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学生学习>毕业论文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精选9篇)

发布时间:

小学音乐论文 篇一

现阶段的农村小学,师资本来就十分紧缺,对音乐课作为副课的观念更是让学校对于音乐老师的安排十分吝啬,甚至让一些其它课程的老师去兼任音乐课老师。据有关调查,农村小学地区,只有乡镇的中心小学才会配备一名专业的音乐老师,这个音乐老师的代课任务可想而知,繁重的教学任务往往使音乐老师提不起工作热情,甚至养成了敷衍了事的习惯。对于普通乡村小学的音乐老师,他们既不懂什么音乐理论,也不会用乐器,仅仅会教哼唱几首歌。

音乐教学设备严重缺乏,教学设备是课程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相关设备却让人大跌眼镜。在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最为常见的教学设备是录音机、音乐课本和老师,大部分情况是老师带着唱,学生跟着唱,然后再听几遍磁带,这样一堂音乐课就结束了。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可能会有一架钢琴,是一二十年前的那种木质钢琴,由于一二十年都用的那一架钢琴,钢琴已经旧的不成样子,大多都出了毛病,学校也没心思修了。在农村教学设备最好的中心小学,大部分音乐设备也只有到了重要的节日才会搬出来利用一下,平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放在储藏室,偶尔学生路过看上几眼,也算得上是一种展览了。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农村小学的教育资金短缺,而且对于仅有的一点用于音乐教学设备采购的资金,也因为学校对音乐教学的轻视,而将这些资金用作它途。

二、解决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在贯彻素质教育中重视音乐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下,农村小学肩负着“从娃娃抓起”的重要使命,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应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相关政策要求,为了有效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素质,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必须重视起来。学校方面,应该为音乐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并严格执行规定的音乐教育的教学课时。老师方面,各科老师都应该转变音乐课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副课”的传统观念,自觉为音乐教育的开展让路,音乐老师更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中不断寻求突破,为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素质,为素质教育在农村的贯彻落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严重匮乏的情况,应该大力加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对于目前农村小学在任的专兼职音乐教师,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培训,对这些教师进行音乐教学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聘请高校音乐学院老师对农村小学的音乐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其次,国家、高校应该鼓励音乐学院的毕业学生到农村支教,并发起志愿服务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活动,让更多的音乐学院的学生到农村小学去实习锻炼、志愿服务,提高农村小学音乐老师的生活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音乐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小学任教。再次,对于条件十分艰苦的农村地区,可以实行城市音乐老师的岗位流转制度,让城市的专业的音乐老师轮流到农村小学支教一定的时间。最后,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自身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担负起音乐教育的责任,不断自觉学习提高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音乐教学设备

音乐教学设备的严重缺乏,使得原本就困难重重的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雪上加霜。为了改善之一状况,第一,各级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小学的财政拨款,并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设备的改善,督促学校按照规定进行音乐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尽量为学校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配备质量过关的钢琴、电子琴、吉他和话筒等音乐设备。第二,学校应该学会自谋生路,开发农村的乡土音乐教育资源,对于农村地区存在的音乐种类合理引入课堂,利用农村人自制的一些音乐器材,比如葫芦丝、笛子、皮鼓等在农村地区www.paomian.net容易得到的音乐设备。

(四)改进音乐教学的考核方式

小学音乐论文 篇二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可以说是扣人心弦,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蹒跚学步的孩子,人人耳熟能详,从1958年问世以后,就传遍大江南北。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唤起了很多人的记忆,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情感,听完这首打动人心的歌曲以后,让很多人泣不成声,这首歌曲堪称一枚重量级的催泪弹。这首歌曲对于刚刚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适合的,学习音乐、德育双管齐下,很多学生学会了这首歌曲之后,学会了向自己的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二、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一)教学要科学

科学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身心愉快,迅速地掌握弹奏的技巧,要让学生注意小节之间的呼应,旋律和清晰、有力的跳音进行穿插。轻盈的触键,体会感觉;指尖肌肉必须绷紧,养成习惯;具歌唱性的小节要反复地倾听,认真体会与“跟读“,一定要体悟音乐中的每一个小节的高潮和音乐整体热烈的气氛之汇集核心,演奏低声部的旋律要有重感,高声部要流畅,中声部要连贯,踏板的应用要恰到好处。

