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作文>作文体裁>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

发布时间:

篇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

作者:葛任涵

窗外,狂风骤雨,“烟花”肆虐杭城;屋内,书香阵阵,我静静地翻看着朱光潜先生的那些信。

这些信是朱先生写给青年朋友们的信,与青年们在读书、升学、做人、修身等方面进行系列探讨,紧紧扣住现代青年的态度、习惯来劝诫青年,读来使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谈动”与“谈静”,朱先生在书中给出他的理解:动,是排解烦闷和愁绪;静,则是会领略趣味。而我认为,动与静是学习的两种状态。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既要朝气蓬勃、好学上进,又应心境空灵、闹中觅静。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由此可见,才识需学习,而学习则须静心,动以养身,静以养心,动静结合,相辅相见,才能成为成功的青年。

动,是勇攀高峰;静,则是专注静心。

近日,东京奥运会首金的获得者是一位年轻的浙江姑娘——杨倩。奥运精神追求的是更高、更强,为了参加奥运会,她持之以恒地刻苦训练,不断挑战自我,达到最好的状态。在比赛中,虽是初出茅庐,但她沉住气,全神贯注,以自己的节奏发射子弹,一步步稳扎稳打,尽管最后一枪之前还落后0。1环,可她依然丝毫不慌张,最后一枪打出了比对手高出0。9环的好成绩,成为东京奥运会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动,是脚踏实地;静,则是仰望星空。

我在杨倩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我虽然没有她那惊人的天赋,但是我也可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追逐梦想。从幼儿园开始,钢琴就一直陪伴着我,在过去的八年间,无论学业多么繁重,我都会坚持每天摸一摸它,弹奏一段音阶与琶音,学习几个新曲子,体会一下作曲家含在其中的情感,因为我的梦想就是成为像妈妈一样的音乐老师,我还要像我们的班主任——任老师那样,到新疆、西藏的大山里去做老师,为大山里的小朋友带去动听的音乐。我也知道要实现这一梦想,现在的我要做的就是抵御外界干扰,静心学习,不断汲取知识,不断攀登学习的高峰,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在自己的学习中找到乐趣。

不知何时,窗外的风暴开始散去,厚厚的云层中透出几缕金色的阳光,照进窗户,洒在我的书本上。我合上书本,抬眼望向远方,深吸了一口气,目光也变得愈加坚定了。

篇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

作者:韩嘉豪

这个夏日,绚丽灿烂的落日洒尽了最后一丝余晖,宣告着少年时代的正式结束。随即而来,朝气蓬勃的青年时期迎着远方缓缓升起的朝阳大步向我们迈来。

初来乍到的我们带着几分疑惑好奇张望,而年轻的面庞悄然之间已深藏不住青年人的风貌。请不要慌张,不要害怕,神秘又奇妙的青年时代,正等待你去用心去探索。瞧!朱光潜先生早已为你绘好一份地图,你,只须翻开这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跟随他的脚步,他的想象去吧!去吧!去解开你心中的一道道疑惑吧!去打开你思维的大门,去成为更加完美的自己。

“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炎炎夏日,初逢朱光潜的文字便如啜饮一杯清郁幽香的好茶,滋味绵长。作为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潜心耕耘,在生活中待人谦逊,而且他还是一个愿终身与青年为友的志士。每当轻风拂过书页,一道道柔和而深邃的光芒便从字里行间闪过,那漾动着的正是朱先生对生活敏锐而又深刻的觉察,对困境通透而又豁达的态度,对人生恬淡而又睿智的向往。

来,把你的目光放在这第十封信——《谈摆脱》。夏日晚风习习,手捧一卷书香,便有一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奇妙感受。这个“病象”在我身上其实早已显现,皎洁的月光下我的思绪随着此起彼伏的蝉鸣一起飘进了夜色里。

