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学生学习>毕业论文

新闻毕业论文(最新4篇)

发布时间: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泡面作文为同学们带来了新闻毕业论文(最新4篇),如果有助于您的写作,还请您介绍泡面作文给您的同学。

新闻系毕业论文 篇一

关键词:新闻教育,模式探讨

一.引言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新闻事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除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还出现了卫星电视和网络;不仅有中文媒体,还有外文媒体;有对内报道,也有对外报道。与此同时,媒体新闻报道也日趋专业化,有经济类、科技类、教育类、体育类、文艺类等,有关著述亦越来越多(单承芳,1995,p57)。

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新闻报道的专业化促进了我国新闻教育的专业化趋势。有些院校侧重经济类新闻(如上海财经大学),有些则侧重体育类新闻(如上海体育学院);有些侧重广播电视,有些则注重报纸,甚至网络技术。还有些院校依靠外语的优势,创办国际新闻教育,即英语教学+新闻学的模式(郭可,1998)。

本文首先将对我国在1983年出现的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一总结回顾。在这之后将探讨国际新闻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并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根据上述结果就目前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

二.我国国际新闻教育为何可称为一种模式

我国国际新闻教育创立于1983年,它是在我国新闻教育专业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之所以称它为一种模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国际新闻教育不是以媒体种类(如报纸、广电、网络)或媒体专业内容(如体育、财经、科教等)来进行分类,而是以新闻学与英语的应用相结合为前提的。

第二,国际新闻教育培养的学生决不仅仅是为某一媒体作国际新闻编辑。在过去的十七年中,实践表明:国际新闻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既可以胜任报社工作,也可以到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工作;既可以为中文媒体工作(对内报道),也可以为英文媒体工作(国际报道);不仅可以从事驻外记者工作,也可以从事编辑、摄影、摄像、公关、广告等工作。既可从事财经报道,也可从事体育、文艺、科技、教育新闻的报道。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国际新闻所培养的人才是全方位的。

第三.从国际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看,尽管是英语教学+新闻学,但它决不是英语课程和新闻课程的简单混合,而是两者的一种有机结合:即在适当开设有关的英语课程和新闻课程的同时,还聘请外籍教授用英文直接开设新闻学课程;有时还与中国教师一起开课,使中西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郭可,1998)。在过去的十七年中,国际新闻教育已经形成了独有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已实行学分制(尽管还不太完善)。因此,国际新闻教育确已具备了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显著特点,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

三.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十七个年头。它的诞生与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期重视国际报道工作的政策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一项“应急措施”,国际新闻教育旨在培养更多能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以期“让世界了解中国”。有人曾把国际新闻教育当时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变“六条腿”为“两条腿”,即把原先国外采访时需要记者、翻译和司机三人的局面,变成一名既懂外语,又熟悉新闻业务,还掌握开车等技能的复合型记者。国际新闻教育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复合型新闻教育模式(郭可,1998)。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诞生表明:首先,当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正逐步把中国从一个信息封闭的社会变为信息开放的社会,希望中国能了解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其次,为了能使信息的交流更加畅通,达成了一种共识:首先要克服英语语言的障碍。

事实证明: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后来的发展轨迹与我国英文媒体(如中国日报)和从事国际报道的媒体的发展是基本吻合的(郭可,1998)。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开创时期(1983-86年):由于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各大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部、新华社)的合作以及北京、上海等一些著名高校领导的重视,国际新闻教育在师资的组合、资金筹措、设备和资料方面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因而很快便在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厦门大学建立起来(郭可,1998)。

最早的二批学员不是从高中毕业生当中招收,而是在全国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当中招收的。学员在取得一定的英语水平之后,再到上述各高校进行系统的新闻理论和业务方面的学习。毕业后,取得双学位。这些学员还得到了新闻单位的资助,在这些单位进行为期八个月的实习。通过实习,大批学员都被留在这些媒体,成为媒体的骨干力量,有些则被派往国外,作驻外记者。