(二)师生须互动

音乐是心的弦歌,是心的活动,音乐和其他的学科比较起来,更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整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情绪能够直接感染学生,师生之间如桴鼓相应,似影随形,教师教的用心,学生学得投入,音乐教学本身就共同演奏了一曲动人的音乐之歌。

三、鼓励音乐素质较差的学生,使欣赏课鲜活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歌唱水平、弹奏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不喜欢表现自己,多数是欣赏别人表演,学生的这种现象都归结于“自信心”问题,他们都是怕表现不好了受到教师的指责或者受到同学的嘲笑,教师要明确地告诉他们,他们能行,老师相信他们,期待着他们。音乐教学,要活泼生动,要破臼除窠不拘一格。在欣赏课中,我提前让学生回去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歌曲,然后课上举行主题音乐会。在课中,根据课本内容,教师演唱或演奏学生收集回来的歌曲,学生自己演唱或演奏,唱得不准确的学生也加入其中,这样课本内容和学生收集的内容穿插进行,一节枯燥的欣赏课就变得鲜活了,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会需要欣赏的音乐内涵,学生情绪高涨,师生互动、平等和谐,学生也会感觉幸福盈满。

四、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法的变化

新课标指引音乐教学,教师教学方法得到诸多改善,新的教学方法焕然一新,原本的“灌输”变成了“引川归海”“送水上门”变成了引导“挖泉”,音乐教师也由“设计型”转为“引领型”“向导型”,音乐教学提倡民族化,注重以生为本,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潜质,在差异化中发现优秀,在和谐的教学当中因材施教,提倡学生学习,教师也同时学习,或者说教师提前学习、教学相长;注重单向信息交流到注重综合信息交流的转变;教师和学生平等相处,教师的地位不再居高临下,而是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和学习,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和学生和睦融洽。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学方法的变化,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课堂效果大为改进。

(一)善美兼有的价值

孔子听了尧的音乐《韶》,赞曰:“尽美矣,又尽善也。”听了周武王的音乐《武》之后,评曰:“尽美矣,未尽善也。”也就是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对完美的音乐艺术制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尽善尽美”。我们教师要根据多种情况,依据教材进行音乐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尽善尽美”,使学生的情感与音乐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共鸣,养成他们终身学习音乐的意识,丰盈他们美好的人生。

(二)德育的意义

德是善的根本。音乐教学中,德育无处不在。例如,在第一册第六课民乐合奏《三个和尚》,教师问: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让学生讨论,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欣赏第二课《快乐的一天》,学生通过教材中提供的图画看到了一天的生活、学习。欣赏完后,问一问,你知道中国没有解放以前,学生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欣赏《共产儿童团歌》,通过欣赏,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领悟到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努力成才。欣赏结束后,我让大家谈谈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对比,增强了对“共产儿童团”的认识,同时更体会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温暖,大大增强了热爱祖国之情。

五、结语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三

1.音乐教育对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意义

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通过音乐教育使小学生能够欣赏不同的音乐,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通过学唱和演唱积极健康的歌曲,增强中小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形成勤劳、勇敢、坚毅、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还要通过音乐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不良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这些道德品质的教育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形成的。

2.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途径

2.1 选择合适的"演唱、演奏、欣赏"音乐作品。首先,选择音乐要结合儿童接受和欣赏音乐的心理。六到十一二岁的儿童,正是人的童年时期,在音乐能力方面,他们辨别音高、快节奏的能力逐渐增强,对于乐曲的调式调性的变化较为敏感;对于相对复杂的节拍节奏也能产生良好的反应;良好的机械记憶力有助于记忆曲调,他们心里和生理的逐步发育完善为音乐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选择合适的音乐内容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笔者所选择的音乐作品篇幅小,音乐形象具体生动。例如,《拉拉勾》使儿童体会到友爱的快乐。

其次,要选择以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积极向上的歌词为特点的优秀音乐作品。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还能直接震撼学生的心灵,直至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产生影响并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如《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调激昂向上,催人奋进;《歌唱祖国》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影响学生尊敬老师,懂得是老师洒下辛勤汗水,才使他们茁壮成长;《劳动最光荣》培养学生勤劳的性格特征。器乐曲的欣赏也同样能达到培养目的。

