选个漂亮的媳妇,同时客气地叫巫婆去给河伯说一声。真正目的:保护姑娘免遭迫害;送巫婆去死。)

⑶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应如何读,谁来试试?(指名2人读,全班读一次)

⑷西门豹语气平静,态度坚决,一个"叫"字把巫婆投进了漳河。(板:投巫婆)

⑸看幻灯:这就是西门豹命令卫士把巫婆投进漳河的情景。长期宣传迷信,残害妇女的巫婆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⑹西门豹惩治巫婆的手段真是十分巧妙,再读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这两句话,联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使用的这种方法叫什么?(将计就计)

①"将计就计"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计策向对方施展计策。)

②再联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用了巫婆的什么计策又向巫婆施展了什么计策?(利用了巫婆编造的漳河里有河伯这个神,并每年要为河伯娶媳妇的计策。而西门豹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巫婆去见河伯,达到了处死巫婆的目的。)小结:西门豹就这样,不动声色,将计就计处死了巫婆。二、三大组回答二个问题时,发言积极。过渡:西门豹又用同样的办法,又一个"叫"字,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里。(板书:投官绅头子)我们来看第三个思考题,四大组重点回答。

3、为什么要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里?联系前面的课文理解。(①首恶,他和巫婆勾结骗钱害人。②不投官绅头子,就不能吓唬别的官绅,逼他们说出真相。③不杀他,他又会叫别的巫婆来骗钱害人。)小结:这三个问题,同学们自学得不错。

(三)我们接着学习第二大段中的13、14自然段。前面是老师提问,同学们思考讨论这三个问题的,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可默读,可小声读),自己提问,看你们有什么问题?看哪些同学提的问题最好?(学生自读,学生提问)有的同学提问很有份量,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我们来重点讨论同学们提的这几个问题,其它的问题下课后再讨论:

1、其它官绅为什么要提心吊胆?(官绅头子投下去了,他们害怕轮到自己。)

2、其它官绅为什么要面如土色?(他们十分害怕被投进漳河,投下去就没命了。)

3、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其他官绅都投到河里去?(①不是首恶;②逼他们说出真相;③表现西门豹惩罚有度,方法巧妙。)小结:西门豹在了解了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后,将计就计,三个"叫"字,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也惩罚了其他官绅。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文章,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1、巫婆和官绅的一去不复返和官绅们的求绕声,使老百姓明白了,明白了什么?用" "在文中勾出。("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2、老百姓明白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结果怎样?

3、西门豹选择了河伯娶媳妇的好日,以送新娘为名,当众处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也惩罚了其他官绅。这件事教育了老百姓,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弄清了愚弄他们多年的河伯娶媳妇原来是假的。这样,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就破除了。这正是西门豹要达到的目的。同学们,要达到同一个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你是邺地的长官,你会用什么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迷信?①四人一组讨论。

②指名说,不同的办法。过渡: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有很多办法都不错,我们来分析一下各种方法的利弊。我把同学们想的办法归纳了三类:一类:找借口的办法。比如让巫婆、让官绅的女儿去跟河伯配,当河伯的媳妇,这一类办法与西门豹的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差不多,都能达到惩治巫婆、官绅的目的,只是借口不同,大家开动了脑筋的,有创造性。二类:了解情况之后,选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当众处死巫婆、官绅头子。这种办法好在哪里?(能惩治巫婆和官绅),不好在哪里?(不能教育百姓,这个迷信难破除。)三类:把巫婆、官绅先审问、退钱,然后再像西门豹那样惩治他们。这种办法既惩治了巫婆、官绅,又教育了老百姓,还要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我认为这个办法更妙、更富有创造性,应该说比西门豹的办法更好。

三、教学第三段。

1、联系前面的课文理解这一段文。学这一部分,老师不提问,同学们也不提问,你们自学了这段后,谈谈你对这段文章是如何理解的?

2、学生自谈对第三段文章的理解。(①段意:主要讲了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庄稼得到了好收成。②为什么开渠引水?要使老百姓生活变化,必须解决年年闹旱灾的问题。③和上段的关系。西门豹先破除迷信,人们才会相信他,才能去开渠引水,庄稼才能丰收;如果不先破除迷信,就没人敢去开渠引水,人们照样逃离,就不会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

四、总结:

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课文内容得到理解了,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

2、正因为西门豹是一个关心百姓生活、重视调查研究、尊重事实、做事讲方法的人,所以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千古佳话。

(全国第五届创造教育年会观摩课)

堂大舞台 童心绽光彩——《西门豹》教学实录案例分析 篇四

教学片断

师:西门豹去管理邺地时,首先进行了调查工作。西门豹向谁调查?为什么找这个人调查?

生: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因为老大爷是当地年长者,熟悉情况。

师: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个间题?为什么要调查这几个问题?