第二阶段为维持时期(1990-93年):在这一时期,各大新闻媒体停止了对国际新闻教育在资金方面的投入,加上师资匮乏(多数教师出国未归),国际新闻教育教学的规模大幅度减小。有些高校甚至停办了国际新闻教育。招生方式也由原来的从高校英语专业招生改为从高中毕业生当中招生(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人数不断减少,学制由原来的六年改为五年或四年(郭可,1998)。

这一时期国际新闻教育可以说是处于自生自灭、摸索前进的时期。

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93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国际新闻教育开始走向有序化、正规化。主要表现为:

(1)教学体制开始理顺,并逐步实行学分制。既强调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培养知识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外语特色强的新闻人才”的目标(郭可,1998)。

(2)国际新闻教育正式被确立为新闻学二级学科下面的三级学科,并建立起固定的教学计划。

(3)招生人数逐步扩大,如上外国际新闻系的招生人数由93年的30人已扩大到2000年70人(郭可,1998)。

四.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特点

在过去的17年中,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种模式,其特点是明显的。首先,它强调通才教育,融合了英语教学和新闻学教学。学员在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又能学到新闻理论和实践知识。这就使得国际新闻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强,且多样化。他们可以选择到电台、电视台、报纸、通讯社和网站工作,也可以到政府部门、公关、广告公司、外资企业、驻外机构工作。以上外新闻系为例,在毕业的近500名学生中,有70%至80%进入了京、沪的各大英文媒体,有的毕业生还成为驻美、西欧、非洲、澳洲的驻外记者。

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加强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英语学习是基础,这个基础和能力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许多毕业生都在毕业后需要使用这种能力,而且在使用中提高。如果基础不牢固,则无从使用,更谈不上提高了。专业学习是学生日后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基石。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在学校学到的这个框架上添砖加瓦,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国际新闻教育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于其通才教育。打好英语专业技能的基础,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适当的方法论之后,学员的总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均得到了提高,同时,择业竞争能力增强了,在新闻界甚至非新闻界选择职业时,都有较大的余地。一位学员在毕业之后进入一家证券交易所作证券分析员。他深有体会地说:“一定要首先学好英语然后再进入证券行业。决不能颠倒过来。证券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自学,而英语则不行”(张斌,1999/0710)。

其次,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符合了我国人才需求的国际化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需要不仅懂得英语,还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要求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如上文所述,国际新闻教育不以内容为限,广泛涉及经济、金融、财会、教育、科技、文艺等各方面,因而使得学员有机会接触各个知识领域,这就为他们从事这些领域的报道,甚至转入这些领域工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再加上他们的英语优势,便很快能与国际惯例接轨。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教育对充实我国国际报道的新闻队伍起到了很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主要英文媒体,如新华社的国际报道部门、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CCTV-9和国际台以及上海等地的一些地方英文媒体中,多数记者(包括驻外记者)、编辑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全面主持工作。例如刚创刊一年的《上海日报》,其70%以上的记者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学员(张慈云,2000/07/20)。

[page_break]五.面临的问题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经过17年的发展,在总体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面临的问题也相当多。

上文提到,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英语学习+新闻学。但这一特色是把双刃剑。国际新闻新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亦源于此。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该模式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方法论上的矛盾。英语学习和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或者说,各有侧重。英语学习需要死记硬背,要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而新闻学需要有敏捷的思维方式和广泛的兴趣,要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第二,课程内容安排不尽合理。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要求学员既要学好英语,又要学好新闻。这在初期的六年制双学位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目前我国有国际新闻专业的院校都实行了四年制。在与别的专业同样的四年中,既要使英语达到英语专业的水平,同时新闻知识还要达到普通的新闻系学生的水准。这就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整天疲于修课,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往往只顾得上一头。常常是加强了英语语言的学习(因为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而忽视了新闻专业,甚至是中文母语的学习。即便学生很努力,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英语与新闻学之争不仅反映在学生总体的方法论和学习内容上,也反映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由于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国际新闻教育一般由三种类型的教师组成:一类是只教授中文新闻课程(包括技能课,如摄影、摄像等);一类只教英文基础课;还有一类就是用英文教授新闻类课程。

