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常用范文>范文大全

公益捐款范文精选5篇

发布时间:

通过爱心捐款的活动方式,可以有效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慈善活动。泡面作文为您精心收集了公益捐款范文精选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同学们。

公益捐款 篇一

微博上的求救声

现如今,没微博的人都“Out”了,有微博的网友,尤其是对喵星人有着无法抗拒的爱慕的那些养猫人,每天除了在微博上大秀自家宝贝外,也喜欢充当着“七大姑姨”的身份,到好友微博中唠家常,此外就是关注着微博上时刻蹦出来的各种求救信息、求助微博。

公益与爱心每一天都充斥在大家的微博中,看着这些受苦受难、忍饥挨饿的小家伙,大家心疼了、心酸了、心碎了,恨不得有更大的力量,更多的钱来帮助它们。捐款、义卖、助养等多元化的为流浪动物献爱心的微博行动早已凝聚着每个爱动物人的爱心,汇集到一起。

看到求助,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在微博上看到需要捐款的求助信息,你会怎么做?

毫不犹豫地捐款。因为照片里的

动物太可怜了。

了解具体情况后再捐款。

不捐款,因为曾经被欺骗过。

不知道大家会选择哪一个选项呢?

调查数据显示,80%的网友看到受伤、受苦、被虐待的动物后,因自己无力承担照顾饲养的责任,出于爱动物的心理,愿意出钱帮助动物获得医疗、寄养、日常物品购买等花销。而95%以上的捐款网友在捐款后并不会留意款项的用途,更加关心的是动物本身的情况。

面对求助,你应该怎么做?

捐款是否都用在了刀刃上?捐款是否都合理用于需要帮助的动物呢?你的捐款去哪儿了?这样的问题你是否会想过?

个体救助难

我们敬佩每一位冲在一线营救遇难动物的志愿者,他们努力营救、费心照顾、积极相关信息,但是他们缺少的就是资金的支持。一个人有再多的钱,只出不入,终会有花完的一天。而在繁忙辛苦的救助工作之后,在大家的爱心捐款铺天盖地地汇总到银行卡、支付宝、淘宝店时,及时公布账目、做好捐款预算的志愿者就相对少了很多。

微公益提供更好的平台

如何减轻志愿者统计捐款、及时公布捐款信息、清楚说明捐款用途,新浪@微公益特别开设了“动物保护”微公益帮助平台。通过媒体的力量,及时核实救助信息的真实性;帮助需要捐款、捐物、招募志愿者的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开通相应的快速通道;联络当地相应的动物医院、宠物食品用品公司等相应渠道提供帮助。

每一位获得帮助的志愿者或公益组织都会得到新浪微博平台支持,不管你的粉丝有多少,我们都会让更多有爱心的微博网友看到你需要帮助的信息。让志愿者可以全心全意照顾获救动物,不必再为经济问题困扰。而爱心捐款的网友也可以通过微公益平台,随时了解救助进展、捐款进度。每一笔捐款系统都会自动记录捐款人的微博地址,并提供对应捐款额度的收据或发票,让爱心变得更纯洁、让公益变得更透明。

如果你身边也有需要帮助的猫猫狗狗,别再因为没有钱而放弃对它们的救助。大家一起汇聚微薄之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动物们。

微公益项目类别

流浪动物紧急救助医疗费用(目前北京地区合作医院为纳吉亚动物医院、荣安动物医院、博望动物医院。偏远地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就近医院)。

流浪动物绝育手术费。

科学喂养救助基地日常口粮费用征集。

二三线城市TNR(诱捕、绝育、放归)培训项目。

特殊紧急救助项目。

申请动物保护微公益办法

第一时间微博需要救助的动物信息及相关情况。

发送邮件至 .cn 或将下列信息私信@解小法 。

申请微公益项目的相关微博地址。

简要说明申请理由及申请项目类别。

公益组织或救助个人需遵循科学救助的原则(适龄动物绝育免疫、亲人动物接受领养、

所饲养动物为流浪动物或救助的流浪动物)。

留下姓名及联系方式。

感谢大家支持这些微公益(已完成):

/12172 捐出10元零花钱,为地质大学韩奶奶募捐猫粮款。

/12261 重庆1.15所救助小狗捐助药品。

/100305为@葛大喵同城爱心日救助的猫猫狗狗募捐口粮。

/100398为王丽萍阿姨(好狗好猫流浪狗义工团)募捐口粮。

/100430为土桥何阿姨救助的流浪狗募捐绝育费用。

/100352为北京京师园救助的心脏病小猫募捐医药费用。

这些微公益需要大家支持(未完成):

/100712为北京市保护小动物协会教育基地的流浪动物募捐口粮。

公益捐款 篇二

“被慈善”、“被捐款”的背后

这些年,一些地方频刮“慈善风暴”。在政府授意下,某县级市的慈善总会按照企业的销售额给企业下达捐款指标,市委领导每人劝募三家大企业。这一名谓“千企万人慈善大行动”,创造了一次活动募捐人民币10亿元的“神话”。今年初,一个西部产煤县“四套班子”齐出动,一顿饭让当地煤老板掏捐款13亿,全部划人县财政,人称“苛捐猛于虎”。

民政部原部长、中华慈善总会创会会长崔乃夫对一些地方政府用行政手段向企业强行摊派捐款的做法十分反感和痛心,说,“这是对慈善事业的破坏!”今天,捐款摊派风非但没有停止,反倒愈刮愈猛。遇到灾难,一些地方连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都要按人头捐款,10元还不行,要100元。有网友评论“这样的慈善令人厌恶”。这种慈善不是真慈善,而是变味的东西,背离了慈善的本质。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乐于在非灾“和平”时期主动向政府捐款。给政府捐一亿,政府给的优惠政策或直接好处的价值可能超过两个亿,还送一顶“慈善家”的桂冠。这种高级的钱权交易,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破坏了慈善规矩。政府拿到的这笔资金比预算外还要预算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受上级财政监督, “献金”者也乐于不监督。这极有可能助长腐败。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只有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政府才可以接受捐款。

