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作文体裁>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彩9篇】

发布时间:

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写作文网为同学们整理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精彩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王娅 篇一

“我没上过大学,但这段经历能改变人的命运。如果能帮助孩子们上大学、改变命运,真的是一件挺幸福的事。”镜头里的王娅,消瘦的脸庞布满皱纹,此时却绽放出欣慰而温暖的笑容。这个笑容定格在20__年2月16日,66岁的她被癌症夺走了生命。这位普通的国网天津电力检修公司职工,被推选为“中国好人”。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时,王娅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天走进全国总工会机关,为来自能源化学地质系统的工会干部和一线职工上了一堂特殊的主题教育课。

在1989年之后的30年里,用大部分工资和积蓄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7年无偿献血,6次给灾区捐款;身患癌症,却放弃治疗,在生前把唯一住房赠予助学基金;临终时签署遗体捐献协议,将遗体奉献给了医学事业……王娅的一生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她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

报告会现场,一部纪录短片展示了王娅的先进事迹和感人品质。报告团成员,“时代楷模”张黎明、王娅徒弟赵颖、大学生张宁宁、《光明日报》记者邓晖分别作报告,甘肃受助学生通过视频表达了对王娅的思念之情。他们用真诚而朴素的语言,讲述了王娅的生前身后事,从不同角度还原了一个鲜活的王娅。

“我一生行善,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王娅弥留之际留给受助孩子们的最后一段话,散发出直抵人心的温暖力量。聆听报告会的干部职工深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王娅用生命做善事,用爱温暖贫困学生的心,她的大爱初心、高尚品质和价值追求值得广泛弘扬和传承,要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用实际行动践行王娅精神,凝聚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王娅已去,但她激起的“爱心涟漪”还在继续。据了解,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已向全国能源化学地质职工发出呼吁,开展向王娅学习活动。在王娅奉献精神的鼓舞下,国网天津电力公司员工踊跃参与捐资助学活动,已向兴华基金会捐赠157万余元,用来捐助甘肃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高中和大学学业。同时,国网天津电力公司启动了“电网之光·王娅爱心”志愿项目。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二

秋意渐浓,群山环抱的山城村,山头层林尽染,田间金黄一片。

“山城一队北部湾,当年就是烂泥滩。一遇水涝就不收,如今变成米粮川。”山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大鹏感慨地说,这首流传下来的顺口溜,是乡亲们对孙景坤带领大伙改天换地最好的感念。

1955年,复员的孙景坤放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选择回乡务农。“咱没多少文化,还是回家本本分分做个农民。”孙景坤回忆。

回乡后,孙景坤把各种奖章奖状精心包好放到箱底,扛起锄头下地种田。很快,正直能干的他被选为生产一队队长,带领村民们向着贫困这个“敌人”发起新的冲锋。

村里有条河,经常泛滥引发水灾。孙景坤的倔劲上来了:“还能让条小河欺负了?”他带领村民开山碎石、肩扛手提,筑起一座堤坝,自此河水安澜。

“他是军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严劲儿,从不强迫乡亲们干这干那。”86岁的村民刘振山回忆,“他在前边干,我们在后边学,大家心服口服。”

山城村是有名的蔬菜村,市里曾划分一片公厕供村里挑粪施肥用,村民都不愿意去挑粪。正犯胃病的孙景坤第一个站出来:“没有好的肥,菜怎么能长好,我来挑。”挑着100多斤粪,走七八里的山路,他硬是挑了回来。看他忍着胃痛满头大汗颤巍巍的样子,村民们纷纷挑起了粪桶。

靠着孙景坤的带动引领,山城村把上百亩烂泥滩改造成良田,在数百亩荒山上种植板栗、落叶松等经济林,一跃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

村民刘玉慧说:“我们现在过上好日子,都得感谢这个老爷子。”

老兵心语:“我是在替战友活着”英雄,在惊涛骇浪中向死而生,也在平凡的日子里甘守寂寞清贫。许多年后,孙景坤的赫赫战功才被村民们了解。65岁的村民张德胜回忆起最早发现孙景坤的“秘密”时,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年我从废纸堆里捡回一本旧书,翻书时,我看到里面讲一位战斗英雄叫孙景坤,还有他的照片,我一看这不是孙大爷吗?”