在我国,由于新闻与英语分属两个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便遇到了矛盾:到底是评新闻学还是评英语职称?尽管原则上新闻系的教师应评新闻系职称,但如果学术成果与学科系列不相符合,实际操作就非常困难。事实上,这一矛盾已成为上面前两类教师的学术障碍,也因此成为影响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郭可,1998)。

第四.尽管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懂英文,又要懂新闻学,教师待遇却没有明显提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高质量的教师匮乏,教学投入不够,且教师在外面兼职较普遍,再加上学生不断扩招,教学效果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着国际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由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忙于在外兼职维持生计,极大地减弱了其理论研究能力。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体也因此还未建立起来。所以国际新闻教育要进一步发展还缺乏一种原动力和基石。

事实上,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国际新闻教育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

(1)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较差,书生气十足,或者是心雄手拙:“大事干不来,小事不肯做”。(此话由毕业生说是:“大事不让干,小事不想干”。)(慕滔,1988,p21)。

(2)学员(包括有些教师)在学习中只重视内容的完整性,忽视方法的掌握及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使用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师上课满堂灌等,在客观上都使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个政府应急措施而出现,缺乏长远规划。

(2)国际新闻教育作为培养国际报道记者的模式,较多重视实践操作而轻视理论建设。同时,由于思路落后和体制问题,与新闻媒体的实践没有紧密联系。再者,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媒体往往广告收入较少,甚至没有,他们也难以与国际新闻的教学单位联合,进行合作教育。这就造成了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3)由于缺乏理论基石,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始终未能在教学设计、管理和人事体制上理顺新闻与英语两个学科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反,两者的互通性和兼容性均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

六.几点建议

尽管作为三级学科,“国际新闻教育”已归入“新闻学”,国际新闻教育的特色不仅十分明显,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认为,国际新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革(增加投入和理顺体制在此不列入讨论范围):

首先,应明确把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种模式提出来。国际新闻教育的总体思路还是相当可取的,问题在于实际操作。首先明确英语学习与新闻学的关系,确定二者在国际新闻教育中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英语是工具性的,不是最终的目标,新闻学是国际新闻教育的重点,也是学员和教师应该注重的方向。从实际操作上来说,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的确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英语要扎实学习,专业不仅要跟上,而且还是今后继续学习的方向。

其次,国际新闻教育的改革重点应是教学方法的革新。应该充分认识到,一名优秀的国际新闻工作者绝非是教育殿堂所能够造就的。新闻教育的重点就在于让教育对象明确地知道自身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而不是无视或惧怕这种距离(慕滔,1988,p22),换言之,国际新闻教育应该启发学生去掌握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满足于传授一般的知识。教师欲教好,学生欲学好,功夫当在新闻和英语之外,或者应在如何使新闻和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模式,它所确定的只是一个框架,内容则是多维的,与其他学科有紧密联系的(慕滔,1988,p52)。

再者,国际新闻教育应分设相应的专业。可开设新闻学、广告学、广电学、公关学和网络等专业,使得课程体系更趋合理化,减轻学生负担,使它们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学习相应专业,以利于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单承芳(1995冬)我国新闻教育专门化的强劲趋势,新闻大学。

2.慕滔(1988春)我国新闻教育模式面临挑战,新闻大学。

3.李晓樱(1998)中国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态势与走向,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4.张慈云,《上海日报》总编,2000年7月20日采访。

新闻毕业论文 篇二

如何适应业界对专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如何改变新闻教育脱离现实的现象?

如何面对众多院校设置新闻教育?

在这里“拷问传媒教育”的是业界的有限需求,每年传媒学科毕业的大学生相当多的到不了传媒业界工作。业界需求过剩是原因之一,但在需求范围内业界也招收了不少其他学科的学生。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但不管如何,作为传媒教育界我们自身要反思的是:我们的传媒教育还有什么缺陷?我们的学生是否深受业界欢迎了?