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八成‘5・12’汶川地震捐款可能流入政府财政专户,变成了政府‘额外税收’,由政府部门统筹用于灾区”。这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反思。

对此,时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的王振耀回应说,现实是“一些NGO组织公信度不高,回馈不明确,导致公众不愿意将钱交给NGO使用”。他还说,交给政府,政府压力也很大,“体制上有尴尬。”这既是指大部分捐款直接由政府接收,也是指接受了近200亿捐款的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和同样有政府背景的公募基金会,所筹资金几乎也是通过政府系统来落实。

国际上通行做法是政府购买NGO(非政府组织)的服务,比如,美国政府购买NGO服务的款额是民间捐赠总额的1.5倍,中国却正好相反,变成了NGO“购买”政府的服务。在汶川地震760亿人民币捐款的项目实施中,干活的几乎清一色为公务员,对民间组织在服务业中就业率增长的贡献率近乎于零。

民间慈善捐款本应当流向民间,但现实却是逆向流向政府。

中国慈善体制面临着进一步改革的需求。

透明是体制改革关键

慈善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厘清民间慈善与政府责任的关系。

中共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一目标被普遍解读为,社会事业的“基本”部分由政府完成,而“非基本”的社会事业则交给社会和市场,政府履行的是监管责任。

政府公益与民间慈善大方向一致,但有界限。政府公益用的是财政税收的钱,民间慈善用的是民间捐款或服务收入;政府可以把财政的钱拿出来购买民间组织的公共服务,但不能把民间慈善捐款拿到政府的口袋里弥补公共财政的不足;政府要支持民间公益的发展,并担负监管的责任,但不能自己越位操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厘清民间慈善与政府责任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政府与“官办”慈善组织的关系。

中国民间公益领域存在两种生长力量:一是自上而下,从官到民的组织,公募基金会、慈善会属于这种力量;一是自下而上、扎根民间的草根组织。第一种力量有行政权力的支持,有很强的资源动员能力,吸纳了绝大部分民间捐赠,但由于历史原因,没有把基层的公益服务机构――草根组织作为消化这些资源的“腿”。它们的根还扎在政府行政系统内,这就有意无意地强化了政府对民间慈善资源的吸取,民间慈善捐款成了弥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预算外资金。一些地方现在仍然把公募机构的捐款列入政府预算外收入统计。

这就涉及了慈善体制改革的第二个核心问题,公益慈善产业链的再造。

在各个国家,基金会是慈善资金的提供者,大量专业性的公益服务组织是消化这些资金的终端。慈善资源的流向是:捐款人出钱,基金会(慈善会)收钱、管钱,公益服务组织花钱。捐款的使用大部分用在服务、用在支付公益组织的人工成本上,而非基础设施上。这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慈善资金流向公开、透明,受到捐款人、社会和政府的严格监督;所有收钱、管钱、花钱的机构都会自觉把自己的账务公开,成为“玻璃口袋”。原因很简单,慈善组织要想得到公众支持,获得捐款,必须依靠自己的公信力,得到公众的信任,慈善资金只会流向最有效率的机构,正如“股神”巴菲特把370亿美元捐给盖茨基金会那样。

中国公益慈善产业的产业链是断裂的:有的机构为钱多得花不出去发愁,有的机构在做“无米之炊”。公募基金会(慈善会)实行从官到民的转型、建立慈善资源由民间流向民间的机制,对于公益产业链的再造举足轻重,责无旁贷。

公益捐款范文 篇三

Abstract: since Jocie Guo flaunt wealth event, rumors swirling about the Red Cross, the focus of public opinion against the Red Cross 's reputation, a big discussion about charity seems inevitable launched, the public think the contributions need to seriously reconsider.

关键词:红十字会 郭美美 公信力 政策法规 捐款人 维权 社会责任

Keywords: Red Cross of Jocie Guo 's contributions to human right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捐款行为是一种善行,中国人一向有做好事不留名的美德,为此,许多人做好事往往只是做,而把留名当做作秀行为,嗤之以鼻。所以,许多中国人做好事是不留名的。这是一种美德,但是,这种传统也给一些部门和人员违法乱纪提供了机会,留下了“后门”。同时,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捐赠采取了部门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对捐赠款物进行管理,但是,如果监督跟不上,也会产生严重腐败现象,对于慈善事业是一种严重的损害。

捐款问题已经提出很久,许多人对于捐款方式提出了质疑,甚至前些年就有报道捐款车辆成为了领导专车的现象,但是,一直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今年7月1日,《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这是继我国已颁布实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之后在规范公益事业捐赠领域的又一重要法规,是完善我国公益慈善捐赠法治的重要里程碑。事实上,公益慈善的发展不仅要靠加强法制监管,更需要捐赠者的自觉维权。正如德国法学家耶林所说的那样,为权利而斗争,是对自己的义务,更是对社会的责任。同样,捐赠者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责任。

一、自愿、合法捐赠,是捐赠者的权利也是义务

捐赠是捐赠者自愿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让渡给合法被捐赠人的行为。该财产转移行为除了遵循自愿无偿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循合法原则,否则违反该两大原则,该捐赠行为的合法效力将被撤销或被认定为无效。首先,捐赠行为必须是基于捐赠者自愿的真实意思表达,不存在任何受到胁迫和不当影响的意志不自由情形,法律也禁止任何形式的强行摊牌或变相摊牌,否则,捐赠者可以其捐赠行为存在受胁迫,或不当影响的意思瑕疵,而申请法院或仲裁撤销捐赠协议,捐赠人则无需继续履行捐赠协议。其次,捐赠与受赠行为必须合法,不能存在政治献金或盈利行为,否则,该捐赠与受赠行为属于当然的绝对无效。实际上,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十一条也明确规定,捐赠人只有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才可以给政府捐款且不得以受赠政府机关为受益对象,平时给政府捐款没有法律支持。如果企业或个人在没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给政府捐款,或者企业或者个人在政府强制摊派下“被捐款”、“被慈善”,则可能有钱钱交易,及违法摊派之嫌。这不仅扰乱了公益捐赠的秩序和规则,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因此,“被捐赠者”有权对违反《公益事业捐赠法》相关规定的受赠机构及非法捐赠者进行举报、控告,并追究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当然,对于捐赠者本身而言,也应当遵循公益捐赠禁止盈利,禁止非法献金的准则,这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