拿着这本书,张德胜跑到孙景坤家。孙景坤不识字,张德胜就把文章读了一遍,听到支全胜等战友的名字,孙景坤点了点头:“是,写的是我。”

至此,孙景坤的英雄事迹才被外界了解。越是丰功伟绩,越是低调朴实。一直以来,孙景坤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从不向组织开口、伸手。

为什么对自己的功劳不提不念?为什么不向组织要求应得的待遇?外界不理解,孙景坤的7个儿女也不理解。

在大女儿孙美丽看来,父亲对自己严苛,对孩子们也几近“无情”:小时候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老师说你爸是生产队长,开个证明来,学费就可以免了。孙景坤却火了:“就因为我是队长,才不能这样做。”孙美丽被迫辍学。在生产队干活时,她干得好,别人评3分工,生产组长给她评了7分工,孙景坤知道后,把组长批评了,硬逼着把多的工分给拿下去……

大儿子孙福贵也遭遇了类似的境况。不少好的工作机会都被父亲逼着让给了别人,他一咬牙,参军入伍。这一次,孙景坤没有阻拦,拿出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时用过的茶缸和毛巾送给儿子。

“到部队后,首长看到我的茶缸上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他举着茶缸给战友们说,孙福贵同志是革命战士的后代,我们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在战友们的掌声里,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父亲了。”孙福贵说到这里,眼中泪光闪烁。

摩挲着旧军装上的军功章,老人说出心底的想法:“当年村里10个年轻人一起参军入伍,回乡的只有3个。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做这点事算得了啥?条件再艰苦,能比战场上苦?我活着,是替战友们活,我要把他们想干却来不及干的工作干好,才对得起他们。”

温煦的秋阳照在老人珍藏多年的泛黄的报功书上:“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光线明丽而柔和,为这张历久弥新的报功书镶上了一层金边。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三

这个星期,学校组织了我们观看"20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完之后,我已经无以言表。

在这十个人中,使我最感动的还是刘盛兰爷爷和姚厚芝阿姨。

刘盛兰爷爷73岁时,他的老伴去世了,于是刘盛兰爷爷成了一个孤寡老人。顿时我心里升起了怜悯之意。为了让自己老了,可以有个人在身边照顾他,刘盛兰爷爷开始了助学。1998年,刘盛兰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所以73岁的他把他微薄的工资捐助了学生。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变多,最后"扩张"到了全国各地。

每天刘盛兰爷爷只吃了一点点粥,菜有时还是别人扔掉不要的,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而我们却啃着鸡腿,吃着炒饭,每年有六七件新衣裳,还挑三拣四。和刘盛兰爷爷比起来,我们已经算得上是贵族。刘盛兰爷爷吃完饭,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可买的破烂。刘盛兰爷爷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看着视频中刘盛兰爷爷用颤抖的手在床上数出了一张张钞票,只剩下几张零钱时,我热泪盈眶。这几十多年来,刘盛兰爷爷资助了100多个学生,资金总计7万多元。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姚厚芝阿姨,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结婚后和丈夫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阿姨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可老天爷偏偏不如人意,20_年,姚厚芝阿姨查出癌症,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阿姨选择了"药疗",但病情丝毫没有好转。

20_年,姚厚芝阿姨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她的丈夫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

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_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劳动,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我很惊讶,是什么让这位平凡的人有这么大的能耐呢?过了一会儿,我便明白了:这幅十字绣,针针线线串联的都是浓浓的母爱呀!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阿姨拒绝了,她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如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把它卖出去,孩子们的大学学费就不愁了。

生活中,许多的人用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四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二人,他们兄弟俩20年来以诚信为本,每年坚持大年三十前将工人们的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20_年年关,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黄陂,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按照农民工自己报的账目,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信义兄弟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责任的力量和人格的伟大。

还有“姐姐”刘丽,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_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_——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也许我们还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真正的感动,会然你坚强,会让你敬仰,会让你明白感动就在身边,我相信每个人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深深的敬仰,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感动中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值得我们去深深感动,但是他”以后介绍我时不要说我是香港歌手,因为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全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这二十八字将包容忍让心胸宽广诠释得淋漓尽致。

反观社会上的不良事件,我目睹了天使与魔鬼的分别。那些为了蝇头小利掺假卖假的,商家难道不会良心不安吗?那些豪不利人,传门利已的人难道不会寝食难安吗?还有一类人,是大多数,他们将仁义善心挂在嘴边,生活中却畏手畏脚,堪比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郭明义,这位奉献了太多太多的普通人,践行着“明义”。我们要向他看齐,哪怕只是尽微薄之力,也许对需要它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物。

晶莹剔透的奖杯只是一种形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留给我们的是终生的财富,是一右辈子的追随!大爱无疆,我们要用行动实践它!