自从进入初中以来,我的英语频频挂科,“89”这个数字仿佛成为了我学习上的一道坎,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妈妈总说:“你只要多花些时间,多刷些题目就行了。”于是,打小倔强不服输的我便开始了一场与英语考试孜孜不倦的“恶战”。然而尽管忙碌不堪,刷过的试题也堆积如山,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的成绩依旧是稳如泰山。渐渐的,我开始有些心浮气躁,无暇心静,成绩既是我奋进的目标,却似乎也成为了我无法挣脱的枷锁。多少次看到成绩时,沮丧、无奈、抱怨,千般种滋味如鲠在喉。

“提的起便是抓得住”,窸窸窣窣间我从书本中抬起眼来,“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的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朱先生的一席话像夏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令人醍醐灌顶。对于正在黑暗中摸索的我,这句话就像一把苦苦追寻的钥匙,打开了我心灵的桎梏,化作一条奔涌的大河,瞬间漫过我荒芜的心田。我明白了,也许我应该摆脱那盲目刷试题的方法,也许我应该去追寻求知最本真的乐趣,也许我应该排除杂念多有一分耐心,我要去寻找适合我自己的学习“秘法”。

再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深觉朱先生将青年中存在的种种病象描写得是何其准确精当呢!他与青年同胞谈读书,谈作文,谈社会运动,谈爱恋,谈……像春天里的一声惊雷,唤醒众蛰。他那炙热的情感,温润的气度,丰厚的学识以及独到的审美,在一封封言辞恳切、情意深长的书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想必陶醉其中的你们早已感受到了吧!

钱钟书先生曾说:“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也许要在百年后、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在时空的彼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在这个素月分辉的不眠夜里引领我走向了精神的盛夏,也让青年们重新认识了自己,更加信心满满地迈向光明的未来……

篇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

芦睿菲

一本有分量的好书值得一读再读。就像研磨般,细细磨,总能磨出墨香。

于我,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便是一本值得细品的好书。其间很多的想法会让人与之不谋而合,很多的建议使人读罢如醍醐灌顶。在每一个时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都会给我带来应对当下问题的力量——

读罢合卷之时,我还沉浸在朱光潜先生的说理中。文中那些精确而详实的举例折射着高阁智慧般的思辨光芒。待得心灵震颤处易潸然泪下。前面谈动谈静更尤其谈革命运动,分析的语气刚强,字字珠玑,发人深思,有提神醒脑之感。因为书中字里行间说尽古今中外的人文历史,道明世事任务高贵媚俗。才觉醒:虽千万人吾独往也得坚韧与舍得。

朱光潜先生的书真的很平淡,没有什么优美的词藻,但却总在平常间蕴含着独特的深意。这不只是本关于知识的书!它时刻展现着“不讲道理,只讲智慧”的精华特色。书里的智慧,我觉得不是简单地分享道理,更是经过磨砺的岁月沉淀。

“所谓救国,并非空口谈革命所可了事。我们跟着社会运动家喊“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力已竭,声已嘶了。而军阀淫威既未稍减,帝国主义的势力也还在扩张。朋友,空口呐喊大概有些靠不住罢了。“朱光潜先生对当时五四时期青年们的忠语良言哪怕在今天依然适用。现今中国,国泰民安。如何懂得借鉴朱老的忠告,如何切身实践去身体力行,是我们现代青少年所需做延续的。吾辈青少年理应为祖国的繁荣献绵薄之力。

也许你会问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世界不是我们能左右得了的!那我一定会建议你也来细读慢品这本书。每个青年可以从自身做起,用自身去照亮身边的人。做自己的灯塔。一盏灯塔的灯光是微弱的,但千千万万个微弱的灯光一定可以照亮山河人间。就像疫情之下,是无数个无私奉献的身影逆风奔跑,才能迸发让世界震惊的“中国力量”。就像河南暴雨,是无数个爱心人士自发捐款捐物资,把爱心作暖流注入那冰冷的水。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是无数个优秀党员无畏无惧,用身体用智慧架起了胜利的桥梁,他们扛起了党的精神旗帜,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想起一段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中考在即,于我而言是人生路上的一次重要选择。我深知,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做一些有难度的事以获得成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能力,让自己看得更高远。不忘初心,步履不停。一方面,从小事做起,真正做有担当的年轻人。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另一方面,我在学习中要不断自省总结,借用复盘思维,将遇到的失败与不足重新梳理,以期未来的收获满满。

