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教学教案>教案大全

《挑山工》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写作文网为同学们整理了《挑山工》教案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挑山工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溜、货、奏、衡、诵、杖、过、肉、束、耽、误、哲”12个生字能

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对挑山工的话的理解。

2.怎样让学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板书课题)

2.播放《挑山工》情景剧,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况。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想想“我”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读、想想。

3.学习生字新词

三、交流预习

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请学生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简单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学习词语的收获。

(1)说出“货、奏、超”三个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个字的读音。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5)组词:

溜( )货( )奏( )衡( )诵( )

留( )贸( )泰( )横( )颂( )

杖( )肌( )耽( )误( )哲( )

仗( )机( )枕( )娱( )折( )

4.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大家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板书“登山”二字)

(2)挑山工是怎样登山?(先讲挑山工的姿势再讲排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板书“姿势”“路线”“折尺形”)从文中找出讲挑山工姿势的话读一读。

教师拿出折尺给学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较折尺与直线的线段,从而让学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线,二是折尺形比直线要长。

(3)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一是东西木碰在台阶上,二是还能节省些力气。)

(4)挑山工走折尺路线带来什么困难?(路程比游人大约多一倍)

3.学生轻声阅读本段,边读边想排山工当时登山的情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挑山工的登山特点呢?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本段,大家思考:

(1)作者对什么感到奇怪?(2)“腾云驾雾”指什么?

2.交流。

(1)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2)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本课来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赶到前面引起的联想。

(3)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比一比,谁朗读得好。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挑山工》讲稿 篇二

一、作者简介

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原籍浙江省慈溪县,生于天津。他从小就喜爱美术球类活动和文学。1961年于天津塘沽第一中学毕业后,当过专业篮球运动员,从事过绘画工作,并在地方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文字,美术方面的评论文章及国画作品。1973年开始整理有关义和团运动的史。1974年调到天津市工艺美术工人大学教国画和文艺理论。1977年后在中因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做专业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在天津的文化局专业创作反。

二、时代背景

八十年代初,作者冯骥才亲自到我国有名的风景胜地泰山游览,见到平凡的挑山工的工作情况,引起了联想,写下这篇散文,表达一个深刻的哲理。

三、相关资料

1 冯骥才的代表作有:冯骥才散文集《珍珠鸟》,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宝兴于1977年全著)《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神鞭》《三寸金莲》《斗

寒图》《啊》,短篇小说《正义的感召》。

2.冯骥才的写作风格:作家对民俗非常了解,文笔对准市井村民,雅俗共赏。他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体验生活再创作是他的准则。可以说是一位通俗小说家。在作者笔下,无论怀人记事,还是山水寄情或者谈文说艺……都显得情真辞美,意趣清雅,以内容哲理、知识、激情于一炉之魅力,撩人心情。作品的技巧姻熟,笔法潇洒,且注重从民族精神气质中挖掘情绪,因此,读来更觉得味道隽永而意义深长。

3.《挑山工》一文的出处:《挑山工》一文选自冯骥才散文集《珍珠鸟》泰山旧日见闻之二,在选编时对原文有改动。(后面附有原文)

4.“挑山工”职业的由来:挑山工,大概自古就有。山头那里千年古刹所用的一切建筑材料,都是从山下运上来的。被誉为“五岳之首”的泰山,自有其巍巍而不可征服的威势。从山根直至极项处,一条道儿,全是高高的石头台阶,简直就是一架直上直

下约万丈天梯。挑山工们肩挑着百十斤的重物,从山下直挑到烟云缭绕,鸟儿都难得飞得上去的山顶,其工作非凡的艰辛。挑山工,有的是泰山脚下的村民,他们因势利导,一边耕种,一边利用农闲在山上。山下干些与旅游有关的营生,有的家就没在山顶,白天家中的男人给山上的国营招待所运送食品为生计。清晨他们拿着绳子,扁担带着晨风晓露下山去,后晌随着一片暮云夕阳,把货物挑上山来。星光烁烁时,家家都开夜店,留宿游客。现在挑山工的业务范围很广,不仅挑食品,挑日用品,而且挑人。游人乐得尝鲜,他们收入也增加了。