静心品味,当清冷的月光覆盖感动的幽香,我早已将感动留下,潜心咀嚼,仍暖彻胞怀,溋于心,溢于表……

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五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9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评选出的58位全国道德模范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力量。

在这些道德模范中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是浙江宁波的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古稀之年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贵州、湖南支教,在湖南溆浦和宁波两地架起了爱心桥梁,将长三角上万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的大山深处。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小学,帮扶了400多名贫困学生,为学校捐款捐物3400多万元……

她就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周秀芳。

周秀芳不仅助学,还是“扶贫带头人”。她牵头成立爱心基金,精准帮扶湖南溆浦、吉林延边等地产业脱贫。她在吉林和龙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在湖南溆浦创设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点燃了希望之灯。

退休前,周秀芳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深受学生爱戴。2003年退休后,她被一所私立学校返聘。虽然拿着丰厚的薪水,周秀芳的内心却依然不平静,只因她还有一个未实现的支教梦想。

周秀芳的支教梦源自年幼时的经历。在念小学时,周秀芳因家庭贫困差点辍学,班主任鲍老师为她垫付了三元五角的学费,让她得以继续学业,也在她心中照进一束光。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她希望有生之年能为和她有着相同经历的孩子做点什么。

2014年,66岁的周秀芳得知贵州省惠水县正在招募支教教师,她的内心又燃起了这把火。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周秀芳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高龄支教路”。2015年春节,从贵州回宁波过年的周秀芳听好友说湖南省溆浦县九溪江乡更需要支援,便决定去看看。而她这一看便不走了。

周秀芳说:“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的情景。”长途跋涉辗转来到九溪江乡桐林小学门口时,眼前的情形让她震惊了——一栋简陋的木房,16个孩子正在认真聆听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讲课,这位老师也是桐林小学的老师。见此情景,原定要重返贵州的周秀芳决定留在湖南。

周秀芳开始了在溆浦的支教生涯,她把先进教育理念带进了乡村学校,用启发式的教学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当地村民收入很低,很多家庭都是困难户,走访贫困学生时,她总会偷偷给学生家长塞点钱;看见孩子们穿着单薄,她张罗着给他们买校服;为让留守儿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她又张罗着给学校买电脑;看到有孩子患眼疾,她自掏腰包联系医院给孩子做手术……周秀芳和儿子、儿媳长期结对资助16名贫困生,用于支教的钱超过了10万元,而她自己却常常一碗米饭、一碟泡菜对付一餐。

周秀芳退休工资每个月有7000多元,最困难的时候,她的工资卡里只剩下3.6元。“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就觉得自己很富有。”周秀芳说。

助学路上的困难还远不止这些,溆浦地处雪峰山北麓,层峦叠嶂,很多学校就建在半山腰。周秀芳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医生曾警告她,如果走路过多可能有坐轮椅的风险,但她坚持到每一户学生家庭了解情况。有一次,她来回走了8个多小时。还有一次家访途中,周秀芳身体不支摔倒。被救回后家人劝她放弃,她却说:“如果我倒下了,你们就把我埋在学校旁边的土地上。”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作文 篇六

自200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启动了“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感动人物”的大型评选活动。这一活动以“感动中国、感动公众”为主题,以现实生活中的杰出事迹作为评判标准,专门评选为推进社会进步、推进时展、做出杰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并引起社会公众关注的科学人物;在各行各业身处平凡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事迹的爱岗敬业人物;用一个人的力量为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奋斗从而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个人的不朽经历和不凡的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时代价值的人物;个人在生活、家庭、集体和社会中表现优秀、行为特别感人,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良传统美德的人物。该节目自2002年启动后,年年举办至今,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反响十分强烈。

一、“感动中国”栏目的社会价值

“感动中国”栏目的播出,不仅起到了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其对于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具有深远意义。在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有人说,“感动中国”是一个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尚、不朽的思想、普世的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精华的所在,是中华民族忠孝的代表。在这些优秀事迹中,我们可以清晰看见那些身形瘦小却撑起一片蓝天的人,那些家贫如洗却还是一心助人的人,他们坚韧的性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常让我们热泪盈眶。他们的大爱、无私、真善美、象征着中华民族引领时代的灵魂。

有人说:“感动中国”是播种机,一颗一颗的播种着道德的种子,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汇聚着道德的力量,共同构筑伟大的大国之魂!