生: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怎么回事?”这是了解原因。(板书:什么原因)

生:第二个问题是:“‘给河伯娶媳妇’这话是谁说的?”这是了解主犯是谁。(板书:谁是主犯)

生:第三个问题是:“新娘是哪儿来的?”这是了解受害者是谁?(板书:谁是受害者)

生:第四个问题是:“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这是了解漳河的情况。

师:下面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参看课文内容进行对话朗读,分两组进行,注意语音语调。(学生进行对话朗读)

师:从西门豹调查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西门豹的调查细致。(板书:细致)请大家思考,西门豹这么细致调查和下文的惩办巫婆、官绅与破除迷信、兴修水利有什么关系?

生:西门豹调查清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是巫婆和官绅,就可以惩办他们了。

生:西门豹调查清了以后,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可以使老百姓明白以前受灾受难是相信了迷信,上当受骗。这样可以教育百姓。

师:调查了事实的真相,请各位同学当一回小警察写一份调查报告。

(出示报告样式)

关于西门豹初到邺地的调查报告调查原因:          调查对象:调查记录:调查结果:

师:大家一致认为西门豹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西门豹是如何巧妙为民除害的?(板书:巧妙)出示学习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西门豹怎样巧妙地除害。读一读:课文第二段;划一划:文中反映西门豹智慧的词句;说一说:这些词句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这些词句妙在哪里。

(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研究讨论)

生:西门豹说新娘不漂亮,只是找一个理由让巫婆去告诉河伯,实际上想淹死她。就是新娘非常漂亮,西门豹也会这样说。因为他打定主意要惩办恶人。

生:西门豹的聪明就在于他利用坏人们的话作借口让坏人受到惩罚。

师:借口,说得好。为了帮助同学们说话更加明白,我们以这样的句式来交流。

(板书:    以         为借口        )

生:(读句子)西门豹以新娘不漂亮为借口救下了姑娘。

生:(读句子)西门豹以请巫婆去通知河伯为借口把巫婆投进了漳河。

生:(读句子)西门豹以请官绅头子去催一催巫婆为借口惩治了官绅头子。

师:西门豹为了掉坏人用到了哪些计策?

生:杀鸡给猴看。

师:成语说成“杀鸡儆猴“。

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生:还用到了三十六计中的“将计就计”。

生:老师,让我们演一演这个故事吧!

师:好吧!时间关系,我们只演第二段,好吗?

生:好。

(师生共选演员:西门豹一人、卫士二人,巫婆一个、官绅头一人、小官绅二人、新娘一人、女弟子二人。教师对主要演员巫婆、官绅等人轻声嘱咐一番,又嘱咐了其他人,表演开始。)

卫士:(喊)西门大人到!(西门豹出场)

官绅头:(带着小官绅上前,拱手)参见西门大人。

巫婆:(带着女弟子上前,行万福礼)参见西门大人。(众笑)

西门豹: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两个女弟子搀新娘出场,新娘在哭,用手抹泪,众笑。)

西门豹:这个姑娘不漂亮,你去告诉河伯,过几天我给他送一个漂亮的!

(两个卫士拉巫婆下场。巫婆还叫了一声:“哎哟,我的妈呀!”笑声不绝。)

西门豹:(等了一会儿)这个巫婆怎么还不回来,可能河伯留下她吃饭了,(众大笑)去,麻烦你去催她赶快回来!(卫士把官绅头拉下场)

西门豹:(站了一大会儿,对其他小官绅)怎么还不回来,你们再去催一下吧!

小官绅:(跪下磕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众笑)

西门豹:好吧,再等一等。(等了一会儿)看样子,河伯挺喜欢他们,把他们留下了,(众笑)你们也起来,先回去吧!

小宫绅、女弟子:谢谢西门大人!

自我评析:

教学片断一:体验小警察。第一课时接近尾声,我没有布置常规的抄读作业,而是让学生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让学生梳理他们头脑中的信息,让信息管理趋之规范。我自认这是十分有创意的。这儿,我尝试让学生成为一名做小警察,试图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能把“学”转为“用”。事实证明,换了一个小小的作业形式,学生的兴趣来了。而这,既是学生接受信息、重组信息的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开启的过程。

教学片断二:成为研究生。研究性学习把文本“发现和重组”的过程当做追求的重要目标——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小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经历和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是同等重要的。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某一个具体的字词句或阅读的知识是需要的,但关键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广义上说,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问题探究式的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本课的重点段,让学生围绕研究专题:西门豹如何巧妙除害入手,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开展读、划、想、说的综合性学习,解决专题使课堂变得生气勃勃。课堂中成功借助合作学习,让学生的个体与个体的智慧得到碰撞,激发出一个又一个的思维火花。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有实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这个教学板块花时不多却十分重要,避免了学生许多无效或低效的学习活动,维护了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严肃性,防止了课堂上看似热闹,实则无效的现象的出现。最大的收获在于,学习在研读的成功中,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助长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片断三:试做小演员。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主动向教师提出来即兴把课文改编剧本,演一演课本剧。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把故事性极强的课文编成课本剧,那么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投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寓教于乐,寓教于玩。这样的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可谓一举数得。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

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可以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学生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而这个角色又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在生字教学时,学生可以是小老师;在课文分析时,学生可以是研究生;在需要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是小画家、故事大王、小演员、科学家……

教师要做的是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鼓励孩子们在这个舞台上扮演各种角色,让他们在这课堂上尽情地创造、表现自我,让童心在舞台上在生活中绽放光彩!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篇五

师: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昨天我们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每位同学都认真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调查报告》。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你们的调查报告。哪位同学想来展示?(很多学生举手)

生:(读调查报告。)

师:(提示)请同学们对照自己的调查报告,想一想这位同学的调查报告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你还有什么修改意见。

生:我补充一点,我觉得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老百姓的钱财,使没有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干旱。

师:你读得很仔细。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哪四个字概括?

