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作文体裁>观后感

杜富国先进事迹观后感优秀范文大全(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半年多来,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传遍云岭大地,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和驻滇部队基层官兵中引起热烈反响。关于杜富国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杜富国先进事迹观后感优秀范文大全(优秀10篇),希望能够在作文写作上帮助到同学们。

杜富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一

杜富国,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的一名普通战士,在最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用血肉之躯将战友护在了身后,年仅27岁的他,看到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面却是冰冷无情的火光。写到这里已情难自禁,看到你伤后坚定的样子,既心疼,又已深深折服。富国,我们永远记得你最帅的模样,记得你排雷后像个小孩开心的微笑。

时间拨回到2018年10月11日,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你重复着每天的排雷工作,却不曾想突遇爆炸,在这危急时刻,你用身体换来了战友的平安,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军人的勇敢与担当,温暖和感动着世界。当你听到中越边境扫雷云南段最后一块深排雷场被彻底搜排完毕并移交给边境百姓这一消息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你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边境扫雷人”的责任担当,更是中国军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我知晓杜富国同志先进事迹的那天夜里,我思忖了很久,我们党员干部应该从中领悟到什么,或者说学习到什么。

力争上游,做不畏风雨的弄潮儿。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富国同志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加入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到最需要他的地方一去就是三年,日复一日的排雷是他对笼罩恐惧的雷区百姓深深的爱,无怨无悔。作为中国军人,杜富国冲到了最前线,力争上游的信念是他对自己的交代,不畏风雨的完成排雷任务是他对边境人民的交代。事在人为,如果没有像杜富国同志一样敢为人先的弄潮儿,乱石嶙峋、沟壑纵横的雷区怎样扫,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怎样得到保障?

敢于担当,做迎接挑战的勇敢者。危急时刻的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短短六字,蕴含了多大的能量,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气。年轻的杜富国在危险面前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发出的一声长啸,“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无不使人动容,深深折服。“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富国同志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无悔的青春赞歌,悠扬又响彻云霄。作为同样充满激情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年轻人,杜富国不惧挑战、敢于担当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勇往直前,特别是“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精气神,鼓舞着青春的我们,行荆棘路,做勇敢者。

心系百姓,做干事创业的有心人。富国心系饱受“雷”害的边境百姓,立志为人民扫除最后一片雷场;我们党员干部心系基层百姓,感受百姓冷暖,了解百姓疾苦,解决百姓困难。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是使命,是责任,是交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时时做到为民着想,与人民同甘共苦,才对得起人民的信任与期待。如今,人们去兰考看到焦桐怀念焦裕禄,望见大亮山蓊郁的林场想念杨善洲,看到政和欣欣向荣的新区建设,自然想到廖俊波。这些甘为“樵夫”的共产党人,把群众利益看得比天大,为民披荆斩棘,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时代丰碑,留给后人瞻仰、学习。总而言之,干部干得好不好,百姓心中那杆秤明白着呢。

富国,记住你最帅的模样,那是属于你无悔的青春;胸前的军功章熠熠生辉,那是对你伟大事业的嘉奖和表彰;被守护的那一方土地的百姓的笑与泪,更是对你人生的无上认可和褒扬。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很多种,你用最壮烈的一种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你永远帅气的脸庞。对于我们广大同样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虽然职位有所差异,但和“杜富国们”一样,都是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富国”精神必将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观看杜富国先进事迹有感 篇二

面对生死雷场,是“进”还是“退”?杜富国选择“让我来”;失去了双手双眼,杜富国安慰亲人战友,“我一定会坚强”;面对授勋,他抬起残缺的右臂,致以特殊的军礼。杜富国养成的“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特质,是红色沃土滋养形成的自觉,更是传统赓续的血性担当。

“经南部战区陆军党委研究决定,给你记一等功1次。现在,为你颁授奖章和证书”

2018年11月24日中午,陆军某扫雷大队举行了一场庄重的仪式,为扫雷英雄杜富国颁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