特别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在“有限需求”的大环境下许多院校却依然瞄准传媒教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涉足传媒教育的院校已有660多家,出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争着上的现象,而且还有继续扩大规模之势。

作为有志和有能力从事传媒教育的院校,一定要确立这种观念: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就是我们新闻教育培养的目标。那么,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业界需要的是怎样的大学生呢?应该是三项创新能力兼备:具有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新的视觉和方法洞察社会的能力、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反思我们新闻教育的缺陷,可从拷问“三项能力”掌握的状况入手。

如何满足业界对“上手快,后劲又足”的人才需求――

强化三项创新能力,培育具有综合素质的通用人才

有的人谈到新闻学毕业生时往往用“上手快,后劲不足”来概括,我不太主张笼而统之去评说,因为有相当多的新闻学毕业生是很不错的。但“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的确比较突出。早些年,我就碰到过这种情况。一位我认识的记者,进报社很快就上手,写的消息、通讯很规范。相反的一位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开始写稿时不是缺这个要素就缺那个要素,不规范。但一年多之后,却发现这位中文系的学生超过了那位新闻学毕业生。原因是这位记者中文功底好,一进中文系,老师就要求学生一年写100篇作文,强化写作能力。为了写好文章,又得读很多书。他来到报社后中文功底是过硬的,缺的只是新闻的基础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目前仍比较浅薄,只要花点时间比较快就弄通了。一旦掌握了新闻规律很快就上手了,加上中文基础的强势,后劲就激发出来了。相反的,同来的新闻学的学生,如果没有强化中文基础训练,开始时虽然上手快,但时间一久后劲不足就显现出来了。当然,中文基础同样是可以补课的,但中文的硬功夫并非短时间内能掌握,在学校时就要把握好最好的时机练好扎实的文字基本功。又比如学社会学的人,他可能有丰富的社会学知识,如果又有过硬的文字功夫,只要有志从事新闻工作,也许是搞新闻的好材料。我们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如果只是为了消极对应教学大纲的要求,应付考试拿个好成绩,不下苦功夫练好文字基本功和掌握较丰厚的知识,就有可能出现“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同样,新闻学毕业的学生也有不少上手又快又有后劲,这与他们全面领悟了新闻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下功夫练好三项基本能力有关。

有的人也许会说,既然这样还要办新闻学专业干什么?我认为不是不要,相反地要强化。新闻学的教学科研水平整体要提高,增设从新闻单位实践中提升起来的创新理论课、更有厚度的课,要学得更深一些更专一些更系统一些,使学生具有“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这是新闻学的优势。

同时,对新闻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比例要调整,四年本科的学习毕竟课时是有限的,因此对课程课时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原有的教材要疏理,该删改的要删改,比较浅显的理论课可以合并,腾出一定的时间去强化另两个能力,也就是“具有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新的视觉和方法洞察社会的能力”。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在各报都开辟“报料热线”的情况下,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新闻的竞争常常体现在问题切入的角度和文章的品位,从过去的只是把事实报道出来,变成传播观点、理念、思想,以独特的视觉穿透力感悟影响读者。记者要从事实的披露者、信息的传递者,往社会分析员乃至引导社会变革的评论家的角色转变。新闻采编人员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仅仅靠新闻专业方面的课程是不够的,要扩大课程的基本面,增加社会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课程,扩大学生知识视野。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根据三项基本能力的要求引导学生课余之后学习的走向。从掌握知识来说,学生不能只接受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不能完全依赖网上知识。现在学生喜欢上网,很快接收到各类信息,这是好的一面。但光从网上接受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花时间读书,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要下点功夫学经典著作,包括历史经典和现实经典。历史经典就是过去流传下来的有价值的著作,包括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现实经典主要是那些反映、解读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当前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新闻敏感及分析能力。有了三项基本能力,就会使业界在用人的过程中感受到新闻学毕业出来的人搞新闻就不一样,扩大对新闻学人才的需求。

如何适应业界对专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营造自由成长环境,从通用人才中派生出特殊人才