生:天灾人祸。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明白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该怎么办呢?我们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如果他是贪官,也会与巫婆、官绅一起骗老百姓钱。

生:他可能派兵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杀了。

师:老师也想,西门豹不是权利很大吗?派兵把官绅、巫婆抓起来不就行了吗?他为什么不这样做?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妙在哪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西门豹的做法妙在哪里。自己学好的同学可以与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朗读,画有关句子,小组合作学习)

……

师: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官绅,而且教育了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看到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对像说一说,然后写下来。(官绅、巫婆、乡里的书生、老百姓、小孩、你可以写一个,也可写两个,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

(生选择对象写。师有选择地请同学汇报)

生:小孩说:“巫婆死了,姐姐得救了,以后有人跟我玩了。”

生:书生说:“西门豹有胆识,高明!高明!”

生:农夫说:“哎!以前我们怎么会相信巫婆的鬼话?多亏西门豹大人,以后我们有好日子过了。”

堂大舞台 童心绽光彩——《西门豹》教学实录案例分析 篇六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并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

2、读懂每个自然段,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句。

4、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如何巧妙破除迷信,为百姓除害的;练习分段,说段意。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西门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联系课文想想,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要改变邺地的状况,必须解决河伯娶媳妇和年年闹旱灾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西门豹是如何解决河伯娶媳妇的问题的?

2、上节课我们讲了,西门豹了解了河伯娶媳妇的实情后,他是怎么说的?请看P122,我们把西门豹说的话读一读:"我也去送送新娘",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以送新娘为名,惩治巫婆和官绅)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西门豹是怎样以送新娘为名,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

二、教学第二大段。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大段(10-12自然段),自学课文,学这一部分,由老师提三个问题(挂小黑板),同学们边默读边思考小黑板上这几个问题:

1、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在惩治巫婆和官绅之前,他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心情怎样?

2、用"~~~~"勾出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你怎么理解西门豹说的话?

3、惩治了巫婆,为什么还要惩治官绅头子?

①我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几道思考题。

②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学习理解这几个问题,我们来采取分组、分题重点学习的方法:一大组着重思考第一个问题;二、三大组着重思考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稍难一点;四大组着重思考第三个问题。你那道思考完了,也可以思考其他组的问题,等会可以抢答。时间为2分半钟,开始!

(二)大家刚才自学认真,现在我们来讨论这几道思考题,先看第一题,第一大组重点回答:

1、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在处治巫婆和官绅之前,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说)(七十多岁的巫婆和十来个女徒弟:女孩子泪流满面……)这时候,作为初到邺县,要治理邺县的长官西门豹心情怎样?(对官绅、巫婆痛恨;对女孩子同情)小结:第一大组学得很好,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解决了。现在我们看第二个思考题,二、三大组重点回答,其他几组可抢答。

2、用"~~~~"勾出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你怎么理解西门豹说的话?

⑴谁来读读你勾的句子?

⑵老师把西门豹说的这段话写在灯片上,出示幻灯片:"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①齐读这一段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②课后第三题在这几个词语下面加了着重符号:不漂亮不会满意选个漂亮的

③你谈谈你对这几个带点词语是如何理解的?(不漂亮:长得不乖。这儿并不是真指姑娘长得不好,而是借口姑娘不漂亮,保护这个姑娘。不会满意:不高兴,不同意。河伯不高兴就会女大水。选个漂亮的:找个长得好看的,这儿也是一个借口。)师小结:这三个带点词语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借口。

④同学们再看看这几个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姑娘不漂亮,所以河伯不会满意,就要发大水,要解决河伯不满意,只好派一个人去跟河伯说一声,过几天再先个漂亮的送去。)师小结:的确是这样,既然姑娘不漂亮,河伯必然不会满意,只有再找一个漂亮的送去,选谁给河伯说一声呢?(巫婆)这样顺理成章地达到了什么目的?(送巫婆去死)

⑤我们理解了几个带词的意思,又弄清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那么,你对这两句话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表面的意思:西门豹不仅赞同河伯娶媳妇,而且三个"不"表明自己的态度是慎重的,要为河伯选个漂亮的媳妇,同时客气地叫巫婆去给河伯说一声。真正目的:保护姑娘免遭迫害;送巫婆去死。)

⑶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应如何读,谁来试试?(指名2人读,全班读一次)

⑷西门豹语气平静,态度坚决,一个"叫"字把巫婆投进了漳河。(板:投巫婆)