2.2 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音乐活动是音乐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把感受音乐同动作表演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以音乐促进动作发展,以动作促进音乐领会力发展的目的。与音乐和谐一致的动作能帮助儿童用他的身体和运动知觉去感受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性质和节奏的感知;另一方面,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又促使儿童的动作变得协调、敏捷而优美,富于韵律感。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是音乐游戏和音乐比赛包括律动、歌咏比赛、合唱队及各种乐队的组织、训练与演出等许多不同的形式。

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音乐本身的美是激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重要因素。兴趣也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比如儿童在对各种物体的敲敲打打中就会产生兴趣这最初的兴趣也许就奠定了日后音乐志趣的基础。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也是从对不同的声音探索开始。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从探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声音的感知,正符合儿童的这种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进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对音乐感兴趣的基础上儿童才会更容易感受到音乐的作用,更容易接受音乐教育的影响。

小学音乐论文 篇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要拉动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器乐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说,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之一。重视器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现代音乐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3-6年级的学生应学会演奏简易的吹奏乐器,能够演奏2-3首乐曲,并且要求小学器乐教学应占音乐教学的20%。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一直以来,乐器仅仅使丰富课堂教学的工具,然而随着器时代的发展,器乐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例如通过课前一曲的形式,让每个学生拿起竖笛吹奏歌曲,我觉得这个办法有利于学生的指法练习,还能提高学习器乐的兴趣,从而使音乐课的气氛更加浓郁。

二、让器乐进课堂

1.让器乐进课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在歌唱时的音准,对学生学唱歌曲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乐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器乐演奏合奏等进行进行多声部的训练。例如四年级的《红蜻蜓》,完全是一首两声部歌曲,教师可先让学生齐吹奏do到si,待熟悉了指法后再进行分组分声部练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高涨,都在期待着两声部的合奏。通过合奏,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又培养了音乐兴趣。

2.建立学生学习器乐的信心。

由于器乐学习非常枯燥无味,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动机,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就成为了一大难题。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每次练习要求要明确,集中解决重点问题。如第一课主要要求学生找准指法和手型;第二课主要要求学生吹奏时稳住气息,手指触键要稳;第三课主要要求声音干净、连贯。初学阶段教师要注意选择简单、生动的乐曲,如《闪烁的小星》《划小船》《欢乐颂》等。

三、在“器乐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1.打击乐器。

在运用打击乐器前,教师要出示相关的打击乐器,并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打击乐及其演奏方法,敲击打击乐时,声音要愉悦、清脆。

2.器乐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

如果单单就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而言,小学音乐教学中还是以唱歌教学为主,器乐教学有其自身优势,但主要还是为唱歌服务。器乐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唱歌伴奏,使他们唱出来的歌曲更好听,增加他们的演唱能力。这个观点,连最讲究器乐教学的奥尔夫也是完全认同的。通常情况下,教材当中每首歌曲的曲谱,也是我们器乐教学的演奏曲谱,所以教材上的每首歌曲,我们不但可以用于演奏,而且可以用于演唱。在教学中,我通常先把需要演唱的歌曲教授几遍,再让学生用乐器演奏,这样不仅使学生演奏起来更加容易,同时也使学生在掌握新歌的音准上更为准确。新课讲授完后,我会留下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复习,并且背奏歌曲,通过课后练习,学生对歌曲掌握将非常熟练,甚至可以不用教师指导,就能准确地唱好歌曲。

3.器乐进课堂与二声部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首先将学生分为两声部,第一声部的学生先吹,二声部学生听,然后再反过来。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听到两声部的合奏的声音。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最好的和声效果。在学习唱歌或器乐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音高、音准、节奏等难点。尤其是节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歌曲范唱,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其中的节奏比较难掌握,尤其是开头的节奏出现了弱起,比较难唱准,更别说吹奏了,还有后面二声部合唱。对此,教师可先分别示范两声部的吹奏,然后给学生听原唱的和声效果,再让学生进行分声部训练、合奏训练等。这样一步一步学生就会更加有兴趣地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