为什么不少新闻单位只是招一部分学新闻的(www.paomian.net),还招中文学、哲学、法学、历史学甚至理工科的?有客观因素,也就是与媒体内容往多样化的发展有关,比如不少报纸有财经版块、法律版块、文艺版块、体育版块等,相应地招收了一些相关的人才。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还有与新闻教育缺乏“自由(自我)发展”环境有关。如果有一个良好的“自由(自我)发展”的环境,培养出来的是创新型和有良好的功底的人才,专业版块也是可以由新闻学毕业生担纲的。现在传媒的专业版块越来越多,如果新闻院校的毕业生成不了业界的主角,让可要可不要之势泛滥下去,将严重影响到整个新闻学科的社会价值实现,对新闻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悲哀。

作为一个新闻单位,各种人才都是需要的。现在普遍认为复合型人才比较紧缺,另外就是专家型人才。有的专栏专版做得不专业,业界就从相应的专业中去挑人。虽有专业能力,但未必有新闻眼光,也未必能做得好。当然,也有些做得不错的。有的院校还考虑设立专门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比如专门培养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这样做,会不会使学生的就业门路更小了呢?当年不缺这类人才的传媒单位就有可能不会去要这种专才,而且报社内部的采编人员经常是内部流动的,只是专才而不是通才也会影响报社对这类毕业生的选取。对大多数新闻院校来说,设立专业类的新闻专业也是不容易做好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的质量无保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高中毕业考大学时并不成熟,盲目性较大,进了大学一段时间后才明白自己的兴奋点在哪里,才能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大学新闻理论教育应在培养具有三项基本能力的“通才”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志向自由(自我)发展成通用的记者、专业型乃至专家型的记者或是复合型人才。新闻通用人才都必须有三项基本能力,然后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和爱好兴趣进行选择,让其自由发展、自我发展。比如,有的学生有志成为财经记者,他可以选修经济理论,可以有意识到经济业界实习。总之,各有所好,各得其所。这样的学生,既可作通才来用也可作专才来用,就业面更宽。

传媒的复合型人才在学校里是形不成的,就业实践之后才能逐步显露,并通过采编、经营等多岗位交流实践,多种能力兼备才能形成“复合型”。但学生个人的性格、爱好及其在日常学习、工作、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能显示出某些综合能力的雏形,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学校可因势利导,在社会活动策划能力的训练等方面提供良好条件,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自觉参与社会活动和技能训练,为往复合型发展创造条件。另外,有一些跨学科的学生,比如学新闻再辅修经济管理,或本科学管理学、研究生读新闻学等,也往往具有复合型的潜质,容易找到工作。

为了培养好通才,并让其中一部分人往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发展,学校既要有对某些项目的硬性规定,又要积极营造自由发展的环境。自由宽松和积极引导并重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形成三项能力的基础理论是强硬性的学习,专业课和有利于强化这三方面知识的课程学生一定要上,涉及这三方面能力的实践学校也要认真组织实施。其他方面的能力,可以根据各人的情况自由性地学习和发展。如果一下子就把自己设计成专家型或复合型,而没有扎实的经典理论和必要的实践垫底,就有可能成为脱离新闻的“专家”,复合型也可能是“万金油”型,新闻单位用不上。硬性的学习课程不是应付式的课,而是一定要让学生能得到收获的课,因此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老师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要由优秀老师通过创新的理论教学,将学生带入崭新的领域中去。

在营造发展空间方面,学校的专业课与一些很有意义的讲座要错开,要学生有机会参加。要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选修喜欢的专业类课程,以有利于往特殊人才方向发展。

如何改变新闻教育脱离现实的现象――

走进业界,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之间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说到底,新闻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要培养出好的新闻人,一定要了解媒体和社会。