⑸看幻灯:这就是西门豹命令卫士把巫婆投进漳河的情景。长期宣传迷信,残害妇女的巫婆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⑹西门豹惩治巫婆的手段真是十分巧妙,再读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这两句话,联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使用的这种方法叫什么?(将计就计)

①"将计就计"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计策向对方施展计策。)

②再联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用了巫婆的什么计策又向巫婆施展了什么计策?(利用了巫婆编造的漳河里有河伯这个神,并每年要为河伯娶媳妇的计策。而西门豹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巫婆去见河伯,达到了处死巫婆的目的。)小结:西门豹就这样,不动声色,将计就计处死了巫婆。二、三大组回答二个问题时,发言积极。过渡:西门豹又用同样的办法,又一个"叫"字,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里。(板书:投官绅头子)我们来看第三个思考题,四大组重点回答。

3、为什么要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里?联系前面的课文理解。(①首恶,他和巫婆勾结骗钱害人。②不投官绅头子,就不能吓唬别的官绅,逼他们说出真相。③不杀他,他又会叫别的巫婆来骗钱害人。)小结:这三个问题,同学们自学得不错。

(三)我们接着学习第二大段中的13、14自然段。前面是老师提问,同学们思考讨论这三个问题的,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可默读,可小声读),自己提问,看你们有什么问题?看哪些同学提的问题最好?(学生自读,学生提问)有的同学提问很有份量,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我们来重点讨论同学们提的这几个问题,其它的问题下课后再讨论:

1、其它官绅为什么要提心吊胆?(官绅头子投下去了,他们害怕轮到自己。)

2、其它官绅为什么要面如土色?(他们十分害怕被投进漳河,投下去就没命了。)

3、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其他官绅都投到河里去?(①不是首恶;②逼他们说出真相;③表现西门豹惩罚有度,方法巧妙。)小结:西门豹在了解了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后,将计就计,三个"叫"字,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也惩罚了其他官绅。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文章,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1、巫婆和官绅的一去不复返和官绅们的求绕声,使老百姓明白了,明白了什么?用" "在文中勾出。("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2、老百姓明白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结果怎样?

3、西门豹选择了河伯娶媳妇的好日,以送新娘为名,当众处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也惩罚了其他官绅。这件事教育了老百姓,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弄清了愚弄他们多年的河伯娶媳妇原来是假的。这样,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就破除了。这正是西门豹要达到的目的。同学们,要达到同一个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你是邺地的长官,你会用什么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迷信?①四人一组讨论。

②指名说,不同的办法。过渡: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有很多办法都不错,我们来分析一下各种方法的利弊。我把同学们想的办法归纳了三类:一类:找借口的办法。比如让巫婆、让官绅的女儿去跟河伯配,当河伯的媳妇,这一类办法与西门豹的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差不多,都能达到惩治巫婆、官绅的目的,只是借口不同,大家开动了脑筋的,有创造性。二类:了解情况之后,选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当众处死巫婆、官绅头子。这种办法好在哪里?(能惩治巫婆和官绅),不好在哪里?(不能教育百姓,这个迷信难破除。)三类:把巫婆、官绅先审问、退钱,然后再像西门豹那样惩治他们。这种办法既惩治了巫婆、官绅,又教育了老百姓,还要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我认为这个办法更妙、更富有创造性,应该说比西门豹的办法更好。

三、教学第三段。

1、联系前面的课文理解这一段文。学这一部分,老师不提问,同学们也不提问,你们自学了这段后,谈谈你对这段文章是如何理解的?

2、学生自谈对第三段文章的理解。(①段意:主要讲了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庄稼得到了好收成。②为什么开渠引水?要使老百姓生活变化,必须解决年年闹旱灾的问题。③和上段的关系。西门豹先破除迷信,人们才会相信他,才能去开渠引水,庄稼才能丰收;如果不先破除迷信,就没人敢去开渠引水,人们照样逃离,就不会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

四、总结:

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课文内容得到理解了,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

2、正因为西门豹是一个关心百姓生活、重视调查研究、尊重事实、做事讲方法的人,所以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千古佳话。

(全国第五届创造教育年会观摩课)◆

《西门豹》教学实录 篇七

师:大家在上一节课学得很好,很有兴致。现在我们学习课文第二个故事“惩恶”。根据你们第一节课的发言,我觉得大家对这一课书已经理解得很不错了。所以这一段我想让你们自己来学,可以吗?(生:可以)怎么学呢?我想把全班分为两大组,两组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哪组提不出问题,提问权就转到对方。这样互问互答,我们就管它叫“分组擂台赛”,大家能赛好吗?

生:能。

师:现在再给大家一段时间,你们做一下准备,好好读一下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准备力量,打好擂台。(学生读课文,做准备。)

师:好,准备好了吗?(生齐:准备好了!)分组擂台赛现在开始,先由第一组同学提问。

生问:西门豹为什么说那个新娘不漂亮,要说换一个漂亮的?

生答:西门豹说新娘不漂亮,只是找一个理由让巫婆去告诉河伯,实际上想淹死她。就是新娘非常漂亮,西门豹也要这样说。因为他打定主意要惩办恶人。

师:第一组的同学,你们对第二组同学的回答满意吗?(生:满意)那就由第二组同学提问。

生问:课文中说“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他已经把巫婆和官绅都投进了河里,坏人已经惩办完了,他为什么还那么长时间站在河岸上?