课堂常规是教学中必要的一种约束力,其主要作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有秩序的条件下学到应学的东西。器乐教学尤其要重视课堂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学生很容易把乐器当玩具,不听指挥,随意乱弹。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做好课堂常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对乐器的摆放、领用、归还要有严格的要求,学生要严格执行。教师应让学生保管好自己的乐器,使用完后记得清洗干净放好。

四、器乐教学让学生更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在音乐课堂教学以及学习生活中,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包括教育他们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这是非常必要的。在器乐吹奏的过程中,若要使乐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乱,每个成员的表现欲都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学会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团队的努力收到最好的效果。

五、器乐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五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单单只是传道、授业及解惑,而是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具备视野开阔,学科专业水品要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水品以及沟通能力。当然,总结下来要想当好新时期的教师,无疑就是要树立新的教师观。

1.教师不代表权威

陈旧的教育比较强调教师的尊严,学生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需要听取,非常注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这也导致了教师的权威地位,致使学生的想法被忽略、拒绝,长此下去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都会失去。因此,要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对等的关系,就要把学生当成有主见、有思考能力的人,尊重他们的选择,对学生自己的意见要允许他们发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及创造性。

2.教师只是作为对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能力的一个培养者现今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实施,网络教育也逐渐开展起来,科学文化知识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且速度也逐年上升。在短短的几年间,教师不可能完全把学科的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也不是过去单一的角色,即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培养各种能力与积极个性的人。所以,其教学中心应是“学”。

3.在学生的人生中,教师只是引路人

教师为了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潜能有更好的掌握,观察及交流沟通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学生能正确把握人生目标、方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能力等特点,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学生有更高远的奋斗目标。当然,另一面上,教师要想作为学生健康心理、良好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就需起到自身经验与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试、自我选择,鼓励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动机,并能使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二、创新教育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及培养能力两者之间把关系处理好,就一定要在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上加重培养,从而引起学生的质疑,进而去调查、探究。教师应做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不同的需求都要满足,对个体之间的不同也要关注。在教育环境的创设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很好运用知识、掌握知识。

三、只有对教学方法设置的加强,才能创新教育

(一)为激发兴趣应采用背景音乐,创造艺术氛围

学生上课进出教室时,其背景音乐一定要选择明快、活泼且节奏感强的优美歌曲或者是乐曲。这样在音乐课中可以创造不一样的艺术氛围,对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的过程中会激发起兴趣与向往。

(二)为引发兴趣应采用范唱、范奏

为了使中小学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可以采用教师或学生范唱、范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对《天鹅》欣赏时,会大提琴的学生可以进行演奏,这对课堂教学会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三)为增加兴趣应采用电教、媒体等教具

对音乐教育的感染力、时效性的增强离不开电教及媒体。教师可以在开头,就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效果,在中间营造出花团锦簇,结尾时抛砖引玉,这样能让音乐课更加形象、生动,让知识成为一体化、网格化。这样,在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产生愉悦之感。

四、结束语

小学音乐论文 篇六

(一)新课标中对教材编写的要求

1.开放性原则。

教材应起到引导学生发现、探索、交流、感受、感悟知识的作用,以此拓宽学习空间,形成多元化学习方式。

2.实际性原则。

符合不同阶段的学生身体、心理实际发展情况;反映教师实际教学活动;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生活经验。以避免教材内容脱离实际教学需求。

3.创造性原则。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能力、发现新事物的能力。

(二)小学生音乐课堂材选原则

国家教育部门于2001年颁布《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对小学生音乐教材编写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要求:“教材的编写包括学生教科书、教师参考书、音响教材;教材内容符合科学性、教育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原则。”基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小学生音乐课堂材选需考虑几点因素:

1.在内容方面。

小学生音乐教材所选曲目应当包括国外优秀音乐作品、专业创作经典作品、民族传统音乐作品、优秀新作品等,根据学校音乐教学目标要求确定曲目数量或比例;内容的选择反映主流文化及审美趋势;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有利于音乐课堂中歌唱、演奏、欣赏及创作教学活动的开展;所选教材内容符合思想品德教育要求。

2.在技能方面。

小学生音乐教学包括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与音乐技能训练;音响教材包括欣赏曲目、歌唱示范曲目、合唱示范曲目、歌曲伴奏、实践范例、备用曲目等内容;要求歌唱及音乐技能难度适宜。