“希望你更加坚强,争取更大的荣誉!”仪式现场,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为杜富国佩戴一等功奖章。“是,!”杜富国声音洪亮。病床上的他,挺直了腰板,抬起了残缺的右臂,敬上一个特殊的军礼。

杜富国养成的“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特质,是红色沃土滋养形成的自觉,更是传统赓续的血性担当。

面对生死雷场,是“进”还是“退”?杜富国选择“让我来”;失去了双手双眼,杜富国安慰亲人战友,“我一定会坚强”;面对授勋,他抬起残缺的右臂,致以特殊的军礼;他在病房顽强锻炼、学习播音、练习写字,坦然面对伤残后的人生这位年轻战士的情怀与担当源于何处?

遵义,是一座因红军长征而扬名的英雄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红色基因注入了杜富国的灵魂、化入了血液、融入了言行。红色基因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滋润着他不断成长。

2010年12月,杜富国在遵义市湄潭县的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旁,穿上绿军装,戴上大红花,走上军旅路,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1935年1月19日,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同样在这个地方,带领部队完成保卫遵义会议的任务后,告别湄潭的父老乡亲,挥师西进继续长征。

杜富国家门口的小路,就是当年红军长征强渡乌江、保卫遵义会议召开时走过的路;杜富国初受文化启蒙的皂角小学,就是当年收养烈士子女和遗孤的保育院。孩提时代,杜富国经常听前辈和老师们讲红军的故事,知道三爷爷冒着杀头的危险,救治了失散的红军战士。

参军出发那天,杜富国和湄潭籍的新兵们仰望红军塑像,他知道这些穿着青灰色土布军装和方口布鞋的前辈,就是和家里爷爷一起说过话、患过难、打过仗的长辈,心里平添几分亲切与敬意。向这些红军爷爷敬了第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杜富国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活。

小时候听到的红军故事,杜富国至今记忆犹新。有一位名叫钟赤兵的红军团长,在他的家乡娄山关战斗中喊“跟我上”,带领敢死队冲向敌阵。腿部中弹后,这位英雄团长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着剧痛截去了右腿,还坚持走完了长征路。

杜富国说:“和战争年代相比,我们排雷的危险要小得多,受了伤治疗条件也好得多。想一想先辈们,我做的事不算什么。”

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将面对另一种人生。他有了新的目标:“虽然没了手和眼,耳朵也受了伤,但我还有嘴。如果可以,我想做一名播音员,把扫雷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扫雷战士。”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从孩提时代起,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模的名字就如雷贯耳,自己能够穿上军装,和这些英雄同在一个集体,杜富国深感荣耀。

2018年9月,全军挂像英模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两人。只比杜富国大5岁的张超,让杜富国深受触动:英雄,离自己是如此近。

新训结束,杜富国被分到一个英雄的边防连队。他记得新兵下连第一课,指导员组织他们参观荣誉室时,讲述了连队战斗英雄严玉忠的故事。这位在战争年代立战功、受表彰的英雄,让新兵杜富国倍感荣耀:他就是我的榜样!

2015年,杜富国和战友们响应号召,来到英雄的扫雷大队。被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的三队队长蒋俊峰,参加国际维和扫雷行动的四队队长李华健,在扫雷作业中壮烈牺牲的英雄战士程俊辉闪亮的英雄名字,成为杜富国心中的一盏明灯,点燃了一名战士的英雄梦。

入伍不久,杜富国和战友们面对军旗庄严宣誓:服从中国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

杜富国把军人的铮铮誓言铭记于心:扫雷兵,就是要上无人敢上的虎山,就是要冒常人不敢冒的风险,就是要拿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1998年抗洪抢险,许多部队高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团结就是力量》与洪水搏斗。而今,杜富国和战友们唱着军歌奔向生死雷场,战友们唱着军歌为他颁授一等功奖章。在军歌声中,杜富国和他的万万千千战友,向前,向前,向前,在强国梦强军梦的道路上冲锋前行!