生命长短不一,如果只有肉体的成长是可悲的。借由《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我感悟到了人生真正的成长是打破思想的壁垒,解除心灵的禁锢,把才能运用于实干。不必一日千里,但求每日比前一日有所进步。作为新时代中国的青少年,我当坚守本心攻克千难万险,坚定信仰攀登理想高地,用所拥有的力量燃烧生命,成为未来的那座笔直灯塔!

篇四: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

作者:蒋湛恩

读正文前,映入眼帘的是关于作者的简介。朱光潜,生于189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他24岁,新中国成立时,他53岁。他经历了中国物质最贫乏,却精神最富足的时代,见证了中国从灾难深重到独立自主的变迁。他以十二封书信展现出一个学者对当代青年人的要求和期待。

十二封信,十二个主题,十二个期许。作者与青年谈读书,谈动、谈静,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谈十字街头,谈多元宇宙,谈升学与选课,谈作文,谈情与理,谈摆脱,谈在卢浮宫所得的感想,谈人生与我。我每读一封信,都像是走进了一个哲思的天地。

书信在手,感觉字字珠玑。作者对青年的关心是那么诚挚,叙述的语气是那么亲切,宛如家中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辈,在教我怎样对待别人、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处理问题、怎样树立三观。掩卷而思,隐隐地,关于读书、动与静、内省与反思,均有些清晰的思考在我脑海中慢慢酝酿开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是究竟怎样进步呢?在第一封信中有了答案。首先要解决的是时间够不够的问题,“难道你比那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孙中山先生)还要忙些么?”这一反问可以说堵住了全天下以“忙”为借口而不好好读书者的悠悠之口。是啊,古有李密牛角挂书,今有闻一多醉书,我们有何理由“没时间”呢?鲁迅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其次,是要解决如何选书的问题。作者告诫,对于选书要“慎加选择”,专家、学者可以推荐与介绍,但选择在于自己。不过首先可以将“不必读”的书(不能撼动我心灵、不能激励我思考的、谈书的书)排除在外。同时,读书要讲究方法。第一遍需快读,第二遍需慢读,还要做笔记。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一半得之于感受”。在谈动与谈静的两封信中写道:闲愁最苦,而愁胜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闲时生机静止,便有愁之感。因此,作者说“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对一代代青年人的要求。晋人陶侃,朝夕搬砖于斋里斋外之间,便是如此。而前文的“感受”,是静,也分“强弱”。“天才之所以为天才。他的感受力比一般人强”,心似“方塘”,天光云影印在脑中,源头活水便是其中之趣。而领趣的能力,便天资、修养两等分。我认为:静是文,动是武,光是文,哪怕是天才云集,那也不过是一群书呆子而已;光知道武,哪怕个个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那也难免成为一堆有勇无谋的蛮汉。只有能文能武,才是我心中的标准的青年。统而言之,“文武之道,一张一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我认为唯有文武双全、动静结合,方能品到生命的况味。所以我应该要求自己“好好锻炼身体、时时学习思考”。

“贫贱不能移”,革命,就更需要坚韧的意志与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个“意志”与“精神”如何养成与树立?一是升学后,“不染着时下习气,不侈谈高远而不注意把根基打得宽大稳固。且不能不懂装懂”。二是学会摆脱,懂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在无法两全其美时,便要学会选择与放弃,并不后悔,如果无法选择或后悔了,我认为就是摆脱不开。三是要勇于开创,勇于革新——作者在《谈十字街头》中写道:“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较为难能可贵。从历史看世界,都是靠着几个站在十字街头而能向十字街头宣战的人。这般人报酬往往不是十字架就是断头台”。是啊,自古以来,多少变法官员,只因一心为人民,誓与落后的制度作对抗,就算没有好下场也在所不惜;现代科学的认知改变,像“日心说”与“地心说”的摩擦,迸发的火焰烧伤多少科学家呢,但他们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啊!但世间若没有他们这群先驱者,人类岂非乌烟瘴气、停滞不前?

