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学生学习>毕业论文

浅谈英汉翻译论文怎么写优秀6篇

发布时间:

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文本的同一个内容时的各种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有的是相似的,有的是有差别的。下面本文将从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泡面作文为同学们整理了浅谈英汉翻译论文怎么写优秀6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思维文化对比与翻译 篇一

(一)思维差异

思维模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形式差异的重要原因。中国主张“天人合一”、“和谐”,重个人感受和“心领神会”、心理时空和时间顺序,反映在语言上就是重意合。西方则主张“人物分立”,重形式论证,崇尚个体思维,并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反映在语言上就是重形合。英语造字构词的方式正好反映出西方思维模式侧重个体性的特点,以动物名称为例,如:fox(狐),lion(狮)等动物都是独立命名。而汉语中带偏旁“犭”的字,多数指动物。英语构词法以词缀为主,而汉语的构词方式一般先确定总体类别再进行个体区别。

(二)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

1.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人口多,用语不少是农谚。

如:众人拾柴火焰高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对牛弹琴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西方人喜欢航海,用语不少源于航海事业。

如:Still waters run deep. 静水流深。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小洞不堵沉大船。

2.风俗不同

中国人把猫头鹰当作不吉祥的象征,但英语中却说,as wise as owl,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 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但英美却把龙视为凶残的怪物。

3.联想不同

如:害群之马 black sheep胆小如鼠 as timid as a rabbit

身壮如牛 as strong as a horse如鱼得水 like a duck to water

总而言之,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同时也是思维模式的转换。通过英汉语言对比分析,能够了解两者的语言特点。在英汉翻译时就应当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形象性,同样使得翻译内容形象生动,达到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培养与提高翻译能力。

英汉翻译常用技巧:增译法和省译法 篇二

一、增译法的含义

是指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在译文中增译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汇和表达。这个定义给出了增译的前提,即不能影响原文意思,我们不可以想怎么增译就怎么增译,这个前提给我们画了一条使用增译的底线。

二、增译的分类

增译可大致分为两类:语法增译和内容增译。

语法增译指的是在译文(英文)中使用一些连词,介词以符合语法要求。内容增译指的`是在一些非正式的文体中,不是为了符合语法要求,而是为了使译文更地道顺畅,而增译出原文暗含的内容。

三、实例讲解

1、原文:对不起昨天生病了,没来上课。

译文:Sorry about my absence yesterday, but I was sick.

讲解:译文增译了介词about和连词but,属于语法增译。之所以这么操作,是因为英文是一种很重视逻辑的语言,原文中也暗含了“因果关系”,即生病是原因,没来上课是结果。因为译文就增译了but表示这种暗含的逻辑,显得情有可原。

2、原文:他把手插进口袋里。

译文:He put his hands into pockets.

讲解:这里译文中增译了his这个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是因为汉语不需要说“他把他的手”,但是英文就必须说清楚是谁的手了。翻译的时候一定要用英文的逻辑思考问题!这个例子属于语法增译。

3、原文:假冒伪劣

译文:Forgery and illegal imitation of brand-name products.

讲解:原文四个字被译成了这么长的一句话。译文中增译imitation of brand-name products,是对假冒伪劣这个抽象词语的具体解释。属于内容增译。

4、原文:车未停稳,请勿上下车。

译文:Do not enter or exit while the vehicle is moving.

讲解:增译了while,显然属于语法增译。

5、原文:体脑倒挂(蓝领收入高于白领)

译文:Physical labor is paid more than mental work.

讲解:译文把体脑倒挂,即蓝领收入高于白领具体解释了一下,属于内容增译。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 (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5)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

(6)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又一个共同点。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增译介词)

(7)在人权领域,中国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China opposes the practice of the big oppressing the small and the strong bullying the weak.(增译暗含词语)

(8)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增译注释性词语)

英汉翻译论文:《科技新闻英汉翻译与文化语境》 篇三

论文导读:英汉科技新闻语篇的翻译不但是国际间科技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间科技信息的交流越发显得重要,但是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在科技语篇的翻译中往往也会产生文化误读,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语境成为了翻译所要理解表达的重要依据,即准确的解码和编码都依赖于语境,加之科技新闻英语具有句子长、结构复杂、专业词汇较多的特点,由此给科技新闻英语的翻译人员带来了一种挑战,即如何使译文从文化角度更准确传达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和风格,成为翻译工作者首先考虑的问题。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被公认为西方语境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关键词:科技新闻,翻译,文化语境