(第一组无人举手回答)

师:想一想当地老百姓的情况,想一想西门豹惩治坏人的目的。(已有人举手)

生答:当地的老百姓很迷信,他们以为巫婆和官绅的头子真的去了河伯那里,他们要等着看结果。西门豹也……

(说不下去了,另一学生站起来。)

生答:西门豹来送新娘是假,他是想借这次活动(众笑)让老百姓知道没有河伯娶媳妇这样的事,让老百姓不要再迷信了。所以他来送新娘好像是表演。他多在河岸上站一会,让人们觉得他也在等巫婆他们传信回来。结果他们回不来了,老百姓就知道河伯是假的了。

师:(对第二组)这样回答可以吗?

(生:可以)

师:下面再由第一组提问。

生问:西门豹是邺这个地方的大官,别人都得听他的。他下一道命令不许再给河伯娶媳妇,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来砍头,这有多简单,为什么还费那么大劲去装着送新娘?

师:这个问题提得厉害,第二组同学怎么样?谁来答?

生答:当地老百姓很迷信,不想办法让他们不迷信,就是杀了巫婆,也许他们还不服气呢!下命令也不顶事。

(第一组学生纷纷举手,一生起立。)

生:这样回答不行!下一个命令,不让再给河伯娶媳妇,当地老百姓就不会再受害,有女孩子的人家也不用花钱了,不用逃跑了,女孩子也不会被淹死了,然后再修水利,结果也是一样,怎么就不行?(第二组一学生站起来)

生:迷信是一个人心里的一种想法,别人不信的事,他就信。你下命令不让他信,他心里服气吗?

生:不管他服气不服气,反正他再不敢给河伯办喜事了,不办喜事了,老百姓就不再受骗了。

生:他不娶媳妇了,(众笑)但人们还是迷信,也许他还要借人们的迷信,想出别的花招来骗钱。

生:巫婆官绅都砍头了,他还会想办法吗?(众笑)

生:死了一个巫婆,还会再来一个巫婆,只要有人迷信,巫婆就有人去当。

师:好,先说到这里,听我说一句。迷信是一种思想问题,对待思想问题,有时不能用下命令的方法来解决。西门豹去参加送新娘的仪式,就是想用事实来教育老百姓。他要老百姓从事实中明白给河伯娶媳妇的虚伪和荒谬,让他们自己明白过来。好了,该哪一组提问了?(第二组学生说:“该我们提问了!”)

生问:我想让第一组的同学说一下,课文插图中画的都是谁?(众笑)

师:(笑)这个问题很别致,很有意思。

生答:(手拿课文插图)西门豹在图的右上角,戴着诸葛亮那样的帽子。

生:电视剧和连环画里都是那样。西门豹旁边的,和下面穿着盔甲的,都是西门豹的卫士。被两个卫士架着的是巫婆。下面三个女的,是巫婆的女弟子。剩下的那几个是官绅。

师:一点也不错,说得也很清楚。第一组,有没有问题了?(无人举手)没有问题了,大家拿起书,齐读最后一段“治水”。(学生齐读)

师:还有时间,我们再朗读一下课文……(一学生举手,老师请他说话。)

生:老师,再让我们演一演第二段吧!(全体学生鼓掌,台下听课人也鼓掌。)

师:好吧!

(教师选演员:西门豹一人、卫士二人,巫婆一个、官绅头一人、小官绅二人、新娘一人、女弟子二人。教师与巫婆、官绅等人耳语一番,又嘱咐了其他人,表演开始。)

卫士:(喊)西门大人到!(西门豹出场)

官绅头:(带着小官绅上前,拱手)参见西门大人。

巫婆:(带着女弟子上前,行万福礼)参见西门大人。(众笑)

西门豹: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两个女弟子搀新娘出场,新娘在哭,用手抹泪,众笑。)

西门豹:这个姑娘不漂亮,你去告诉河伯,过几天我给他送一个漂亮的!(两个卫士拉巫婆下场。巫婆还叫了一声:”哎哟,我的妈呀!”笑声不绝。)

西门豹:(等了一会儿)这个巫婆怎么还不回来,可能河伯留下她吃饭了,(众大笑)去,麻烦你去催她赶快回来!(卫士把官绅头拉下场)

西门豹:(站了一大会儿,对其他小官绅)怎么还不回来,你们再去催一下吧!

小官绅:(跪下磕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众笑)

西门豹:好吧,再等一等。(等了一会儿)看样子,河伯挺喜欢他们,跟他们聊上了,(众笑)你们也起来,先回去吧!