老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乡,从海拔、地貌、位置上说,这座山并不是最高,也不是最险。但这座山的精神高度,远远超越1422.2米的海拔高度,成为屹立于中国人心中的英雄山。

2015年11月,扫雷大队四队来到这片英雄之地扫雷。在30多年前的战争中,先辈们与边疆人民在这里浴血奋战,铸就了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

杜富国所在的扫雷队,每年清明都要组织官兵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扫。长眠于这里的900多位烈士,人人都有感人心魄的事迹。看到韩跃奎烈士墓碑上刻的生平事迹,杜富国和战友们深感震撼。

这位牺牲时年仅21岁的烈士,系老山主攻团5连尖刀班班长。在老山作战中,他主动承担了最关键、最艰难也是最危险的开辟通道任务。当其他排雷手段失效时,他带领战士以身踏雷,炸倒一个,再上一个,炸倒一个,再上一个,终于在冲击主峰的战斗发起前,用血肉之躯开辟了一条宽3米、长72米的雷场通路,被原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同样是排雷,同样是士兵,同样20多岁,同样在老山。和平年代离死神最近的扫雷兵,多了无畏,多了豪迈:我们扫雷历的险,算得了什么!韩跃奎老班长,我们踏着你的足迹来了!

在这片浴血之地,杜富国和战友们穿着厚如棉衣的防护服作业,一天下来汗水能把防护服浸透,第二天又穿着还没干的防护服上山作业。日复一日,防护服汗迹斑斑,汗味浓厚。3年来,杜富国和战友们的午饭基本在野外吃,没餐桌,没午休,人均进出雷场700余次,徒步3000多公里,磨破迷彩服3套、磨坏作战靴5双,扫雷防护服和扫雷靴绝大多数破损,啃下了老山雷场这块“硬骨头”。

在这片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在续写着英雄的故事。一年前,杜富国和战友排雷作业后,排着队手拉手通过雷场,将四号洞雷场交还给边疆群众。如今,一棵棵树苗、一片片草果在倔强生长,给边境乡亲们带来了脱贫攻坚的新希望。

杜富国心得体会范文 篇三

当有人问杜富国:“你为救战友失去了双手双眼,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康复后想做些什么?”他沉默良久没有作声,两行热泪滑落下来……

新年伊始,在病床上,杜富国拿起麻栗坡人民送来的收音机,聆听着习近平主席新年开训令。他说:“部队闻令而动,掀起了实战化训练热潮。我也要刻苦训练,争取早日康复,做更多对党对人民有益的事,不辜负部队的培养、人民的关爱。”

“工作总要有人干,我多干一点,大伙就少累一点”

“富国话少、腼腆,却有一副热心肠。”遵义的乡亲们都这么说。

提起受伤的大侄子,姑姑杜静忍不住泪往下流:“富国在几兄妹中是老大,在家的时候什么活都带头干。”

童年时代,杜富国的父母在外务工,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苦熬不是办法,苦干才有希望。他从小担起家庭重任,背着弟弟妹妹放牛、砍柴、干农活。四邻八舍人见人夸。

别人家的铲车“趴窝”了,学过维修的杜富国主动帮忙,从下午5点捣腾到凌晨;村里人家办红白喜事,杜富国不用人喊,总是会去帮忙端茶、送菜、摆放桌凳、收拾碗筷……

到了部队,杜富国更是热心助人。他利用休息时间,为队里修水电、修门窗、修设备,成为出色的“三小工”;

雷场上,他把自己的干粮分给饭量大的战友,分给山里的困难群众;

战友有困难,他时常拿出300、500元乃至上万元支援;

在驻地,他常常帮助乡亲铺路坑、搬物资、修水电。

战友问他:“天天忙个不停,你就不知道累吗?”他说:“工作总要有人干,我多干一点,大伙就少累一点。”