英汉科技新闻语篇的翻译不但是国际间科技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间科技信息的交流越发显得重要,但是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在科技语篇的翻译中往往也会产生文化误读,因此在翻译过程中, 文化语境成为了翻译所要理解表达的重要依据,即准确的解码和编码都依赖于语境,加之科技新闻英语具有句子长、 结构复杂、 专业词汇较多的特点,由此给科技新闻英语的翻译人员带来了一种挑战,即如何使译文从文化角度更准确传达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和风格,成为翻译工作者首先考虑的问题。

1 文化语境概述

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被公认为西方语境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是指语言行为发出时的周围情况,事情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 地点、 方式等。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因此,翻译依赖着它本身所存在的语言文化环境,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正因为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事物认知的不同概念导致了包含不同文化意义的词语的产生。可见,不同的文化语境决定着翻译中不同语义的提取,也体现着译者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和理解,这些便是文化差异的渊源, 也是造成文化理解和文化翻译的障碍的因素,所以理解原作的文化语境是作好翻译的首要前提。

2 科技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 科技人员在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工程技术、医学、生物工程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对科技人员而言,科技新闻英语则满足了科技人员了解国外科技信息的需求。首先需要介绍一下科技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一是准确性。新闻英语的生命在于真实。科学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对于实事,既不容许扩大,也不允许缩小。尤其是科技新闻英语,不但要真实,而且要求高度准确。二是新颖性。科技新闻英语要突出反映新成果、新思潮,多在“新”字上着眼。新闻记者除了报道新成果、新思想外,还应留意科技会议、教育园地等多方面出现的新东西,报道面不能局限于一隅。三是其通俗性。科技新闻英语主要写给一般读者(lay readers or general readers)读的,这是由大众媒介的职能所决定的。因此,报道必须在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通俗易懂。第四,新闻英语报道必须做到精炼。科技新闻英语不是科研报告、学术讲座,一般无需反映研究过程或细节,只需酌情报道最重要、最精华的事实,即科技成果及其成功的意义和关键。最后是要体现科技报道的生动性。科技新闻英语应是有趣味的,吸引人的。所谓趣味性,说到底就是要求记者写作时立意新颖,用某种有趣的方式,提出严肃的科技问题或文化知识,吸引读者去思考,增加新闻的可读性,有机地熔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

3 文化语境在科技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影响

科技新闻翻译是把用一种文字写成的科技新闻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再次传播,使译语读者不仅能获得原语新闻记者所报导的信息,而且还能得到与原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教育或启迪,获得与原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新闻信息。在这个翻译过程中,有些人认为科技新闻英语中的单词大多为单义词,翻译起来并非难事,语境的研究大可不必应用于科技翻译领域。很明显,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实际上 ,语境包括文化语境都在科技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我们从社会历史、思维方式和宗教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3.1 社会历史因素

纽马克曾说:“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 任何理论和任何基本词义。”由此可见语境对于翻译的重要性,有时词语的表层指称意义相同 ,但深层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却不尽相同。例如在科技新闻英语中西方人常常会用“WhenGreeks meets Greeks ,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 形容两种同类科技产品的竞争,译为“两雄相遇,其斗必烈”。此谚语含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源自17 世纪英国剧作家纳撒尼·李(1653 - 1692) 的作品。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间,古希腊分化成立了许多奴隶制的城邦。一些城邦为争霸希腊互相角逐,战争不断。一直战到公元前338 年,希腊遭到北方马其顿王国的侵略,各城邦才又团结起来进行顽强的抵抗。此语现在常用于指两个同样自负的人或两个实力相当的党派团体之间的争斗。又如:

The efficacy ofthe vaccines is the Achilles’heel of India’s anti-polio campaign.

这些疫苗的疗效问题成为印度消除小儿麻痹症运动的最大障碍。

Achilles’heel 典故出自希腊神话。传说阿基里斯除脚踵外全身刀枪不入。因此“阿基里斯的脚踵”就成了“致命弱点”的代名词。翻译时,为了照顾读者中的大多数,可意译之,因为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仍不足以采取直译。再如:

Tumours fall to aTrojan horse. Altered bugs can carry a lethal enzyme to skin cancer cell.