小宫绅、女弟子:谢谢西门大人!(演完后全场鼓掌)

师:演得很有意思。课文上说,在河边看热闹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你们刚才也看了热闹了,你们这些老百姓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巫婆他们是骗人的。

生:我明白了不能迷信,要有科学头脑。

生:我明白了西门豹是一个好官。

师:(请举手的学生放下手)我知道大家都明白了,很好。既然大家都明白了,我们就下课吧!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八

1.交流调查报告,确定研究主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昨天我们大伙儿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每一位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报告。哪些同学想来展示?(很多学生举手)

评:设计调查报告形式的学生作业 ,这本身就很有创造性。第一课时的作业 许多时候就是抄抄写写,训练的思维含量和对儿童创新意识的触发都是十分微弱的。王莺老师用学生的调查报告的呈现展示为导入  ,在展示交流中逐步聚焦,让学生明白本堂课自主探索的主题,无疑是一个充满新意的设计。

师:时间关系,咱们就任选一份,以它为例子,请同学们对照自己的调查报告,看一看这位同学的调查报告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你还有什么修改意见。

生:我补充一点,我觉得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师:你读书读得很仔细。那么,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

生:天灾人祸。

评:在倡导语 文教学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时候,一点也不能放松语言文字的训练。这个以调查报告为内容的导入  ,不仅起到了引入研究主题的作用,还自然恰当地进行了成功的概括训练。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生答:明白了)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如果他是贪官的话,也会与巫婆、官绅一起骗老百姓的钱。

生:我想他可能会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杀了。

师:老师也在想西门豹权力不是很大吗?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嘛!西门豹是这样做的吗?西门豹为什么不这么做?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出示主问题: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评:水到渠成,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明确,研究性学习变得实在了。

2.探讨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什么?又该怎么研究?

生:我们要着重研究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师:找到了西门豹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该怎么研究?

生:多读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评: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有实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这个教学板块花时不多却十分重要,避免了学生许多无效或低效的学习活动,维护了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严肃性,防止了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高高兴兴,就是课堂学习并不有效现象的出现。

师:接下去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

评: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否落到实处,一个关键问题是老师有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研究时空。不少观摩课常常有很不错的设计,可是过于小家子气。时常教师的教学导语 出口,听课者这边刚刚记下,那边已经让学生交流讨论,汇报评价了。没有学习过程,还有什么教学质量可言?没有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交流汇报的成果还会真实吗?而王莺老师给孩子们的研究性学习的时空是实在的。让学生在第二、三大段的语言材料中去研究,空间是充分的,又在本处留下7分钟左右的时间,为学生的独立感悟和伙伴合作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时间。

3.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

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生:巧妙)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

生:我是抓住“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来体会的,西门豹说“送送新娘”其实是送巫婆上西天,送新娘回家,他是一语双关。

生:我是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来体会的,西门豹将计就计,以新娘不漂亮为由,既救了新娘,又惩治了巫婆。

生:我是抓住“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来体会的,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一催,这样实际上就非常巧妙地铲除了官绅头子。

生:书上说,那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虽然西门豹没有将他们投进漳河,但也惩罚了官绅。这样一来,他们再也不敢做坏事了,而且听了他们的求饶,老百姓就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评:用“边读边说”的方式交流,既是读中感悟的研究结果的呈现,又是自然的思维与说理的训练。更应当肯定的是王莺老师将“边读边说”控制得当,见好就收,3分钟左右就干脆利落地解决了。

师: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好好读读,读出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

(学生挑选句子,反复地练习朗读)

师:你们想先读哪一句?

生:(朗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生:不太满意)为什么?

生:我觉得西门豹说这话时是带着讽刺的口气,其实他并不认为河伯灵。而且他说这话时已经想好了怎么做,是胸有成竹的,所以“送送新娘”这几个字要读得慢些。

师:老师觉得你体会得非常好。你估计咱班哪位能读得比你好?

(生指名同学朗读)

师:果然不负所望,你读出了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

(继续交流)

生:(读)“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把三个“不”读得特别坚决,(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这是西门豹将计就计,为救新娘而找的借口,要让大家信以为真,所以我读得很坚决。

(朗读训练:指名读——全班学生读)

生:(读)“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还可以,不过“巫婆怎么还不回来”还可以读得再急一些,而“麻烦”一词要读得客气点,虽然西门豹心里是要严惩官绅头子,但要不露声色。

师:你能试试吗?

(生读——师生评价——齐读)

评:研究性学习要让大多数学生得益,就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的能说会道,而必须把精力花在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读写练习上。王莺老师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来,读出味道来。用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此处成为教学的又一亮点。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官绅头子,而且还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是骗钱害人的。书上说,这一天,漳河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然后写下来。(官绅、乡里的书生、老百姓、小孩,你可以写一个,也可以写两个,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

(生选择对象写)

(师有选择地请学生汇报)

生:小孩说:“巫婆死了,姐姐得救了,以后我有糖吃了。”

生:小孩说:“呀,原来巫婆说的话是假的。”

生:书生说:“西门豹有胆有识,高明!高明!”

生:农夫说:“哎!以前我们怎么会相信巫婆的鬼话?多亏西门豹大人,以后我们有好日子过了!”