二班战士詹程说,富国总是闲不住、忙不完,也从不嫌麻烦。

有一天,从雷场回来,大家很疲惫,大多在休息娱乐,杜富国的“休闲方式”则是到处转,看看水龙头是否漏水、澡堂的灯泡亮不亮、椅子腿是不是松了。

在雷场,杜富国干的活也总是最多,背的装备总是最沉。他总是歇不下来,大家把他誉为“小马达”。

马嘿雷场山高坡陡、荆棘密布,来回有6公里山路,扫雷兵要背负爆破筒一步一步往山上挪。

一个弹药箱重27.5公斤,每次杜富国都要争着扛两箱,有时候还后面背两箱,前面再抱一箱。

他的肩膀被背带勒出一道道血印,脚底也磨出了血泡。

战友心疼他:“少扛点,时间长了,铁打的身体也吃不消。”杜富国笑道:“没得事,我身体好。”

2018年9月2日,驻地猛硐乡发生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扫雷队凌晨出动救灾。看到十几名学生被困在二楼,杜富国第一个攀上一辆冲翻的皮卡车,借势爬上二楼阳台,将学生逐个抱下。

在敬老院,暴涨的河流将19名老人困在对岸。杜富国又是第一个拉着绳子,跳进河中蹚路。而后,他和战友站在河中组成人墙,将老人逐个背回。

从河里出来,杜富国的腿被洪水中的杂物撞得淤青。面对战友的关心,他说:“这是咱当兵的本分。”

“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

“飞飞,坚强点。”杜富国清醒后,这是父亲杜俊对他说的第一句话。“爸,我没事,放心。”杜富国的声音很虚弱,却平静。

杜俊没想到,伤情如此重的儿子还会安慰他宽心。在杜俊印象中,儿子负伤后,无论是手术还是换药清创,从来没叫过一声疼。他宁愿把泪水流在心里。

2018年10月21日凌晨,病床上的杜富国疼得难以入眠,他抬起双臂想要触摸伤口,可是少了一截的断臂总是碰不到一起。

“我的手是不是没了?”杜富国问陪护他的分队长张波。张波支支吾吾地说:“可能是绷带绑得太紧,所以没知觉。”黑暗中,杜富国没再问,一夜辗转。

张波赶紧给大队领导和医生发了信息:“富国情绪激动,应该是察觉到自己双手没了”。

翌日一早,大队长陈安游、政委周文春和医院领导商量,决定先告知杜富国失去双手的消息。

“富国,加重手榴弹近距离爆炸,为了保命,手没保住。”“希望你坚强,你是我们扫雷大队的英雄,也是人民的英雄。”

听了陈安游和周文春的话,杜富国语气平静:“首长,请放心,我一定会坚强。”

“隐瞒真实伤情越久,越不利于治疗。”按照主治医生陈雪松的意见,大队随后决定告知杜富国全部伤情。2018年11月17日,病房再次站满了人。领导、战友、家人、护士都来了,还特意请来了心理干预专家。

“富国,爆炸太剧烈,手没保住,两个眼睛也没保住。”病房里静得让人窒息。

几秒钟的沉默后,杜富国微微颤抖地说:“我知道了,您放心,请大家给我点时间。”

心理医生蹲在旁边观察杜富国的表情,酝酿着几套心理干预方案,最终一套也没用上。

他的乐观让人感动。杜富国的脸部、四肢、胸腹等处严重炸伤,身上瘢痕累累。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医生嘱咐他:“只要忍得住,别脱压力衣。”杜富国穿上压力衣,浑身绷得像弹簧,除上药、洗澡、换衣外,每天23小时不脱,不喊一声苦,还打趣称自己成了“蜘蛛侠”。

他的坚强令人动容。当被问到未来如何面对新的人生时,他说:“我想学播音,讲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以后把扫雷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

眼睛失去光明,心里升起太阳。在病房的每一天,他都会练习播音技能。除了医院制定的康复训练,杜富国每天也会坚持收听广播、练习写字、学唱歌曲,并让妻子和战友为自己读报。

“富国啊富国,你可知道在康复的路上,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护士余翔默默地在心中为他祈祷。

西南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刘宏亮说:“对杜富国的康复治疗,请了国内外的顶尖专家,用了医院的最好设备,组成了最强的医护团队。我们要向英雄表达崇高的敬意。”

现在,杜富国的伤情日渐好转。生日那天,他给医护人员唱了一首歌——《壮志豪情在我胸》,以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豪迈的歌声在病房久久回荡。

病房的阳台上摆满了鲜花,其中一束鲜花上插着一张卡片,上面写道:“向日葵说,只要你朝着阳光努力向上,生活便会因此而美好!”