二、公益捐款,捐款者并非权利用尽

公益慈善捐赠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社会性及公共性,但其本质仍是一种特殊的赠与或者信托行为,其除了遵循公益慈善及税收方面的法律之外,仍应遵循有关赠与合同或信托活动方面的法律规定。在公益慈善事业发达的西方国家,捐赠人对自己捐款的使用情况非常看重,捐赠人会积极行使自己作为捐赠人的多项权利维护自己的权利,防止受赠人滥用或挪用捐款,而且西方的受赠机构也非常重视自己的信用和形象,自觉遵守公益目的或捐款人的意愿。然而,在我国公益慈善法制并不完善,公益慈善捐赠往往一捐了事,捐赠者履行完捐赠衣物后似乎权利就用尽了,除了无力质疑之外无任何法律上的权利可以主张。实际上,公益慈善捐赠者在捐赠之后仍然有多项权利――授意权、知情权、监督权、免税全、撤销权、留名权、命名权――可以行使,以维护自己捐款的合法权益。捐赠者有权在捐赠时附条件附义务,在捐赠时,捐赠者可以与收益者就捐赠财产的种类、质量、数量和用途等内容订立捐赠协议。捐赠者有权决定捐赠的数量、用途、目的、条件和方式,受赠者应当按照捐赠协议约定的用途、目的、条件及方式严格使用捐赠财产,受赠人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和目的,如果需要改变用途和目的的,应当获得捐赠人的同意;捐赠人有权捐赠之后享受免税待遇,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受赠人有义务如实答复。如果受赠者不履行上述捐赠协议约定的义务或者将捐赠财产挪为他用的,捐赠人有权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捐赠人撤销赠与的,有权向捐赠人要求返还捐赠的财产。此外,如果捐赠人捐赠的项目是兴建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的,有权要求与受赠人订立捐赠协议,对工程项目的资金、建设、管理和使用作出特别约定,并有权由捐赠人亲自与受赠人亲自与受赠人共同组织施工,监督工程建设、建设资金的使用和工程质量验收的情况,如由受赠人组织施工的,则在工程竣工时捐赠人有权知情上述工程情况,受赠人也有义务进行通报。而且,捐赠人对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有权留名纪念或者在经批准后捐赠人还有权命名工程项目的名称。因此,如果捐赠者尊重自己捐款的权利,受赠人也尊重捐赠者的权利,则不至于出现糊涂捐款,主张一些公益慈善受赠不透明、不负责的情况。

三、认捐着受穷,公益慈善捐款仍有权不履行

公益捐款 篇四

募捐箱遭到冷遇,究竟出于何种原因?是公众慈善意识普遍淡薄,还是有关部门宣传管理缺位,导致公众行善渠道受阻?本刊记者通过现场和问卷调查,并采访了部分慈善组织的相关负责人,试图探究当下公众的慈善行为习惯现状,挖掘募捐箱遭受冷遇这一现象背后的种种原因,进而寻求破解当下公众日常慈善行为困局的创新思路和路径。

记者调查直击募捐箱4宗痛

募捐箱变身“垃圾箱”,市民募捐意识淡薄,筹款数额稀少,募捐箱功能不全……记者走访成都市内设置有募捐箱的部分公共场所,对这些募捐箱的使用、管理以及募集善款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直击募捐箱4宗痛。

3大疑惑让市民远离募捐箱

记者就成都市民日常捐款行为对50位受访者作随机调查发现,几乎一半的受访者从未通过募捐箱捐过款,但另一方面,又有几乎9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参与过捐款活动,只不过大多选择了其他方式奉献爱心。不了解捐款用途,不了解募捐箱监管流程,得不到必要的引导提示……3大疑惑,让怀揣爱心的市民面对募捐箱,却想说爱你不容易。

慈善组织呼吁爱心应该长久坚持

慈善组织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专访,解析募捐箱陷入窘境原因,认为除了慈善机构工作没做到位,宣传动员没有跟上之外,关键是人们慈善意识还不够,并呼吁公众像地震时期一样继续保持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关注和热情,因为,爱心不能只是在某一个时候存在,应该长久坚持。

公益人士支招6种可能提升募捐箱功效

变身“自动售卖机”,明星代言,让募捐箱“唱歌”,化身“我零器”,捐款置换购物袋,造型多样化……众多慈善公益人士比拼创意,为改进募捐箱的设计、设置及管理运作,为引导公众参与常态化慈善公益活动,培养公众日常化的慈善习惯,出谋划策。

募捐箱4宗痛 成都募捐箱现状调查

吴 笛 张海生

募捐箱,本是为方便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为慈善事业奉献爱心而设置的箱子,可实际上,这些箱子是否真正唤起了市民参与慈善募捐的热情,为培养市民的慈善习惯,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为此,《慈善》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内设置有募捐箱的部分公共场所,对这些募捐箱的使用、管理以及募集善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第1宗 痛募捐箱变身“垃圾箱”

“就是有人想捐,看到这个样子也会放弃的,这不就是一个垃圾箱?”

调查时间:3月12日上午10点至11点

调查地点:新鸿路某连锁超市

位于新鸿路的某连锁超市出口处,有两个红十字会摆放的募捐箱。从上午10点10分一直到10点50分,大半个钟头里,记者没有见到一个人向里面捐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边一个商家搞促销活动的抽奖箱前,却是人满为患。

“我看到了这些募捐箱,只是没有捐款的想法。”王女士刚从抽奖的人群中挤出来,手上拿着一小包抽奖得到的味精。周围的超市常客也开始纷纷低声议论“在这里投几毛钱有什么用啊,再说我也不知道我们捐的钱到底会用来做什么,而且里面几乎都是垃圾,连管理都成问题,你要我们怎么相信他们能用好我们捐的钱?”