3.教材形式方面。

书本图文并茂、文字简要、内容丰富、活泼有趣;音响包括VCD、录音带与录像带,播放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二、小学音乐课堂选材及教学措施

(一)学校方面的措施

1.重视音乐素质教育。

学校音乐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等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学校应当重视音乐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大对音乐教学投入,增设音乐基础设施,例如多媒体设备、钢琴等;另一方面,聘请高水平的音乐教师,从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2.增设音乐课外教学活动。

为弥补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建议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设音乐课外教学活动。一方面,课外教学活动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脱离课堂的束缚后,更容易发掘在音乐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另一方面,课外教学活动考验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助于提高音乐教学整体水平。学校可通过合唱团、成立管乐团和民族乐团、户外歌唱比赛等形式开展户外音乐教学,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3.提高音乐教师水平。

一方面,对现有的小学音乐教师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素质、歌唱技能、音乐基础知识掌握、舞蹈技能、多媒体使用技能等,培训形式主要包括学习班、讲座、进修三种;另一方面,引进优秀音乐教学人才,尤其引进在乐器、舞蹈等方面突出的教学人才。

4.在教材的编写或者选择方面。

学校在编写或者选择教材中,需遵循以下几点原则:考虑不同阶段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建立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所选教材需富有情趣及艺术表现力,并符合思想品德标准;教材内容需定期修订;教材中多纳入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音乐的曲目。

(二)教师选材及教学措施

1.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一年级与六年级学生在音乐知识、乐器技能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不同,加上遗传、课后培训等因素影响,导致音乐素质差异较大的问题。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应注重音乐基础教学,包括识谱、音准、音符的唱名、呼吸方法、识别前奏、旋律与曲调等基础知识,此外,还应让低年级学生了解常用乐器及基本弹奏方法;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音乐教学难度适当增加。例如,教会学生如何熟练弹奏钢琴、辨别音色和节拍等内容。

2.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曲目曲风,创造不同的课堂氛围。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歌曲曲风比较欢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调动学生活力,在欢快的氛围中一起学唱这首歌。其次,引导学生主动欣赏、歌唱音乐,指导学生通过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并通过小组合唱、单人表演等形式展现学生表演能力。最后,借助多媒体教学,开展多样性教学,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教学生学习简单的音乐体操和舞蹈。

3.教会学生使用乐器。

音乐教学不单单是教会学生如何发音、歌唱,还应当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基本乐器,例如钢琴、竖笛、吉他等乐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同时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4.选材方面注意要点。

由于教材的编写与选择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选用与调整。一方面,针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特长,适当扩展教材内容,丰富课堂;另一方面,对于当地文化背景并不符合运用的音乐的教材,教师可发挥教学创造性,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三、总结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七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好的开始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必须要注重课程的导入,让德育教育自然地渗透到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在教授学生少数民族歌曲时,如:《娃哈哈》、《草原就是我的家》、《侗家儿童真快乐》等,都可以在导入时放一些和少数民族有关的影像视频。少数民族中有很多学生不了解的民俗习惯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这一切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陌生而新奇的,所以让学生了解“56个民族,56个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成员都是我们自己的同胞,我们要民族大团结,祖国才会更加的繁荣昌盛。在教授学生革命歌曲之前,可以跟学生说一些和革命有关的小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教师在教授《义勇军进行曲》时,作为学生对这首歌并不陌生,但是并不了解这首歌的含义,所以教师在导入这课时,可以有步骤、有层次的深入,通过一层一层的启发和铺垫,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内涵以及当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名的革命故事,如:抗日小英雄王朴、的扁担等。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为了歌颂这些为了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军人,歌曲中所有被压迫、被欺辱的中国人民都开始奋起反抗,进行民族自救,由衷发出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歌曲中所描述情景之间的差异,鼓励学生树立起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歌曲,思想品德也受到了熏陶,强烈感受到革命历史歌曲所传达出的浓烈感情和丰厚的凝聚力。