观杜富国《时代楷模发布厅》有感 篇四

当有人问杜富国:“你为救战友失去了双手双眼,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康复后想做些什么?”他沉默良久没有作声,两行热泪滑落下来……

新年伊始,在病床上,杜富国拿起麻栗坡人民送来的收音机,聆听着习近平主席新年开训令。他说:“部队闻令而动,掀起了实战化训练热潮。我也要刻苦训练,争取早日康复,做更多对党对人民有益的事,不辜负部队的培养、人民的关爱。”

“工作总要有人干,我多干一点,大伙就少累一点”

“富国话少、腼腆,却有一副热心肠。”遵义的乡亲们都这么说。

提起受伤的大侄子,姑姑杜静忍不住泪往下流:“富国在几兄妹中是老大,在家的时候什么活都带头干。”

童年时代,杜富国的父母在外务工,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苦熬不是办法,苦干才有希望。他从小担起家庭重任,背着弟弟妹妹放牛、砍柴、干农活。四邻八舍人见人夸。

别人家的铲车“趴窝”了,学过维修的杜富国主动帮忙,从下午5点捣腾到凌晨;村里人家办红白喜事,杜富国不用人喊,总是会去帮忙端茶、送菜、摆放桌凳、收拾碗筷……

到了部队,杜富国更是热心助人。他利用休息时间,为队里修水电、修门窗、修设备,成为出色的“三小工”;

雷场上,他把自己的干粮分给饭量大的战友,分给山里的困难群众;

战友有困难,他时常拿出300、500元乃至上万元支援;

在驻地,他常常帮助乡亲铺路坑、搬物资、修水电。

战友问他:“天天忙个不停,你就不知道累吗?”他说:“工作总要有人干,我多干一点,大伙就少累一点。”

二班战士詹程说,富国总是闲不住、忙不完,也从不嫌麻烦。

有一天,从雷场回来,大家很疲惫,大多在休息娱乐,杜富国的“休闲方式”则是到处转,看看水龙头是否漏水、澡堂的灯泡亮不亮、椅子腿是不是松了。

在雷场,杜富国干的活也总是最多,背的装备总是最沉。他总是歇不下来,大家把他誉为“小马达”。

马嘿雷场山高坡陡、荆棘密布,来回有6公里山路,扫雷兵要背负爆破筒一步一步往山上挪。

一个弹药箱重27.5公斤,每次杜富国都要争着扛两箱,有时候还后面背两箱,前面再抱一箱。

他的肩膀被背带勒出一道道血印,脚底也磨出了血泡。

战友心疼他:“少扛点,时间长了,铁打的身体也吃不消。”杜富国笑道:“没得事,我身体好。”

2018年9月2日,驻地猛硐乡发生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扫雷队凌晨出动救灾。看到十几名学生被困在二楼,杜富国第一个攀上一辆冲翻的皮卡车,借势爬上二楼阳台,将学生逐个抱下。

在敬老院,暴涨的河流将19名老人困在对岸。杜富国又是第一个拉着绳子,跳进河中蹚路。而后,他和战友站在河中组成人墙,将老人逐个背回。

从河里出来,杜富国的腿被洪水中的杂物撞得淤青。面对战友的关心,他说:“这是咱当兵的本分。”