“你看看里面都是什么东西?这些人什么素质啊?!”一提到募捐箱,陈大爷就很气愤。他指着一张张募捐箱里的收银小票、宣传海报,比划着向记者描述,“就是有人想捐,看到这个样子也会放弃的,这不就是一个垃圾箱吗?应该有人监管啊。”陈大爷说,自己是一个热心公益的老人,为灾区捐过很多次钱。

“我们也没有办法,有的顾客要那样做,我们能怎么办?还是一个道德的问题。”超市主管李小姐表示,超市平时只负责募捐箱的清洁工作,其余的都不管。

第2宗痛 市民募捐意识淡漠

“我一个月都没见人捐过……”

调查时间:3月12日中午12点至下午1点

调查地点:双桥子某大型连锁超市

在位于双桥子的这家超市,记者转了三层楼,好容易在中间一层找到募捐箱。箱子孤零零矗立在墙边,与超市里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顿成反差。

“我一个月都没见人捐过,一个月前里面就是那么多钱,现在还是。”营业员马小姐在附近柜台工作,她解释说地震之后那段时间人们捐款最踊跃,以后就和之前一样很少了。她看到的最大的一笔捐款是有人投塞了100元,但那也是在地震期间。

“我以前带孩子捐过,后来发现基本上没有人注意这些,都不捐,我也就不想捐了。”柜台旁边,李先生抱着小女儿说道。

记者随后蹲守在募捐箱旁近1个小时,统计出经过这个募捐箱的人流数是172人,而其中仅有1人往箱里投放了钱币。

第3宗痛 筹款数额稀少

“善款数额稀少,募捐箱一般都是几个月才开启一次。”

调查时间:3月14日下午2点至3点

调查地点:春熙路某超市

下午2点多,记者来到位于市中心繁华路段春熙路上的某超市,发现在入口大门处摆放的募捐箱,与上述两处地点的同类们的境遇基本相似。募捐款与杂物掺杂在一起,填到了箱身的1/4处。面额多为1角、2角的小票,零星几张1元人民币掺杂其间,10元面额以上的基本没有。

指着箱身里一层散乱的小额钞票,旁边的保安说,本来按规定,设置募捐箱的慈善协会一个月一次要开箱整理和收取善款,但因为“善款数额稀少,募捐箱一般都是几个月才开启一次”。

“在这里已经工作3个月了,也没见过哪个单位来开启过。”这位保安说,“其实为了倡议、引导顾客往募捐箱里捐钱,我们工作人员还准备了一些零钱放在里面,好唤起人们的注意,但也没什么用。”他显然对此感到遗憾。

第4宗痛 募捐箱功能不全

功用缺失让市民愈加漠视募捐箱的存在

调查时间:3月16下午4点至5点

调查地点: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下午4点多,记者来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底楼拐角临近挂号室的地方,看见摆放有两个募捐箱。其中一个标记为“红十字会多功能募捐箱”,箱身不透明,右边设置有一个三层的书报阅览架,架子上却没有一本读物。另一个为绘有红十字标志的透明募捐箱,其上部有个14寸左右的电子显示屏,但此时是一块黑屏。

记者随后采访了一位医院工作人员。他说,经历了5.12大地震之后,自己开始关注起慈善公益事业。说到募捐箱功能残缺的现象,他说,平常在成都各大超市、卖场看见的募捐箱,也多呈现出功能残缺的现象,比如擦鞋功能不再运行,播放公益短片的屏幕损坏等等。“而这些本来是慈善协会,为了吸引人们走进、关注募捐箱特地设计的几种方式。”他表示,募捐箱自带特殊用途的缺失,只会让过往群众,愈加漠视这条可以吸引并促动人们参与 日常慈善行为的途径。

3大疑惑 让市民远离募捐箱

张海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它就在你身边。却被你漠视。

公共场所的那些募捐箱总是被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入口、过道……我们数不清多少次和它擦肩而过,却往往只是投去不经意的一瞥,少有驻足停留,甚或投入一份爱心的举动……在本刊记者就成都市民日常捐款行为对50位受访者所作的随机调查中,几乎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从未通过募捐箱捐过款。但另一方面,又有几乎9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参与过捐款活动。只不过他们大多选择了其他方式奉献爱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为盛放爱心而设置的箱子遭人遗忘?是什么拉远了市民和募捐箱的距离?也许对许多人来说,即使是怀揣爱心,但面对募捐箱,还是有太多的疑惑和踌躇。这个时候,他们心里对募捐箱的感受,也许真的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想说爱你不容易……

疑惑1 不了解捐款用途

在50位受访者中有23人表示自己从未通过募捐箱捐款,几乎占了受访人数的一半。募捐箱所遭受的冷遇程度可想而知。有受访者表示因为不了解捐款的用途而没有选择通过捐款箱捐款,为此,50位受访者中有18人表示募捐箱应该附加一些捐款用途说明,好让捐款者知道自己捐的钱会用到什么地方去。

疑惑2 不了解募捐箱监管流程

慈善公益事业要得到公众的支持,离不开公正透明的监管,很多受访者都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在问及什么原因让他们不选择募捐箱的方式表达爱心的时候,有16个人的回答是不明确捐款能否真正送到应受捐助人的手里。谁能保证我们捐的钱就会用在公益事业之上?这是很多受访者担忧的问题。实际上,有关部门不仅对捐款箱的用途宣传不够,相关的监管措施也很少向公众介绍。因此,在调查中,有26位、占受访者总数52%的市民希望捐款的管理流程能够更加透明。

疑惑3 得不到必要的引导提示

通过募捐箱捐款是一种自发行为,没有人去要求,不像单位、团体组织的捐款,有要求,有号召,参与者也就比较多。调查中,记者发现只有40%的人会自发参与一些捐款行动,比如通过汇款,以及一些其他的途径进行捐款,但选择募捐箱的人很少。

在调查中,在通过募捐箱捐过款的受访者中,竟无一人是因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建议而参与捐款的。这说明有关部门对募捐箱的宣传工作还做得很不够,没有让公众及时了解有关信息,以引导他们参与捐赠。因此,在调查中,有6位、占受访者总数12%的市民希望对募捐箱位置进行更明确的引导和提示,以方便大家参与捐款。

数字:

成都市民日常捐款行为抽样调查

(调查人数:50人)

一年大概参加多少次慈善捐款活动?