5.游览常识:游览泰山,一般从泰安城内的岱庙出发,可分东路、中路和西路登山,经中天门,三个“十八盘”和南天门,最终可达到它的顶峰——玉皇顶。从1980年5月起,泰山游览路正式通车,游人从山脚乘公共汽车可直达中天门。本文作者在登泰山时,走的是东路。

6.课文中提到的几处地方简介。

(1)回马岭:从泰山南麓岱宗坊)顶着盘山道拾级而上,到壶天阁稍北的地方,就是回马岭。这里古代又称石关,相传唐玄宗来泰山致祭时,骑马登临到此,因山势险峻,盘路越来越陡,马不能再行,只得返回,因此立下“回马岭”的牌坊。也有说回马者是宋真宗,汉武帝的,但都缺乏实证。

(z)五松亭:据司马迁《史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炫耀他的丰功伟业,巩固自己的统治,在他登上皇帝位的第三年(公元前19年),决定由邹峄山直泰山封禅。不巧途中遇到暴雨,只好到松树下避雨。因此树护驾有功,便封为“五大夫”(秦代爵位的第九级“五松”即“五大夫松”的简称,并非五棵松树。这棵松树已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被山洪冲毁。清代雍正8年(公元1730年)丁皂,依据唐代人的误传补种了五棵松,现在成活三棵。树旁建亭五间,所以名“五松亭&rdq)写作文○www.paomian.net(uo;。亭重建于1956年,里面有石桌木椅。可供游人小憩。五松亭西侧,有一株巨松从石罅中伸出,好像在向游人招手,这就是泰山有名的“迎客松”,又叫“望人松”。

(3)极预:又称“玉皇顶”“天柱峰”,宋代还曾称“太平顶”。它是泰山的主峰,也是古代帝王登封之所。顶上建有“玉皇殿”,殿墙上有“泰山极顶”的砖刻。院内有数石突起。并用石栏相围,这就是有名的泰山极顶石。泰山海拔1545米就是以这极项石为

最高点计算的,玉皇殿左右有“观日亭”、“望河亭”东西相对,在这里极目远眺,可以仰视日出东海,俯视日落黄河,气象万千,蔚为壮观。

(4)泰山十八盘:有石阶约一千六百级,山顶为南天门。

挑山工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溜、货、奏、衡、诵、杖、过、肉、束、耽、误、哲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对挑山工的话的理解。

2、怎样让学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板书课题)

2、播放《挑山工》情景剧,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况。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想想我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读、想想。

3、学习生字新词

三、交流预习

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请学生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简单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学习词语的收获。

(1)说出货、奏、超三个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个字的读音。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5)组词:

溜( )货( )奏( )衡( )诵( )

留( )贸( )泰( )横( )颂( )

杖( )肌( )耽( )误( )哲( )

仗( )机( )枕( )娱( )折( )

4、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大家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板书登山二字)

(2)挑山工是怎样登山?(先讲挑山工的姿势再讲排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板书姿势路线折尺形)从文中找出讲挑山工姿势的话读一读。教师拿出折尺给学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较折尺与直线的线段,从而让学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线,二是折尺形比直线要长。

(3)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一是东西木碰在台阶上,二是还能节省些力气。)

(4)挑山工走折尺路线带来什么困难?(路程比游人大约多一倍)

3、学生轻声阅读本段,边读边想排山工当时登山的情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挑山工的登山特点呢?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本段,大家思考:

(1)作者对什么感到奇怪?

(2)腾云驾雾指什么?

2、交流。

(1)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2)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本课来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赶到前面引起的联想。

(3)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比一比,谁朗读得好。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分别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相遇?

(2)攀谈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走过去跟他攀谈?