“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

“飞飞,坚强点。”杜富国清醒后,这是父亲杜俊对他说的第一句话。“爸,我没事,放心。”杜富国的声音很虚弱,却平静。

杜俊没想到,伤情如此重的儿子还会安慰他宽心。在杜俊印象中,儿子负伤后,无论是手术还是换药清创,从来没叫过一声疼。他宁愿把泪水流在心里。

2018年10月21日凌晨,病床上的杜富国疼得难以入眠,他抬起双臂想要触摸伤口,可是少了一截的断臂总是碰不到一起。

“我的手是不是没了?”杜富国问陪护他的分队长张波。张波支支吾吾地说:“可能是绷带绑得太紧,所以没知觉。”黑暗中,杜富国没再问,一夜辗转。

张波赶紧给大队领导和医生发了信息:“富国情绪激动,应该是察觉到自己双手没了”。

翌日一早,大队长陈安游、政委周文春和医院领导商量,决定先告知杜富国失去双手的消息。

“富国,加重手榴弹近距离爆炸,为了保命,手没保住。”“希望你坚强,你是我们扫雷大队的英雄,也是人民的英雄。”

听了陈安游和周文春的话,杜富国语气平静:“首长,请放心,我一定会坚强。”

“隐瞒真实伤情越久,越不利于治疗。”按照主治医生陈雪松的意见,大队随后决定告知杜富国全部伤情。2018年11月17日,病房再次站满了人。领导、战友、家人、护士都来了,还特意请来了心理干预专家。

“富国,爆炸太剧烈,手没保住,两个眼睛也没保住。”病房里静得让人窒息。

几秒钟的沉默后,杜富国微微颤抖地说:“我知道了,您放心,请大家给我点时间。”

心理医生蹲在旁边观察杜富国的表情,酝酿着几套心理干预方案,最终一套也没用上。

他的乐观让人感动。杜富国的脸部、四肢、胸腹等处严重炸伤,身上瘢痕累累。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医生嘱咐他:“只要忍得住,别脱压力衣。”杜富国穿上压力衣,浑身绷得像弹簧,除上药、洗澡、换衣外,每天23小时不脱,不喊一声苦,还打趣称自己成了“蜘蛛侠”。

他的坚强令人动容。当被问到未来如何面对新的人生时,他说:“我想学播音,讲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以后把扫雷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

眼睛失去光明,心里升起太阳。在病房的每一天,他都会练习播音技能。除了医院制定的康复训练,杜富国每天也会坚持收听广播、练习写字、学唱歌曲,并让妻子和战友为自己读报。

“富国啊富国,你可知道在康复的路上,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护士余翔默默地在心中为他祈祷。

西南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刘宏亮说:“对杜富国的康复治疗,请了国内外的顶尖专家,用了医院的最好设备,组成了最强的医护团队。我们要向英雄表达崇高的敬意。”

现在,杜富国的伤情日渐好转。生日那天,他给医护人员唱了一首歌——《壮志豪情在我胸》,以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豪迈的歌声在病房久久回荡。

病房的阳台上摆满了鲜花,其中一束鲜花上插着一张卡片,上面写道:“向日葵说,只要你朝着阳光努力向上,生活便会因此而美好!”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五

2010年,当19岁的杜富国来到军营时,墙上8位全军挂像英模目光灼灼,凝望着这个青年。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从孩提时代起,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模的名字就如雷贯耳,自己能够穿上军装,和这些英雄同在一个集体,杜富国深感荣耀。

2018年9月,全军挂像英模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两人。只比杜富国大5岁的张超,让杜富国深受触动:英雄,离自己是如此近。

新训结束,杜富国被分到一个英雄的边防连队。他记得新兵下连第一课,指导员组织他们参观荣誉室时,讲述了连队战斗英雄严玉忠的故事。这位在战争年代立战功、受表彰的英雄,让新兵杜富国倍感荣耀:他就是我的榜样!

2015年,杜富国和战友们响应号召,来到英雄的扫雷大队。被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的三队队长蒋俊峰,参加国际维和扫雷行动的四队队长李华健,在扫雷作业中壮烈牺牲的英雄战士程俊辉……闪亮的英雄名字,成为杜富国心中的一盏明灯,点燃了一名战士的英雄梦。

入伍不久,杜富国和战友们面对军旗庄严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

杜富国把军人的铮铮誓言铭记于心:扫雷兵,就是要上无人敢上的虎山,就是要冒常人不敢冒的风险,就是要拿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1998年抗洪抢险,许多部队高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团结就是力量》与洪水搏斗。而今,杜富国和战友们唱着军歌奔向生死雷场,战友们唱着军歌为他颁授一等功奖章。在军歌声中,杜富国和他的万万千千战友,向前,向前,向前,在强国梦强军梦的道路上冲锋前行!