2.内涵的挖掘

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音乐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反应学生健康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歌曲,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歌曲所具备的内涵。一方面,歌词积极向上。如:《美丽的家乡》歌词充分赞美了家乡的美好;《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热烈歌颂了我们的首都,充满了浓烈的北京气息;《我们多么幸福》充分展示了儿童、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些歌曲都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德育内涵,教师必须要用巧妙的手段让学生的情感和思想都受到歌曲独特魅力的感染,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同时,学生也可以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教师在教授《萤火虫》这首歌曲时,由于这首歌曲的歌词非常美丽且生动,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让学生展开联想:美丽、宁静的夏天夜色中,眼前出现了一群一群、一闪一闪的绿色萤火虫,这些萤火虫虽然只有非常短暂的生命,但是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都是不断照亮周围。对于其他类型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七子之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从而提升思想美境界。教师要想充分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独特的德育内涵,就要在课程开始前对这首歌曲进行充分的了解,为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拓展和实践

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一定要进行课堂小结,对一节音乐课进行总结和回顾。进行小结时,要针对班集体所有学生,对本节课涉及到的音乐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突出重点内容,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让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和音乐教学工作共同开展,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音乐人才。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还要注重音乐的实践活动,如:教师在《我和小树来比赛》音乐课程结束之后,学生们都希望可以为美化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让学生到固定的地方去种下属于自己的树,美化环境,生活才可以更加美好。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音乐兴趣小组,如:舞蹈队、合唱队、器乐队等,这些兴趣小组都可以是音乐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歌唱比赛以及一些团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养成严守纪律的好品质。

4.结束语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八

关键词: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可行性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时代的召唤。民族音乐工作者的长期努力,音乐教育理念渐趋成熟,传统音乐理论、内容、师资、教学设施等的基本完备,是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具有可行性的充分条件。“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最要紧”。我们应该把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作为国民音乐教育基础来抓,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刘天华先生“中乐与西乐并驾齐驱”的夙愿。所谓“本土音乐教育”,是指以本地域(本国、省、市、县、乡镇及其它各级区域)的音乐文化作为课堂内容对少年儿童进行的音乐文化教育。

一、强化本土音乐教育的理念已被许多学者所认识,并已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

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第八条阐述(见前述)和“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第四、五条阐述:“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以上两条阐述均体现了教育界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高度重视。

赵宋光先生指出:“民族传统音乐已濒临失传绝灭的危局边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靠调整教育制度,保证受普及教育年龄段的一辈又一辈儿童少年,有机会受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精品的熏陶濡染。”并提出“扎根办学”的建议。冯光钰先生提出:“到了现代,传统音乐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过去恰恰相反。首先是有意识传播,其次才是无意识传播。虽然一些民族或某些地区仍存在无意识传播的情况,但有意识的传播方式则成了今天的主流。以学校为阵地,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就是有意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周凯模提出:“在当代文明转型的跨世纪建设过程中,自觉地继承本土传统,清醒地认识历史局限,努力地打通层层封闭,使民族音乐教育的主体价值重建有实质性的、根本性的推进。”不管是“扎根办学”还是“有意识传播”、“继承本土传统”都反映了学者们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这种认识已逐渐形成一种力量,它会极大地推动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因此,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也必然是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内在要求。内因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思想上的解放往往是行动的前奏和继续,其可行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民族音乐学者已为加强本土音乐教育做好了理论上的规范

我国的民族音乐工作者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已对我国各族人民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了较系统的整理,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全面论述。自从1964年3月由人民音乐出版杜出版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以来,涌现了一大批的有关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专著和文章。对中国传统音乐作全面概述性描述的还有王耀华、杜亚雄编著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袁静芳主编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等:对中国传统音乐做专项研究的成果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东方音乐学会编写的《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民歌音乐卷・曲艺音乐卷・戏曲音乐卷・民族器乐卷・宗教音乐卷・少数民族音乐卷》,周青青著的《中国民歌》,袁静芳编著的《民族器乐》、《乐种学》,李民雄著的《民族器乐概论》,高厚永著的《民族器乐概论》,杜亚雄著的《少数民族音乐》,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民间鼓吹乐研究》,张振涛著的《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和《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音乐会》等等。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及相关文章已逾数千篇所研究的领域已覆盖了几乎所有民族民间音乐,并逐渐走向深入研究。可见,在民族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已基本形成自身体系,并足以用来指导中小学进行本土音乐教育。