直译:肿瘤变成了一具特洛伊木马。

意译:肿瘤组织内发生变化的病菌可能携带一种能够杀死皮肤癌细胞的酵素。

特洛伊木马是特洛伊战争时希腊人做的木马,希腊兵藏在木马腹中,混入特洛伊城。后喻指内部的破坏集团。在该例子中,作者把肿瘤比作特洛伊木马,因为其内部变质的病菌可能会间接地杀死癌细胞亦即这些病菌充当内部破坏者的角色。此典故可直译,一则制造悬念,二则该典故为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所熟悉。以上例子表明在翻译时一定要首先了解其文化语境所产生的具体含义。

3.2 思维模式因素

思维模式的差异也同样影响着科技新闻的报道。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曲线或者螺旋思维, 习惯迂回,重视形象思维;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属于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对于同样一件事情,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上的原因,中国式的思维方式总是先有怀疑,再定论,最后验证,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先有肯定,然后观察,最后定论。例如,在2007年4月科技月刊《Scientific American》中,有一篇报道的标题是:

SEEKING THE CONNECTIONS: ALCOHOLISM AND OUR GENES

Identifyinggenetic influences on vulnerability to alcohol addiction can lead to moretargeted treatments and help those at risk to make informed choices about theirown lives

标题和文中都开门见山地肯定了酗酒与基因的关系以及基因变异的研究对人类尤其是酗酒患者的益处,进而在文章中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得出定论。相比之下,在中国《环球科学》中该文章的标题是:

DNA中的酒瘾开关

为什么有人千杯不醉,有人却一喝酒就脸红?为什么某些家族会有酗酒的“传统”?答案或许会让你大吃一惊:在我们的基因中,隐藏着一个个“酒瘾开关”——基因变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饮酒习惯。

标题很明显地采用了迂回的方式,形象地提出问题,然后引出结论,完全符合中国式的思维方式。这种翻译策略被称为编译,是一种“最自由的翻译形式”, 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Newmark,2001)因此,也被称作是一种“文化翻译”。

3.3 宗教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定的宗教信仰产生了词语的特定含义,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也影响着英汉词语的翻译。在西方,以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还积淀在人们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中。而源于《圣经》的典故不仅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俯拾皆是,就是在商贸、科技等新闻报道中也比比皆是。

如:There are some good technical science tools onthe market today. However, you must remember that they are tools only, not “holygrails”。

如今市场上确实有一些不错的技术科学交易工具。然而,你必须记住,它们仅仅是交易工具而已,不是使你百战百胜的宝物。(没读过圣经的人很难理解“圣杯”的含义,因此采用了意译。据中世纪传奇,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使用的杯子或盘子,后来成为很多武士追寻的对象。)

可见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异,就能更准确地表达词语的文化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上述例子大多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实际上翻译策略的选择往往取决于译者对于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和立场以及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能力,而译者无论采取何种文化立场都应熟悉掌握原语和目的语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提高语境认知能力。

三。 结语

文化语境对翻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翻译家尤金·奈达曾指出:“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作为国际间科技信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科技新闻语篇的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同源新闻语篇的作者及译文读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一种复杂的、以译者的认知能力为基础的动态的活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科技翻译工作者需要努力提高语境认知能力,尤其是要加强文化意识,培养对文化信息的感应能力,提高科技新闻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Eugene A. Nid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 Peter Newmark. A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 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4] 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 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许明武。新闻英语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7] 田传茂,许明武。报刊科技英语的积极修辞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1)

英汉翻译论文:《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篇四

论文导读: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随着翻译逐渐被认同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跨文化交际,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1 引言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但是发展速度却相当快。随着翻译逐渐被认同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人们也开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研究翻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习语,是指经过人们长期使用沿袭而提炼出来的形式简洁、意义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就广义而言,习语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俚语、格言等。英语和汉语是高度发展的语言,历史悠久,蕴含着大量的习语。然而,英汉文化多方面的差异影响人们正确理解和恰当使用习语。本文将在理解英汉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浅析如何处理英汉习语中形象的翻译方法。

2 英汉习语的特点与对应关系

习语具有以下特点:1、来自民间。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民族特色;2、习语是语言的重要修辞手段,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3、习语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它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在语法和逻辑推理上有时不符合一般的规律,在用词上保持相对固定。