学习杜富国先进事迹心得 篇六

连日来,一个英雄的故事在云贵大地广为传颂: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杜富国英勇负伤后,军地领导机关和医疗机构全力进行抢救。经多级医疗机构接力营救和精心治疗,目前杜富国已脱离生命危险。

英雄,流血显本色,壮举定乾坤。入伍以来,杜富国先后获得嘉奖2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1次,荣立一等功1次。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扫雷时,杜富国面对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对同组的战友呐喊一声:“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战友一侧……。他用惊天一挡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

认准了路,并坚定地走下去,必将成就一番事业。面对危险“让我来”,脏活累活“我先来”,开辟通道“跟我来”,遇到困难“有我在”。入伍8年,在杜富国这个年轻战士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爱,体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爱,是支撑杜富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迹的爱;这种精神,是把爱国、爱军队和爱人民统一起来的崇高精神。杜富国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真切诠释了勇于献身使命的奉献情怀。在他和他的战友们身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体现,不怕千难万险、不惜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扫除雷障为人民的“扫雷精神”得到了弘扬。一身男儿血,满腔报国志。这是杜富国灵魂深处最珍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们欣喜地看到,无数杜富国式的优秀共产党员,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热血报效疆场,奉献在云岭大地。无数热血青年响应祖国的召唤,纷纷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们在鲜艳的战旗上续写着我们的荣光。

杜富国时代楷模心得体会精选 篇七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 是对英雄的礼赞!”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杜富国的颁奖辞。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扫雷时,杜富国面对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对同组的战友呐喊一声:“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战友一侧,战友得救了,而他失去了双手双眼。他用惊天一挡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入伍8年,在杜富国这个年轻战士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爱,体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爱,是支撑杜富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迹的爱;这种精神,是把爱国、爱军队和爱人民统一起来的崇高精神。杜富国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真切诠释了勇于献身使命的奉献情怀。在他和他的战友们身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体现,不怕千难万险、不惜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扫除雷障为人民的“扫雷精神”得到了弘扬。一身男儿血,满腔报国志。这是杜富国灵魂深处最珍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们要在面对危险时“让我来”,脏活累活“我先来”,开辟通道“跟我来”,遇到困难“有我在”。让我们为新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奋斗。

时代楷模杜富国先进事迹观后感精选 篇八

2019年5月22日,赤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干部职工收看《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的杜富国先进事迹。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他的事迹诠释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一句你退后、让我来!充分体现了他的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和顽强意志,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勇前进。”市场监管局党员干部王修成说。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杜富国为了扫雷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身体,像他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我们应该要大力弘扬他们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汇聚个人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奉献力量。

杜富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九

“雷神”杜富国荣立一等功,现为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战士,在云南麻栗坡扫雷过程中突遇爆炸当场昏迷,深受重伤,年仅27岁并且今年刚结婚,便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年轻英雄的重伤无疑是悲痛的,帅气阳光的微笑让我们不忍相信上帝的无情,英勇无畏的军人气质让我们肃然起敬。今天这位英雄的名字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铭记在我们的心头,是英雄身上充满着榜样的特质,蕴含着榜样的力量,指引着我们学习的方向。

27岁的他,已经有8年的军龄。19岁应征入伍,保家卫国,向往成为英雄,但是不惧成为烈士。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的初心和立志当高远的先进做法,他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作风。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科技工作者的初心是为创新事业找突破,为中国经济添动力;青年学子的初心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成就自己而努力。每个人均有自己的初心,应该坚守自己的初心并身体力行。

“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受伤前说的一句话。当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以命令的口气对同组战友艾岩说。这是军人的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更是不怕牺牲敢于主动承担危险的大无畏。新的时代赋予了军人新的使命和新的责任,当然新的时代,也需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肩负起新的使命担当。铁肩才能担道义,新时代的青年也要有担当责任的胆量和气魄,充分认识担当作为的重大意义,坚持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德,心中有学。