二、对“感动中国”栏目的理性反思

根据“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该栏目有好处也有不足之处,“感动中国”栏目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感动中国人物仅表现为中小学生作文中的素材,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对于青少年来说只是一个偶像,一个远不可及的作文素材,很难成为自身学习的榜样。其次,“感动中国”栏目的影响触发了作秀的盛行,自2002年播出以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掀起了一股学习感动人物事迹的风潮,各大媒体开始不断的报道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拾金不昧等新闻,旨在弘扬社会道德风尚的同时增加收视率,于是各地好人好事在屏幕上不断上演。第三,“感动中国”仅仅局限于内心的感动,然而,关掉电视,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父母,身边的小事,那些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时,我们会忘了当时的感动,或者说是不敢记起那份感动,听多了那些碰瓷、讹人的事例,让我们无以乐观。

三、对“感动中国”栏目的价值观评价

首先,“感动中国”栏目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它唤起我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他们内心深处的真知应该被唤起,并能以这份真知为指引,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孟祥斌纵身一跃的豪壮,让他永远定格在了那寒冷刺骨的冬季,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救了另一个同样的生命,这样的结局,我们只能用道德的观点去解释,他永远的沉睡在了冰冷的河水里,却给人们带来了生命的启示。60年前,有一对夫妇,赤手搭建起了第一张手术台后便再没有离开,始终坚守在手术台上为民众治病,手中持刀,取走病痛,无私奉献,他们就是胡忠、谢晓君夫妇,信守誓言,永不放弃,这又是何等的精神境界!“感动中国”栏目评选出我国优良品质的体现,为社会树立了标杆,为整顿社会风气和提高国民素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感动中国”栏目对我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有益启示,它对于一些人一些事进行了标榜,这些人和事的确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一种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可换个角度来看,中国这么大,人口那么多,令人感动值得大家学习的人和事也很多,可是有的被发现了,成了感动中国的人物,而有很多人做着更为感动的事迹却没有被发现,他们仍然过着不好的、不为人知的甚至不被人理解的心酸日子。

当这些人一次又一次的看到荧幕上的感动人物的光鲜形象却始终没有自己的身影时该做何感想,可是明明自己付出的比他们还多,这种情况下那些在默默做着“感动中国”事迹的人们是否会继续做着感动中国这些事呢?“感动中国”所传递的精神品质应该成为每个人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而是自己思想上的觉悟和行动上的证明。

第三,“感动中国”中的优秀事迹体现了民族精神,是弘扬我国优良品质的典范,对每一个人都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其消极影响也要给予重视。道德性的东西不应被赋予过多的荣誉色彩,民族精神应该被传承和宣扬,可如果太过,它的意义就不再单纯,太多的荣誉刺激会让人误以为道德=荣誉,在这样一种错误意识的指导下道德社会最终也将变成荣誉社会,一旦失去了这种荣誉道德是否也将荡然无存呢?也就是说每当道德的行为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予以荣誉的刺激,久而久之在人的潜意识里就会把荣誉和道德联系起来认为有了道德就一定会得到荣誉,但是当有一天社会不再赋予有道德人以荣誉,那么这种道德行为也将逐渐消失。因此,“感动中国”栏目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就更为重要,在看到积极影响时也不可忽视消极影响,只有趋利避害才能让社会和谐向上发展。

鉴于此,笔者认为对“感动中国”栏目的认识理应如此:大众应对“感动中国”栏目的认识更客观,认真理解感动中国的精神内涵,切莫忽视以人为代表背后的精神实质;媒体应认清自己的作用,端正做报道的态度,扭正报道的方向,不报道作秀、虚假的感动,对于感动人物的宣传不神圣化、主观化;教育机构应加强对“感动中国”栏目所传达精神内涵的教育和传播,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将感动背后的的精神和品质正确的传承和发扬。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叶连平 篇七

叶连平生活的卜陈村,比邻长江,地处省道。20__年左右,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每年暑假,顽皮的孩子们在省道边上打闹嬉戏,爬树逮鸟,极易诱发安全事故。叶连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退休的人民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看护这些孩子呀!”叶连平说干就干,他将自己30多平方米的房间收拾出来,创办和县关工委首个“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学习场所,义务教学,分文不收。从20__年至今,叶连平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1000余名。

因为看到孩子们学习成绩进步快,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孩子越聚越多,本村的、邻村的,甚至连南京浦口桥林小学的孩子也送来了。