2、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谈一谈。

3、全班交流。

(1)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他,但结果总又是他走到了前面。(学生交流这个问题时,板书经历山下回马岭五松亭。)

(2)攀谈就是闲谈,随便聊聊。因为作者感到奇怪,很想解开心中的迷。

4、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诉别人事情的语气读,挑山工的话用解释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本段。想一想,本段主要讲了什么?(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迷)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本段。

2、讨论:

(1)挑山工是怎样为作者解开心中不解之谜的?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如果能用自己的话说更好。

(2)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

(3)为什么挑山工和游人有这么多不一样呢?

3、交流:

(1)略

(2)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高兴怎样就怎样;挑山工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往前走。

(3)游人是来游览的,哪里好玩就停在哪里,目标散乱;挑山工有任务,目标专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本自然段。

2、讨论:

(1)包蕴哲理分别是什么意思。

(2)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什么意味深长的哲理?

3、交流:

(1)包蕴是包含的意思。哲理是有着普遍意义的、有深刻意义的话。

(2)只要认定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走长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游人那样东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来走得很快,结果反而比挑山工慢。

这个道理不仅适合于登山,而且具有普遍意义,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谁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长句、破句的读法)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齐读本自然段。

2、讨论: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后面的话是什么?

(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这里的它从字面上讲指什么?实际指什么?

3、交流:

(1)句中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破折号后面的话是我画的一幅画的画面。(看图)。

(2)它字面上讲指的是这幅画,实际上是指画中主人公那种认定目标、坚韧不拔、不断攀登的可贵精神。

(3)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句子。前半句讲结果,后半句讲原因,意在强调后者,即我需要挑山工这种精神,它将永远激励着我。(学生回答问题时,板书作者需要精神)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挑山工》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挑山工,从其登山中感受并学习其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挑山工,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程序设计:

一.引入(3分钟)

师: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常年奔走在交通不便的山区,靠着自己的一副肩膀和两条腿给别人挑货上山,用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们就是———(生答挑山工,师板书课题)

师:有见过或听说过挑山工吗?说说你知道的挑山工的情况(指名)。

师:作家冯骥才在泰山游览时就曾经见过这么一个挑山工,回来以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挑山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相信读完课文我们会对挑山工有更多的认识。请大家读课题。(生读)

二.初知(5分钟)

师:首先一起来读读课文,翻书92页,以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字音读准,句子读通,不会读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多试几次,还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明白的孩子请坐直。好,现在开始。(生读,师巡视并相机指导有困难的孩子读书)

师:读得真认真啊。那么在刚才的读书中你都遇到了课文中的哪些人物呢?(生集体答议)而他们,都在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生答登山)。

三.精读

(一)探究挑山工和游客登山的不同,感知挑山工形象

1.寻找不同点(5分钟)

师:同样是登山,他们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想想有什么不同。(生读书,思考)

师:老师发现很多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现在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然后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建议选择写字快的孩子进行书写(生拿课前发的表格,讨论填表,等大多数孩子填好师对合作学习进行简单评价)

师:讨论挺热烈的,那他们都有哪些不同呢?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展示给大家吧。(指名上台借助投影仪展示表格内容并讲述)

师:还有补充吗?(指名补充)

3.体会两大不同点(7分钟)

师:在刚才的交流中老师发现孩子们说到了这样一点————挑山工背负重物登山,走的路线是—————折尺行路线。折尺形是怎样的形状呢?想一想然后在书上画一画。(指名画)关于这一点,课文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研究研究。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个段落呢?(生集体答议后课件展示一自然段内容)我们一起合作读读这一段,请孩子们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写的情景。(师生合作读)

师:读完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

师:在长期的登山生活中,挑山工们找到了这样一种行走的最佳路线—————折尺行路线,这样既避免了直上撞到货物,又保护了自己的膝盖,还节省了力气。这样的一种路线的选择,其实正是我们劳动人民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的闪光!一起来看看他们登山的情景。(播放课件)

师:关于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而速度却并不比游人慢,你们又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指名)在登上泰山的整个过程中挑山工几次赶上了作者呢?分别是在哪些地方?(集体答议)

4.体会两大不同点的原因(10分钟)

师:怪了,走的路程多速度却并不慢,这可真是一个不解之谜(板书词语集体读词,指名说意思)。读读书,看能不能在课文里找到揭示谜底的段落和句子。(生读书找句)这些句子在哪儿呀?