根据形式和含义相似程度的不同,英汉习语主要呈现三种对应关系。

2.1 基本对应

基本对应指的是英汉习语在意义和用法上大致相同,有的内容与形式基本一致,有的内容一致,形式有所不同,但总的看来,基本对应。英汉习语的形象和比喻意相似或者甚至相同时,可采用直译法。如: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as light as a feather — 轻如鸿毛;Failure isthe mother of success. — 失败乃成功之母等。

2.2 部分对应

部分对应是指英汉习语形象不同但喻意相同或者是形象相同喻意不同。它们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文化特质的相似性。翻译时必须小心谨慎,根据隐含意思而不是字面意思翻译。因此不能采用直译法,形象必须改变。如:as strong as a horse — 健壮如牛;to spend moneylike water — 挥金如土;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 无风不起浪等。

以上英汉习语含义相似,但其中形象完全不同,其中英文习语中的“horse,water,smoke和fire”分别对应中文习语中的“牛、土、风和浪”。

2.3 基本不对应

英汉习语中有一些习语在意义和用法上没有或很少相似。每个习语都有自己的意义和形象,并传递着文化色彩。若直译,将传递错误信息并造成误解。译者应在完全理解习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意译法,翻译出隐含意思。如:talk through one’s hat — 胡言乱语;to be as poor as Job — 家徒四壁;Every dog has his day. — 人人都有得意之日等。

3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习语好比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个文化的特征。理解英汉习语背后的文化差异有助于习语的理解和翻译及跨文化交际。

3.1 生活环境

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国,英国人喜欢航海,因此很大一部分习语源于航海事业。如:to know the ropes (懂得秘诀);all at sea(茫然不知);plainsailing(一帆风顺)和to rest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等等。

而中国自古以来长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长期积累了许多与农业相关的习语。如: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桃李满天下、瑞雪兆丰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

3.2 风俗习惯

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是多方面的,较典型的体现在对动物的态度上。英美国家把狗当作最好的朋友,狗是忠诚的象征。许多关于狗的英文习语通常带有褒义,如:top dog — 重要的人;lucky dog — 幸运儿;to dog one’ssteps — 跟某人走;Love me, love my dog — 爱屋及乌等。

相反,汉语中狗的形象却截然不同,通常带有贬义。中国民间虽然有养狗的习惯,但一般在心理上却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腿子、狗崽子、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

3.3 宗教信仰

不同的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英文习语有不少来源于《圣经》,与有关。如: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Whom God wouldruin, he first deprives of reason.(伤天害理,天诛地灭);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等。

而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深受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中佛教影响最深远。习语明显地反映出佛教的影响。如:借花献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等。

3.4 历史典故

英文和中文属于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发展遵循不同的历史轨迹。不少常用习语来源于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民间习俗等等。一些英文习语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能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只有充分理解其中历史文化内涵才能正确翻译。如:a Judas kiss(犹大之吻 —— 背叛行为);crocodile tears(鳄鱼眼泪 —— 假慈悲);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 —— 暗藏的敌人或危险);Towerof ivory(象牙塔 —— 比喻世外桃源);Sphinx’sriddle(斯芬克司之谜 —— 难解之谜)等。

中文习语同样包含提炼自历史典故的经典形象,若不了解习语的背景历史文化,多数人会迷惑不解,如:四面楚歌、初出茅庐、悬梁刺股、煮豆燃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卧薪尝胆、刻舟求剑、说曹操到曹操就到、身在曹营心在汉等等。

4 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译文应忠实于原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正确处理习语中包含的形象。根据以上分析的三种对应关系,本文浅析了三种针对形象处理的翻译英汉习语的有效方法,努力再现原语习语的风格和形式。

4.1 保留形象的直译法

英汉习语中有少数基本对应的习语,彼此在喻义上对等,形象上巧合,翻译时可用译语中的形象再现原语习语中的形象来直译。如:

“Please stop throwingcold water on them”中“throw cold water”有两种译文:(1)泼冷水;(2)反对。在保留原语英语形象上译文(1)明显比(2)更好,因为“throwcold water”的隐含意思与“泼冷水”相同,且两者的词序完全一致。

“隔墙有耳”与“walls haveears”意思一致,都是被其他人无意中或偷听到秘密的讨论。两者字面意和比喻意相似,且隐含意思相同,所以可以保留隐喻形象直译。

4.2 转换形象的意译法

习语翻译时需要忠实于原语习语的内容和形式,然而当无法在译语中再现原语习语的形象时,可用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并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替换原语的形象,借助译语中对应的形象,使读者得到相似的理解。如:“the apple of one’s eyes”中形象“eyes和apple”可转换为“掌上明珠”中的“掌、明珠”;“对牛弹琴”中形象“牛、琴”可转换为“swine和pearl”正好与“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意义相近,译文读者能理解,也有利于中英文化交流。