师:大家说的是同一个意思,都在赞扬西门豹,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评:这个写的训练安排得精彩。研究性学习有收获,写起来自然各人有各人的特点。王芬老师的写的训练是将以往的对人物品质精神的理性概括的赞颂,转化为儿童生动形象的积极的语言表达训练。而且这个训练不是划一的,而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有弹性的作业 。此处又是教学的一个亮点。

师:看来西门豹的做法的确巧妙呀,(板书:妙)这以后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呢不再相信迷信,人祸解决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4.继续质疑问难,保持研究激情。

师: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

评:这是王莺老师的重要创造。研究学习不以解决学生的全部问题为宗旨,它十分讲究保持学生的问题意识,真诚地希望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质疑、解疑,产生新问题的热情和冲动。有实实在在的问题,才会有切切实实的研究性学习。

生:老师,我还是不明白,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抓起来杀了?

师:(环顾全班同学)他不明白,你们明白吗?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除提出问题的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手了)下课后,你可以向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同学请教。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课文前面说邺这个地方人烟稀少,但后面怎么又写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

生: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其他官绅也投进漳河?

生:书上说,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巫婆背后跟着十来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巫婆为什么不把她们送给河伯?

师:你们真会研究,这节课你们不仅解决了老问题,还萌发了新问题,可见同学们的研究热情非常高,下一节课我们就带着同学们刚才提出来的问题继续研究。

评:公开课教学结束时,出现了第一个学生的问题,人们常常认为这证明了课没有成功。其实这是偏见。一个教学班,50多个学生,有一个学生还是不信服或说不清楚研究的问题,奇怪吗?一点不奇怪。王莺老师对此问题的处理是冷静的,正确的。可惜后面学生提到所有问题,王老师没有作分析,统统归结为下节课的研究任务就显得欠妥了,也让最后提问的意义变得模糊了。

总评:

讨论创新教育将不可避免地要说到研究性学习。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对他们而言,所谓创新性学习,不是真的期望他们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什么发明创造。而是指他们经过研究性学习,发现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或对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新的有意义的重组。研究性学习就把这种“发现和重组”的过程当做追求的重要目标——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小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经历和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是同等重要的。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某一个具体的字词句或阅读的知识是需要的,但关键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广义上说,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问题探究式的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王莺老师在全国小语会“小语创新教育专题研讨会”上执教的《西门豹》之所以得到各位专家的充分肯定,受到大会与会者的普遍欢迎和重视,首先是因为她执教的《西门豹》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雏形,成功地演绎了“问题教学”的模式:把主要问题作为课堂研究学习的中心;核心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问题教学”按学生问题设计教学板块和进度,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或伙伴合作研究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问题。她让学生凭借课文进行研究性学习,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紧密地结合起来,变常规的“平推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构筑了比较理想的思维框架。学生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寻找语言转换的机会,读懂课文的过程中,会寻找变化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惩治巫婆、官绅头子的办法。研究性学习对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创新渴望,发展学生的综合智能也很有帮助。

其次是王莺老师执教的《西门豹》较好地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研究根源于课文的语言文字,呈现研究结果也靠的是语言表达。王莺老师将呈现的整个过程,演化成以读写为中心的综合训练过程。只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才有意义,才有说服力。如果课堂听不到朗朗的书声,看不到学生自主探索的个性化、有弹性的书面训练,还能称为是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吗?读,特别是朗读,是语文教育最古老、最基本、最能创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读可以促进理解感悟,为学生的情感升华作切实的准备;同时朗读训练又是检验学生阅读理解和情感变化的一种有效的外化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加强语言积累的好办法。王莺老师在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由而充分的个体读,抓住三个重点句让学生进行有滋有味、准确而又有个性化的表情朗读,成了最美丽的一道教学风景线。

(本课是2001年4月27日全国小语会在浙江绍兴召开的“创新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3节展示观摩课之一)

(王莺:女,31岁,浙江省教坛新秀、杭州市十佳青年教师、上城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组组长;张化万: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

支玉恒:《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九

[教学片断一]

师:小朋友,在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魏国有这么一位历史人物(出示西门豹的简介)西门是他的姓,豹是他的名,看了刚才的简介,我们知道西门豹是一位好官。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跟随西门豹大人去邺地考察,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你们愿意吗?齐读课题。

[评析]:

设计调查报告形式的学生作业,这本身就很有创造性。第一课时的作业许多时候就是抄抄写写,训练的思维含量和对儿童创新意识的触发都是十分微弱的。老师用学生的调查报告的呈现展示为导入,在展示交流中逐步聚焦,让学生明白本堂课自主探索的主题,无疑是一个充满新意的设计。

[教学片断二]

老师抽读课文第一段,出示调查报告

师:刚才你们跟随西门豹大人来到邺地,沿途看到了哪些景象?