要通过案例教学和社会实践,来改变目前新闻课程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老师在上课中应多穿插媒体的实战案例,还要经常邀请业界有影响的人物来上课或开讲座,让他们将多年积累形成的真知灼见带进高校,传递给学生,弥补高校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界要主动走进业界,寻找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点。例如,暨南大学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正在打造的“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就是试图从这里找到切入点。合作双方决定,从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挑选学生作为“准记者”,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作为训练基地,请南方报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采编人员对“准记者”进行新闻实践案例教学,并组织“准记者”参与重大采访活动,进行实操训练。具体步骤:第一阶段培训。在暨南大学新闻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学生,加上几名研究生作为“准记者”,聘请南方报业采编策划精英为训练营开设系列讲座课程。时间为4至6月。第二阶段实战。训练营成员分成若干组,利用课余及暑假,分赴南方报业旗下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农村报和南方月刊等媒体,参与重大采访活动,检验和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全面锻炼采编和社会实践能力。时间7至9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对“准记者”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建立联系档案,长期追踪考察,从中挑选优秀人才。第三阶段总结推广。开展训练营成果报告会,总结经验,扩大宣传,塑造品牌,准备和筹划下一期训练营。

媒体与学校联手加强双方在理论教学和新闻采编实战方面的互动及深度合作,深入系统总结国内领先型媒体的新闻运作理念与案例,将推动学院的传媒科研工作及学科建设,促进教材创新和新闻教育改革,改变教学当中与新闻现实脱节的现象,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二年级学生期未参加训练营培训,可在南方报业这样的媒体军团中补上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这一课,有效锻炼提高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策划能力。在实践中暴露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有两年在校学习时间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学习和弥补不足。

如何面对众多院校设置新闻教育――

在整合中,往培养媒体人才和泛媒体人才方向分流

近年来,中国新闻教育发展非常迅速,但发展的速度过快,出现了粗放化扩张的问题,并使已经供大于求的状况愈加严重。

知名度不高的一般院校的传媒专业毕业生,要在新闻单位里找到工作很难。面对这种局面怎么办?我认为,只能面对现实,寻求新的出路,可以进行“泛媒体就业”,即进入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非传媒单位工作。比如,进入企业从事内刊、职工电化教育、广告策划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进入其他行业从事文化传播、宣传、新闻管理、新闻发言人、公关等方面的工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些行业完全用得着,只是目前用人单位还不太了解,大学生也将主要选择盯在传媒单位,供求双方都存在误区。只要加强沟通,并不断有人在起示范作用,我们的毕业生将来在这里可以找到大有可为的平台。

那么,泛媒体就业是否意味着新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新闻系毕业论文 篇三

川大新闻系拟取消 用毕业设计代替

本报讯 据《成都商报》报道,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介绍说,本科论文已成鸡肋。“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大量复制、粘贴,等于把学生往剽窃上赶;老师呢,只是反复强调一点:‘不要抄,抄了你脱不了手,我也脱不了手’。因此,毕业论文不仅学生写起来痛苦,指导老师棘手,社会又指责论文太水,可以说是‘人神共怒’,不如放弃。”

张小元表示,取消毕业论文后,将以与业界接触的毕业设计代替。“比如加大新闻采写、评论的课时量;加大和业界的对接,每门课程尽量往实践上靠。”

新闻系毕业论文 篇四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 发展 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 论文 (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 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 历史 、 政治 学、 科学 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 自然 科学和 艺术 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 体育 、 计算 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 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 科学 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 教育 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 发展 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 自然 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 政治 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新闻毕业论文】相关范文

新闻与传播毕业论文最新3篇03-29

新闻系专业毕业论文【精选9篇】01-09

新闻系毕业论文(3篇)11-26

新闻专业毕业论文【优秀10篇】07-03

新闻系毕业论文(优秀4篇)11-01

标准的论文范文(精选8篇)01-01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优秀6篇】01-01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梦(优秀3篇)01-01

202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最新6篇01-01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有关论文【优秀01-01

最新范文

室内设计毕业论文精选6篇11-07

会计学论文优秀4篇11-07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优秀9篇)11-07

工程力学论文(优秀7篇)11-07

化学分析论文(最新4篇)11-07

钳工论文(优秀7篇)11-07

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影响论文11-07

安全生产论文范文安全生产论文 安全11-07

大学生脱贫攻坚论文(优秀2篇)11-07

智能交通论文范文优秀2篇11-07

79 4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