1)从未

6人12%

2)1―2次 12人24%

3)3-4次 23人46%

4)5次以上 9人18%

一般一次的捐款额度是多少?

1)10-20元 8人16%

2)30-50元 31人62%

3)50-100元 6人12%

4)100以上 5人10%

您平时一般通过何种渠道参与慈善捐款?

1)单位 23人46%

2)公益组织 7人14%

3)自发 20人40%

您是否通过设置在超市、商场、快餐店等公共场所的募捐箱捐过款?

1)是 27人54%

2)否 23人46%

您通过公共场所的募捐箱捐款是因为?

(27人)

1)践行慈善,奉献爱心,从我做起

23人85%

2)零钱难于收拾,顺带捐款4人15%

3)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建议0

如果没有捐过,为什么?(23人)

1)自身经济能力有限 2人8%

2)没有看见募捐箱

1人4%

3)不了解捐款的用途 4人17%

4)不明确捐款是否能真正送到应受捐助的人手中

16人69%

募捐箱的设置在哪方面做改进,能激发您参与捐款的热情?(50人)

1)募捐箱位置进行更明确的引导和提示 6人12%

2)捐款用途附加说明 18人36%

3)捐款的管理流程多加透明 26人52%

声音

冯先生42岁 餐饮店老板

“我觉得通过捐款箱收集那点钱太少,能帮谁啊,所以我一般都不会在这里捐钱,要奉献爱心我可以选择其他途径。”

陈先生31岁 公司业务员

“捐款箱?好像没什么人关注吧?大家都不捐,我也就不想捐了,我觉得这些事还是需要有人带头才行。”

李阿姨57岁 退休

“我也想捐钱,可是自身经济状况不允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像我这样的人其实很多,我们不是没有爱心。”

张先生28岁 金融业职员

“我一直刷卡消费,身上很少带现金,就是想给捐款箱投点零钱也没有啊,等下次我把零钱准备好了再来捐吧。”

冯乐男21岁 大学生

“捐款箱在哪儿啊?我一直没留意,现在知道了我会经常捐的,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一直都有这样的愿望。”

马先生34岁 广告策划

“给捐款箱捐钱都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培养一下他们的爱心。我就带我儿子捐过,自己就没那个必要了,我觉得我很有爱心嘛。”

葛兰女42岁 事业单位员工

“单位经常组织一些捐款活动,我都会参加。倒是没怎么关注过这些捐款箱,以后会考虑通过这种方式捐的,都是献爱心嘛。”

贾阿姨61岁 退休

“钱放进这些箱子里安全吗?我对捐款箱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通过捐款箱募集的钱有哪些用途,怎么没人宣传呢?”

孔女士45岁 家庭主妇

“我很担心这些钱能不能交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手里,如果这些捐款箱的运作流程再透明一点,我肯定会捐。”

王女士28岁 媒体从业人员

“捐过啊,每次买东西出来找的那些零钱脏兮兮的,没地方放我就顺手投进去了,顺便献点爱心嘛。”

公众慈善意识不够是关键原因

张海生

募捐箱本该是爱心的使者,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爱心有所托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怀疑、误解的声音倒是不少。

在成都市内设置募捐箱的主要有四川省红十字会、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几家慈善组织。但是不管哪个慈善组织所设置的募捐箱都面临着几乎相同的尴尬,那么,募捐箱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又该如何改进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四川省红十字会宣传部刘部长和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廖理事长。

四川省红十字会:

通过募捐箱募集的钱甚至还不够制作一个募捐箱的成本

红色十字早已深入人心,那是爱心救助的标志。那么印有红十字标志的募捐箱现在又面临怎样的窘境呢?

据四川省红十字会宣传部刘部长介绍,到目前为止,四川省红十字会在成都的一些公共场所设置了20。多个募捐箱。按理说,按照红十字会的影响力,分布在公共场所的这些募捐箱应该可以募集到一定数额的捐款,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募捐箱能够募集到的资金很少,现在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通过募捐箱募集的钱甚至还不够制作一个募捐箱的成本,”省红会宣传部刘部长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料到会有如此的情况发生,作为一个普通人也不会去考虑那些设置在公共场所的募捐箱会有多少成本。但是公益事业也需要投入,失去了大众的理解和支持,再好的公益事业也难以发展。”

刘部长向记者介绍,一个募捐箱的制作成本就是几千元,再加上还有很多后期的维护,比如募捐箱破损之后需要修理,或是陈旧了需要更换新的募捐箱。这其中的开支很大,而募集的资金经常会远远低于其支出,甚至有时候一个募捐箱从投入使用到结束使命所募集的钱也没有慈善组织制作和维修它花费的成本多。

“我们可能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一些现场捐款活动的开展上,进行实名制的捐款,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捐款模式,因为现场捐款有一个相互直接的沟通交流过程,可以更好地激发大家的捐款热情。”刘部长说,“募捐箱不能成为资金募集的主体,但是我们还会坚持完善。”

提到募捐箱的监管,刘部长说监管其实是很透明的,省红会和那些设置募捐箱的场所都要签订相关的协议,开箱取钱这些事情都必须双方在场。只是如何取得大众的信任,如何加大募捐箱的宣传力度,对省红会仍然是个考验。

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募捐箱处境尴尬的关键原因是人们慈善意识还不够

据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廖理事长介绍,该基金会在成都市区及其周边一共设了300多个募捐箱,设置这些募捐箱的目的是要通过募捐箱募集资金,对残疾人提供一些帮助,同时宣传残疾人事业,培养大家的慈善公益意识。