西门豹大人从当地一位老爷爷了解到造成人烟稀少、天地荒芜的原因是什么?轻声读老大爷回答的内容,以一句话概括出西门豹了解到的情况。

生:(1)“河伯娶媳妇”造成了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2)以巫婆和官绅为首骗钱害人。

(3)穷人的孩子受害最深。

(4)漳河没有发过大水,反而年年闹旱灾。

师: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

生:天灾人祸。

(学生交流的同时,老师板书填写调查报告)

[评析]:

在倡导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时候,一点也不能放松语言文字的训练。这个以调查报告为内容的导入,不仅起到了引入研究主题的作用,还自然恰当地进行了成功的概括训练。

[教学片断三]

师:西门豹权力不是很大吗?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嘛!西门豹为什么不这么做?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接下去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好好读读,读出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出示西门豹的话)

学生自由读,然后老师抽读。读得好的让其他学生跟读。

[评析]:

研究性学习要让大多数学生得益,就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的能说会道,而必须把精力花在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读写练习上。老师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来,读出味道来。用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此处成为教学的又一亮点。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官绅头子,而且还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是骗钱害人的。

堂大舞台 童心绽光彩——《西门豹》教学实录案例分析 篇十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河伯娶媳妇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进行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方面的教育。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 这一方法,巩固“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训练重点。

课前放松活动

师:到这儿上过课吗?看看媒体教室与我们的教室有什么不同,说得越多越好。要东张西望、七嘴八舌地大声说,可以站起来说,可以指指划划,但嘴不能停。

(生同桌互说)

师:要抓住各种机会练习自己的说话能力,说得越多,越经常,就会说得越好。

一、定向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西门豹》。“西门”是两个字的姓,是复姓。先想想应该怎么学习一篇新课文?

生:根据预习和课后的问题来反复学习课文。

师:对,有目的的学习,才能有高效率。等会儿要先看清预习要求和课后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2.师:老师整理出两个问题,请快速阅读课文,解决这两个问题。

(出示小黑板)

⑴ 用──划出西门豹说的话,用( )标出本课的重点词句。

⑵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说清起因、经过、结果。

3.指名:

小结:

概括主要内容,我们通常运用这三种方法:

⑴可以根据课题扩句成为主要内容。

⑵写人的文章,把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说清楚了,也是主要内容。

⑶抓住课文主要句子,说通顺,也是主要内容。

二、理解重点词,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读一篇课文,迅速找到主要内容,胸有全局,你就会学得更快。

文中有重点句,句中有重点词,找到了重点句重点词,你就能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1.师:这些是本课的重点词,快速记忆这些词,看看规定时间内,你能记下多少个?

出示:

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都是……给闹的

投进漳河 提心吊胆 磕头求饶

明白内幕 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

(指名)

2.师:根据课文内容,把每一行的三个词连成一两句话,记得就更快了。自己试着说几遍。 (指名)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闹”:“每闹一次”“年年闹旱灾”各是什么意思?

生:闹──造成;每闹一次──娶一次;年年闹旱灾──产生,发生。

师: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懂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它的意思。有时用换近义词的方法,有时另外换个词,如果意思不变也可以,还可以查字典理解。

(生叙述过程中,师提示“用上主要人物叙述”)

在每一行词后相应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师:这是经过,课文写得最详细,把什么人说什么话怎样做,周围人如何都细致描写出来,平时写作文也要这样;

小结: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了,自己试着再说几遍,一直到说通顺为止。像这样,抓住重点词连词成句,也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三、理解课文内容

师:写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他的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课文中的人物语言写得很生动。把自己当作是西门豹,把刚才画出的句子说一说,多练几遍,看看自己说得好不好?

1.生自由看书读。

2.出示小黑板:

西门豹: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我也去送送新娘。

对巫婆:不行,……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

对官绅头子: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对众官绅: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好吧,再等一会儿。

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巧妙惩治。

3.读,读中感悟:

第一句读出若有所思、恍然大悟、痛恨、讽刺四种不同的语气。

第二句读出十分客气但态度坚决,男生读后齐读。

后几句生自由感悟练读。

4.生合作读:

师根据小黑板的词语说提示语生读西门豹说的话,提示如下:

西门豹通过仔细调查,了解到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因为河伯娶媳妇闹的,他决定将计就计,揭穿骗局,让老百姓明白真相,于是他说──

在河伯娶媳妇那天,西门豹看到满脸泪水的新娘,他假装客气,不动声色地说──

惩治了巫婆之后,他继续假戏真做,假装着急地对官绅头子说──

处罚了两个首恶之后,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让官绅们胆战心惊,也让老百姓有充分的时间看清骗局。他继续客气地对──

从官绅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在老百姓了解了真相之后,西门豹不露声色地──

在破除迷信之后,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

5.同桌合作,一个介绍西门豹在什么情况说这话,一个读西门豹说的话。

6.根据小黑板的提示,自己当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各位老师,开讲。

7.师:自己会说这个故事了,再来感觉一下课文怎么写的,你一定会有新发现。

导读课文中所描述的这样。无论说长说短,都要注意突出主要内容。

四、小练笔

1.师:战国时期的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临漳县北部。西门豹为官一任,破除迷信,发展农业,造福一方。临漳县要为西门豹立传,请大家帮忙。要求:写出这个人物做过的最为主要的事,并对这个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不超过三句话。注意用上“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巧妙惩治”这些语。

2.生写。

3.反馈:

生: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在任邺县(现河北临漳县北)县令期间,曾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巧妙破除了当地“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并开凿十二条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发展农业生产。

……

40 5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