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那一侧。下意识的倒向自己的战友,保护自己的战友,是军人的义、团结和队友精神。团队精神是一种家庭精神,充满着和谐、信赖、保护的团队氛围,维系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心灵契合。团结的力量源于统一的目标。共同的理想,一致的追求使各种力量汇聚到一起,并朝着同一方向叠加累积,进而真正达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的团队拥有共同的理想,秉持着共同信任,贯穿着舍己为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深化团结意识,践行舍己为人。

“雷神”的重伤让你我陷入悲痛,但“雷神”的力量激励着你我勇往直前。我们一定不忘初心,谨记责任担当,注重团队精神,致敬排雷英雄,在新时代下发挥新时代力量。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 篇十

老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乡,从海拔、地貌、位置上说,这座山并不是最高,也不是最险。但这座山的精神高度,远远超越1422.2米的海拔高度,成为屹立于中国人心中的英雄山。

2015年11月,扫雷大队四队来到这片英雄之地扫雷。在30多年前的战争中,先辈们与边疆人民在这里浴血奋战,铸就了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

杜富国所在的扫雷队,每年清明都要组织官兵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扫。长眠于这里的900多位烈士,人人都有感人心魄的事迹。看到韩跃奎烈士墓碑上刻的生平事迹,杜富国和战友们深感震撼。

这位牺牲时年仅21岁的烈士,系老山主攻团5连尖刀班班长。在老山作战中,他主动承担了最关键、最艰难也是最危险的开辟通道任务。当其他排雷手段失效时,他带领战士以身踏雷,炸倒一个,再上一个,炸倒一个,再上一个,终于在冲击主峰的战斗发起前,用血肉之躯开辟了一条宽3米、长72米的雷场通路,被原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同样是排雷,同样是士兵,同样20多岁,同样在老山。和平年代离死神最近的扫雷兵,多了无畏,多了豪迈:我们扫雷历的险,算得了什么!韩跃奎老班长,我们踏着你的足迹来了!

在这片浴血之地,杜富国和战友们穿着厚如棉衣的防护服作业,一天下来汗水能把防护服浸透,第二天又穿着还没干的防护服上山作业。日复一日,防护服汗迹斑斑,汗味浓厚。3年来,杜富国和战友们的午饭基本在野外吃,没餐桌,没午休,人均进出雷场700余次,徒步3000多公里,磨破迷彩服3套、磨坏作战靴5双,扫雷防护服和扫雷靴绝大多数破损,啃下了老山雷场这块“硬骨头”。

在这片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在续写着英雄的故事。一年前,杜富国和战友排雷作业后,排着队手拉手通过雷场,将四号洞雷场交还给边疆群众。如今,一棵棵树苗、一片片草果在倔强生长,给边境乡亲们带来了脱贫攻坚的新希望。

扫雷英雄杜富国虽然为人民利益失去了双手双眼,可在他的憧憬里早已装下这最美丽的画卷。

【杜富国先进事迹观后感优秀范文大全】相关范文

学习杜富国先进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精选09-12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精彩7篇01-05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范文【精彩5篇】06-29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 (优秀6篇)02-15

时代楷模杜富国事迹党员干部观后感精04-02

时代楷模杜富国先进事迹观后感精选十03-30

杜富国八一勋章英雄事迹观后感优秀904-10

表彰大会观后感优秀6篇01-01

2023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01-01

德育学堂观后感(精选21篇)01-01

最新范文

关于音乐会观后感400字(2篇)04-23

观看“灯塔大课堂”第十一课——榜样04-23

2020年开学第一课少年强中国强观后感04-23

《心灵捕手》600字观后感优秀8篇04-23

《赤壁》观后感作文(精选6篇)04-23

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精选6篇)04-23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600字精选2篇04-23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800字(优秀5篇)04-23

歌舞青春观后感优秀3篇04-23

2021少先队建队日特别节目观后感个人04-23

26 19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