“我们的每个募捐箱都是我们宣传残疾人事业的窗口,但是现在的情况很尴尬,甚至有人把募捐箱当成了垃圾箱。”说到募捐箱,廖理事长一样有些无奈,“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我们慈善机构工作人员工作没做到位,宣传动员没有跟上之外,关键是人们慈善意识还不够。我们要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慈善事业,当大家都有了公益心,自然这样的情况就少了。其实我们广大市民还是很有爱心的,比如地震激起了民众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关注,那时候大家都想尽办法要为灾区做点事,募捐箱就成了不少人捐献爱心的平台。但地震毕竟只是一次突发事件,我们的爱心不能只是在某一个时候存在,应该长久坚持。”

“募捐箱虽然处境尴尬但是情况正在好转,我们在募捐箱里曾经发现过一个很大的红包,里面包了1000元人民币。这是很让人感动的事情,这说明募捐箱正在得到人们的认可。2008年1月到9月,残联通过募捐箱募集到了10万余元的捐款,这些钱虽然不多,但还是可以帮助到一些残疾人。”廖理事长说。

“同时,有些社会企业的公益心也尚待提高,因为我们的募捐箱设置需要和企业合作。以前有的企业对设置募捐箱还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设置募捐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募捐箱对提升企业形象很有好处。作为企业也应该尽一份社会责任,为公益事业提供一个空间和支持,从而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廖理事长告诉记者,他相信募捐箱目前的尴尬只是暂时的,他们也有决心做好。“为了让我们的监管更加透明,我们即将开通专门的网站,有了这样的信息公布平台之后,我们会把募集的资金,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加以公布,预计今年之内就能完成这个工作。”

“如果大家能够把慈善当成一种时尚,那我们募捐箱的处境可能就不会这样了。”

正如廖理事长所期待的那样,除了对物欲的追逐,我们还需要更多精神补给。

募捐箱的6种可能

吴 笛 李立亚

募捐箱之所以遭到众多市民的冷落,其原因归纳起来,一是大多数人尚未将慈善养成一种日常化的生活习惯,二是慈善公益组织在募捐箱的设计、设置及管理运作上仍有许多地方尚待改进。针对第二个原因,记者采访了一些公益慈善组织,请众多公益人士就募捐箱的改进出谋划策。

NO.1 山东经济学院绿诺环保协会:变身“自动售卖机”

要是向捐款箱中投入l元钱硬币可以得到一包纸巾,或者投入4元钱硬币能够获得1听可乐,然后在投入的钱中扣除一小部分做慈善,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尝试“常态募捐”呢?

这样的募捐箱可放置在商场、超市的出入口,甚至也可在居民小区的门口安放。

《慈善》点评

“有来有往”的捐助方式,悄然融入生活的细枝末节,提供给普罗大众更“实惠”的慈善门槛。便利自己,行善他人。

创意指数:

这一创意用更加“实用”的办法激励老百姓参与捐款,只是具备如此“自动售卖机”功能的募捐箱,制作及维护成本必然较高,慈善组织自然需要在收效与成本上作比较权衡。

实行指数:

NO.2 湖北荆门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明星代言

如今,明星等公众人物越来越热衷参与慈善和公益活动。在此背景下,邀请明星为各类基金会募捐箱做形象宣传不无可能。可以在募捐箱体上或募捐箱旁设置某位明星专为某个基金会拍摄的宣传海报,对大众尤其是粉丝们形成不可小觑的号召力。

《慈善》点评

用慈善做媒介,让明星与大众有效互动。借明星之力,造慈善之势。

创意指数:

可以预见,借用强大的明星效应定能吸引一部分人群的眼球,还能树立一种“快乐慈善,时尚慈善”的意识。

实行指数:

NO.3常州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会“唱歌”的募捐箱

干瘪瘪的募捐箱多是悄无生息地被搁置一旁,要是有能唱歌的捐款箱会不会让慈善鲜活起来呢?在募捐箱内装入感应和发声装置,每投入一次钱币就可以飘出一段悠扬的轻音乐或一首流行乐曲,给公共环境营造出一份或优雅或欢动的气氛。

《慈善》点评

把募捐箱从沉默中释放出来,自然有助唤醒我们潜在的行善愿望。试想如果一位男士逛超市时。往募捐箱里投入一枚硬币,而充满爱意和情感的歌声即刻飘出,身边的女友怎会不被打动?

创意指数:

既能愉悦捐款者,又能吸引他人眼光,巧妙地扩大了捐款箱的“知名度”,,技术上操作难度也不大。

实行指数:

NO.4山东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化身“找零器”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换出一块钱或两块钱的公交车费,被迫去附近的商店花去好几块钱,要是有个“聪明”的募捐箱能换出零钱,只从中扣取几毛或一块钱纳入慈善基金,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更易为人们接受?

《慈善》点评

若真有这样的捐款箱,令人不用再为换出公交零钱而成倍地进行额外花费,既可为自己节省开支,又可献上爱心惠及他人,大大开拓了慈善的方式和门路,此种创意,堪称优秀。

创意指数:

不过设置如此能分辨零钞的“智能”募捐箱,估计仅安装验钞设备,就需提升技术含量,增加制作成本。从技术和经费上考虑,实行这一革新恐有一定难度。

实行指数:

NO.5贵州省大洞复新志愿者团队:捐款置换购物袋

你是否会时不时忘带购物袋就大逛超市,最后还得买个塑料袋囊括“战利品”?建议在超市收银台前设置“置换购物袋”募捐箱,收银员可以提示需要购物袋的顾客,把找回的1元以下5角以上的零钱捐入募捐箱,就可以得到1个环保购物袋。

《慈善》点评

瞄准了在超市消费时经常遭遇琐碎零钱的细节,加以引导,便能成为我们施予爱心的瞬间,同时还能为环保做点小小贡献。

创意指数:

募捐箱本身不存在技术上的创新和难点。而超市帐目的管理,则需要因此花费更多的人力。超市也可能因此增加成本支出。

实行指数:

NO.6爱心家园义工联(北京站):造型多样化

国外环保人士为了制止人们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常常组织“垃圾箱设计大赛”。造型新颖别致的垃圾箱,不仅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增进了环保意识,而且其形象也常为所放置地点添彩。同样募捐箱也可以组织“造型设计活动”,以各式各样吸引眼球的造型,来唤起人们的“常态化”慈善意识。