三、民族音乐学工作者已对民族民间音乐做了较系统的整理,这为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作了内容的准备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丰富多彩。中华民族有着广阔的疆域,众多的音乐品种。仅从目前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所收集整理的有关民间歌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舞蹈音乐、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工作来看(全部收集工作尚未完成),民间歌曲的歌种有千余种,精选曲目两万余首:民间舞蹈音乐的品种有近1500种,精选舞曲约8000余首:曲艺音乐的曲种有300余种,精选唱段有3000余首:戏曲音乐的剧种有200余种,精选唱段有6000余首:民族民间器乐除《琴曲集成》(已出版近20部)外,独奏音乐曲目近千首,民间乐种近百种,曲目已逾万余首。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一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为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也是内容上的保证。

四、专业音乐教育已为中小学强化本士音乐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支持

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专业音乐教育院校蓬勃发展,目前已有九大专业音乐学院,每个省、直辖市的师范大学都设有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各地级市的师范学院也都设有音乐系或艺术系,各综合大学也逐渐开设了音乐系或艺术系,加上艺术学校、师范学校的艺师班,每年将培养出几万音乐人材。这保证了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的师资需求。

五、全国各省、市、县、乡镇的教育、文化宣传部门以及文化馆(站),可为中小学强化本士音乐教育进行政策性、理论上、实践上的指导

建国以来,我国建立了文化部、宣传部来主管文化宣传工作。目前全国各省、市、县、乡镇的教育、宣传、文化部门也还起着重要作用,全国的“四大集成”工作就是依靠这些部门的努力来完成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以社会民间音乐社团为主体,由文化部门的文化馆站系统扶持,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些部门当中,有着一大批科研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学者和实践家,他们长期实践于民族民间艺术,有着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为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提供政策性、理论上、实践上的指导。

六、现存的歌舞、说唱、戏曲、

器乐团体可为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提供艺术上的指导

我国各省、市、县目前都设有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等艺术团体,他们本身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强有力的生力军。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优势,为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提供艺术上的指导,不仅能更好的发挥这些团体的作用,而且能形成文化、教育、宣传各部门之间的良性循环与互补。

七、民间艺人、以及还留存的民间歌种、曲艺、戏曲、乐种为中小学本士强化音乐教育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

建国以来,我国文艺舞台上涌现了一批民族音乐造诣深厚的民间歌手和乐手,其中有的享誉世界,仅民族器乐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就有:华彦钧(1893-1950,人称“瞎子阿炳”,江苏无锡人。他为我们留下了六首他自己创作并演奏的作品,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杨元亨(1893-1959,小名小白,河北安平人。幼年即能演奏管子、唢呐、笛子、笙、板胡等多种民间乐器。曾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的管子老师,其代表作有《放驴》、《拿天鹅》、《小二番》):吕文成(1898-1981,广东中山人。自幼学胡、扬琴等,是最先在二胡基础改制“粤胡”的创始人,又是当时演唱粤曲的名家之一。代表作有《步步高》、《平湖秋月》、改编曲《梅花三弄》、《下山虎》等。其他民间艺人举不胜举。民间音乐虽然受到种种冲击,但活跃在民间的民间艺人还是有成千上万,他们默默无闻地耕耘在民间第一线。特别是现存的民间歌唱、民间歌舞、民间曲艺、民间戏曲、民间乐种的活动,既是民间艺人的摇篮,又是民族民间音乐的无尽宝藏。民间歌唱活动主要有:对歌、福建的盘诗、苗族的游方、仫佬族的走坡、布依族的赶表、广西壮族的歌墟、甘肃青海的花儿会、瑶族的会阆、侗族的歌堂、流行于四川东部及北部和湖南南部的坐歌堂、侗族的行歌坐月等等。民族民间歌舞活动主要有:河北的花会、广东连南瑶族的耍歌堂、维吾尔的麦西莱普等等。民间乐种的活动主要有: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潮洲弦诗、福建南音、晋北笙音乐、浙东锣鼓、山西绛州锣鼓等数十个。各歌种、曲艺、戏曲、器乐等音响资料可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选用。这些民间艺术活动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的活教材。这些内容不仅是本土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中小学强化本土音乐教育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持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九