当然,求知的过程,并不是全盘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有思辨精神。孟子早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赶上了一个多元化的开放时代,提问,或否定权威,都不用害怕会迎来“十字架”、“断头台”了。那碰到教科书上存在的问题,或对老师所教的知识进行质疑,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曾有这样的念头:讲这些大道理给我们这些才十多岁的孩子听是否合适?读完后,我有了答案: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树立理想的教育,是不怕早的。相反,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少年、青年的家长,可能从来就不能如此全面地对下一代进行教育。这十二封信的后面,站着一个伟大的人生导师。

这十二封信,纸短意长,处处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感谢这本书,它促我自省,也激我向时间、向社会、向世界去寻找答案。与其说是学者对青年的期许,不如说它将化为我今后对自己的期许,获得挑战自我的力量。

篇五: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00字

作者:戴子奇

暑假期间,总会有许多的空闲时间。在这期间,阅读无疑是一项很好的课余活动。有一本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其中,《升学与选课》这一章,让我印象深刻。

这一章讲述了作者的一位朋友即将要中学毕业,面临许多问题。作者通过讲述一些小事件与他的亲身经历,向他即将迈入大学的朋友解读如何选课,何为升学。这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小升初”的升学经历。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在兴趣与选择。

小学的时候,完全是按照兴趣选择,广泛地学习了各种喜欢的课程,羽毛球、游泳、无人机、中阮等,样样搭边,各方面发展,玩得不亦乐乎。小学阶段,各种学习内容都是兴趣的眼神,更偏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比如说,小学社团课的无人机,一周一次地飞着、练着,一点点地玩着,我也慢慢“飞”进入了比赛,并且多次获奖。那时候,虽然不知道无人机飞行的原理和条件,但也懵懵懂懂地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兴趣班时光。

进入初中以后,我的学习任务相较于小学而言加重了许多,在课余时间的选择与安排上也更加宝贵,更加需要合理的安排与规划,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保证不浪费一分一秒。当然了,以前对无人机的爱好也不能放下,更要保持练习的习惯,探究工作原理。比如,要去学习无人机涉及到的力学、电子、机械等等,不断活跃自己的思维,全方面地去看待问题。课堂认真听讲,课间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题目,一起琢磨每一种题目的解法,拓展自己的想法,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初中的课余生活,虽然缩短了不少,丢失了许多,但也能让我时时找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美好之处。

当然,除了回首过去的小学、观望初中的现状,更要对未来的高中充满期盼。高中时期,我要进入到更高更远更有意义的学习之中,要选择好一个方向,为未来的道路打好基础。就比如说我从小玩到大的无人机,我可以学习更多和无人机有关的知识,完成许多的任务与挑战。

对未来,我也有自己的期待:要学我所愿,学习我想要学的事情;要学有所用,学习我需要的东西;要学以致用,学会了就要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举一反三,而不是在死胡同里打转、死读书。最重要的,是要终身学习,养成学习的习惯;要有选择性的学习,只有经过判断与筛选,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想道路。

其实,每一次学习都和选择紧密相关,不可分开,我们要不断选择、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明天会更好。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相关范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800字11-11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600字11-08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精彩6篇】03-31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优秀3篇)03-26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优秀10篇04-03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优秀1003-26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精彩503-02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400字11-09

一起长大的玩具读后感(优秀6篇)01-01

西游记读后感结尾(优秀6篇)01-01

最新范文

小公主读后感11-26

寻找黑骑士读后感500字11-26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600字11-25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400字 读三国演11-25

《失去的一天》读后感500字11-25

活着读后感500字 读《活着》有感11-24

骆驼祥子读后感800字11-25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11-23

《小威向前冲》绘本故事读后感11-24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000字11-24

25 153461