《慈善》点评

点子独特,因为募捐箱有了多种造型,可以放置的地点多了起来,比如公园、游乐场,人们在能够使心情变得愉悦的地方,总是大方多过吝啬吧。

创意指数:

公益捐款 篇五

【摘要】以微博的逐渐流行为标志,自媒体进一步演化为社交媒体。今年8 月份,新浪微博“冰桶挑战”公益活动的高参与度和广影响力,既显示出微博这一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也为公益营销带来新的创意和技巧。通过分析微博在“冰桶挑战”公益活动中的平台作用,可以总结出社交媒体为公益营销带来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社交媒体微博公益营销冰桶挑战

一、社交媒体概念及表现形态

博客、论坛、聊天工等自媒体(We media),①如今已成为“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②而随着2004 年Facebook 社交网站的创立和2006 年微博客服务(Twitter)的推出,自媒体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交媒体(SocialMedia)。

1、社交媒体的概念

百度百科将“社交媒体”定义为: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人数众多和自发传播是构成社交媒体范畴的重要两点。③

传播学者安德烈·开普勒和迈克尔·亨莱因对社交媒体所下的定义是:一系列建立在web2.0 的技术和意识形态基础上的网络应用,它允许用户自己生产内容(UGC,即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创造和交流。④

也有论者认为,社交媒体是指“能互动”的媒体。社交媒体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为了多对多的对话方式。社交媒体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而且,大部分的社交媒体大都可以免费参与其中,它们鼓励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⑤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形式和特点也会随之变化,对于社会化媒体的定义也会有新的理解。但是无论怎样,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依然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⑥

2、社交媒体的具体表现形态

在传播学领域,社交媒体的研究则始于对博客这种“自媒体”现象的观察与思考。⑦主要由于博客这一“自媒体”的出现,直观地呈现了用户自身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过程。在此之后,社交媒体不同的表现形态才不断发展起来。⑧

具体来说,社交媒体的形态包括博客及微博客(如国外的Twitter 等,国内的饭否网等)、维基(如国外的Wiki 等,国内的互动百科、百度百科等)、图片分享(如国外的Flickr 等)播客及视频分享(如国外You-Tube 等,国内的土豆网、优酷网等)、论坛(如国内的天涯、凯迪等)、社交网络(国外的MySpace、Facebook 等,国内的开心网、校内网等)和网络社区(如国内的猫扑等)等。⑨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的《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止2014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 亿,而国内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75亿,较2013 年底减少543 万。在经历了2011 年至2012 年的快速增长期之后,微博客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期。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用户使用成熟度和内容偏好度的加深,其自身属性也在变化。从价值应用角度来看,随着微博客数据的积累,微博客将在舆情管理、行为预测、网络营销发挥更大价值。⑩

二、“冰桶挑战”:社交媒体上的公益狂欢

1、“冰桶挑战”活动起源

“冰桶挑战”源于美国公益组织ALS协会(ALS 病,也叫“渐冻症”)为筹集款项,于今年7 月份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的一项活动“Ice Bucket Challenge”。该项活动号召用户拿起冰水从头部泼自己,感受下“渐冻”;参与者还需拍一段影片发到社交媒体上,并在视频中点名邀请3 位接下来接受挑战的好友。而被点到好友则要在24小时内完成挑战,否则要向“渐冻人”慈善组织捐款100 美元。

2、“冰桶挑战”活动发展

仅仅两周内,“冰桶挑战”风靡美国,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ALS 迅速进入美国公众视野。据媒体数据,从7 月29 日至8 月18 日间,冰桶挑战为美国ALS 协会增加了30 多万名新捐赠者,连同原有捐赠者的捐赠,共计收到善款1560 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只募集到180万美元。

8 月18 日,“冰桶挑战”活动蔓延到中国。8 月17 日晚,“助力罕见病,一起‘冻’起来”公益项目在新浪微博微公益平台上线。8 月20 日,微博上#冰桶挑战#的话题讨论量达到85.3 万,是其上线以来讨论量最高的一天。截至8 月24 日,新浪微博共计有关“冰桶挑战”的话题微博约1211 万条,其中热门精选微博约6 万条。8月31 日22 点,#冰桶挑战#的话题阅读量达到44.8亿,讨论量也达到409.4万。

微博统计数据显示,8 月21 日微公益平台项目就收到捐款260 多万元,超过去年全年的社会捐款。截止8 月31 日,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在微博公益平台上的公益项目已筹款730 多万。加上微博和秒拍承诺的200 万捐款,不到半个月时间内,以冰桶挑战为主题的微博募捐在微博上刮起一股募捐旋风,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已获得捐款近1000 万,达到去年该基金接受社会捐款额的近5 倍。

三、微博助力“冰桶挑战”公益营销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冰桶挑战”的引爆都有赖于社交平台的介入,不同的是,在国外,社交平台只是起到传播和吸引围观的作用,而在国内,微博则同时扮演了围观讨论、捐款和社会监督的角色。此外,“冰桶挑战”也为国内的公益营销带来新的慈善创意。

1、微博引发强大围观效应

冰桶挑战是国内首次以社交媒体为平台、线上与线下联动的公益尝试。微博从一开始就成为了国内冰桶挑战的网络传播平台。鉴于社交媒体扩散的天生优势,微博承载了这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公益游戏与筹款活动。而其他主打私密社交的网络平台,则起到辅助与旁观的作用。

这种围观效应显然是强大的。仅仅两周时间,单是微博的微公益平台就给瓷娃娃中心筹集到了700 多万人民币善款,瓷娃娃官方微博粉丝数也从1 万多急速增长到10 万多。正因如此强大的围观,冰桶挑战才成为一场公益机构、名人明星和微博媒体的多方营销活动。慈善公益机构的受益自然不必多言。这种多赢的、快乐的公益参与方式让公益慈善机构和数十万渐冻症患者获得更多关注,而这种关注也同样得益于微博平台的积极推广。

2、微博构建平台新角色

微博用户可以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实现从“关注捐款监督”的一站式公益参与,改变了以往社交网络扮演的传播推广这一传统角色。