关键词:审美教育;音乐的文化内涵;实践音乐教育哲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14-01

审美教育,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简略回顾历史,有关“审美的”(aesthetic)现论探讨开始于18世纪,审美音乐理论19世纪方才出现在中欧。在中国,美育的历史几乎同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原始社会的巫术就是美育手段,周代形成的“六艺”,两汉的赋,魏晋南北朝的辩谈、书画与雕刻,唐宋的诗词,元明清的戏曲与小说都对人们起着审美教育作用。中国自实行近代学制以后,中小学里开设了唱歌、图画、劳作等课程。蔡元培曾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2000年研制的音乐新课标提出了它的音乐教育思想:“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该种哲学认为:“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审美教育,未来的课程改革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因此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乃至教学的全部过程都必须体现这种理念。”同时新课标也提出了审美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原则:“我们必须有效地调整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坚持音乐审美基本原则,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中的激动人心。”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对20世纪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音乐审美教育在全世界的音乐教育领域建立了一个广泛的可被接受的基础。我国的音乐新课标正是在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贯穿了整个音乐教学领域。

虽然音乐新课标大力推崇审美音乐教育,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它的缺陷,我们没有看到音乐新课标中关于“审美”的界定,也无任何理论阐释,从其理论依据来看,它出自蔡元培从席勒、康德美学理论的引用。审美音乐教育将音乐教育禁锢在“审美的牢笼”中,使音乐教育无法面向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世界敞开。因为,音乐生活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活动各领域息息相关。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纯粹的感知,它把“音乐”等同于“音乐作品”,并作为一种客体来认识它的本质,将“音乐”和“音乐作品”混为一谈,这种音乐教育对音乐的关注过于狭隘,低估了音乐的过程以及艺术性的和创造力的音乐创造活动过程。由于音乐作品是一种客体存在,这就限制着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审美教育”坚持听者总是从审美角度聆听,带着对音乐作品音乐结构的专注。这种审美的音乐教学是一种“欧洲中心”的谬论,认为从审美角度聆听音乐是最有价值或最有音乐性的聆听,这是一种标准化的假设,而不是对世界各种音乐过程的真实描述。

随着世界各民族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频繁,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教育领域都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音乐教育界,人类学家提出“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这一思想,这为音乐教育理念指明了新方向。

2009年在广州召开的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上,埃利奥特的《关注音乐教育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成为了专家一致认可的新理念。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哲学,它认为审美音乐教育为基础理解音乐是远远不够的。它强调音乐不仅是乐音的,从事音乐的实践者、实践者的行为、结果以及时间的整个过程,都会对音乐的意义产生影响。它对音乐的解读和分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结构、行驶本身,充分肯定了音乐的社会、文化内涵。它强调每种音乐文化的合理存在都有其无法取代的价值。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关于音乐体验的观点强调:音乐听赏只是音乐实践的一部分,作曲、改编、表演等等也是音乐实践的组成部分,同时,音乐实践脱离不了具体的音乐语境、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只有在不否认这些因素的前提下的音乐实践,才是生活实践的常态。

“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理念在多元化的今天看来存在一定的缺陷。当我们把音乐的视野转向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时,不光是音乐的哲学、美学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就是“音乐”本身也是多元的。我们需要了解对世界音乐文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金亚文。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37.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相关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最新3篇)01-13

小学音乐节奏教学论文(优秀3篇)06-17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通用9篇】08-02

有关小学音乐教学论文【优秀8篇】04-24

标准的论文范文(精选8篇)01-01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优秀6篇】01-01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梦(优秀3篇)01-01

202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论文最新6篇01-01

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有关论文【优秀01-01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参考【优秀7篇】01-01

最新范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精选10篇)10-20

英语毕业论文范文大全(通用8篇)10-20

学前教育论文优秀7篇10-20

手写论文格式通用3篇10-20

历史论文范文参考2000字优秀7篇10-20

经济师职称论文【最新6篇】10-20

经济研究论文(优秀9篇)10-20

毕业论文前言【7篇】10-20

综述论文【优秀5篇】10-20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3000字(推荐通用4篇10-20

79 40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