4.3 舍弃形象的意译法

有些习语的形象既无法在译语中再现,也无法转换到译语中,较好的方法是舍弃原语习语中的形象,在透彻理解原语习语的基础上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译出原语习语的隐喻意。如:

“During the dog days, hewanted to buy an air-conditioner.”中“dogdays”有两种译文:(1)像狗一样的日子;(2)三伏天或酷热期。很明显译文(2)更确切,意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译文(1)的字面意思曲解了真正的含义。因此,应舍弃原语习语中“dog”的形象,采用意译法。

再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保留原语形象逐字意译为 “just like the old frontiersman losing his horse,who knows but that this may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不仅译文比较长,而且如果读者对文化背景一无所知就无法正真理解文化内涵。而意译为 “misfortunemight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或“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虽舍弃形象但简洁易懂。

5 结论

英汉习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理解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来研究英汉习语的翻译,有助于人们探求英汉不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中英跨文化交流。译者应在充分理解习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语境情况灵活处理习语中出现的形象,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才能有效表达出原语的最佳意义,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齐华文。论译者的跨文化意识[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90-197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112

[4]韩保宪。简论英汉习语的三个对应关系[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3)

[5]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181-184

[6]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253-255

[7]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3-110

.词类转化法 篇五

词类转化法是指在翻译中,将原文中属于某种词性的词语在译文中翻译成属于另一种词性的词语的翻译方法。例如,将原文中的名词翻译成译文中的动词,将原文中的形容词翻译成译文中的副词等等。下面举例说明。

(1)将具备动词概念的名词转化成动词

We also realize the need bring in new technology.我们也认识到需要引进新技术。

The doctor’s quick arrival saved the patient.医生迅速到达,救了那个病人。

(2)形容词转化成动词

We appreciate your timely help.我们感谢你们及时提供帮助。

America is rich in capital resources.美国拥有大量资本。

(3)形容词转化成名词

Her face was as bright as all angle’s.她脸上的神采犹如天使。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worker causes many problems.工人数量的增加引发了很多问题。

(4)形容词转化成副词

China is experiencing rapid development.中国正迅速发展。

真题分析

1.But if all of them had worked separately and independently without division of labor.they certainly could not have made twenty pins in a day and not even one.

【答案】但是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没有劳动分工,他们肯定不可能一天生产出20个别针,甚至一个也生产不出来。

【解析】这个句子是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可翻译成“如果…,…”的结构。with—out division of labor采用了词类转化法,将介词without转化成了动词“没有”。另外翻译时要注意语气的表达,如certainly,not even等。

2.The length of time that the person whom you are speaking to looks at your eyes indi—cates the amount of interest he has in the things you are talking about.

【答案】从和你说话的人凝视你的时间长短就可以判断出他对你们所讨论事情的感兴趣程度。

【解析】将名词性从句转化成了状语从句,更符合汉语习惯。

英汉翻译常用技巧:增译法和省译法 篇六

一、省译法含义

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一、省译法例子

(1)You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hotel during your visit in Beijing.

你在北京访问期间就住在这家饭店里。(省译物主代词)

(2)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希望您在这儿过得愉快。(省译物主代词)

(3)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省译名词)

【浅谈英汉翻译论文怎么写】相关范文

标准的论文范文(精选8篇)01-01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优秀6篇】01-01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梦(优秀3篇)01-01

202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最新6篇01-01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有关论文【优秀01-01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参考【优秀7篇】01-01

审计学论文优秀范文【最新5篇】01-01

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精选6篇01-01

项目管理论文【优秀8篇】01-01

大学毕业生论文致谢【最新4篇】01-01

最新范文

地理小论文高中汇总 地理小论文高中11-10

幼师毕业论文8000字【优秀4篇】11-09

语文教学论文【5篇】11-09

经济学经济学论文【8篇】11-09

法学专业论文(最新10篇)11-09

护理专业论文最新5篇11-09

汽修论文800字中专(精选6篇)11-09

文化研究论文范例优秀9篇11-09

音乐美学专业论文精选7篇11-09

把对象写进论文致谢(最新7篇)11-09

79 42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