一方面,微博不仅提供了公益慈善信息,更为有意向的网友直接提供了可靠便捷的捐款渠道。网友既可以通过明星名人分享的捐款微博链接进入捐款页,也可以通过#冰桶挑战#话题页进入捐款页面。在刷微博的同时就可以完成捐款,并且可以通过分享捐款微博吸引社交关系链上好友的关注,进一步扩大公益项目的参与范围。无论金额大小,通过微公益平台捐款都可以毫无顾虑的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打消了遭到道德评判的顾虑,名人与民众皆有更多动力捐献善款。

另一方面,微博还同时发挥监督善款的作用。此前无论是壹基金还是嫣然天使基金,都曾暴露出信息不够公开透明而引发质疑的情况,这些慈善行为直接伤害到了民众对公益基金的信任和捐款的热情。通过微博的微公益平台捐款不仅实现实时到账和信息公开,而且微博上的围观促使公益组织的运作更加透明,善款的使用情况在网友的传播中得到不断监督和验证。这或许是目前公益筹款最为有效的监督机制。此次获得微公益筹款的瓷娃娃中心也在微博上公布了冰桶挑战专项基金的首期使用情况。这是中国慈善公益基金运作方式的一个良好的开始。

3、微博制造全新引爆点

相对于传统慈善募捐通用的明星效用,“冰桶挑战”也是从明星上寻找的引爆点。与传统公益营销不同的是,该项活动并没有直接把捐款搬到网上来,而是充分利用圈层泛化传播,扩大了传播面,提高了影响力。

小米董事长雷军是国内第一个接受冰桶挑战的人,随着他点名刘德华,这场公益接力也从企业界向娱乐界传递,并最终风靡开来。周杰伦、章子怡、潘石屹、姚明等近200 位各界明星名人完成了冰桶挑战。00 后组合TFBOYS 完成挑战的视频8 分钟内被转发10 万多次,5 天里播放量达到4200 多万次。王思聪不但个人捐款100 万,而且还带动2500 多人通过微博公益平台捐款,成为劝募能力最强的人。

名人参与冰桶挑战,不仅给自己营造了良好的公众形象,也给慈善机构带来了善款和更加需要的媒体关注。而微博对不同名人不同方式的冰桶挑战的持续更新,也获得了来自名人粉丝的大量关注和流量保证,使得ALS 病症及患病人群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4、微博带来全新慈善创意

自媒体时代,以@好友的方式发起慈善活动并传播慈善爱心,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之举。冰桶挑战赛通过互相点名挑战的方式,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这一活动用一种娱乐精神抓住了人们,在全民娱乐的同时完成了慈善的传递和普及。⑾

在普通公众印象中,慈善就像一场苦情戏,从头至尾,充斥着痛苦的表情、煽情的眼泪、低沉的音乐,渲染气氛后在屏幕下方适时地出现捐款方式。这是我国传统的爱心捐助模式之一,多用于地方电视媒体等,传播率低、效果不高的同时,也让受助者以伤痛换取慈善,带来二次伤害。与之相比,“冰桶挑战”是一种更接地气、更能让全民参与、更具娱乐精神的慈善方式。它比媒体的“煽情剧”传播性更高,更易被人接受,而且也比慈善晚会实用性更强,更加节约成本。这是一次多方共赢,资金得到筹集、疾病得到宣传、话题受到关注、大众感受到“慈善狂欢”。“冰桶挑战”式的公益营销简便、门槛低、投资少,却获得前所未有的慈善募捐和传播效果。⑿

时至今日,慈善公益事业早已过了纯粹道德感召的阶段,而有赖于更多的创意技巧和营销传播。“冰桶挑战”的成功,就在于将创意注入公益营销当中,用创新找回慈善本源。反观国内的慈善环境,恰恰需要慈善价值的回归。⒀

结语

微博上的“冰桶挑战”再次证明了社交媒体在公益营销方面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微博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在微博平台上发起公益项目、进行推广,同时又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优势,对公益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借助微博的围观效应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将有利于帮助公众恢复对公益慈善的信心,以更加理性和宽容的态度投入到公益当中。长远来看,这无疑有利于公益事业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 Dan Gillmor. News for the NextGeneration: Here Comes We "Media"[J].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2003(11/12):29-37

② Chris Wills. Shayne Bowman. WeMedia[J]. The Media Center, 2003(7):11-17

③百度百科,《社交媒体》[EB/OL].b /2169907.htm.

④Kaplan, Andreas M,Michael Haenlein,“Users of the world,unite! The challenges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Business Horizons,53(1):59 -68

⑤⑥⑧⑨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兼谈当下对社交媒体认识的模糊之处》[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65-69

⑦王晓光、郭淑娟,《社会性媒体初论》[EB/OL]

⑩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_47437.htm

⑾⑿王琦,《我们需要“冰桶挑战”的慈善创意》[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4(8):70

⒀张健,《“冰桶挑战”以创新找回慈善本源》[J]《. 辽宁日报》,2013-8-26

【公益捐款范文】相关范文

公益活动捐款倡议书【通用5篇】01-21

公益捐款的倡议书(3篇)03-09

公益捐款倡议书【优秀9篇】03-25

公益爱心捐款倡议书(3篇)11-28

爱心公益捐款倡议书【优秀10篇】09-15

公益活动捐款倡议书优秀6篇09-18

公益捐款倡议书优秀10篇11-01

经典美文摘抄及赏析【10篇】01-01

成人高考的复习资料(优秀4篇)01-01

2023年十大世界实力最强国家排名一览01-01

最新范文

可行性分析包括范文(通用6篇)01-09

贫困情况说明(最新4篇)01-09

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宣传语【优秀10篇01-09

努力学习英语范文优秀6篇01-09

科学研究的含义范文【优秀3篇】01-09

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范文【最新7篇】01-09

技术创新战略范文优秀3篇01-09

黄鳝我们走范文【最新8篇】01-09

冬至的祝福语(优秀10篇)01-09

冬至祝福语优秀5篇01-09

81 48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