师:一起读读这些句子,想想知道了什么?(生读后指名说,最后引导找出最能说明谜底的句子————一个劲儿往前走)

师:“一个劲儿往前走”,(板书这个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说给同桌听。(生互相交流后指名全班交流,师引导理解“往前”就是往山顶,这其实也就是挑山工的目标,一个劲儿就是不停下来,一直向前)

师:挑担登山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炎热,疲劳,饥饿,所挑重物因为捆绑不牢的滑脱等等情况,会随时侵扰并影响他们的速度。想象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一个劲儿往前走的呢?(指名)

师:正是这样向着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挑山工最后超过游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登上了极顶(板书登上极顶)。其实做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朋友,一起来认识他们。(师展示并读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像挑山工,居里夫人和徐霞客一样的人?(指名)从这些人身上你明白了什么?(指名)是的,不管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师:挑山工这段朴素的话包蕴着多么意味深长的哲理啊!(引导理解包蕴就是包含,意味深长就是含义深刻)冯骥才爷爷也体会到了这样的哲理,所以听完以后他“心悦诚服地点着头”(师板书,生读这个词语)。你怎么理解这个词语的呢?(指名)

(二)探究作者受到的启示,深化挑山工形象(8分钟)

师:冯骥才爷爷不仅诚心诚意地佩服这些话,还深受启示,所以从泰山回来,他画了一幅画,画的内容是这样的(课件展示最后一段)谁来读一读?(指名一生读)他的读书让老师听出来了。谁能让我们听出更多的东西?(再指名读,引导评议,引导读出山的陡直和挑山工不怕吃苦,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全班齐读这句

师:接下来冯骥才爷爷继续写到(边指课件上的句子边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生质疑,同桌合作交流解疑,全班汇报,引导理解“它”的含义。小结:原来这个“它”表面看是指这幅画,其实更指的是挑山工身上那种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师:冯骥才爷爷需要这样的精神,我们需要吗?把这幅画也挂在我们的心里吧!(生再次齐读画的内容)

师:你们已然把这幅画挂在了心里,所以当你们热爱某种事物的时候,或者决心做好某件事情的时候,老师想你们也会象挑山工那样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去研究它,做好它!是吗?

四.结语(2分钟)

师:课文读完了,相信每个孩子对挑山工都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现在在你的印象里,挑山工是怎样的人?(指名)

师:挑山工的确是这样一种人。现在让我们再次回顾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让我们一步步了解挑山工的呢?(指名,相机引导课文思路和描写方法)

师:以后如果我们遇到象挑山工这样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你会怎么让别人来了解他,或者说你会怎么写呢?(指名,相机总结写人的方法)

师:课后找找看有没有这样的人,如果有,就用你们的笔把他们记录下来吧,好吗?老师等着认识他们呢!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孩子们。

板书:

一个劲儿往前走登上极顶

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获得成功。

【《挑山工》教案】相关范文

挑山工(优秀6篇)03-07

《挑山工》讲稿优秀5篇03-06

《挑山工》|人教版(7篇)03-06

《挑山工》教案(优秀6篇)03-21

语文教案《挑山工》【优秀3篇】05-22

《挑山工》【优秀10篇】06-14

《挑山工》教案优秀3篇06-21

语文教案《挑山工》最新7篇06-22

挑山工教案(优秀4篇)07-20

挑山工(优秀5篇)09-13

最新范文

《一株紫丁香》教案(优秀5篇)06-30

打电话教案(优秀4篇)06-30

体育课教案【最新8篇】06-29

《跷跷板》 教案(优秀8篇)06-29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设计两篇【优06-29

秋天教学教案(5篇)06-29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优秀5篇)06-29

《好妈妈》教案【精选9篇】06-29

最新五一节假期安全教育教案反思六篇06-29

小鸡美术教案(优秀5篇)06-29

57 3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