有的孩子因为住家比较远,来回不方便,叶连平就让孩子们吃住在自家里。现已工作的洪瑞瑞同学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又远走他乡,年迈的爷爷难以抚养洪瑞瑞,叶连平知道后就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这一住就是两年多。初中毕业后,叶连平将其送到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读书,并垫付了1950元的学杂费。此后,叶连平还通过乌江镇妇联为洪瑞瑞联系了乌江工业园振海重工企业负责人,解决了洪瑞瑞五年制大专的学费。

刚开始,老伴并不理解叶连平的举动,她认为叶连平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根本难以承担如此重负。上课不收费也就罢了,还让孩子们吃住在家里,一文不收,这不是“老二百五”吗?!可看到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留守孩子,老伴还是被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并默默地配合丈夫的工作。

20年间,叶连平辅导过多少孩子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帮扶过的孩子有多少人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他一个也忘不掉,每每说到这些有出息的孩子,叶连平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八

近日黄文秀的名字和事迹从广西传遍了全国,她是广西省百色市乐业县百坭的村第一书记,一个永远阳光朝气、笑容灿烂的姑娘,从贫苦大山走出,学业有成后毅然放弃大城市的优厚条件回到家乡,不顾条件艰苦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最终因遭遇山洪不幸遇难殉职。这个30岁的女孩,不施粉黛,不穿裙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不忘初心”四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

不忘来处,铭记初心。黄文秀同志在北师大硕士毕业后,她没有忘记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乡亲父老,没有忘记自己苦心求学走出大山的初衷,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家乡奉献自我。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守初心、怀真情的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摒弃小我意识和享乐主义思想,同人民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做广大群众的的贴心人。

勇于担当,有勇有谋。百坭村是深度贫困村,初来乍到的黄文秀经常会“碰钉子”、吃“闭门羹”,面对乡亲们的质疑,她很快转变工作思路,从帮助村民干农活到下地种油茶,从闲话唠家常到帮助村民申领扶贫贷款,这个女娃娃用真心一点一点取得了贫困户的信任和尊敬。党员干部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敢担当、用真心的精神,多弯下身子倾听,多深入基层体察,把为民谋福祉、解难题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只有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解决困扰群众的一切难题,才能获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百坭村全村472户中有195户贫困户,得知要到这样一个深度贫困的村子赴任,黄文秀没有丝毫犹豫和畏惧,收起裙子、挽起裤腿,满怀热情和信心奔赴脱贫攻坚的一线战场。党员干部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肯吃苦、甘奉献的精神,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坚持以民为本、吃苦在前,作风过硬、工作务实,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诠释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作为。

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通过学习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传承她常怀感恩之心、不忘初心使命的为民情怀,汲取她知重负重、直面挑战、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学习她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责任担当。只有俯下身去,沉下心来,为基层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才是对黄文秀同志的纪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篇九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6月16日在山洪中不幸遇难,年仅30岁。她从贫困山区走出来,又回到家乡从事扶贫工作,用生命诠释了她的初心和使命。

通过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基层是艰苦的,只有心怀信仰,才能成就芳华。努力、阳光、热情、真诚、有追求,是黄文秀留给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诚的初心,质朴的奉献融入贫困群众,担当起脱贫攻坚重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不畏艰苦,奋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把一脉相承的信仰,奉献与牺牲的信念,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量,铸成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负人民的魂。

黄文秀同志在入党申请书中写到:“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加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贡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她短暂的一生,为老百姓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铿锵誓言犹在耳,壮志未酬泪满巾。黄文秀同志走了,带着百坭村的扶贫重任和群众的脱贫愿望、带着她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群众的无限深情,匆匆离去。在她短暂的生命里,用青春书写韶华印记,以信仰铺设脚下芬芳。虽然黄文秀同志走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贫路,也将激励着千千万万扶贫干部不懈奋斗,继续前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黄文秀同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基层工作路上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决心,助力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融入基层,深入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虚心学习,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贡献青春力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相关范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000字江梦南10-03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观后感作文精选04-07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观后感(优秀8篇)03-05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及心得优03-08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1004-01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7篇】03-17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精03-09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3篇)01-25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10篇05-15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0篇)07-25

最新范文

筑梦中国观后感1000字精彩6篇06-21

《我和世界不一样》观后感精选4篇06-21

超强台风观后感(优秀3篇)06-20

李强感恩父母的观后感(优秀7篇)06-20

锋味江湖之决战食神观后感(精彩4篇)06-20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优秀3篇)03-29

男人帮电视剧观后感优秀7篇03-29

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优秀10篇03-29

家教有方观后感精选8篇03-28

安全第一课观后感(精选8篇)03-28

26 23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